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动机与管理第一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一)动机的含义及功能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的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可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推断出来。
从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分析,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过程。
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第二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动机产生的心理过程需要诱因目标驱力原动力第三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1)需要是个体生理或心理上不平衡而产生的,是动机形成的基础(2)驱力为指向目标的行为提供原动力,并将个体的心理与生理维持在一定水平。(3)诱因是可以减轻需要程度、降低驱力水平的外部对象,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第四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1、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并非任何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只有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会转化为相应的动机。当需要的强度较弱时,人们只能模糊地意识到它的存在,这种需要叫意向。由于意向不能为人们清晰地意识到,因而难以推动人们的活动,形成活动的动机。当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能为人们清晰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叫愿望。只有当人们具有一定的愿望时,才能形成动机。当然还需要诱因的作用。第五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2、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诱因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活动。因此,诱因是引起相应动机的外部条件。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正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趋近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负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回避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第六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可达到目标(方向)需要与动机的转化关系示意图动机刺激愿望(驱动力)需要意向食物的香味——饥饿——想进食——想得到食物——购买食物的动机第七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第八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动机的作用与功能激发功能:动机是行为的“发动机”,充当行为的直接原因。导向功能:动机是行为的“方向盘”,使有机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目标进行和发展。维持功能:动机维持已经引起的活动,直到实现目标。调整功能:动机是行为的“变速器”,对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与调整。第九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三、动机与行为效率(一)动机与行为的一般关系(1)有动机不一定有行为。(2)相同动机可能表现为不同行为。(3)相同行为可能由不同动机引起。第十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动机与活动的关系(1)动机与活动具有一致性。通过观察个体的活动可以推测其动机的性质和水平。根据个体活动的对象可以推测其动机的内容;根据其活动的显著性可以推测其动机的强度。(2)动机与活动并不是一一对应的。首先,动机与活动的目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具有相同动机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活动目的。同时,具有相同活动目的的人则可能有不同的动机。第十一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动机与活动效果的关系也十分复杂一般来讲,良好的动机应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这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但在生活中,动机与效果的不统一时有发生。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错误的动机有时外表被积极的行为所掩盖。第十二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与谁知。——白居易《放言》第十三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王莽出身于贵族世家,但其父王曼早死,未能封侯。王莽的从父兄弟们在少年时代就极尽声色犬马之乐,唯独王莽孤贫。王莽的伯父大将军王凤病危,家族中的后生们沉湎于酒色之中,不能尽心尽意照料病危的王凤。作为侄子的王莽,一连几个月侍候王凤,亲自为王凤尝药,蓬首垢面,衣不解带。王凤将死的时候,把莽托付给皇太后和汉成帝,让王莽做了一个黄门郎,以后累迁到新都侯、骑都侯、光禄大夫、侍中。王莽地位越高,越是装出谦恭的样子。王莽的母亲病重,公卿列侯的夫人纷纷前来探望,王莽的妻子出来迎接,穿着短衣,仅仅遮住膝盖,别人都以为她是王莽家的童仆。问过以后,不禁惊讶。直到公元8年,王莽废了汉室皇帝,改国号为新。第十四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动机与工作效率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人们普遍认为,动机强度对行为影响越大,效率越高,反之,动机强度越低,效率越低。但心理学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超过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第十五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动机的最佳水平与任务性质相关。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提升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下降的趋势,即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耶基斯-多森德定律第十六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第十七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倒U型曲线第十八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行为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动机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动机与行动的关系第十九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动机冲突当个体同时出现的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相互矛盾或相互对立时,这些动机就会产生冲突。第二十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常见的动机冲突双趋冲突:是指当个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都具有吸引力,而必须选择其一时产生的冲突。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双避冲突:是指当个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力图回避的,而只能回避其一时产生的冲突,如,前怕狼后怕虎。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趋避冲突:是指同一目标对个体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而产生的冲突。如,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怕负出艰苦的努力。多重趋避冲突:是指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每个目标都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而产生的冲突。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动机研究的历史演变一、生物因素的动机理论1本能理论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个体的种种行为都可以表现为本能反射。本能理论过分强调人的生物性,而忽视社会性。主要代表:麦独孤、弗洛伊德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麦独孤(1871~1938)McDougall,William
英国裔美国心理学家,策动心理学的创建人。1905年,他首倡心理学应为研究行为的实证科学,后又提出以本能为基础的行为学说,认为策动和维持行为的动力是本能,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第二十四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本能是人的一切活动的主要动力,每一种浮想联翩,不管它似乎平淡无味,但由于某种本能的意力或冲动力的支持,也可以达成结果,而且每种身体活动也都借这种力量,从创始时起持续不止。我们如果没有这些本能倾向,以及其强有力的冲动,其有关的机体就不复能进行任何种活动,而患瘫痪了,好像大发条已被除去了的坏表,或一部火已熄灭了的蒸汽机。这些冲动是保持和形成个体和社会生命的精神势力,在它们那里,就存在着生命、心灵和意志的奥秘。”——麦独孤第二十五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5.6-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开创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第二十六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2、驱力理论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驱力理论认为有机体的生理或心理驱力是人类行为的动因,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动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代表人物:赫尔第二十七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克拉克·赫尔[ClarkLeonardHull1884.05.24-1952.05.1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第二十八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3、诱因理论诱因理论主要从有机体的外部来寻求行为的动因,强调外界诱因在行为产生的作用。认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是使行为持久的推动力。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第二十九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第三十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B.F.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第三十一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认知因素的动机理论(一)动机的认知一致性理论理论假设:个体认知的不一致能产生动机,激发个体努力减少或消除这种不一致,以此寻求认知的协调或一致。认知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第三十二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1认知平衡理论心理学家海德1946年提出人们倾向于是自己对人或事物的认知达到平衡,认知不平衡则会产生争取平衡的行为动机,从而寻求各种方式把不平衡转化为平衡。第三十三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1958年,海德研究了群体中人与人是如何处理关系的,并提出了“平衡理论”,又称“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人产生心理紧张,于是消除紧张,恢复和谐就成了迫切的需求。第三十四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不平衡状态P平衡状态
OX+++POX____+第三十五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比如,某人甲(P)喜欢音乐(X),另一人乙(O)也喜欢音乐(X),于是甲对乙会产生好感和积极的情感评价,并有可能相互建立友好关系。这里就存在一种POX封闭的三角关系模式。由于三者之间都是正向关系,即P对X,P对O以及P以为O对X都有具有肯定的态度倾向或积极的情感评价,所以对P来说心理是平衡的。第三十六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爱屋及乌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都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赞成敌人的敌人,那是我们的朋友第三十七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2认知失调理论利昂·菲斯廷吉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这一心理学概念,描述的是人们对于新信息或经历(尤其是和先前信念不同的信息或经理)的反应。第三十八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费斯廷格认为,认知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的总和。每一认知结构均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认知结构的状态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第三十九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这种关系还原成三种可能性:(1)协调,两种元素的涵义一致,相互间不矛盾;(2)不相干,两种元素的涵义互不牵连;(3)不协调或失调,若两种元素单独存在,一个认知元素将由其反面而产生它的正面,如从y产生出非x,x和y就是不协调的。第四十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不协调或失调有程度上的区别,可用公式表示为:不协调量=(不协调认知数目×认知项目的重要性)/(协调认知数目×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第四十一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费斯廷格提出两大基本假设(1)失调倾向于产生减少失调的行为。此种情况下,减少失调的途径有三:改变行为,使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增加新的(辩护性的)认知元素。(2)当失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外,还可主动避开增加失调的情境和信息因素。为验证和发展这一理论,费斯廷格及其支持者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并发现了由认知失调到恢复协调而引起态度及行为改变的一些规律,如强制顺从的认知结果、“登门槛”效应等。第四十二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我们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衡量新的信息或经历,并由此建立起一个复杂的态度和情绪网络。如果新的数据和我们已“知”的相吻合,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一网络就会得到强化和巩固。如果我们经历到某种和已“知”不一致的东西,我们的脑子里的平衡就会打破,就会觉得有什么东西不协调。第四十三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人总在想法和经历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对自己的失调感可能会做出下列反应:(1)置之不理。(2)贬低新的信息或经历。(3)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第四十四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假设你的上司对你的表现好像从来都没有说过一句好话。你深信他不喜欢你,因而你也讨厌他,这是你已“知”的信息。有一天,你无意中听到上司竟然在为你竭力争取一次提升的机会!对老板说你绝对是本部门最优秀的员工,极力发展潜力。这条新的信息和你已“知”的不符合。你会如何反应?第四十五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根据菲斯廷吉的理论,你的想法大约会变化。也许你会调整自己的想法,“说不定我的上司其实挺欣赏我。也许他并不坏,只是不知道怎么向别人表达他的赏识而已。”或者你会做出这样的调整:“我的上司不过是想显示自己的重要性罢了,想用他对员工的关系来给老板留下深刻印象。给我升职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不过是在玩弄权术而已。”第四十六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改变失调状态的方法1.改变某个认知元素。如抽烟,认知元素1“我喜欢抽烟”与元素2“抽烟有害健康”不协调。这时,要么改变1,“我不喜欢香烟”,要么改变2“抽烟得癌症没道理”。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若是戒不了烟,就安慰自己“抽烟者也有长寿的”、“抽烟消除紧张,少抽无害”等等。
3.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抽烟确实对自己和家人都不好,要戒掉!”
第四十七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认知中的不平衡孔子有一弟子叫曾参,为人和善,孝顺异常。一天,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误以为曾参所为,纷纷议论。有一个人匆匆给曾母报信:你儿子杀人了!曾母正在织布,停梭正色道:“我相信儿子不会干那种事!”不久,又有人来报:“曾参杀人了!”曾母犹豫了一下,依然如故。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了人,曾母不安起来,慌忙收拾东西准备逃走。第四十八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九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十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决策前不协调的例子一对父子开车外出,发生了车祸。父亲当场死亡,儿子的情况也十分危急。儿子很快被送到医院,准备实施手术抢救。当医生走进手术室见到这个病人后,突然大叫了起来:“我不能做这个手术,这是我的儿子?”这种情况可能吗?第五十一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动机的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最早由海德(1958)从关于社会知觉的人际关系认知理论发展而来,他把原因归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并提出共变、排除两条解释原则(共变即原因与结果的一致性或共同性;排除即指不是外因就是内因,反之亦然)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罗斯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应用归因理论来改变认知,从而进行强化,最后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第五十二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归因理论是说明和推论人的活动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认知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目的。第五十三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五十四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工作的绩效;对现在和过去成功或失败原因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第五十五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美国心理学家维纳1974年的研究认为,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与失败常作以下四种归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第五十六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内外因分类内在因素:努力、能力
成功----感到满意和自豪失败----产生无助感外在因素:难度、机遇
成功---产生惊奇和感激之情失败---产生气愤和敌意第五十七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稳定性分类稳定因素:能力、难度
成功--有利于提高今后的积极性失败--降低今后的积极性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
成功--今后积极性可能提高或降低失败--可能会提高今后的积极性第五十八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可控性分类可控因素:努力
成功--有利于提高今后的积极性失败--今后积极性可能提高或降低不可控因素:难度、机遇成功--今后的积极性可能提高或降低失败--今后的积极性可能提高或降低第五十九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内因成功可能导致满意自豪,内因失败导致内疚、无助感,外因成功可能导致意外惊喜,外因失败导致不满、埋怨、气愤等。不同的归因对成功与持续行为有不同的影响:(1)行为者若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脑子笨、能力低这样一类自己无法直接控制的稳定的内因,则不会增强今后的努力与坚持性行为。因为他认为再努力也起不了作用。(2)行为者若将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这个相对不稳定的但又可控制的内因,则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与坚持性行为。第六十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3)若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外因,如偶然生病或其他事故等,不一定会降低人的行为积极性,能出现努力与坚持性行为。(4)若把行为失败归因于工作(学习)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等稳定性外因,很可能降低行为者的自信心、成就动机、行为的努力与坚持性。第六十一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行为者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任务太重等稳定因素,就会降低成功的期望,其努力程度就低;若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或粗心大意等不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加努力程度,争取成功的机会。该理论有一定的价值,但较单一,适用面有限。第六十二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通常是指个体对有效地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的能力的知觉或信心。动机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第六十三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有关活动中行为积极性高,乐于付出努力和采取策略来应付遇到的问题、解决面临的困难。而对问题的解决证实当初的自我效能感,维持动机;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有关活动上的行为积极性低,不愿付出努力解决问题,进而导致活动结果不尽人意,又降低了效能感。第六十四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成功→运气好→缺乏情绪诱因(如冷漠)、很少增加成功期望→缺乏趋向任务的倾向失败→能力低→消极情绪(如无能、压抑)、降低成功的期望→缺少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第六十五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成功→能力强→自我效能高→努力程度高成绩不降低失败→努力不够→维持相当高运气不好的自我效能第六十六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对自己能力和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第六十七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六十八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不仅仅来源于他所遭遇的经历和处境,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对自己遭遇和处境的认识,特别是归因。第六十九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习得无助理论塞里格曼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提出的。将老鼠放在一个有电击的区域,起初它尝试各种方法,做出种种努力试图逃离电击区域,后来发现无论如何做也无法逃离,就不再作任何努力了,即习得了一种无助感。
第七十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七十一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习得无助理论是关于动机减弱或缺失的一种理论。指当人们做出种种努力都无法改变某种行为的结果时,将习得的一种行为与结果不相倚的信念。第七十二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动机的种类一、动机的一般分类(1)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按动机在活动中所起作用大小:
主导动机:在复杂的活动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动机,有一个最为强烈、最稳定的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它支配、激励、影响行为,决定了动机的特征。导动机支配人的行为。
辅助动机:其它起补充作用的动机。微弱,不稳定,处于次要地位。第七十三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根据动机产生的途径
内部动机:来源于工作本身的兴趣、成功的满足感和创造的愉悦感。
外部动机:由外部刺激(如物质条件、奖惩制度等)对人诱发出来的动机,如职工为了获得奖酬和晋升而努力。第七十四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3)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
生理性动机:个体为满足生理、本能需要而产生的动机。如饥饿、干渴、睡眠等动机。
社会性动机:个体的社会物质、精神生活需要而引起的动机。如对地位、权力的获得欲望。第七十五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4)根据意义:合理动机和不合理动机
合理动机是指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有利于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包括高尚的、正确的和在一定时期里有较多积极因素的动机。
不合理动机是指不符合社会利益和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包括低劣的、错误的和有较多消极因素的动机。
第七十六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5)根据动机的自主性水平内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它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完全是自主性的。如为获取新的、有趣的知识而读书。
非动机是指人们的行为是由自己无法控制的力量引起,这种动机自主水平最低。外在动机是由活动外部因素引起的。
第七十七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外在动机分如下几个类型外在规则动机是为了获取积极的后果或避免消极的后果。如学生为获取表扬或迎合家长而做作业;内在规则动机是指外在要求转变为内在要求,用内在的要求衡量自己的行为。如一个学生可能说:“我在考试前通宵学习,如果不这样做我会感到内疚”;认同规则动机是指人看重某一行为,且无条件地执行。如一个学生可能说:“我去上学,因为它对我很重要”。第七十八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性动机(一)成就动机是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表现为一个人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重要的社会或生活目标的刻意追求。第七十九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1)成就动机是后天获得的;(2)成就动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力求发展的高级动机;(3)成就动机是个体的,不是种族的。第八十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莱兰区分了两类人追求成功的人对成功感到骄傲,对失败不那么感到羞愧;避免失败的人对失败感到无地自容,对成功则不感到骄傲,这是他们选择的目标导致的。追求成功的人通常选择中等难度的材料或任务,敢于接受挑战,并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而避免失败的人所选择的材料和任务不是太难,就是太易,太难的任务可以推卸责任,过易的任务可以避免失败。追求成功的人对未来充满希望,认为在将来的活动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比现在要大;而避免失败的人则认为目前已经不错了,将来不会比现在好。第八十一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成就动机对个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相对而言,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要高。社会群体总体的成就动机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密不可分。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影响人的职业选择。企业的利润与管理者的成就动机正相关。第八十二页,共九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①事业心强:②有进取心,也比较实际,敢于冒一定的风险,但又不是盲目地进行“赌博”;③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④把个人的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从成功中得到乐趣胜似物质的鼓励;⑤想要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行业安环部工作职责
- 大班春季学期语言发展计划
- 2025年超市零售有限空间安全操作培训计划
- 制造业公文写作标准与范文
- 食品安全项目的劳动力配置及监管措施
- 水质在线监测与智能调控-全面剖析
- 2025年人音版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计划
- 家长与老师沟通交流计划
- 2025年赛隆(SIALON)高温工程陶瓷项目建议书
- 区块链技术在创业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八年级下写字课
- 入伍简历当兵简历.doc
- 前列腺癌临床路径(最全版)
- 国家旅游局新版团队出境旅游合同模板
- 管道探伤焊口计算表
- 4S店三表一卡标准模板
- 南京地铁四号线风井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 高中生物竞赛 第九章 染色体畸变课件
-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
-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对比分析
- 3万高炉转炉混合煤气柜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