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3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要求学法点拨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本讲的知识相对简单一些,没有真正难懂的东西,但却是在考试中容易失分的地方。本讲的常考点是各种概念的辨析,比如单质是不是电解质?再比如就胶体的概念挖坑等。刚学完感觉没啥难度,但在考试中很容易出现越简单越做不对的情况。同时,考试时心理紧张也很容易导致反应迟钝,对一些关键字词不敏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里介绍一种方法:看见题中最爱挖坑的关键词先想可能挖的坑是什么,题中是不是有坑等着我跳,要是让我设计这道题我在哪挖坑?经过这样的思考,就能将挖坑题直接秒杀。当然,这是建立在基础打牢,多刷题、多进行类似思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考点一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Zeq\o(\s\up7(知识梳理),\s\do5(hishishuli))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2.同素异形体eq\a\vs4\al(同素异形体)—eq\b\lc\|\rc\(\a\vs4\al\co1(→定义:同种元素形成的__不同单质__,→__两种__形式方式:1分子中__原子个数__不同;,2原子__排列方式__不同,→\a\vs4\al(性质差异:__物理性质不同__;__化学性质相似__),→\a\vs4\al(转化:属于__化学变化__)))3.简单分类法(1)交叉分类法(2)树状分类法4.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1)转化示意图请写出①②③④⑦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①__2Ca+O2=2CaO__,__化合反应__;②__CaO+H2O=Ca(OH)2__,__化合反应__;③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__复分解反应__;④__Fe+2HCl=FeCl2+H2↑__,__置换反应__;⑦__CaCO3+2HCl=CaCl2+H2O+CO2↑__;__复分解反应__5.化学反应的分类eq\a\vs4\al(化,学,反,应)eq\b\lc\{(\a\vs4\al\co1(\a\vs4\al(按__反应物__、__生成物__种类,及数目的多少分为)\b\lc\{\rc\(\a\vs4\al\co1(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反应中有无__离子参与__分为\b\lc\{\rc\(\a\vs4\al\co1(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有无__电子转移__分为\b\lc\{\rc\(\a\vs4\al\co1(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的__程度和方向__分为\b\lc\{\rc\(\a\vs4\al\co1(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__能量变化__分为\b\lc\{\rc\(\a\vs4\al\co1(吸热反应,放热反应))))6.常见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馏蒸馏、分馏干馏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十八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Xeq\o(\s\up7(小题速练),\s\do5(iaotisulian))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eq\x(导学号50812063)(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只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是两性氢氧化物(×)(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5)溶于水呈酸性的物质是酸,呈碱性的物质是碱(×)(6)HCOOH含有两个氢,所以是二元酸(×)(7)盐一定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8)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物理变化(×)(9)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10)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属于物理变化(×)(11)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12)Cu(OH)2·CuCO3属于碱式盐。(√)2.(2018·山东淄博检测)如图W、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表示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eq\x(导学号50812064)(D)选项WXYZAN2NH3NO2HNO3BNaNa2O2NaOHNaClCFeFeCl3Fe(OH)2FeCl2DAlAlCl3NaAlO2Al2(SO4)3解析:常温下N2不能直接转化为NH3、NO2、HNO3,A项错误;常温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而不是Na2O2,B错误;常温下Fe不能一步转化为Fe(OH)2,Fe和氯气在点燃时发生反应生成FeCl3,C项错误;Al与盐酸反应转化为AlCl3,与NaOH溶液反应转化为NaAlO2,与硫酸反应转化为Al2(SO4)3,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转化为NaAlO2,NaAlO2与过量硫酸反应转化为Al2(SO4)3,Al2(SO4)3与BaCl2溶液反应转化为AlCl3,D项正确.3.金属和盐反应时是否一定生成金属和盐?请举例说明.答案:不一定.如Fe+2FeCl3=3FeCl2、Cu+2FeCl3=CuCl2+2FeCl2。题组一物质组成的正确理解1.(2018·山东济南高三模拟)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eq\x(导学号50812065)(A)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2.(2018·山东滨州检测)有资料表明:火星表面富含硫酸盐和硅酸盐。火星上的水可能以冰块和霜冻的形式存在于南北两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eq\x(导学号50812066)(B)A.火星上的水中肯定不含SiOeq\o\al(2-,3)B.水是共价化合物C.Al2O3·2SiO2·2H2O属于氧化物D.硅酸钠、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解析]大部分硅酸盐难溶于水,但也有一些硅酸盐能溶于水,如Na2SiO3,所以火星上的水中可能存在SiOeq\o\al(2-,3),A错误;Al2O3·2SiO2·2H2O属于硅酸盐,不属于氧化物,C错误;尽管BaSO4难溶于水,但BaSO4属于强电解质,水属于弱电解质,D错误.题组二物质分类的正误判断3.(2018·江西南昌二模)我国《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对洧水的使用有如下描述:“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对上述史实记载分析正确的是eq\x(导学号50812067)(D)A.该物质可能属于纯净物B.该物质可能属于无机化合物C.该物质是由同一类烃组成的混合物D.烟是该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4.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eq\x(导学号50812068)(C)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④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⑤碘酒、淀粉、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A.①③④ B.②③C.②④ D.②③④⑤萃取精华:(1)物质分类题的解题思路①一般采用“概念对比法"或“反例否定法”等。化学基本概念的有关知识比较零碎,容易混淆。②要注意关键字的理解和记忆、一般中的特殊情况,这是解这类化学题的关键。(2)特例反驳法速解分类正误判断型选择题当碰到一些似是而非且迷惑性极强的选项时,若直接运用有关概念往往难以辨清是非,这时可以借助一些正面特例或反面特例进行反驳,逐一消除干扰选项,从而快速得到正确答案。列举正面特例或反面特例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这种技巧适用于从正面获取答案有困难的一类化学选择题.题组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eq\x(导学号50812069)(1)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2)碘的升华、煤的液化都是物质状态的改变,都属于物理变化。(×)(3)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提示:FeCl3与KI可反应生成I2.(4)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5)Na2CO3·10H2O的风化属于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6)电离、电解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均是化学变化。(×)(7)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8)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提示:NH4Cl加热时分解成NH3和HCl,遇冷又化合成NH4Cl。(9)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提示:蛋白质遇重金属盐发生变性。(10)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提示:盐析属于物理变化。(11)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12)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提示: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13)“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14)“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15)纯碱属于盐、甘油属于油脂(×)提示:纯碱属于盐,甘油属于醇类物质不属于油脂。(16)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提示:NaCl的溶化,虽然破坏化学键但属于物理变化。(17)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提示:活性炭吸附有机色素,属于物理变化.(18)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一定是化学变化(√)(19)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20)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属于物理变化(×)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属于化学变化。6.(2018·经典习题选萃)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SOCl2等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eq\x(导学号50812070)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__树状分类法__。(2)淡黄色固体最终位于__Ⅰ__组,它的电子式为__Na+[··eq\o(O,\s\up6(··),\s\do4(··))·eq\o\al(·,·)·eq\o(O,\s\up6(··),\s\do4(··))eq\o\al(·,·)]2-Na+__。(3)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该气体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3CO+Fe2O3eq\o(=,\s\up7(高温))2Fe+3CO2__.(4)Ⅱ组中的某种常见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__2∶1__。(5)B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有8×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则有__168__g该物质参加反应。(6)Ⅱ组中加有一种物质滴入水中后与水剧烈反应,常用于某些盐的脱水以制取无水盐。写出该物质与AlCl3·6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AlCl3·6H2O+6SOCl2=AlCl3+12HCl+6SO2↑__。[解析](1)由分类图知,该分类方法为树状分类法,结合相关信息可知分类如下:(2)淡黄色固体是Na2O2,其电子式为Na+[··eq\o(O,\s\up6(··),\s\do4(··))·eq\o\al(·,·)·eq\o(O,\s\up6(··),\s\do4(··))eq\o\al(·,·)]2-Na+。(3)CO为还原性气体,在高温下还原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eq\o(=,\s\up7(高温))2Fe+3CO2。(4)3NO2+H2O=2HNO3+NO,NO2发生了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1。(5)铁在高温下能够与水蒸气发生反应:3Fe+4H2O(g)eq\o(=,\s\up7(高温))Fe3O4+4H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转移8mol电子时,有3molFe参加反应,质量为168g.(6)SOCl2遇水发生剧烈水解,可以起到脱水的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6H2O+6SOCl2=AlCl3+12HCl+6SO2↑.题组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7.(2018·淄博高三检测)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eq\x(导学号50812071)(A)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⑥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解析]①如CO2+Ca(OH)2=CaCO3↓+H2O,正确。②如H2S+CuSO4=CuS↓+H2SO4,正确。③如:CH3COONa+HCl=NaCl+CH3COOH,正确.④如:2H2S+H2SO3=3S↓+3H2O,正确。⑤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如3O2eq\o(=,\s\up7(放电))2O3,正确。⑥如:3NO2+H2O=2HNO3+NO,正确.故选A。8.(2018·河北衡水检测)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图框图进行反应。eq\x(导学号50812072)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单质A、B、C的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__③⑤__(填序号).①氢化物②酸③碱④盐⑤氧化物(2)A、B、C三种单质中有一种是金属,则这种单质是A、B、C中的__A__,理由是__B、C为气体,不可能为金属__。(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的化学成为__HCl__,写出E作为还原剂参加反应的常见离子方程式:__MnO2+4H++2Cl-eq\o(=,\s\up7(△))Mn2++2H2O+Cl2↑__。[解析]由于“E溶液+A→D溶液+C",A为固体,C为气体,再结合框图中转化关系可以确定E溶液是一种酸,A是金属,C是H2。继而判断出B是Cl2或F2,A是Al、Mg或Na等金属。(1)两种元素不能形成碱,且A、B、C三种单质的组成元素中没有氧元素,所以形成的化合物不能是氧化物。(2)A为固体,B和C为气体,金属只能为A。(3)E是一种强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E为HCl;HCl作还原剂,最常见的是其与MnO2反应。萃取精华: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从宏观上判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从微观上判断: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eq\b\lc\\rc\}(\a\vs4\al\co1(有新元素生成,有新原子生成))非化学变化2.常考易错的几个物质的转化(1)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2)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脱水性属于化学性质.(3)煤的干馏、煤的气化以及煤的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4)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5)常见物质间转化的几个误区①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②Al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H2SiO3、Fe(OH)3。③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④Fe与Cl2反应不能生成FeCl2。⑤Fe与H+、Cu2+、S、I2反应不能生成Fe3+。考点二分散系胶体Zeq\o(\s\up7(知识梳理),\s\do5(hishishuli))1.分散系(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a.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标准是分散质__粒子直径大小__。可用如下方式直观地表示:b.若按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可分为9种分散系,如图:如烟属于__气固__分散系;雾属于__气液__分散系;悬浊液属于__液固__分散系;合金属于__固固__分散系.(3)理清三种分散系的差异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性质外观均一、透明均一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__能__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__不能__不能鉴别__无__丁达尔效应__有__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或沉淀2。胶体的性质与应用3.Fe(OH)3胶体的制备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__FeCl3+3H2Oeq\o(=,\s\up7(△))Fe(OH)3(胶体)+3HCl__。特别提醒:(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2)胶体粒子的直径决定了胶体的性质,因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3)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4)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是电中性的.(5)Fe(OH)3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1molFe3+完全水解得到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NA。Xeq\o(\s\up7(小题速练),\s\do5(iaotisulian))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eq\x(导学号50812073)(1)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2)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3)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4)含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配制成胶体后,将得到胶体粒子0.1mol(×)(5)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呈红褐色(×)(6)可用过滤的方法将胶体粒子与分散剂分开(×)(7)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8)通过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稀豆浆和氢氧化铁胶体(×)提示:稀豆浆属于胶体.(9)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提示:明矾净水只是把浑水变为清水,无杀菌消毒的作用,错误。(10)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可分为9种分散系(√)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③⑥__。eq\x(导学号50812074)①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③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④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分离胶体与溶液⑤有色玻璃属于胶体⑥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Fe(OH)3胶体⑦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树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⑧热电厂用高压电除去黑烟中的炭粒,使黑烟变成白烟,减少污染,利用了胶体的性质⑨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解析:①利用了胶体的聚沉;③胶体不带电,是胶粒带电,错误;④胶体粒子和溶液中的溶质均能透过滤纸;⑤有色玻璃是固溶胶(将固体作为分散剂所形成的溶胶),属于胶体;⑥制取的是Fe(OH)3沉淀,错误;⑧利用了胶粒带电、能产生电泳现象的性质。⑨明矾净水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的吸附性。题组一分散系类型的判断与比较1.(2018·天津高三检测)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eq\x(导学号50812075)(D)①鸡蛋清溶液②水③淀粉溶液④蔗糖溶液⑤Fe(OH)3溶胶⑥肥皂水A.①③ B.⑤⑥C.② D.④[解析]②中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④中物质属于溶液,剩余物质均属于胶体。2.(2018·山东淄博高三检测)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eq\x(导学号50812076)(D)A.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的外观都是澄清、透明、均匀的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半透膜,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C.光束通过淀粉溶液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光束通过蔗糖溶液时,则无此现象D.溶液最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很不稳定,放置后很快生成沉淀[解析]A项,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均为澄清、透明、均匀的分散系;B项,半透膜允许溶液中溶质粒子通过,不允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通过;C项,蔗糖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D项,溶液最稳定,胶体属于介稳体系,在一定条件下,能长时间稳定存在.萃取精华:分散系认识的2个易错点(1)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溶液和浊液没有。(2)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题组二胶体的性质及应用3.(2018·河北衡水高三检测)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并煮沸一段时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此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eq\x(导学号50812077)(C)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B.插入石墨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D.向该液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解析]FeCl3溶液滴入到沸水中可得到Fe(OH)3胶体,光线通过胶体时会形成光亮的通路,即产生了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Fe(OH)3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通入直流电后,在阴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故B正确;该液体中还含有Cl-,会产生AgCl沉淀,结合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现象,故C错误;在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发生聚沉,再发生Fe(OH)3与H+的反应而溶解,故D正确。4.(2018·广东高三检测)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在198℃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伴腹泻(IBS-D)药物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型连栋温室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益肝灵片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一电磁波的发现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 2024-2030年中国贝壳粉涂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照明灯饰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调频食用油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专用车刀刃磨机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救生艇行业发展监测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舞台灯光设计与光影艺术考核试卷
- 第10辑:句子表达效果(原句vs改句)解题指导-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与句子表达效果专练
- 2024年辅警招考时事政治考题及答案(100题)
- 2024年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真题含解析版
- GB 30254-2024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印 课件
- 空气动力学数值方法:有限元法(FEM):边界条件处理与应用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各种各样的运动 》课件
-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 NB-T10342-2019水电站调节保证设计导则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八版 课件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