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394-2021草原牧鸡治蝗技术规程_第1页
DB21T 3394-2021草原牧鸡治蝗技术规程_第2页
DB21T 3394-2021草原牧鸡治蝗技术规程_第3页
DB21T 3394-2021草原牧鸡治蝗技术规程_第4页
DB21T 3394-2021草原牧鸡治蝗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16辽宁省地DB21方标准DBT3394—2021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trollinglocustsandgrasshoppersingrasslandbyherdingchicken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T94—2021 DBT94—2021前言GB/T1.1给出的规则编写。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草单位: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本标准起草人:王坤芳、陈曦、陈冲、王文成、雷虹、李佳、严秀将、刘天华、高晓鹏、部卫平、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8927。1DBT94—2021草原牧鸡治蝗技术规程蝗效果评价。适用于辽宁省区域内海拔低、坡度<30°的草原蝗虫为害区。范性引用文件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1578草原蝗虫调查规范DB21/T2482草原主要蝗虫防治技术规范定义鸡治蝗herdingchickencontrollinglocustsandgrasshoppers防治措施。治指标controllingthreshold群密度populationdensity害damage超过防治指标产生的灾害。重为害seriousdamage蝗虫种群密度达到防治指标2倍(含2倍)以上产生的灾害。期beginningstage蝗虫某一发育进度(如孵化、羽化、产卵及各虫龄等)的百分率累计达到16%时的生长阶段。治适期optimumcontrollingstage2DBT94—2021的时期。饲料signalfeed号哨signalwhistling捕食、转移等活动中产生条件反射的固定哨声。4牧鸡治蝗适用条件4.1防治密度为害区内蝗虫种群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可进行防治。(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参见NY/T1578;防治指标参见DB21/T2482)。4.2防治时期64.3防治区牧鸡治蝗技术.1鸡群培育.1.1鸡种选择.1.2适时孵化治蝗时达60~70日龄,体重达400~500g。.1.3雏鸡培育与调训3DBT94—2021.1.4放牧前鸡群要求回舍、移槽等活动;傍晚能够顺利进笼归宿。.2放牧治蝗.2.1鸡群管理hm5.2.2牧前准备.2.3放牧方法5.2.4鸡群安全及时处理。一般鸡群的放牧半径为1000~1500m。5.2.5转场轮牧d。距离。.2.6放牧后期鸡群补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果评价在牧鸡治蝗区域划定防治区和对照区,做好防前和防后(一周内)调查,调查采用样方框调查法,虫口减退率(%)=[(防前虫口密度-防后虫口密度)/防前虫口密度]×1004DBT94—2021(资料性)形态特征A.1.1成虫体中型,绿色、灰褐色或暗褐色。雌成虫体长31.0~37.0mm,前翅长28.5~34.5mm;雄成虫体长21.0~25.0mm,前翅长18.0~24.5mm。头大而短,头顶圆形而高出前胸背板。颜面垂直或略倾斜,颜。A.1.2蝗蝻mmmmmmA.2.1成虫体中型,绿褐色、黄褐色或深褐色。雌成虫体长30.0~39.0mm,前翅长26.0~34.0mm;雄成虫体长20.0~27.0mm,前翅长22.0~26.0mm。体黄褐色至绿褐色。前胸背板“x”形淡色斑纹在沟后区宽于沟A.2.2蝗蝻纹的变化颇不一致。5DBT94—2021有各种花纹异常分明。翅芽很小,不明显,呈半圆形,其长几乎与中胸和后胸背板相平。缘。A.3.1成虫mA.3.2蝗蝻mmmm14.5mm。翅芽均向后方翻折,,但大小差异很大,一般不超过第A.4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coerulipesA.4.1成虫0~29.0mm,前翅长17.0~27.0mm;雄mmmm侧缘近于平行。。A.4.2蝗蝻6DBT94—2021A.5笨蝗HaplotropisbrunnerianaA.5.1成虫显,在中单眼之上有纵沟。A.5.2蝗蝻形态上基本相同,在体长上有明显差异。mA.6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tuberculatumdilutumA.6.1成虫A.6.2蝗蝻长10.5~18.2mm,两性触角皆19节。两性前胸背板前缘几乎平直,后缘钝圆形。翅芽明7DBT94—202115.3~26.5mm,触角20节。前胸背板后缘中隆线处明显向后伸长,呈钝角。翅芽翻向4龄:体长23.0~29.6mm,触角22~24节。前胸背板明显增大,后缘几乎成直角。雌性后翅未完A.7.1成虫成虫雌体长36.0~44.0mm。雄体30.0~33.0mm;全身绿色或黄绿色,左右各侧有暗褐色纵纹,从A.7.2蝗蝻3龄:头径1.8~2.0mm,体长9.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