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YPERLINK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一、知识梳理(一)、物质的鉴别: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将它们逐一区别的操作。1、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物质检验方法实验现象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盐酸或氯化物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硫酸或硫酸盐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沉淀不溶解氢氧化钙溶液1、通入二氧化碳气体2、先滴加碳酸钠溶液,再滴加盐酸1、有白色沉淀产生。2、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盐酸后沉淀溶解,并有气体生成。碳酸盐先滴加盐酸,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气体生成,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钠元素用铂丝蘸取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钾元素用铂丝蘸取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2、几种有特殊颜色的物质黑色:CuOCMnO2Fe3O4白色:KClO3、CaO、Ca(OH)2、CaCO3无水CuSO4红色:Fe2O3Cu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CuSO4.5H2O棕黄色溶液:FeCl33、利用化学方法鉴别物质的一般步骤:(1)取样(2)加少量的试剂,充分作用。(3)观察现象。(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5)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二)物质的鉴定利用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通过一定的实验,将物质中所有的成分一一检验出来,确定物质组成的过程。如鉴定硫酸,既要鉴定有氢元素,又要鉴定有硫酸根。鉴定物质所选的试剂不仅要反应快速、灵敏、现象明显,且要求有良好的选择性。(三)物质的推断根据实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征反应来推断检验的是什么物质,并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什么物质可能反应,什么物质一定不存在,什么物质一定存在,然后判断出正确的结论。二、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Na2CO3、H2SO4、HCl、NaOHB.NaCI、KNO3、FeCl3、NaOHC.Na2CO3、BaCl2、HNO3、NaClD.AgNO3、NaCl、HCl、KNO3〔解析〕本题属于不另用外加试剂鉴别题,在解题时,首先考虑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酸雾等),然后采用两两相混的方法。本题首先观察溶液的颜色,溶液为棕黄色的是FeCl3,然后取少量其余三种溶液,滴加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但是NaCI、KNO3溶液的现象相同而无法鉴别。其余各组无色溶液分别采用两两相混法,分析所给的四种物质依次两两混合的现象组合,例如选项C,其中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的现象各不相同的是Na2CO3,再以Na2CO3为突破口,依次鉴别出其他物质。其余选项中两两混合最多只能有一种现象无法鉴别。〔答案〕C2、将Fe粉和Cu粉的混合物,投入到AgNO3和Zn(NO3)2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入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滤液中一定含有水和。〔解析〕题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Ag,Fe粉和Cu粉都不与Zn(NO3)2反应,因此硝酸锌一定存在于滤液中;Fe粉首先与AgNO3溶液反应,只有当Fe粉消耗完后,Cu粉才与剩余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和Cu(NO3)2;由题目中知道,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滤渣中还有金属Fe,可推知AgNO3已完全反应,生成Ag和Fe(NO3)2。而Cu粉并没有参加反应,所以不会有Cu(NO3)2产生。〔答案〕滤渣中一定有Fe、Cu、Ag,滤液中一定含有水和Zn(NO3)2和Fe(NO3)2。3.某种气体可能含有N2、H2O(气体)、CO2、H2、CO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中试剂足量)。ABCDEF石灰水硫酸铜浓硫酸石灰水硫酸铜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C中浓硫酸无明显变化;D中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他因此得出了以下结论:(1)肯定没有CO2;(2)肯定含有CO;(3)肯定含有H2O(气体);(4)肯定没有H2;(5)可能含有N2。(1)你认为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你认为上述实验装置是否合理__________。若不合理,你觉得应该如何连接(用编号表示连接顺序)。〔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H2O(气体)、CO2、H2、CO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操作顺序是否掌握。检验CO2使用澄清石灰水,除去CO2使用氢氧化钠;验证水采用无水硫酸铜,除去水的液体干燥剂选用浓硫酸。验证H2、CO的存在,需要通过还原氧化铜后,再检验水和二氧化碳来确认。在此实验中A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有CO2又因题目中A中试剂足量,能将原有的CO2除尽,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又生成CO2从而证明有CO。气体先通过A后可能带出H2O(气体),因此不能由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来肯定含有H2O(气体),按照同样的道理也不能由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判断是否有水生成。根据题意不能确定N2是否有。〔答案〕(1)(2)(5)(2)CO2+Ca(OH)2→CaCO3↓+H2O(3)CuSO4+5H2O→CuSO4.5H2O(4)不合理BACDFE4、(新教材考纲)有一包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aCl、CaCO3、K2CO3、Ca(NO3)2、无水CuSO4、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操作:(1)将样品放入水中,粉末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2)上述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3)将上述混合物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无色气体;在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则样品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可能存在的物质是。〔解析〕本题属于多种未知物文字叙述型推断鉴别题,应抓住题给的实验事实逐一推断,从实验事实(1)所得的“无色溶液”可以肯定三点,一是肯定不存在无水CuSO4,二是不存在CaCO3,三是K2CO3、Ca(NO3)2不可能同时存在(在解题过程中此点常被忽略)。(2)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可能存在K2CO3、Na2SO4。又根据(3)中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无色气体,可见沉淀中既有BaCO3、BaSO4、从而推知原混合物中K2CO3、Na2SO4,又根据(1)中推测,肯定不存在Ca(NO3)2,而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知道滤液中有氯化物,但由于(2)中先加氯化钡溶液,因此不能断定是否是加入的氯化物,因此NaCl是不能确定的。〔答案〕K2CO3、Na2SO4;Ca(NO3)2、无水CuSO4、CaCO3;NaCl。这部分的知识点以选择、填充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是中考的难点之一。检验物质的依据主要是物质的特性。一般可根据物质特有的颜色、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发生化学反应时的实验现象,如有无颜色变化、有无气体或沉淀产生等性质进行检验,因此必须牢牢掌握物质的性质。复习和答题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酸、碱、盐的检验要利用其特征反应和实验现象来进行,这些特征反应和实验现象包括酸的通性、碱的通性,产生气泡、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溶液的颜色等。2、气体的检验必须利用气体特有的一些性质,以及在变化过程中特有的实验现象,如水蒸气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等。当多种气体共存时,要注意其他气体可能带来的干扰,应先净化气体,再进行检验。检验时要“先验水,后验气”的方法。3、在做选试剂检验时,回答题目注意要“先取样、后操作”,“先现象、后结论”。4、回答一定要完整,例如在证明氯化物实验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证明硫酸盐是滴加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和稀硝酸,证明碳酸盐是先滴加盐酸,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5、在混合物检验排序时,注意排除干扰物质,如证明硫酸中混有盐酸时,应用硝酸钡而不是氯化钡把硫酸根沉淀。四、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一、知识梳理(一)、提纯1、提纯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的实验操作,。提纯只要求被提纯的物质最终复原,不要求将除去的杂质复原。2、、除杂的方法(1)物理方法:蒸发、过滤、蒸馏、结晶等(2)化学方法:加热分解法(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杂质转化为沉淀法(如除去盐酸中的硫酸,可以滴加氯化钡)、杂质转化为气体法(如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可以加入稀硫酸)、气体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3、有关除杂(提纯)的原则(1)不引入新的杂质(2)不改变被提纯物(3)杂质和被提纯物容易分离(4)操作可行(二)混合物的分离1、混合物的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逐一分开,分别得到纯净物的分离过程2、混合物分离原则:不管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不管采用步骤有多复杂,最终一定要得到原来的混合物。二、考点分析和典型例题1.用括号内的物质或方法除去下列各组中的杂质,其中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B.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铜(过量铁粉,过滤)C.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适量盐酸)D.二氧化碳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解析〕根据除杂的原则,逐一分析判断A、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加入的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与原溶液易于分离,同时生成氢氧化钠,不引入新的杂质。方法正确。B、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铜,加入的铁粉与少量的氯化铜反应生成固体铜和氯化亚铁,铁和铜的混合物可以通过过滤方法加以除去。方法正确。C、除去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加入适量的盐酸除了与碳酸钙反应,也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因此改变被提纯物。方法错误。D、除去二氧化碳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以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方法正确。〔答案〕C2、要把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正好中和到中性,在不加指示剂的情况下,下列物质中最好加入()A、氢氧化钠溶液B、石灰水C、碳酸钠溶液D、碳酸钙〔解析〕本题考查了除杂原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问题。考虑到实际操作时,要能准确判断出试剂滴加到何时恰好将杂质除尽。所以选择的试剂,不仅能将盐酸除去,还要求能明显的看到盐酸已除尽,或所加的试剂即使过量,它与主体物质的状态不同,不会成为新杂质。因此,本题选用碳酸钙,它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不引入新的杂质,当反应完成时,不再产生气泡,现象明显。过量的碳酸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方法除去。〔答案〕D3、将氯化钠、氯化铁、氯化银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A、水、硝酸银溶液、稀硝酸B、水、氢氧化钠溶液C、水、氢氧化钠溶液、盐酸D、水、氢氧化钾溶液〔解析〕题目中给出的固体混合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所以可以加水溶解,可将氯化银过滤分离出来,氯化钠和氯化铁都可溶,此时选择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混合物中,将氯化铁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溶液,过滤则可分离氯化钠和氢氧化铁,再选择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将其转化为氯化铁。〔答案〕C4、(06广州).实验室一烧杯中盛有含少量NaCl的CaCl2溶液。请设计实验除去其中的NaCl,以得到纯净的CaCl2溶液。然后根据设计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实验报吉的空格内(有的空格可以不填)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2·3·〔解析〕本题是要除去CaCl2溶液中的NaCl,按平时所习惯的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都不可行,因此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要混合物分离的思路,先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将CaCl2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得到碳酸钙沉淀,然后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从而得到氯化钙溶液。〔答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CaCl2→CaCO3↓+2NaCl2·过滤、洗涤沉淀3·加入适量盐酸沉淀溶解,有气泡生成CaCO3+2HCl→CaCl2+H2O+CO2↑复习和答题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除杂和分离的综合题目中,不仅要求理论正确,还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可行性,注意细节,如“过量、适量、少量”等。2、在除杂质时,一定不要引入新的杂质。一般在溶液除杂时加入过量的试剂,但过量的试剂要在后面除去。气体除杂一般不用气体试剂除去,因为无法控制用量,会引入新的杂质。3、气体除杂排序时要“净化在前、干燥在后”相关训练:1.(00)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三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三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方案步骤一步骤二(选用试剂及实验现象)方案一取样2毫升于试管中方案二取样2毫升于试管中方案三取样2毫升于试管中2.(02)实验室有失落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MgCl2、NaCl、HCl和NaOH,现实验桌上只有一瓶酚酞试液。请设计只用酚酞试液鉴别上述溶液的实验方案。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步骤预计产生的实验现象和由此得出的结论3.(03)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过过量CaCl2溶液混合物溶解(NaCl溶液中含少量Na2CO3)蒸发溶液沉淀A固体物质B(1)写出沉淀A的化学式。(2)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3)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请写出固体物质B的成分(用化学式表示)。(4)同学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05)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MnOMnO2AB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1)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如何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5、(07)鉴别物质时通常先用物理方法,后用化学方法。现需鉴别三包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粉末,它们可能是CaCO3、Na2CO3和Na2SO4,请按下表完成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步骤一:(物理方法)步骤二:(化学方法)A滤液X溶解、过滤加AgNO3溶液6、(07A滤液X溶解、过滤加AgNO3溶液X中肯定存在的溶质有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7、(07)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Zn(NO3)2和AgNO3,为回收金属Ag,设计了下列方案:废液废液滤渣B滤液AgZnSO4溶液气体C加入过量A过滤足量稀硫酸足量稀硫酸过滤过滤B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C是________________。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汽车修理工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钳工台1.钳工(台桌)一般紧靠墙壁,人站在一面工作,对面不准有人;如大型钳台对边有人工作时钳台上必须设置密度适当的安全网,钳台(桌)必须安装牢固,不得作铁铮。2.钳台(桌)上使用照明等电压不得超过36伏。3.钳台(桌)上的杂物要及时清理,工具和工件要放在指定地方。二、台虎钳1.台虎钳上不要放置工具,以防滑下伤人。2.使用转座台虎钳工作时,必须把固定螺丝扳紧。3.台虎钳的丝杆、螺母要经常擦洗和加油,并保持清洁。如有损坏,不得使用。4.钳口要保持完好,磨平时要及时修复以防工件滑脱。钳口紧固螺丝要经常检查,以防松动,不准使用已滑扣的螺丝。5.用台虎钳夹持工件时,只许使用钳口最大行程的,不得用管子套在手柄上或用手锤锤击手柄。6.工件必须放正夹紧,手柄朝下。7工件超出钳口部分太长,要加支承。装卸工件时,必须防止工件摔下伤人。三、手锤(头)手锤柄必须要用硬质木料制成,大小长短要适宜。锤柄要有适当的斜度,垂头口必须加铁锲,以免工作时甩摔锤头伤人。两人击锤,站立位置要错开方向。扶钳钉锤要稳,落锤要准,动作要协调,以免再伤对方。手锤使用前,应检查锤柄与锤头是否松动,是否裂纹,锤头上有否卷边或毛刺,如有缺陷,必须修复后使用。手上、手锤柄上、锤头上有油污时,必须擦干净后才能进行操作。锤头火要适度,不要直接打硬钢和火的部件,以免崩伤。抡大锤时,对面和后面不准站人,并注意周围人员的安全。扁铲、錾子、冲头1不准用高速钢做扁铲2使用时柄顶端切勿沾油,以免打滑。不准对着人铲工件,以免铁屑崩出伤人。3.工具顶端如有卷边时,要技师修磨后消除隐患,工具有裂纹时,不准使用。4.工作时,应聚精会神地把视线集中在工件上,不要四周观望或他人闲谈。5.不得铲、冲火材料。6.錾子不得短于150毫米。刃部火要适当、不能过硬。使用时要保持适当的刃角。不准用废钻代替冲头。五、锉刀、刮刀1.木柄必须装有金属、禁止使用没有手柄或手柄松动的锉刀和刮刀。2.锉刀、刮刀杆不准火。使用前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纹,以防折断发生事故。3.推锉要平,压力和速度要适当,回拖要轻,以防发生事故。4.禁止把锉刀、刮刀代替手锤、棒或冲头使用,以防折断伤人。5.工件和刀上有油污时,要及时擦净,以防打滑,使用锉刀,也要防止滑动。6.使用三角刮刀时,应握住木柄进行工作,工作完毕把刮刀装入套内。7.使用半圆刮刀时,刮削方向禁止站人,防止刀出伤人。8.清除铁屑,应用专门工具,不应用手擦或用最吹。六、起子1.起子的平口,必须平整,厚薄要适当,与槽口配合要完好。起子用力时,其用力方向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以防脱落伤人。2.使用起子时,姿势要正确,场地要宽阔,用力要均匀。在狭窄、站立不便的地方使用起子时,尤其要注意安全。3.不能把起子当子使用,也不能当棒使用。4.使用电动起子要注意绝缘良好,防止触电。七、手锯1.工件必须夹紧不准松动,以防锯条折断伤人。2.锯割时,锯要靠近钳口,方向要正确,压力和速度要适当。3安装锯条时,松紧度要适当,方向要正确,不准斜歪。4.工件将要锯断时,要轻轻用力,以防压断锯条或工件落下伤人。八、扳牙、丝攻及铰刀1.攻丝和铰孔时要对正对直,用力适当均匀,以防折断。2.活络铰刀进刀要适量,退刀不能逆转。3.攻套丝和铰孔时,不要用最吹里面的铁屑。以防伤眼;不要用手擦拭工件的表面,以防铁屑刺手。九、电烙铁1.不同大小的焊接应选用相应规格的电烙铁。2.焊接时,应将焊件的表面的污垢或氧化层清除干净,抹上松香或焊油,将带锡的焊铁头焊接处,待锡在焊接处铺开进再移烙铁,注意不要来回移动,那样容易造成虚焊。3.焊接较大焊件时,先用烙铁将焊件加温到一定程度再进行焊接。4.焊接中如电烙铁暂时不用,应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避免发生事故。十、手电钻1.电钻导线要保护好,严禁乱拖、乱拉、防止扎乱、割破。更不准把电线拖到油水中,严防油水腐蚀电线。2.在潮湿的地方工作时,必须戴橡皮手套,穿胶皮鞋,最好站在橡皮或干燥的木板上工作;以防触电。3.使用当中如发现故障或异响,应立即停止工作,检查修复后再使用。4.停电、休息或离开工作场地时,应切断电源。5.如用力压电钻时,必须使用钻垂直工件,而且固定端要特别牢固。6.工作完毕应将电钻、导线及绝缘用品一并放到指定地方。7.电钻外壳必须接有电线或中线。8.电钻不能在含有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潮湿环境中使用。9.安装电钻头必须用专用钥匙,不准用手锤敲击卡紧钻头,更不准将超过规格的粗钻头车尾部装在小电钻上使用。十一、电动砂轮机电动砂轮机必须有牢固的防护罩和良好的接地装置,否则,禁止使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各部位螺丝有无松动,砂轮片有无裂纹,金属外壳和电源线有无漏电之处。使用前,首先要进行空转试转,无异常时方可使用。工作时要戴防护用品,工作者不准对准砂轮,必须站在砂轮侧面。工件要拿稳,就靠砂轮水平中心线间并缓慢接触砂轮,不准撞击和猛压,使用时要用砂轮正面,不准侧面。正在转动的砂轮机不准任意放在地上,待砂轮停稳后,放在指定地方,砂轮暂时不用时或工作者离开砂轮机时,必须关闭电门,切断电源。换砂轮时,要认真间检查砂轮片有无裂纹或缺损,配合要适当,紧固螺帽,松动度适当。砂轮机要放在干燥处,严禁放在潮湿地方。十二、电动葫芦1.严格遵守行吊工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2.吊动前应该检查设备的机械、电器、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是否完好可靠。3.不得超负荷起吊,手不准握在绳索与物件之间,吊物上升时严防撞顶。4.电动葫芦应有专人操作,并熟悉其性能。5.点动启动时,每小时合闸次数不得超过60-120次。6.电动葫芦要定期检查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保修。7.工作完毕后,必须把电源开关拉开。十三、行灯1.行灯使用前,必须检查绝缘是否良好,以防触电。2..一般使用的行灯电压是36伏,必须使用高于36伏的,必须有可靠的接地配置。十四、空压机操作者必须熟悉空压机的结构和性能。空压机启动前,应作一次检查,按规定加足油水,使用结束应关掉空压机,不得擅自走掉,冬季每天应把冷却水放掉,以免冻坏缸体。经常注意压力表的压力是否正常,压力表控制范围不得任意调正。储气筒及中间冷却器要经常放油放水。压缩机及储气筒安全闸要保持灵敏正确,定期进行试验。运转时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保修。压力容器按规定应每年试压一次。空压机周围应保持清洁,通道畅通,不得堆放要物。十五、充电机机壳应接地可靠。接通交流电源前,调压手轮或调压旋钮应放在最小位置。蓄电池的正负极和充电机的正负接线应分别接牢,并注意电压表的指针摆动方向是否正确。接到交流电源后,应慢慢调节电压,使充电电流达到规定值。严防输出线路短路,并防止充电机过截。如工作时及其温度过高,可打开上盖和后盖,以便通风冷却。充电机停止工作后,应把调压手轮或旋钮调到最小位置。充电机周围不得有腐蚀性气体和易燃气体,以免损坏绝缘性能等,以保证安全。举升机安全操作说明车辆驶入顶车机时,车身应置于机体中央,并拉起手刹车,车辆底盘顶起位置垫入橡胶垫,以保持车辆底盘。扣压上升按钮,将车辆顶起至车辆离地时停止,检视车辆是否水平及车辆顶起位置是否适当。继续扣压上升按钮车辆升至最高位置自动停止,检视安全卡标确保嵌入安全排齿内再进行车辆修护作业,下降前先上升一小降距离,使卡标脱离排齿再下降,下降前先检视机壳下方四周是否有异物,操作者使用必需于控制箱旁,并且目视机壳之上升状况。操作者或则使用者修护者得于机壳之周旁,并视使用者之方便性,唯不得有人员于机壳周旁修护,同时有人员于控制箱上操作,故操作、使用者于机壳上升至使用高度时,必需将控制箱上之钥匙开关切换至0度,并取下钥匙方可进入机壳周旁进行修护工作。操作中,绝对禁止人员位于车辆下方,假如车辆掉落之虞,确保人员离开掉落范围。顶车机只限于受过训练之熟练操作人员使用。当顶车机下降时,车辆下方不可使用辅助支架或木棒。车辆于顶车机上时,避免过度摇晃车辆,不可使用不合乎标准的附加装置,严禁车辆单边升降,车辆顶高时,严禁极端偏荷重,避免造成车辆倾斜滑落。车顶机下降前注意足部安全,绝对禁止改造顶车机之安全机横,使用前请先阅读指导手册,车辆保持与顶车机平衡平行,机器坑道内应该保持清洁干净,避免积水、废物积压,避免洗车及安装于室外。控制箱内高压电注意电击,拆除车辆较重零件,应注意平衡避免车辆倾斜滑落,顶车机升降时,手脚应避免开×处或连杆刀臂。操作环境的限制:温度:+5℃~+40湿度:温度超过+40℃时,相对湿度不得高于50%使用场所:海平面1000M以下运送或储存:-25℃~+55℃若不超过24小时,最高温度可至+机壳于操作之音量低于70db(A),若音量超过时,则必须检修。大、小事故维修注意事项为使事故车的维修更加规范顺利交车,特制定一下工艺流程:维修车辆入厂,首先维修主管第一时间确定事故车级别,然后告诉调度根据派工轮流表及实际情况安排维修班组。维修班组拿到事故车施工单,根据施工单上内容及提示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施工。对可诉车辆必须拆检全面,该诉的全部拆掉,仔细检查损坏件,以避免漏零件。对事故车可发动或移动车辆,撞到底盘或悬挂件,必须做到四轮定位,检查定位数据,并确定损坏零件。在施工中碰到因受撞击而引起不可确定或不能发动的试车件,如:(方向机、空调泵、发动机、波箱等),必须在报告单中写上隐损件。对大事故或不确定零件不能做定位车辆,需在报告单注明待查或发动试车后再查等信息。在检查过程中机修班组必须与钣金班组互相配合交流以避免遗留零件,不可相互扯皮,相互推卸责任。维修班组填写的报告单必须规范,字迹工整,填写内容区分明显(发动机、底盘、电器、附件)。维修班组必须将报告单交与钣金主管或车间主管审核,正确校对更换零件。事故车维修的确定,班组长出完报告必须与零件元根据报告内容准确核对所订零件。对已定事故车施工单及订货单,班组长必须对更换件再做进一步核实,哪些零件该换,哪些零件不同意换,明确具体施工内容。维修班组必须及时了解维修车辆进度及零件供货状况,根据实际情况施工。维修班组必须了解车辆的交车时间,如因零件供货或交接问题延迟交车时间的,必须向调度或主管反应情况,及时调整交车时间。在施工过程中如有意外损坏件,必须及时与S/A沟通,合理解决。事故车交车前,维修班组必须核对更换零件报告单你,以避免遗留零件,做最后检查,确保顺利交车。对更换的事故车件在交车前,必须问清客户是否需要或报废,及时清空贮存零件库。检修空调维修注意事项对入厂进行空调维修的车辆,特制定以下流程:确定是电子控制系统故障,还是机械故障:启动发动机,打开空调系统、风挡开关,打开“AC”开关,倾听冷气泵故障,读出故障码。故障码的读出方法:按住“AUTO+”二个按钮,打开钥匙,放开开关,读出故障码。如无故障码“AC灯”闪烁,一般故障为继电器接触不良,更换继电器。正常故障码“AC灯”闪烁为以下几个故障范围;气泵转速传感器实效;冷气泵咬;吸盘烧;电路故障;机械故障的维修(冷空调无;冷空调不良;冷空调出风小)冷空调无的维修用表检查管道压力,确定是否有冷媒;如无冷媒,目测各空调管道接头及零件表面是否有油垢,确定缩小区域;试压检查油污区是否有泄漏,如泄漏更换0型圈及零件;正常的空调维修保养需更换膨胀阀及干燥瓶;更换配件后需向管道试压,再次确定各配件及接头是否有泄漏;能保持正常压力无泄漏后,抽真空5~10分钟,根据更换配件量适量添加冷泵油;在不发动的情况下加注冷媒,先打开冷媒瓶,放掉管中空气,再打开高压表,加入1~2瓶雪种,观察表压力,检查高压表和低压表是否仪器上什。如仪器上升表示正常;如高压表上升,低压表不上升,说明膨胀阀或管道有堵住现象;关闭高压表,启动发动机,打开“AC”系统,鼓风机开到最大,”AC“开关打开,方位朝向脸部,观察冷气泵是否吸合,吸合后冷媒从低压表中加入,一直加至正常压力(低压表显示:1.5~2.5公斤;高压表显示:15~25干燥瓶无气泡表压力正常,冷气风扇工作正常,吸盘能间隙性吸合,空调回水管正常,最后测量空调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冷空调不良、冷空调出风小的维修检查管道压力,根据表压检测各种故障;冷气量是否正常---------添加或稀释冷凝器是否过脏----------清洁冷却风扇工作情况-----------检查或维修蒸发箱是否过脏(或出风过小)------------清洗空调滤网是否过脏-------------清洗或更换空调管道出风后是否过脏-------------清洗四轮定位仪使用规定四轮定位仪由维修车间制定人员负责操作,其他人员未经车间主管许可不得擅自操作。操作员必须严格按照四轮定位仪操作规程进行正规、安全定位调整,做好定位结果报告的存档工作。保持定位区卫生清洁,设备仪器摆放整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地基沉降检测与修复协议
- 2025版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款抵顶房产交易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搬家服务合同标准版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优化合同
- 二零二五版高空作业吊车包月租赁合作协议
- 神经鞘瘤超声表现
- 2025年度60岁以上员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校园广告投放居间服务合同
- 2025年大件货物运输合同模板及运输路线规划
- 2025版航空航天零配件采购及技术支持合同示范
- 恩施州咸丰县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浙江省民工工资管理办法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试技术(完整版)
- 高速公路工程夏季专项施工方案
- 安徽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登记表
- 员工手册的范本守则
- GB/T 4852-2002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滚球法)
- 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管理课件
- 万科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手册
-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 数学好玩第03课时《包装的学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