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不足问题研究报告_第1页
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不足问题研究报告_第2页
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不足问题研究报告_第3页
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不足问题研究报告_第4页
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不足问题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缺乏问题研究摘要:合作创新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躲避创新风险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选择之一。合作创新需要共享彼此的知识与资源,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普遍存在,合作方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往往会过度进展知识保护,引发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缺乏问题。文章从合作创新和知识共享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缺乏问题的成因,最后采用综合方法提出了降低知识共享缺乏的对策。关键词:合作创新;知识共享;知识共享缺乏一.引言在当今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唯一的方法就是要依靠不断地进展技术创新来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在技术变化迅速、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以及技术不确定性急速增加的外部环境下,很少有企业能够在内部产生满足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因此,合作创新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合作创新不仅可以有效弥补企业资源缺乏、能力有限的缺陷,还可以大大降低创新风险,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有效获取外部知识和能力,增强其原有的知识存量,最终到达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邹艳、杨乃定,2009〕。合作创新过程要求企业间能够进展有效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合作企业以彼此的能力和知识作为杠杆来增强合作创新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王娟茹,2009〕。尽管知识的有效共享是合作创新成功的关键,但由于合作创新是一种跨越组织边界的创新行为,合作创新企业间在知识共享博弈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普遍存在,导致合作创新企业过度进展知识保护,不能按照协议约定共享对方知识,引发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缺乏问题。具体包括合作方共享知识内容展示不完全,将自己的局部知识资产或核心知识资产予以保存;数据库开放不完全,如展示显性知识而示通用性知识而隐藏专有知识;隐瞒局部信息,如技术的不成熟点所在、专利的有效性等;传递无效、虚假甚至错误信息;共享不成熟技术等〔祁红梅、黄瑞华,2004〕。因此,分析企业合作创新中知识共享缺乏问题的形成原因,寻找降低合作企业间知识共享缺乏问题的对策,对于提升企业合作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至关重要。二、合作创新与知识共享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根底,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共同投入并共同参与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些环节,共享技术创新的成果,共担技术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傅家骥,1998〕。国外学者较少采用合作创新这一术语,而更多地使用研发合作〔R&DCooperation〕、研究伙伴〔ResearchPartnership〕或者研发联合体〔R&DConsortia〕以及合作研发〔CooperativeR&D〕等概念。合作创新不仅是当前企业降低风险和创新本钱的重要战略,而且也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汪忠和黄瑞华,2006〕。合作创新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不再局限于自身的知识积累,通过共享外部的知识并与企业内部的知识进展整合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实现创新。知识共享是企业内员工间或各部门间以及企业与企业间或企业与其他机构间〔如大学、研究院所等〕进展知识转移、集成、创造、和使用的过程。知识共享的过程是一个沟通与学习的过程,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彼此转化的过程。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是各合作主体间为达成既定的合作目标进展的有意识、有目的、可控制的知识转移与交流,是有用的知识、信息跨越组织边界进展共享的过程。合作创新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共享的过程。有效的知识共享可以使各合作方弥补自己的缺乏,获得巨大的学习效应,激发成员组织的创新能力,提高成员组织的合作创新绩效。三、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缺乏问题的成因分析1.基于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组织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独立的战略性要素,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躲避创新风险和获取企业所需知识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合作创新企业间在组织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其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不可防止地会发生知识共享缺乏的问题。〔1〕组织文化差异。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被组织成员所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规*。组织不同,组织文化就会有所差异。保守、落后的组织文化往往会导致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知识共享缺乏。在保守、落后的组织文化气氛下,拥有知识优势的合作方担忧其核心知识被共享后会削弱自身的竞争优势,其往往会过度进展知识保护,而处于知识劣势的合作方则往往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产生“搭便车〞行为,这将严重影响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即使是合作方在知识拥有方面处于对等地位,但各合作方为了保持垄断知识的优越感也会有在共享知识的过程中有所保存。〔2〕组织构造差异。合作创新企业间组织构造的差异对知识共享也会产生影响,导致知识共享缺乏。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知识共享需要合作方的精心组织作为根底平台,合作方不同的组织构造决定了不同的知识共享效果。例如,金字塔形的组织构造强调的是专业化的分工,各个部门职能明确,这种组织构造有利于组织自我经历的积累,但是开放程度不够,在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这种构造不利于快速承受外来知识,影响知识共享效果。扁平化的组织构造强调的是信息的快速传递,其灵活性高,在承受外来知识方面,这种构造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知识信息在这种组织构造中可以快速地流动,有利于企业对外来知识的快速吸收和共享。假设合作创新企业间采用这两种不同的组织构造,知识在这两种企业间的交流、吸收和共享就变得比拟困难,也就会直接影响知识共享的效果。〔3〕组织间的信任不对等。相互信任是知识共享的前提和根底,如果没有彼此间的相互信任,知识共享就无法顺利进展。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使得知识的拥有方具有共享知识的意愿和动力,让知识的接收方确认共享性知识的可信度。由于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的行为跨越了组织边界,彼此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合作方不知道彼此真正的合作动机和合作意图,合作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合作方之间难以建立对等的信任关系,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合作方往往会对共享性知识有所保存。而且合作创新企业间存在的是一种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关系,导致合作企业间长期利益对立,由分散企业结成的合作关系是一种临时性的关系,难以产生相互信任感,成员企业间的猜疑和时机主义的行为不利于知识共享。〔4〕组织间的能力差异。知识输出方的输出能力和知识承受方的吸收能力存在差距,就会影响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效果。当知识输出方不能够将共享的知识以一种容易理解、容易学习、易于使用的方式来外化知识,而知识承受方内化知识的能力缺乏,不能够理解、消化及运用知识输出方的共享知识时,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就会陷入困境。2.基于合作创新企业间的员工自身因素。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最终是通过各合作企业中的员工个体对共享知识的交流和学习而实现的,因此各合作企业中的员工自身因素也会影响到知识共享的效果。〔1〕员工个体知识共享意愿。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就意味着拥有资源优势。不同组织的员工个体共享知识的意愿成为组织间知识共享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拥有知识优势的员工出于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持自身竞争优势的需要,往往不愿意把在工作中所积累的诀窍、经历和教训等隐性知识共享给合作方企业的员工,只愿意共享一些显性知识。此外,知识共享经常是通过培训和学习来进展的,当处于知识劣势的员工把培训和学习看作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否认,宁可对共享知识保持无知或相信自己能够创造出更有价值的知识产品时,他们便会对知识共享存在一种抵触心理。由于合作创新企业间的员工个体知识共享意愿不高,会使组织间的知识共享缺乏,不利于企业间的合作创新。〔2〕员工个体能力因素。显性知识在合作创新企业间的共享可以通过知识模块化或以文本的方式被员工个体理解和吸收,而对于隐性知识的共享需要不同合作企业间的员工个体之间经常性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实现有效共享。由于隐性知识的高度个人化,不容易对其进展明确的表述,且嵌入到拥有內隐性知识的员工个体中,拥有內隐性知识的员工个体对內隐性知识的传播会受到其自身的表达、解释能力以及合作方企业的员工个体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知识构造差异的影响,使得知识共享因为合作方企业员工的能力因素导致知识共享缺乏。3.基于合作创新企业间的共享性知识因素。〔1〕知识的内隐性。内隐性越高的知识,越难以共享。企业的内隐性知识存在于员工个体、团队、部门等各个层次,是企业在长期的开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可复制性低、难以被合作企业模仿学习、难以形式化和模块化。这类知识嵌入在行动和情景中,不容易交流或与他人共享,需要通过“干中学〞的方式才能逐渐体会。〔2〕知识的复杂性。共享性知识越复杂则知识越难以学习和模仿,较复杂的知识需要通过大量的信息才能将其内涵解释清楚。*项特定复杂知识包含了众多的关联要素,知识的复杂性较高,对知识共享方的理解承受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可防止地会发生因未完全理解共享知识而导致知识共享缺乏。〔3〕知识的系统性。系统性越高的共享性知识所涉及到的领域越多,需要通过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辅助才能理解,且不容易明确地表达其实质内涵,会使共享性知识的内隐程度随之提高。共享知识的系统性程度越高,知识承受方对知识整体性的理解程度就会越低,使得知识在组织间的共享效果降低。四、降低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共享缺乏的策略研究如上所述,合作创新企业间的知识共享缺乏问题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穿插,因此,本文在确定对策的时候不是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而是运用综合的方法归纳出以下几种策略。1.建立合作创新企业间的信任机制。合作方彼此的信任是知识共享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对难以编码的隐性知识的共享更是如此。组织间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提高各合作方的知识共享意愿,同时也是提高各合作方的员工个体在不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意愿的前提。因此,企业在建立合作关系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科学选择合作伙伴。可以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合作前对其所做的调查、与其合作过的伙伴的评价来考察合作伙伴的可信任程度,从中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为建立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奠定良好根底。〔2〕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信任关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出于对长期利益的考虑,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建立合作方彼此的信任关系。〔3〕加强成员企业间的沟通和交流。双方之间深入、频繁的交流和沟通,使得双方有时机在屡次的互动过程中相互熟悉彼此的组织文化进而找到各成员组织文化的共性局部,增强彼此之间的互信。〔4〕制定防*和监视时机主义等不良行为的惩罚措施,使行使时机主义等不良行为的做法得不偿失。在这种情况下,参与知识共享的成员相信其他合作者的行为不会违背事先达成的协议和承诺。2.提高各合作方的组织学习能力,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各合作方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降低知识共享缺乏,组织学习的展开和效果的达成必须通过个体学习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提高组织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就得提高各合作方企业内部员工的学习能力。一是各合作方应建立乐于分享与合作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不仅是要使组织内的员工形成互相学习与合作的气氛,而且也是一种促进组织间知识共享和合作创新的开放型组织文化二是应建立扁平化、柔性化的组织构造,这种组织机构有利于知识和信息在组织内及组织间的快速流动和共享。三是重视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团队学习,提高个人的知识储藏和学习能力。四是企业应像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本行业优秀企业学习以及从自己过去的经历中学习,丰富组织的知识储藏,提升各自的知识输出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3.完善合作双方的知识共享机制,降低知识共享缺乏。各合作方信任关系的建立和加强组织学习能力仅仅是为组织间的知识共享提供了一个前期条件,还需要一套完善的知识共享机制最终实现知识的有效共享,完善的知识共享机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畅通知识流通渠道。首先,各合作方要确定知识共享的*围,明确界定哪些知识是需要共享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受企业保护的,防止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把原本要共享的知识由于界定不明确而有所保存。其次,基于知识的內隐性、复杂性和系统性,要尽量使被共享的隐性知识编码化、模块化,易于知识的承受方理解与吸收。此外,各合作方应建立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平台是双方知识共享的根底,知识共享平台的功能是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双方信息资源的无缝隙连接。〔2〕拓宽知识共享方式。对于显性知识的共享,各合作方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以文档共享或文档传递的方式实现知识的共享。对于隐性知识的共享,各合作方需要有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就知识吸收中遇到的问题进展双方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便于高效和快速地把共享的隐性知识输出给对方。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定期召开研讨会,就合作创新中遇到的问题进展交流,共享对方的诀窍、经历以及一些新的发现。互派员工到对方企业进展合作创新,可以使彼此更快、更容易地共享双方的知识,尤其是这种“干中学〞的共享方式使隐性知识的共享更为有效。〔3〕实施知识共享的鼓励措施。各合作方员工个体的知识共享意愿和能力直接关系到组织间知识共享的效果,因此各合作方必须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激发企业内部员工个体知识输出和学习的积极性。知识承受方应对那些理解、吸收和应用外来知识能力强的员工给予相应的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从而使得员工有意愿和兴趣来自觉地学习和应用外来知识。在进展绩效考核时,知识承受方可以把员工对外来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能力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把他们的学习绩效作为增加薪酬、晋升职位的一个依据,对那些先进分子进展表扬和宣传,增加其自豪感和荣誉感。知识输出方也可以采取同样的鼓励措施对那些使隐性知识编码化、模块化进而提高知识输出能力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五、结语创新已成为变革时代的成长之道,在企业还普遍缺乏独立创新能力的今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