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二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_第1页
微生物学实验二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_第2页
微生物学实验二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_第3页
微生物学实验二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_第4页
微生物学实验二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二

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

的检测1、实验目的(1)证明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的存在,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2)比较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3)初步学会无菌操作22、基本原理平板培养基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取自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在28-37℃温度下培养,2-4天内每一菌体即能通过很多次细胞分裂而进行繁殖,形成一个可见菌落。每一种微生物所形成的菌落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例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因此,可通过平板培养基来检查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33、实验材料

培养基平板酒精灯记号笔等。44、实验内容摘要(环境微生物)1、实验室环境微生物检测;2、学生宿舍微生物检测;3、人体表面不同部位的微生物检测;4、平板计数,比较来自不同场所与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量和类型,观察不同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5二、实验设计:1、空气一皿:四人一组,其中有两名同学 回宿舍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2、宿舍一皿:3、手指一皿:个人清洁的重要性,如何防病。4、头发一皿6注意事项1皿底做标记,字体要小,靠边2不随意打开皿盖3倒平板时要迅速,12-15ml为宜,平放待冷凝后备用.7结果记录方法

(1)菌落计数在划线的平板上,如果菌落很多而重叠,则数平板最后1/4面积内的菌落数。不是划线的平板,也一分为四,数1/4面积的菌落数。(2)根据菌落大小、形状、高度、干湿等特征观察不同的菌落类型。但要注意,如果细菌数量太多,会使很多菌落生长在一起,或者限制了菌落生长而变得很小,因而外观不典型,故观察菌落的特点时,要选择分离得很开的单个菌落。8菌落特征描写方法如下:

(a)大小:大、中、小、针尖状。可先将整个平板上的菌落粗略观察一下,再决定大、中、小的标准,或由教师指出一个大小范围。(b)颜色:黄色、金黄色、灰色、乳白色、红色、粉红色等。(c)干湿情况:干燥、湿润、粘稠。(d)形态:圆形、不规则等。(e)高度:扁平、隆起、凹下。(f)透明程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g)边缘:整齐、不整齐。9样品来源菌落数(近似值)菌落类型特征描写大小形态干湿高度透明度颜色边缘1.123452.1234510与其他同学所做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样品来源菌落数(1/4平板)菌落类型数(近似值)

11实验结果示例:例1:空气培养后结果:12例2手培养后结果:1314三、下次实验: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下次实验准备:1、收集剩余的固体牛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