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化学-教学设计【教学参考】_第1页
《燃烧与灭火》化学-教学设计【教学参考】_第2页
《燃烧与灭火》化学-教学设计【教学参考】_第3页
《燃烧与灭火》化学-教学设计【教学参考】_第4页
《燃烧与灭火》化学-教学设计【教学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烧与灭火》化学—教学设计【教学参考】《燃烧与灭火》化学—教学设计【教学参考】《燃烧与灭火》化学—教学设计【教学参考】《燃烧与灭火》化学—教学设计【教学参考】化学教学设计主备人同组人课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1本课题课时数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灭火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过程与方法: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本节预习检测什么是燃烧什么是爆炸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回顾】【新课探究】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燃烧的概念和条件。2.理解燃烧与灭火的联系,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二、自学三、【指导自学(一)】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没有___________,热水中的白磷没与_____接触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_______且与_____接触2.燃烧条件的探究:3.燃烧的条件: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当火作为人类的朋友出现时,我们为了发挥它的作用,应采取哪些措施?1、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加空气的流通3、提高氧气的含量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应如何将其消灭掉?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原理:2.方法:3.火险自救(1)火势不大,选择合适的方法和_______扑灭。(2)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及时拨打________电话,并采取自救措施,用_______捂住口鼻,蹲下________或_______跑离着火区域。2.注意事项及有关图标:(2)在防火重点场所,如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要严禁烟火,在醒目位置张贴安全图标。当堂达标设计1.判断正误:(1)可燃物遇到氧气一定会燃烧。()提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如果温度没达到着火点,即使与氧气充分接触也不能燃烧。(2)消防人员常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提示: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一般不能改变,水在灭火中的作用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夜间觉察到有煤气中毒的危险时,应采取的措施是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新鲜的空气。()提示:煤气泄漏,打开电器开关,可能会产生电火花,提供明火,可能导致爆炸。应先关闭漏气阀门,开窗通风。(4)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提示:如果仓库长时间封闭,热量就不容易散失,当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就可能发生燃烧或者爆炸,所以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2.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隔绝空气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天然气发生泄漏后,若处理不当会发生爆炸事故。(1)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性,所以泄漏后与__________________接触,遇明火发生爆炸。(2)森林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常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作业设计1、A组:课本P135页第2、3、4题整理笔记2、B组:课本P135页第1、2、4题整理笔记3、C组:课本P135页第1、2、4题整理笔记下节预习问题设计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几种形式?2、什么是化石燃料?它们是可再生能源吗?3、石油炼制出的几种重要产品及其用途分别是什么?4、怎样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5、使用燃料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和保护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6、新开发和利用的能源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点?预设与生成的差异分析祁发珠本节内容实验的分量较大,教师不应把全部实验总为掩饰实验来做,应挑一两个既富有探究性有比较好把握的小实验让学生亲手去做,这样既能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基本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初步设计能力,还能进一步及其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孔红艳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以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崔玉萍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等。同时,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备课组长签字主管领导签字主备人祁发珠同组人孔红艳,崔玉萍主备人祁发珠同组人孔红艳,崔玉萍课题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2本课题课时数1总课时数39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认识化学反应放出能量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自己动手做实验,体会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空气质量的恶化和水土流失等事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燃烧及产物的检验,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本节预习检测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几种形式?2、什么是化石燃料?它们是可再生能源吗?3、石油炼制出的几种重要产品及其用途分别是什么?4、怎样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回顾】【新课探究】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3.初步了解石油炼制出的几种重要产品及其用途。4.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5.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新能源的重要性。二、自学三、【指导自学(一)】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有些化学反应_____热量,如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盐酸反应等。2.有些反应_____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二、化石燃料的利用煤、石油、天然气又称为化石燃料,属于_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煤、石油、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呢?1.煤:(1)组成:是复杂的_______,主要含有___元素。(2)综合利用。2.石油:(1)组成:属于_______,主要含有___、___两种元素。(2)炼制:利用各成分的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等。2.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化合物,其中主要的是甲烷(CH4)。1)甲烷的物理性质①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气体。②难溶于水。③比空气轻。(2)甲烷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何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资源有限,因此要控制燃烧反应,提高燃料的利用率。4.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要有___________。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_______。(2)化石燃料的开发。海底埋藏的大量_______,将成为未来新能源。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酸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2)温室效应(二氧化碳)。(3)空气污染(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固体颗粒及汽车尾气等)。2.乙醇汽油:(1)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得到乙醇汽油。(2)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四、能源的利用和开发1.氢能源:(1)氢气本身无毒,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优点:a、资源丰富,可再生;b、燃烧放热多;c、生成物不污染环境缺点:a、制取成本高;b、贮存、运输困难2)实验室制取。①制取:用___和_______反应制取氢气,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收集:收集氢气可用_____法或___________法。③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缺点):a.制取成本高;b.贮存困难。2.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要点一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1.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1)气体污染物:包括SO2、NO2、CO等气体。(2)固体污染物:包括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浮尘。2.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1)酸雨的形成:化石燃料燃烧时会排放出NO2、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形成酸雨。(2)酸雨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造成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④腐蚀金属及建筑物。(3)酸雨的防治。①减少向大气中排放SO2等气体。②开发新能源。③使用脱硫煤或天然气替代煤。当堂达标设计1.判断正误:(1)化学反应中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提示:燃烧不是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一些化学反应发生时也会放出能量,如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2)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的,浪费点没关系。()提示: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合理开采,节约使用。课外作业设计1、A组:课本P147页第2、3、4题整理笔记2、B组:课本P147页第1、2、4题整理笔记3、C组:课本P147页第1、2、4题整理笔记下节预习问题设计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几种形式?2、什么是化石燃料?它们是可再生能源吗?3、石油炼制出的几种重要产品及其用途分别是什么?4、怎样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5、使用燃料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防止和保护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预设与生成的差异分析祁发珠本课题的知识难度不大,因此主要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