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疗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1页
热疗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2页
热疗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3页
热疗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4页
热疗在临床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肿瘤科臧家兰体外高频热疗机应用频率为13.56MHz高频振荡电流作用于人体深部肿瘤或其它组织、产生内生热及高频电磁振荡双重效应,肿瘤内部达到43摄氏度,杀伤癌细胞,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代谢,降低肌肉及结缔组织张力,松懈组织粘连痉挛,加强白细胞吞噬作用,调节免疫功能。特别能有效地解决癌痛问题——非介入、无创伤、区域热疗辅助放疗、化疗、增敏增效、显著减轻癌痛体外高频热疗及应用首先,体外高频热疗(也称内生场肿瘤热疗机)采用高频电磁场对人体进行透热治疗,非介入、无痛、无创伤、区域热疗,透热深度可达25CM,贯穿整个胸腔、腹腔、盆腔,使肿瘤组织局部温度达到43℃以上,杀伤癌细胞;不仅存在对肿瘤细胞直接的热细胞毒效应,同时也对放化疗增敏,提高人体免疫力,特别能有效解决癌痛问题。

肿瘤热疗的几个公认结论一、热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

高温RNA合成抑制细胞增殖抑制DNA合成抑制肿瘤细胞溶酶体酶pH乳酸堆积增多无氧糖酵解呼吸抑制溶酶体酶高热杀灭癌细胞作用机制示意图二、高热可选择性杀灭癌细胞二、高热可选择性杀灭癌细胞由于血管的以上特点,使得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在同样条件下加温,肿瘤组织滞热多,温升高,其温度差可达5-10℃。在同样的加温条件下,对正常组织无损害。而这种温度差会使肿瘤组织的微血管破裂,肿瘤组织血管血流淤滞,形成血栓,肿瘤组织缺氧、PH下降、能量缺乏,肿瘤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溶酶体增多和活化,最后导致细胞死亡。三、热疗与化疗协同作用对肿瘤组织加热,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会明显增加

化疗

加热-PH↓-C膜通透性↑--C内药物浓度↑--肿瘤C凋亡三、热疗与化疗协同作用抑制对结合物的清除促进药物与癌细胞、DNA的结合影响癌细胞的DNA的复制与转录三、热疗与化疗协同作用减少和逆转肿瘤细胞产生的多药耐药热疗加化疗抑制P-gp(P-糖蛋白)、M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四、热疗协同放疗协同作用四、热疗协同放疗增敏作用:热疗后增加瘤体内氧分压热疗能抑制DNA双键的修复放疗减少了肿瘤细胞的热耐受性六、放疗、化疗与热的序贯不同药物与加热的序贯有关,最好热与药同时应用,增效大。放疗与热疗同时进行,效果好,但是,现在没有外放疗与热疗同时进行的设备。七、热疗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高热增加膜脂质流动性;

高热阻止抗原抗体复合物脱落;

高热可以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或通过改变靶细胞性状,

促进TC增生和细胞介导免疫反应;

热疗破坏、解除肿瘤细胞分泌的封闭因子、巨噬细胞移动

抑制因子等;

热休克蛋白-抗原-肌体免疫功能。八、有热增敏的化疗药物无阈值温度效应药物

药物的细胞毒性随温度升高呈线性增加:烷化剂(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塞替哌、氮芥),丝裂霉素、顺铂、马法兰、足叶乙甙等有阈值温度效应药物

温度达41-43℃才具热增强效应阿霉素、博来霉素、放线霉素等禁忌症:头部禁用高频透热治疗;有重要脏器衰竭发展趋势或功能不全;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病灶区有金属物;体温超过38℃;白血病不适用热疗;出血性疾病和出血倾向;神经原性体温调节障碍、知觉障碍的患者;孕妇、月经期妇女,男性的睾丸部位;急性炎症活动期、结核活动期患者;结石嵌顿疼痛期。治疗疗程肿瘤患者:每次治疗60分钟,间隔72小时治疗一次,4-5次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两个疗程;或遵医嘱。炎症患者:每次治疗30-40分钟,间隔24-48小时治疗一次,4-5次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两个疗程;或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