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眨眼反射 D.望梅止渴2.如图所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的是动脉血B.若b为肾部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比a多C.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的是静脉血D.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c内的营养物质比a多3.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B.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C.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4.如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横切结构时看到的图像,该部分应该位于()A.根冠 B.成熟区C.分生区 D.伸长区5.我市一些河流中蓝藻滋生,鱼虾死亡,蝌蚪流亡,原本清澈的水变得又臭又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工业产生的有机废水排入水体 B.农田里含化肥的废水流进水体C.生活污水排入水体 D.在水体中大量开展生态养殖业6.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A.病菌 B.病毒 C.寄生虫 D.肿瘤细胞7.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①是主动脉,内流动脉血B.图中②是左心房,内流静脉血C.图中③、⑤分别是肺静脉和上腔或下腔静脉D.图中④内流的是静脉血8.关于“红灯停,绿灯行”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近视眼看清红绿灯要戴凸透镜D.该反射活动需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9.驾驶员在夜晚会车时应将远光灯转换为近光灯,因为强光照射会影响对面驾驶员观察路况。在眼球结构中,感受光线刺激的是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10.长跑锻炼时,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更多氧气进入肌肉细胞,参与呼吸作用。关于这一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B.氧气进入肺泡处毛细血管,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C.氧气经过上腔静脉→右侧心脏→主动脉到达肌肉细胞D.长跑锻炼时,心率增加使得血液循环加快利于氧气运输11.肺是呼吸系统主要器官的原因是A.气体交换的场所 B.发出声音的部位C.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D.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12.小辉同学最近总是感觉视力疲劳,夜晚看不清东西,皮肤也是干燥,用所学过的知识你认为小辉应该在饮食中增加哪类食物()A.米饭B.胡萝卜和绿色蔬菜C.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D.豆制品13.狗在受伤后,会用舌头舔伤口,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A.抗体 B.消化酶 C.溶菌酶 D.生长素14.盲人在“读"盲文时,主要依靠皮肤中的()A.冷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触觉感受器15.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 C.眨眼反射 D.望梅止渴16.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由外分泌腺分泌,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B.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少17.下列不属于观点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大裂谷一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18.如图为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的心脏结构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A.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 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C.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 D.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19.下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一朵花最主要的结构是A.花冠B.花蕊C.花药D.花被20.科学家认为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祖先的主要证据是A.生存环境 B.化石 C.气候 D.遗传物质21.下列植物中,用种子繁殖的是(
)A.贯众B.菟丝子C.葫芦藓D.蕨22.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下列不属于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特点的是()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B.小肠是人体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绒毛D.营养物质全部被小肠中的毛细血管直接吸收2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其原因不包括()A.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C.鼻毛能对吸入空气里的尘埃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起阻挡作用D.鼻粘膜分泌黏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空气24.以下关于青少年饮食的说法,其中合理的是()①粗细粮合理搭配②少吃蔬菜、多吃肉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④饮食要适量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A.④⑤ B.③④ C.①④ D.①②25.受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A.卵巢 B.子宫 C.输卵管 D.阴道26.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请回答:(1)血液从[3]_______过滤到[6]_______中成为原尿。(2)原尿经过[7]___的___作用,形成尿液。(3)与[3]内液体相比,[6]内液体不含_____________27.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填写有关结构的名称,并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2)细菌一般进行_____________生殖,所以繁殖速度非常快。(3)细菌的形态主要有________形、_________形和_______形三种。(4)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_____者,它们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28.下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③是______。(2)②内的液体是______,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天约产生约180L。(3)④是_____(结构名称),具有______(功能)作用。(4)图中①、③、⑤内流动的液体依次是_____。A.动脉血、动脉血、动脉血B.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C.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D.静脉血、静脉血、静脉血29.在十几年前,某河流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可通过自身调节实实现净化(如图1)。后来,随着大量招商引资,在该河流上游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等,排入该河流的污水迅速增加,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为治理河流污水,人们采取下列方法对污水进行了处理:生活污水先进入沼气池发酵,发酵后的污水流入多级跌水池,通过逐级跌落使污水自然充氧,不断降解有机物,最后进入水培蔬菜池处理后流出(如图2)。请回答:(1)分析图1可知,在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数量减少,________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分解而被大量消耗。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后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有利于藻类的繁殖。(2)图1中,在河流的CD段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一是藻类可____________;二是细菌数量下降,对溶解氧的消耗____________。(3)图2的沼气池中沼气发酵是多种微生物参与的代谢途径。在此过程中,S-菌系能分解乙醇产生氢气,氢气对它继续分解乙醇有抑制作用,而MOH-菌系可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破合成沼气中的甲烷。以上两种菌系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_。图2的水培蔬菜池中,可水培空心菜、水芹菜、菱白等蔬菜,它们的生长能__________(促进/抑制/不影响)水中浮游藻类的繁殖和生长,同时能够吸收水中的无机盐,使水体得到净化。(4)人类活动除了造成水污染外,你还知道的污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项即可)等。30.阅读有关炭疽病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炭蛆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牛、马、羊等草食牲畜最易得此病,人类炭疽病是由于接触病畜的皮毛、吸入带病菌(芽孢型)尘埃,或进食未煮熟的病畜肉类而感染。主要症状为高热、黏膜紫黑、呼吸困难等,常常来不及医治而死.以皮肤炭疽最为常见。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对炭疽病进行过深入研宄,发明了制造疫苗的方法和预防接种,从而使免疫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这种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病原体毒性降低,它不具备感染性,经注射、口服、鼻吸等方法进入健畜体内,使健畜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从而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2)带菌的牛、羊等对健康人来说是___________,健康人可以称为___________,病畜尸体烧毁或深埋属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3)按传播途径分,炭疽病是一种___________传染病。31.下列为大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各种成分含量的百分比,分析表中数据,你能读出那些信息?(至少答出两点)气体成分在大气中的含量(%)在人体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_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
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定义入手解答。【详解】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眨眼反射,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或学习而形成一定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望梅止渴是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是条件反射。故选D【点睛】解题关键是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2、D【解析】
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的成分不同。【详解】A.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是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c为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B.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从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b为肾部毛细血管,则c为肾静脉,其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比a出球小动脉中的少。B错误;C.出球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若b为肾部毛细血管,则a为入球小动脉,c为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C错误;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的毛细血管时吸收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含量增多,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c肠静脉内的营养物质比a肠动脉多。D正确。故选D。【点睛】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3、B【解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4、B【解析】由根的横切面图,明显看出有根毛的存在符合成熟区细胞的特点故为成熟区。5、D【解析】
水体污染是指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详解】A.B.C.工业产生的有机废水、农田里含化肥的废水和生活污水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排入水体,会导致藻类植物等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赤潮等现象,从而导致水中其他生物无法获得氧气而死亡,因此清澈的水变得又臭又脏,ABC不符合题意。D.在水体中大量开展生态养殖业,并不会引起水华、赤潮等现象,也不能导致清澈的水变得又臭又脏,D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的重点是水体污染。6、B【解析】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详解】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因此艾滋病是感染HIV病毒引起的。【点睛】此题考查了艾滋病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7、D【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两图对照可知,图中①是上下腔静脉而不是主动脉,内流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A错误;图中②是左心房,内流动脉血而不是静脉血,B错误;图中③、⑤分别是肺静脉和主动脉而不是上腔或下腔静脉,C错误;图中④(右心室)内流的是静脉血,D正确。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8、C【解析】试题分析:当绿灯亮起时,我们快速穿过马路,是对“绿灯”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A、B、D正确;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佩戴凹透镜,可以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成在视网膜上,故C选项错误。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9、D【解析】角膜的作用是透过光线,A错误;
瞳孔是光线的通道,B错误;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因而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C错误;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D正确。10、C【解析】
人体的呼吸包括: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几个过程。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气容易结合(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结合为氧合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气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详解】肺通气是肺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外界的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内,肺泡内的氧气高于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高于肺泡,这样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故A不符合题意;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进入血液内的氧气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故B不符合题意;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的循环流动,通过分析,氧气经过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到达肌肉细胞,故C符合题意;心率是单位时间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心脏每一次收缩射出的血量叫每博输出量,所以长跑锻炼时,心率增加使得血液循环加快利于氧气运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肺通气,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心率的概念,血液循环的途径,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心率的特点,血液循环的途径。11、A【解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而完成此功能的主要器官是肺。【详解】A、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正确。B、人的发音器官主要是喉,而声带则是发音的主要部位,错误。C、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咽,错误。D、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是小肠,错误。【点睛】掌握肺的结构和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12、B【解析】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虽然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且会引起疾病。解答: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其功能和缺乏症如图所示:可见,感觉视力疲劳,夜晚看不清东西等是夜盲症的表现,夜盲症和皮肤粗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主要在动物的肝脏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维生素A,但是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它们在人体肝脏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因此小辉应该多吃胡萝卜和绿色蔬菜等食物。故选B13、C【解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内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详解】狗的唾液中含有杀菌物质,杀菌物质中有溶菌酶,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中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故选C。【点睛】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的功能,熟记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14、D【解析】
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是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的中枢,盲人不会产生视觉,但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神经冲动传到语言中枢,例如听觉、触觉等。【详解】触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盲文是针对盲人设计的一种“文字”,盲人理解盲文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盲人“阅读”盲文,是通过盲文刺激指尖上的触觉感受器,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触觉,再在语言中枢的参与下来理解盲文。【点睛】盲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其理解也需要语言中枢的参与。15、D【解析】
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定义入手解答。【详解】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眨眼反射,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或学习而形成一定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望梅止渴是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是条件反射。故选D【点睛】解题关键是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16、B【解析】
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由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是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含量极少,作用很大;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人体内的内分泌腺有多种,主要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详解】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A错误。B.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过血液循环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B正确。C.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C错误。D.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到了成年,有的身高才只有70cm,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D错误。17、C【解析】试题分析:“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只是一种观点,因为无证据可证明其能直立行走;“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考点: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8、B【解析】试题分析:图示的过程为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此时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被血液推动而关闭使血液不能倒流回心房,心室内压力大于动脉内压力,动脉瓣打开,使得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故B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心脏的结构特点,通过对图的判断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难度中等,理解层次。19、B【解析】
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详解】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发育情况为:可见,雄蕊和雌蕊(合称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结构,B正确。【点睛】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20、B【解析】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详解】证明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也是最主要的证据。
故选:B。【点睛】关键点: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1、B【解析】
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详解】贯众是蕨类植物,葫芦藓是苔藓植物,蕨是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ABD不正确;菟丝子是被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B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植物各种动物的特征。22、D【解析】试题分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及肝脏分泌的胆汁都进入小肠,肠液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多种食物;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小肠的结构特点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需要同学们对于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了解清楚.23、A【解析】
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鼻腔内表面的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粘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详解】A.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无关。A错误;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中的血液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清洁吸入的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B正确;C.鼻毛能对吸入空气里的尘埃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起阻挡作用,清洁吸入的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C正确;D.鼻粘膜分泌黏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D正确;故选A。【点睛】考查鼻腔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以及功能。24、C【解析】
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详解】合理营养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适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因此要①粗细粮合理搭配、应该多吃蔬菜、少吃肉、如果有些蔬菜觉得不喜欢吃,也要适量摄入、④饮食要定量、晚餐不易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因为晚上活动较少,对能量的需要较少,故晚餐应该以清淡为主。【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要求。25、C【解析】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组成,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详解】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和主要性器官,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A错误;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B错误;输卵管具有输送卵细胞的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C正确;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受精过程。26、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解析】
①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②由图可知:1是肾动脉、2是入球小动脉、3是肾小球、4是出球小动脉、5是肾小囊壁、6是肾小囊腔,7是肾小管。【详解】(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3)由图可知3内液体为血液,6内液体为原尿,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点睛】掌握尿液形成的过程及血液、原尿和尿液的区分。27、细胞质拟核(未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球杆螺旋分解【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最外层⑤细胞壁、紧靠细胞壁的是④细胞膜、在细胞膜和DNA之间是②细胞质、细胞中间是③DNA集中的区域(未成形的细胞核),有的细菌有长长的①鞭毛,有的在细胞壁外面还有较厚的⑥荚膜,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1)图中②细胞质、③未成形的细胞核。
(2)细菌一般进行分裂生殖,所以繁殖速度非常快。
(3)细菌的形态主要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
(4)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对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28、肾小球原尿肾小管重吸收B【解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和分泌作用三个过程。如图所示肾单位的结构名称为:①入球小动脉、②肾小囊、③肾小球、④肾小管、⑤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⑥收集管。【详解】(1)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因此,图中③是肾小球。(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②肾小囊腔内的液体是原尿,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天约产生180L。(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④是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4)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③肾小球里面流的均是动脉血、⑤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里面流静脉血。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29、藻类细菌NH4+等无机盐离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减少共生抑制空气污染土壤污染【解析】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由一定限度的。(2)据图分析:图中的细菌属于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藻类属于生产者,能够利用无机盐离子。【详解】(1)分析图1可知,在该河的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藻类减少,光合作用减弱,产生的氧减少;另一方面,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AB段有机物被细菌等分解者分解,NH4+等无机盐离子逐渐增加,为藻类繁殖提供营养,有利于BC段藻类大量繁殖。(2)据图1可知,CD段的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还有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3)S-菌系分解乙醇产H2,H2对它继续分解乙醇有抑制作用,而MOH-菌系可利用H2和CO2合成沼气中的甲烷,所以两种菌系的关系为互利共生。经过水耕型蔬菜池处理后的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4份)-54
- 2024年油烟净化设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政治-云南省三校2025届高三2月高考备考联考卷(六)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农村宅基地买卖合同协议书(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保障)
- 2025年度地下车位租赁与车位租赁平台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室内装修安全监理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商铺租赁税收优惠政策协议
- 2025年度新能源技术研发用工协议安全责任承诺书
- 2025年度制造业企业生产线人员招聘与培训合同
- 人力资源外包合同范本
- 成人重症患者颅内压增高防控护理专家共识2024
- 110KV送出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对策
- 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空间正义问题-深度研究
- 2024年03月江苏2024年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师大新版高二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第3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北师大版数学三下集体备课计划
- 儿童家长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咖啡店饮品配方保密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