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摘要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需要翻译工作者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素养。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语言都表达一定的文化特征,故文化因素对不同语言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汉语与英语都是承载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语言,只有将翻译与文化自然融合,才能到达民族间的真正交流。本文在阐述文化和翻译概念的根底上,试从中西文化的相似和差异性,包括不同的文化内涵、生活方式、认知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此问题进展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两种语言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因素影响目录内容摘要I0引言11绪论11.1文化的概念11.2翻译的概念32分论32.1文化内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3**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4历史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52.2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62.3民族情感心理、认知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72.4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83结语9参考文献11-.z0引言英国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开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差异对其语言的形成和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局部,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英汉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建立在英汉两种语言的比照上。语言和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这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限于篇幅,就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个论述。1绪论在论述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造成哪几方面的影响之前,先对文化以及翻译的概念进展一个简单表述。1.1文化的概念什么是文化.“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汉代*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含教化之意。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文化〞一词也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一词尚无统一的定义。在近代,给文化一词下明确定义的,首推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他于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他指出:“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
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开展了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局部,实是无法了解的。〞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
用构造功能的观点来研究文化是英国人类学的一个传统。英国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他强调,文化只有在社会构造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离开社会构造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例如,父与子、买者与卖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只有在他们交往时才能显示出一定的文化。法国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从行为规*和模式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他提出:“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在一定时期流行于一群人之中,……并易于与其它人群之行为模式相区别,且显示出清楚的不连续性〞。英国人类学家R.弗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他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组织要素?一书中指出,如果认为社会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组成的,则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然后他们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根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克罗伯和科拉克洪的文化定义为现代西方许多学者所承受。
从广义上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从狭义上讲,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构造,涵盖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开展,形成民族的传统,人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自觉不自觉地反映了一定的文化。1.2翻译的概念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翻译则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它通过把一种语言〔即原语〕,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即译语〕再现出来的方式帮助译语使用者了解原作者意欲传达的信息内容并获得与原语使用者大致一样的感受,以到达帮助操不同语言的交际者进展信息与情感交流的目的。它包括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和同一种语言内的翻译。翻译理论家*培基说:“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美国的翻译理论家EugeneA.Nida则把翻译定义为:“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虽然他们的措辞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是这些定义有一个共同点,即翻译是翻译意义的过程。中西文化有其共同点,比方对人要有礼貌,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说话可用命令式;而反之则不能用生硬的方式,应用更委婉、礼貌的语言形式。同时,中西文化因其产生的条件的不同,又必然存在差异。如按中国传统文化,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但在西方文化中则不同,不仅小辈可直呼长辈**,而且可以取和长辈一样的名字。在实际翻译中往往碰到的困难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涉及的文化因素问题。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者,除精通相应的语言形式外,还要扎实地学习该语言对应的文化知识。2分论2.1文化内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表达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不同的**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表达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多有“玉帝〞、“菩萨〞、“佛祖〞等**词汇,与此有关的习语也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从*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在**词汇方面,虽然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却不同。例如,“龙〞与“dragon〞虽然本义一样,但其引申义和蕴含的**文化信息则大相径庭。在我国文化中,“龙〞象征着“神圣、高贵桔祥〞。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而英语中的“dragon(龙)〞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象征着“怪物、魔鬼、凶残〞。因此,如果在翻译时遇到此类词汇就应该要注意,尽量防止造成误解。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例如:苦中作乐、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天花乱坠等。如果我们不了解**文化背景,势必会给翻译带来困难。这是中西**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之一。把?红楼梦?中的“阿弥陀佛〞译成了“Godblessmysoul〞,把上帝拿来代替佛教的无量寿佛,这很可能让西方人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译文大大地削减了中国文化内涵。把“天诛地灭〞译成了“standcondemnedbyGod〞这一成语运用“天〞、“地〞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它只能适用于深受天道观影响的中国,故不能用反映基督教信仰的“God〞取代。历史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些含历史感情色彩的词语的翻译也是一个难点。仅仅懂得单字和句子原意是不够的。只有对语义对等后面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真正到达音、形、意三方面都“天衣无缝〞的翻译境界。回忆人类历史的开展,对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地壳变迁、民族迁徙、民族的征服与同化和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语言的开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四百多年,英语习语中“D0inRomeastheRomansdo〞—一入乡随俗,“RomewasnotbuiItinaday〞一伟业非一日之功“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等都是这段历史文化的影子,如果对历史文化不熟悉,在翻译中就会遇到很多困惑。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开展都是不同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一样,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难题。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表达为历史典故,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最能表达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例如?史记?的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外国人根本不知道项庄和沛公是什么人,当然也就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而如果借用英语成语,译成“tohaveana*etogrind〞,不仅能使外国人了解这一成语的意思,其中内含的“别有用心〞也就表达出来了。如“DoyouknowanythingaboutBostonTeaParty?〞,如果你知道1773年底波士顿居民为反对英国垄断茶叶贸易而集会抗议,并袭击了停泊在港内的三艘英国货船,将船上的数百箱茶叶倾倒入大海中的事件,就会把“BostonTeaParty〞译为“波士顿倾茶事件〞,而不是什么“波士顿茶叶党、茶话会〞之类了。汉语中的“鸿门宴〞应译为Hongmenfeastwithatrapfortheinvited,假设不了解中国楚汉相争时的历史背,就可能会直译为HongmenFeast,此译法就会令西方人士莫名其妙,不能确切理解。我们只有在熟悉这些习语中具有的浓厚民族、地方色彩的文化知识后,才能找到让读者准确理解的表达方式。2.2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由于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征,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现实生活中,英语民族的生活多和海洋打交道,因而英语中有大量有关水的词语;而在以大陆为主的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形式,因而对中国人来讲,理解这些表达方式就较为困难。例如,ableseaman一级水平,seaman直译为海员,在西方国家“seaman〞又指代有能力、有水平的海员,因此“ableseaman〞可意译为“一级水平〞,belefthighanddry陷入困境,belefthighanddry直译为被留在水流不到达的地方。在西方国家水给人以平安祥和的感觉因此“belefthighanddry〞可意译为陷入困境。这些谚语多与水有关,代表海洋文化;反之,汉语有许多关于江湖、山川、四季、农耕等方面的习语,在英语中也难找到现成的对应表达形式,必须按实际含义和上下文去翻译。译为英语时一般用意译的方法。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译法是“Onehasasuddenglimpseofhopeinthemidstofdespair.〔在绝望中突然看见一丝希望〕〞,在此种译法里根本找不到山、水、路、柳树、花、村等词的对应形式。他抢了我的饭碗He'stakenthebreadoutofmymouth.在中国,一个人抢了另一个人的饭碗,是指一个人使另一个人失业。“He’stakenthebreadoutofmymouth.〔他从我嘴里拿走了面包〕〞就把“抢饭碗〞这个行为非常生动形象地翻译出来了。吃醋bejealous在中国,说*人“吃醋〞了,指的是这个人心里产生不愉快、嫉妒的情绪。因此把吃醋译成“bejeaous(嫉妒)〞这个比拟适宜。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构造、习俗道德等都是为了利用和适应自然地理环境而形成的。环境的因素对于人的心理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由于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征,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现实生活中,英语民族的生活多和海洋打交道,因而英语中有大量有关航海的词语;而在以大陆为主的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形式,因为对中国人来讲,理解这些表达方式就比拟困难。例如:“ableseaman〞〔一级水平〕,“belefthighanddry〞〔陷于困境〕,“givesb.orsth.awideberth〞〔远远地躲开〕等。可见这些谚语多和航海有关,代表岛屿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以陆地为主,“树〞、“蝼蚁之穴〞、“路〞、“前车之覆〞等都表达着陆地文化。在汉语的文化气氛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得意〞、“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I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2.3民族情感心理、认知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英语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特的,而中国人注重整体、综合、概括思维。表现在语言上,英语偏好用词具体细腻,而汉语用词概括模糊。例如“说〞一词,英语有“say,speak,tell〞等,这些词可以表达不同情况下“说〞的意思。这样使语言简洁准确,又富于变化,形象生动。而汉语往往趋向于泛指,在“说〞前加副词修饰语,如,语无伦次地说,低声地说。中国文化习惯从整体上、直观上看问题,强调社团和集体的价值;英美文化习惯于逻辑分析,强调个人为中心,因而导致语言表达上的种种差异。例如,在**、时间、地址的表达方式上,中英两种语言的行文方式明显地表达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文化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而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表示颜色的词语同样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其所蕴涵的意义也有很多不相吻合的地方。在进展英汉翻译时,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红色(red),在中国文化中,常与喜庆、欢乐的事联系在一起或象征革命和共产主义等。如“披红挂彩,开门红,大红人,红军,红色政权〞等。英语中red除了用于喜庆的场合,如“aredletterday〞,指所期盼或值得纪念的日子,因此日历上也用红色标注节假日。在局部句子的表达中,red并不总与欢乐、喜庆联系在一起。英语中toseered意思是:“使人生气〞或“发怒〞、“冒火〞,wavingaredflag指“做惹别人生气的事〞蓝色(blue),在英美文化中常意味着“忧郁、伤感〞。例如:inabluemood,havingtheblues均指“忧伤〞,abluefit指极其愤怒;蓝色在汉语中象征着温和、平静、清新、静谧,并无伤感之意。绿色(green),在西方文化中,绿色与嫉妒有关,如“greenwithenvy,green-eyedmonsters,green-eyed〞均有此意;而汉语中则用“眼红,红眼病〞来表达此意。英语中“green〞还表示缺乏经历、知识、训练等,如“Heisstillgreentohisjob.〞(他对自己的工作没有经历),“greenhand〞(新手),“greenhorn〞(无经历易受骗之人)。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开展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民族,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语言文字,无疑存在着许多一样之处,表现出人类的共性。但是,几乎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且思维方式差异,正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中国人开会迟到了,发现的是后面的位置已经坐满了,离主席台较近的前排座位是空着的,在西方则会刚好相反。我国著名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美国放映,看得老外直摇头,问起原因则曰:“太累了!十八里相送,Miss祝对Mr.梁暗示表达爱情,则多言语,为什么不直接说‘Iloveyou’呢.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们东方人以为含蓄是美,而西方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说直截了当才是美。2.4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价值观指人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信仰,以及风俗人情等为人处世准则的观念。一般认为是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表现在两种语言中,会对语言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多障碍,足以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中国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而对崇尚新教、个体文化价值的英语民族来说,这种亲属关系就笼统宽松得多。表现在两种语言中,英语一般只用uncle和aunt表示对非直系长一辈的称呼,对小一辈只用nephew和niece,而对同辈不分长幼用brother和sister,甚至不分男女概称cousin,这在汉语中是不容许的,因为汉语中对此类关系分得十分详细。所以在英译**,要找准汉语对应的词语,必须先弄清辈分和亲属、社会关系。而在汉译英中,这些复杂的亲属关系词语就要适当简化。英语民族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表达在语言中,例如:AnEnglishman'shouseishiscastle.(英国人的家是他们的城堡),意味着没有理由不可以去无故打搅别人或没有预约不可以贸然拜访*人;Evenreckoningmakelongfriends(明算账,友谊长);Tellmoneyafteryourownfather(亲父子明算账)等,这些都说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中国文化中以谦虚为美德,所以对别人的赞扬、夸奖常礼仪性地予以否认。如“Youspeake*cellentEnglish,中国人常说“no,no〞;而西方人崇尚自我奋斗,常会对别人的赞扬乐于承受并表示感谢,积极地答复“Thankyou!〞。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于是在语言上便常用“狗〞来比喻可恶的人和事,贬义色彩十清楚显。如“丧家犬〞、“落水狗〞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局部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局部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dogwillmotlearnnew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英语民族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表达在语言中,例如:AnEnglishman’shouseishiscastle.(英国人的家是他们的城堡),意味着没有理由不可以去无故打搅别人或没有预约不可以贸然拜访*人;Evenreckoningmakelongfriends(明算账,友谊长);Tellmoneyafteryourownfather(亲父子明算账)等,这些都说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中国文化中以谦虚为美德,所以对别人的赞扬、夸奖常礼仪性地予以否认。如应对Youspeake*cellentEnglish,中国人常说“no,no〞;而西方人崇尚自我奋斗,常会对别人的赞扬乐于承受并表示感谢,积极地答复“Thankyou!〞。3结语文化差异常常导致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山西省浑源县第七中学高考英语押题试卷含解析
- 福建省长泰县高中名校2025年高考英语三模试卷含答案
- 2025届豫南九校高考考前模拟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丹东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压轴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5年高三第二次调研英语试卷含解析
- 河南省济源英才学校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福州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金汤白泥乐槐六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英语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阳山中学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英语试卷含解析
- 企业防渗漏标准做法案例库图文丰富
- Unit 2 Listening and talking -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医院分娩记录单
- JB/T 20173-2016辊压干法制粒机
- GB/T 17872-1999江海直达货船船型系列
- GB/T 12027-2004塑料薄膜和薄片加热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
- 中医手诊培训资料课件
- 消防主机运行记录表(标准范本)
- 应急处置措施交底
- Q∕GDW 12154-2021 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检测中心建设规范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管理-复旦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