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间的相互反应练习及答案_第1页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间的相互反应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间的相互反应练习及答案_第3页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间的相互反应练习及答案_第4页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物质间的相互反应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文档精选文档专题九物质间的相互反应1.在下列图示变化中,1.在下列图示变化中,M的化学式是A.AlB.CuC.Zn D.Mg.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图示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是.甲…!乙丙丁ACOdHeSO,CuOHClCuSCXNaOHCKCH沁NaOHGuSOiDNagC式OH)工HCt甲 乙丙— 丁.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能够共存的是A.CaCl2、HCl B.FeCl「NaOHC.MgSO4、NaOH D.AgNO3、KCl.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四名学生,对某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先取废液观察,呈无色、均一、透明状,然后用pH试纸测得污水的pH=1。下表为四名学生对该厂废水成分初步检测的分析结果,可能正确的是废液中初步检测结果ANaOH.KNfX,CuSD-XaClBKNQ.NaCL.Na.SOL.HC3CH匚I、NaC1.Nfl±(Xh、网mSO,DHCLJLSO-KNCX,周5.甲、乙、丙、丁四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废液中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下表:检测小组检测结果甲组KCl、KNO3、KOH、HCl乙组KCl、KNO3、K2cO3、HCl丙组KCl、KNO3、K2sO4、KOH丁组KCl、KNO3、K2cO3、KOH其中,检测结果合理的是A.甲组、乙组 B.丙组、丁组C.甲组、丙组 D.乙组、丁组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A.CaO、Ca(OH)2、CaCl2、CaCO3B.CO、CO2、C、H2cO3

C.C、CO、CO2、H2CO3D.CaCO3、Ca(OH)2、CaCl2、CaO7.为验证物质间化学反应的规律,小红同学用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甲+K2SO4溶液, ②乙+KC1溶液, ③丙+KOH溶液。经分析发现:三个反应都有KNO3生成,由此推断:甲、乙、丙三种溶液所对应的物质是 3A.HNO3、AgNO3、NaNO3B.Ba(OH)2、NaNO3、HNO3C.Ba(NO3)2、HNO3、AgNO3D.Ba(NO3)2、AgNO3、HNO38.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不考虑光合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如果在a处取水样检测,水中含少量NaOH、NaSO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如果在a处取水样检测,水中含少量NaOH、NaSO;2 4在c处取水样检测,pH=7且水中只含有少量NaCl。则b处水中含有的一组物质是A.MgSO4、NaCl B.H2SO4.Ba(NO3)2C.BaCl2、HClD.H2SO4、MgCl2.下表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一”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种物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迎丽一一一—转化关系AP 乙B11—— 7.CDE1 >n 乙Z!\\可一一1r\q———:r甲CNfiJXXCa(OH^Fe乙孰HC!Mt:I丙CuONaCl(XXCuC]3工CO珥SO“NaCJHNaOH.下面下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每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已知CaCl2溶液的pH=7。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甲乙丙TACaCi.fNHJ.COj石蕊HMBBafOH)sNa:COJ石蕊HC1cCatOH),CaCO,FeCUHC1DNiiCO,BfjC];酷瞅12.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04、BaCl2、Na2c03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溶泄甲+乙乙十丙丙十丁甲十丁现象无明显现嚎百色沉淀白色沉淀无色气体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Hcl、Bacl2、H2S04、Na2c03Hcl、H2S04、Bacl2、Na2c03c.H2S04、Hcl、Bacl2、Na2c03D.H2sO4、Na2cO3、HCl、BaCl2.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丙:X、Y、Z六种物质,其中连线两端的甲、乙、丙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X、Y、Z之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甲乙丙X1YZAHCINaOHCuCuOCuSO.BHC1B式OH臬NagHQh2oQC1LS0.NaOH心cacCDcoaDCflOCafOH)j.汇.(多选)右图中相连的两个圆圈里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汇①1②SACuO8CatOH):CO3MgFeqCHfQCCaCO,稀挂截NaOEIc口沁BaCljDP小GOG.(多选)右图中甲、乙、丙是3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能与物质W发生化学反应。若W为稀盐酸,则甲、乙、丙3种物质分别可能是A.Fe、CuO、Cu(OH)2B.Fe、AgN03、Na2c03c.Zn、F203、Na2s04D.Cu、Ca(OH)2、CaCO3.(多选)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变化,“一”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微溶物视为可溶;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2C.乙物质可能为碱或盐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17.(多选)下图表示物质符合图中转化关系的是(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下图知识网络,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A.F>3Oj|BC DJI口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后B试管中为蓝色溶液,写出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物质C应具备的条件是。(4)若在⑤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推断,试验后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 3。(写出所有可能).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图下图所示。“一”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A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D是食盐的主要成分,C和F都是无色气体,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F的化学式为;C的化学式(2)写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与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TOC\o"1-5"\h\z1.B 2.C 3.A 4.B 5.B 6.A 7.D 8.C 9.C 10.B11.B 12.B 13.D14.BC 15.AB 16.BC 17.CD18.(1)Fe2O3+3H2SO4=Fe2(SO4)3+3H2O(2)Cu(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