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备考计划_第1页
高考历史备考计划_第2页
高考历史备考计划_第3页
高考历史备考计划_第4页
高考历史备考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高考历史备考方案高考历史备考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现行高中历史新教材、新课标和高考考纲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及时关注高考政策,结合历史全国卷特点,精心备考,研究方法,进步效率。二、备考背景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在历史学习上存在三大问题:1.学习主动精神差,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太差。2.学习方法不科学,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理解分析^p,即使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做题中也不能灵敏运用,迁移才能差。3.做题才能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才能、审题才能、运用知识才能,总结概括才能较差,答题习惯不标准。针对这一状况,复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现实,低起点,高要求,夯实知识根底,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历史思维才能,培养高考意识和考试才能。三、对全国卷高考命题的分析^p、考虑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高考命题注重考察学生对根底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科素养、学习潜力以及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p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通俗地说,命题于教材,但绝不拘泥于教材,往往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穿,中外关联,考察学生把握历史开展根本脉络的才能,考察学生的学科才能〔特别是阅读和概括才能、分析^p和解决详细问题的才能〕。1.回归知识,考试内容多依托教材中重要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人类历史开展的重要线索。因此在备考时切勿脱离课本,在考试中许多考生历史知识的网络构造不够严密,答题时出现破绽,或知识点之间的互相关系不明晰,语言表达不准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同学们阅读教材不仔细,知识点掌握不牢,观点理论理解不够深化。因此,一定要抑制思维惰性和认知定势,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整理知识,窜联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构造。2.重视才能,学科特色鲜明。中学历史学科才能,主要包括历史学习才能和历史思维才能两个方面。前者表达在如何获取知识〔包括获取材料和阅读材料等〕,处理材料〔提取、甄别、解释材料的才能〕和组织交流才能〔概述、表达、阐述等才能〕;后者主要包括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逆向思维、历史形象思维等思维才能。我们常常借助于这些思维方式来解答主观题。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可以进步我们的历史思维才能,有人简单地概括说:“记忆+理解+总结﹦才能”。对教材和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深化理解、有逻辑性的完好表达、及时地总结感悟,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训练环节,仅仅靠死记硬背和搞题海战术是难以大幅度进步历史学科才能的。四、针对高考全国卷的应对策略11.整合教材,提升综合才能。目前高中历史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的,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但专题史的教学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最好按通史体例重新整合三个模块的内容,构建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抓好通史复习,既可温故,即整理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模块的知识;又可知新,即在已有知识根底上归纳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穿,形成新的认识。2.以教材为载体,强化历史思维的培养。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培养自主学习的才能,以教材为载体,借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多视角考虑相关问题。例如当我们根据教材对新文化运动大加赞扬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学者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化反思。历史学习需要我们大胆质疑历史结论,有质疑,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解放”。3.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开展”效劳,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事实上,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应“注重考察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才能”。从内容呈现来看,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确实加大了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等的考察力度。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只有掌握这些主要史观的内涵,才能准确分析^p、理解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才能理解、掌握人类历史开展的进程和规律,才能在备考中运用其理论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进步历史思维才能。同时,我们还应从不同的史观切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冲破传统历史思维的定式,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对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考虑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实在进步备考效率。4.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现实世界,详细包括:能表达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将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络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p,而不是纯理论的新提法和新理论。《高考历史备考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下一页查看。五、备考时间安排〔1〕、一轮时间:2023年9月—2023年3月初阶段目的:夯实根底。即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展专题复习,适度关注小专题。目的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一般被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根底,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通过第一轮复习,查漏补缺,逐渐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学科知识树,使学生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络和线索;砸实根底,根据考纲中每章每节的考点分布,一点一滴的积累,狠抓课本的读熟读透才能,让根底知识成为学生的得分法宝,为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打下坚实的根底。〔2〕、二轮时间:2023年3月初——2023年4月底阶段目的:对重点知识进展整合,形成完好的知识体系和构造,把握对学科内知识综2合的规律认识,注重总结归纳才能的进步,重视论从史出才能的培养。使一轮专题复习得到升华和稳固。〔3〕、三轮时间:2023年4月底——2023年6月初。阶段目的:针对选择题、综合题的题型、解题方法,答题技巧、本卷须知进展严格训练。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综合测试讲评,精选精炼精讲。搜集各地高考信息,对热点、重点进展针对性复习,指导学生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做好学生考前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考前一周,做一至二套模拟题,使学生对高考试题的题型和题量、考场心态、时间分配、思维转换等方面都得到适应性的训练,让学生以最正确的状态迎接高考,争取考出好的成绩。2023年8月3高考历史备考方案[篇2]为了更好的完成届历史高考备考工作,根据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1.明确复习根据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根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表达,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展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根据。三个根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互相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2.明确命题导向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表达《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第一,根底性。对根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的之一,它不追求非构造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构造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开展的根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察表如今知识考察的根底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察,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p】:来分析^p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的承载作用。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的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表达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表达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间隔。并以此来考察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p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1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根底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进步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察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____”等问题的考察。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那么。知识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到达有机的统一,表达了历史学科的根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23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表达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高考历史备考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下一页查看。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表达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气氛。2023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表达,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3.明确内容进度(1)复习内容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开展历程》。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复习进度:2023年8月27日-10月15日(45课时)复习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2023年10月17日-12月15日(50课时)复习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2023年12月17日-2023年1月14日(49课时)复习必修Ⅲ《文化开展历程》。2023年2月16日-2023年2月底(20课时)复习选修Ⅰ2023年3月-4月二轮复习。2023年5月三轮复习。二、复习进程1.第一轮复习2(1)时间安排:2023年8月27日-2023年2月。(2)复习思路:夯实根底知识,理清根本线索,培养根本技能。(3)详细要求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构造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历史知识进展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根底。从新的高考改革趋势来看,根本是考察才能,但这种才能是建立在对知识根底更高要求的根底上的,因此对根底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全面。一轮复习是在新课学习根底上,对历史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技能进展进步和升华。其主要目的是理清历史线索,在此根底上把握阶段特征,扎实根底知识,进步解题技能。不管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详细做法如下:①认真研读新课标下的《课程标准》和《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这是高考备考的直接根据,也是展开高考备考工作的切入点。②必须全面复习。全面复习是为了更好的解答高考历史中的问答理解题做根底,2023年高考历史试卷中,问答理解题分值站到历史总分的60%以上,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就要展开全面复习,课本前的引言,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都要引起重视,加深记忆。③知识体系共同梳理。复习每一单元时,我都会把这一单元的知识体系予以整理,每一课有一课的体系,学生下去后自己还要再做整理。学生只有理清历史线索,才能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扎实根底知识,进步解题技能。④重点难点知识重点讲解。全面复习,但也不能不分主次,每一单元,每一课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复习过程中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要有时间上的安排,那些该略,那些该详,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要暗示学生,全面复习的根底上重点复习。⑤有选择的做一些习题。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根底上,必须通过做社凉的习题进展稳固加深,通过资料上的填空题进展初步检测,课时作业上的部分选择题和资料上[史料研析]题进展根底知识测试.每单元复习完之后进展一次测试。⑥进展根本技能和纠错训练。根底知识测试一段时间后,逐渐向做材料题过渡,学生如何“判出处”,从而缩小答题范围,锻炼学生阅读材料才能,在单元测试中进步做题速度。每两单元复习完之后让学生进展一次对改纠错训练,在对该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和别人的错误,在纠错中进一步掌握知识,同时明确别人和自己所答大题所得分值,懂得怎么去答题,答什么程度的多少分,掌握根本答题技能。高考历史备考方案[篇3]唐县一中郑振环2023年高考已尘埃落定,2023届高考的战鼓已经敲响,为迎接2023年高考,我们历史学科教师共同研究,特制订2023年高三备考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认真研读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省份的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借鉴本校几年的本考经历,及时关注高考政策。精心备考。研究方法,进步效率。方案要周密,时间要合理;忌猜题押宝,掌握根本技能和方法为根本。二、学情分析^p本届我校高三文科10个班,7个普通班,3个音美班,根底较差。存在三大问题1、学习主动精神太差,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太差。2、学习方法不科学,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理解分析^p,而倾向于死记硬背,即使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做题中也不能灵敏运用,迁移才能差。3、做题才能太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才能、审题才能、运用知识才能。总结概括才能较差,答题习惯不标准。针对这一状况,复习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现实,低起点,严要求,夯实知识根底,构建、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重点培养历史思维才能,培养高考意识和考试才能。三、时间安排与阶段目的一轮时间:从2023年5月底—2023年2月初阶段目的:夯实根底。即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展单元复习,适度关注小专题。目的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一般被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根底,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通过第一轮复习,对根底年级新授课查漏补缺,逐渐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学科知识树,使学生可以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理清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络和线索;砸实根底,根据考纲中每章每节的考点分布,一点一滴的积累,狠抓课本的读熟读透才能,让根底知识成为学生的`得分法宝,为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打下坚实的根底。二轮时间:从2月初——5月初阶段目的:对重点知识进展整合,形成完好的知识体系和构造,把握对学科内知识综合的规律认识,注重总结归纳才能的进步,重视论从史出才能的培养。使一轮专题复习得到升华和稳固。参加保定市和周边地区的模拟考试,做好总结分析^p。三轮时间:5月初至6月初。阶段目的:针对选择题、综合题的题型、解题方法,答题技巧、本卷须知进展严格训练。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综合测试讲评,精选精炼精讲。搜集各地高考信息,对热点、重点进展针对性复习,指导学生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做好学生考前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考前一周,做一至二套模拟题,使学生对高考试题的题型和题量、考场心态、时间分配、思维转换等方面都得到适应性的训练,让学生以最正确的状态迎接高考,争取考出好的成绩。四、详细措施从近几年高考答卷情况看,历史学科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底知识掌握不牢,表现为史实张冠李戴、概念不清、历史结论错误等。二是解读历史信息的才能差,表现为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正确把握题意等。三是答题不标准,表现为表述不当、思维混乱、答案错位、完全照抄材料、答题口语化等。为此,在把握考纲分析^p近几年高考试题的根底上,重点参照并研究课改省份试题及其高考动态,我们将是河北省课改后第四年高考,高考试题已趋于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备考中,不仅要把握好考纲,针对近几年高考题分析^p研究。还要搜集各课改省份的高考题和命题方向。详细措施如下。第一、加强集体备课,进步备考效益1、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主题,重难点、集思广益,资共享。备课组必须认真研读“三纲”,精心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复习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2、逐步转化备课方式。集体备课要实现由备教案向备学案的过渡,由备教学内容、备知识梳理向备教学施行的过渡。3、潜心研究备课内容。备课要认真关注“三情”、“三生”〔尖子生、边缘生、学困生〕等问题。4、在备课和教研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帮带作用,从备课、讲课、作业布置,重点讲解各个方面细致的指导新教师。并要求新教师尽量做到听一节讲一节,学习中进步。第二、认真落实目的教学,调动学生读、记、听、写、练的每一根神经。1、解决好目的设置问题,要以学生为本设置目的,目的一定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是学生学习的收获、积累和进步,要直指学生的学习结果。目的用词要明晰、简单、明了、切中要害,为此,我们通过教学研讨,形成统一的教学案形式:目的提出要有恰当的动词;知识构造明晰、精练;高考真题有导向性;每节课解决1-2个重点问题;习题稳固针对性强。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根底知识理解和掌握多少,看学生获得哪些才能上的进步。2、坚持“三鼓励、三不许”的教学根本要求,即“鼓励学生多说,多上讲台,培养主动意识,使学生开口敢说;鼓励学生多写多思,使学生养成动手、考虑的习惯;鼓励学生不迷信资料、课本和名师,使学生养成探究创新的才能。调动学生读、记、听、写、练的每一根神经。3、整合教材,提升综合才能。目前高中历史新课程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的,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但专题史的教学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因此在历史复习中,最好按通史体例重新整合三个模块的内容,构建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抓好通史复习,既可温故,即整理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模块的知识;又可知新,即在已有知识根底上归纳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构建知识体系,融会贯穿,形成新的认识。以必修1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讲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展演变,它以秦朝为分界限,分为特征鲜明的两个阶段。西周时期与血缘关系严密相连的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成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造就了后世“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特色。分封制、世袭制和宗法制的遗存因素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史。这一时期孕育的思想经诸子百家阐发而成为古代中国的精神宝典,其存在的经济根底是井田制〔公田〕。因此,政治制度上的“家国一体”、思想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经济上的“土地国有”,成为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秦朝创始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秦朝以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开展、封建小农经济的成长、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奠定,都与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密不可分。4、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开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进步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一门根底课程。”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开展”效劳,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事实上,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应“注重考察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才能”。从内容呈现来看,近几年各地的高考历史试题确实加大了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的考察力度。因此,在备考复习中,只有掌握这些主要史观的内涵,才能准确分析^p、理解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才能理解、掌握人类历史开展的进程和规律,才能在备考中运用其理论整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进步历史思维才能。同时,我们还应从不同的史观切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冲破传统历史思维的定式,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对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考虑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实在进步备考效率。第三、精讲知识重点,以才能培养带动知识的复习稳固。复习课要有新意、防止简单重复。注意多种方法的应用,贯穿启发式教学。精选例题,在例题处理中引导学生完成对根底知识的回扣,加强学生对根本概念的理解应用。同时做好总结,既防止机械重复,又注意了知识体系的完好性。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产生背景、事实、过程,从多角度全方位加以理解。第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才能,做好答题指导。1、讲课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特别是贴近高考的典型试题,如材料型的问答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探究高考备考的新思路。高考与新课程亲密相关,要潜心研究高考新特点,制定应对策略。要站在新的视角研究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应考”,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要构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科体系,完善知识树、知识网络、学科框架、知识图表等知识体系。2、在复习一个单元后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才能。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络才能。学会阅读是根本性的措施,教师在进步学生阅读的效率、指导阅读技能方面要作到四个明确:时间、内容、方法和问题。第五、加强学法指导,做到以不变应万变。1、指导历史知识的消化。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要找出规律特点;课堂要适宜提出问题,要使学生做好笔记,会用笔记;课后及时画出思维导图,复习稳固所学知识。2、指导审题才能的培养。选择题要审清主题、题干和选项;非选择题要审清限制语、求答项和相关背景材料。3、指导训练过程中书写的标准化。答题做到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层次化以及语言的术语化等,思路明晰,逻辑严密,保证不因标准化问题而失分。第六、精编练习,及时讲评,指导规律总结1、精心选题。选题的根本根据是“三纲”、“三情”、“三立足”;选题应以“三新”〔新材料、新情景、新视角〕题型为主;选题类型多样化。2、精心修改。每一次训练应做到逢练必改,逢改必批,适当指出学生易错易混的题目。3、精心讲评。讲评课的一般形式为“矫正反思——精评新练——自我完善〔查缺补漏〕——典题记录”。教师要高度重视讲评课,既要讲知识,又要点方法,问题可以分门别类的讲,也可以就题论题或借题发挥,到达一题多练的效果4、错题率高的反复练习。每周将练习中错误率高的习题整理出来,施行周周错题滚动联络,强化训练。第七、扎实搞好分类推进工作,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对历史单科偏向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同学要分层指导,进步班级整体程度。第八、情感投入,引导学生以安康的心态备考高三的学生压力很大,本届历史班学生根底又比较差,所以可以想象他们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作为教师一定要尽量关注每一位学生,爱他们,支持他们,不断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以安康的心态备考。第九、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灵敏迁移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现实世界,详细包括:能表达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将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络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p,而不是纯理论的新提法和新理论。例如建立和谐社会、改革创新、维护国家主权〔目前与越南、韩国、菲律宾、____等国存在的边界矛盾〕、三农问题、经济全球化、____等。总之,高三历史备考复习中要根据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p、《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学生实际等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灵敏、高效的教学和复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挖掘潜力,全面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使考生在2023年的文综历史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方案进度表:2023年56月政治史模块根本方法、根本概念。2023年7—9月复习必修三思想史掌握思想史模块的根本概念、根本史实、根本结论、2023年10—12月经济史模块根本方法。2023年1月复习必修与选修模块的联络、整合2023年2—5月初通史复习、注重三个模块知识的整合。2023年5月初—6月初:与历史相关的时时热点、整合、训练、训练学生做题的速度、准确度、以及做题的技巧。2023年6月一周保温训练,熟悉回归教材,心理放松,以最正确的状态迎接高考。高考历史备考方案[篇4]一、指导思想运用“三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根据“三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准确把握“三情”〔教情、学情、考情〕,着眼“三立足”〔立足根底,提升才能;立足教材,活用知识;立足概念,突出主干〕,在继承中探究,在改革中创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有效的第一轮复习方案策略,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p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技巧的才能,努力进步高三复习质量,以备战高考。二、目的要求1、以教材和复惯用书为依托,以新高考试题为参照,充分研读“三纲”,建立全面、扎实的根底知识和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构造,从整体上使学生掌握理解根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开展脉络。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三维”出发,夯实根底,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p、比较、归纳、概括、综合、迁移应用等根本的学科思维才能,进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和辩证唯物的根本观点分析^p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才能。3、以史学新范式为复习理念,解读历史。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史学新范式,尤其“三史观”的思想应用得较多。把握“三史观”,既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复习的前提,也是备考新高考的根底。故在平时的复习中,尽量运用不同的史观进展教学,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p问题,使历史变得丰富饱满,从而进步思维才能和解题才能。三、方法措施1、增强复习方案性〔1〕统筹考虑和制定高三三轮的复习方案,内容包括进度、总目的、阶段目的、时间安排、内容设置、详细措施、教学评价等,三轮复习分别为第一轮专题复习、第二轮通史复习、第三轮时以强化试卷训练为主。〔2〕方案的类型包括周方案、月方案和每一轮复习方案三类。〔3〕各类方案及时进班上墙,做到师生明确,有的放矢。2、处理和优化教材内容,适度联络通史〔1〕读目录、章节标题、子目的题:①概括历史开展特征;如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目录是:____初期的外交、外交关系的打破、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从中可知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历程。②探究子目、章节、专题之间的联络,挖掘隐性知识,构建阶段知识体系。如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民主____”第二课“辛亥____”的子目是: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____的历史功绩,其内容概述了章节标题“辛亥____”的背景、经过、影响,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开展情况。〔2〕读导语:理解本专题历史开展的线索。1〔3〕解读学习建议、课前提示:概况学习的重点,帮助学法指导,开掘隐性知识,拓展专题视野。〔4〕读正文:①抓程度词,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开始、加深、大大加深、完全沦为,从宏观上理解知识;②抓重点词,如标志、奠定、开端、转折、先声〔序幕〕等,强化记忆知识;③抓结论句,进展史实分析^p,进步史论结合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④抓知识要点,归纳总结,取其精华,将教材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5〕读地图、图片、资料卡片、小字、注释:补充丰富历史知识,拓宽知识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理解教材内涵。〔6〕解读专题小结、问题研讨:重温详细知识点,重新构建专题知识体系和阶段特征。〔7〕专题复习时,可适度从阶段特征、历史开展线索、小专题通史等多渠道联络知识考点,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通史知识的整体框架。3、整合各种课程资,挖掘学习内容〔1〕根据“三纲”,掌握好人民版教材主干知识的根底上,重视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