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厦门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厦门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厦门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厦门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眼球内具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 B.虹膜 C.视网膜 D.脉络膜2.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3.如图为血液分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是血浆 B.③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C.②是白细胞 D.该血液不凝固是因为加入了抗凝剂4.如下所示为人体内食物成分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其中排序正确的是①脂肪开始被消化②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吸收③蛋白质开始被消化④淀粉开始被消化⑤营养物质进入血液运送到全身A.⑤④②①③B.④③①②⑤C.④①③②⑤D.④③②①⑤5.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严重时会导致死亡B.天花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C.只有病原体刺激免疫系统后才可产生抗体D.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6.有人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主要是为了A.保证声波传至内耳 B.防止听觉感受器受损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D.保证听小骨的正常振动7.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A.尿素B.多余的水C.二氧化碳D.无机盐8.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C.胆汁含消化脂肪的酶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9.下列哪项结构与小肠吸收功能不相适应()A.小肠长5﹣6米B.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C.小肠内壁上有环形皱襞D.小肠绒毛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10.关于蕨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B.剖开一株蕨类植物,会发现它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输导组织C.比苔藓植物高等,不是用孢子繁殖而是用种子繁殖D.煤的形成与距今2亿多年前的高大蕨类植物有关11.夏日的微风,带着大自然炽热的生命气息。经过两年的生物学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已根植你的心底。下列叙述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D.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12.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①为感受器,受到针扎刺激能产生痛觉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C.打针时小孩看见注射器的针头就缩手,属于复杂反射D.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受到刺激会有感觉无反应13.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由外分泌腺分泌,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B.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呆小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生长激素过少14.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其成分往往发生某些变化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动脉血中的尿素含量远比静脉血中的少B.静脉血中的营养物质一定比动脉血中的少C.动脉血中的含氧量不一定比静脉血中的高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每毫升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增加15.如下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甲中血液的流速最快,据此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甲→丙 D.丙→乙→甲16.当吸气刚刚停止时,肺内气压是()A.等于大气压B.等于大气压C.高于大气压D.低于大气压17.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为了让血库内储存更多的血源,以满足那些失血过多的病人的及时需要,我国倡导无偿献血。无偿献血的人群其年龄是:A.22~45周岁 B.18~45周岁C.18~55周岁 D.22~55周岁18.在高级神经活动方面,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A.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 B.能形成多种条件反射C.形成的条件反射不会消退 D.人能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19.人的生殖系统中,能分泌性激素的是()A.子宫和睾丸 B.卵巢和睾丸C.子宫和附睾 D.卵巢和附睾20.近视的人佩戴的近视镜是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凹面镜 D.凸透镜21.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A.动脉→心室→心房 B.心房→动脉→心室C.心房→心室→动脉 D.心室→动脉→心房22.下列有关消化道各段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没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B.胃液中的蛋白酶对蛋白质能进行完全分解并能吸收少量水和酒精C.小肠内壁有环形的皱襞可增大消化营养物质的面积D.大肠的功能只是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23.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B.C. D.24.如图的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的流动,①表示右心房,能正确地表示体循环途径的是()A.④→⑩→⑨→⑧→①B.③→⑤→⑥→⑦→②C.②→④→⑩→⑨→⑧→①→③D.①→③→⑤→⑥→⑦→②→④25.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A.虹膜和角膜 B.巩膜和角膜 C.巩膜和虹膜 D.角膜和瞳孔26.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与组织细胞间的关系图,图中字母表示生理过程,序号表示物质。据图回答问题(1)营养物质经A过程进入血液,该过程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2)物质①进入血液后,与_____________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肺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__。(3)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图中的呼吸系统和____________系统排出体外。27.如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⑤______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①______。(2)如果某人标号④_____所示部分受损,则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听觉。(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⑥______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4)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图中数字______所示结构的调节有关。28.下图为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①所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初步消化营养物质中的________。(2)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①

(3)[]_____________所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4)[]____________能暂时贮存食物,并且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5)粪便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29.分析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艾滋病患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该病毒会攻击人的免疫系统,导致人的免疫系统瘫痪,从而使人缺乏抵御病菌和病毒的能力,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处在潜伏期的病人看不出明显的症状。材料二:艾滋病可通过不安全性行为、静脉注射毒品、母婴传播、接触或使用血液制品等途径传播。由于艾滋病病毒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非常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甚至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一般也不会感染艾滋病。(1)艾滋病的传染源是_____,HIV属于_____,HIV在结构上与人体细胞明显不同,其显著特点是无_____结构。(2)来宾市中心血站对采集到的血液都要进行严格的HIV筛查,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_____。(3)从材料中分析,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是因为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不易被发现,并且艾滋病有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和_____传播。(4)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致力于研制艾滋病疫苗,因为将疫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选填“抗原”或“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30.理解素材内容,回答问题。(1)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_____。(2)由于人类对森林进行_____,使森林面积_____。(3)森林有“_____”之称,可以涵养_____,保持_____。也可以调节_____。(4)森林是陆地上大多数_____、_____的家园,自动调节能力_____。31.认真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这次疫苗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恐慌。资料二:2018年8月13日、14日,云南省相继发生两次5.0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保护水源,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1)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这种免疫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2)构成传染病在灾区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3)上述资料中提到的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

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详解】角膜无色透明便于光线通过,A错误;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B错误;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眼球中的视网膜,C正确;脉络膜有营养眼球的作用,D错误。【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眼球的结构和是视觉的形成。2、C【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奶、蛋、鱼、肉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但供能的主要物质是糖类。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选:C。【点睛】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3、C【解析】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我们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称为血细胞.

如题干图:新鲜人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的①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的②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的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4、B【解析】

食物中含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详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它们最终在小肠被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然后被小肠绒毛吸收,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理解掌握三大营养物质消化的部位和产物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C【解析】

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免疫的功能包括:防御感染(抵抗病原体的侵入、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详解】A、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故A正确;B、天花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当天花病毒再次入侵时,抗体会及时清除病原体,故B正确;C、注射疫苗能够获得抗体,婴儿可以从母体内获得抗体,而不是只有病原体刺激淋巴细胞后才可产生抗体,故C错误;D、计划免疫是有计划的预防传染病,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故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体、抗原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免疫的功能。6、C【解析】

中耳与咽相连的结构是咽鼓管,当吞咽和咀嚼食物时管口开放,空气由此进入鼓室,所以它有调节鼓室内气压,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从而维护正常听力的作用。【详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击穿鼓膜。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解答时可以从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方面来切入。7、C【解析】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出的是二氧化碳,C正确。8、B【解析】

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把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可以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同时用淀粉制成的胶囊光滑,利于吞咽,还可以可避免药物在口腔中给人带来苦味。【详解】由于口腔内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但不能对蛋白质进行消化;胃内有胃腺,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但不能对淀粉进行消化,所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其原理是胃不能消化的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液分解消化,释放出药物,从而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淀粉和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9、B【解析】

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详解】小肠长约5-6米;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A不符合题意;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B符合题意

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C不符合题意;

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D不符合题意。【点睛】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这与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10、C【解析】试题分析: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用孢子繁殖,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蕨类植物的特征。11、C【解析】试题分析:“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不符合题意;B、建立自然保护区,将生物连同其生活的环境一起加以保护,这样不但是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也包括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不符合题意;C、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增加了森林的砍伐,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故符合题意;D、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大量的植被,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倡导“低碳生活”【名师点睛】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12、A【解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详解】痛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的,故A错误。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故B正确。打针时小孩看见注射器的针头就缩手,属于复杂反射,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故C正确。④是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若④传出神经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受到刺激表现为有感觉无反应,故D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13、B【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详解】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A错误;B.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B正确;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C错误;D.呆小症的病因是幼年甲状腺激素过少。D错误。故选B。【点睛】考查人体一些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14、D【解析】肾静脉内流的是静脉血,是尿素含量最少的血液,动脉血中尿素含量远不一定比静脉血中的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小肠静脉内流的是静脉血,但是含营养物质最多。因此静脉血中的营养物质不一定比动脉血中的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动脉血中的含氧量一定比静脉血中的含氧量高。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于通过肾小球过滤出去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形成了原尿,导致血液中的血浆减少,因此每毫升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增加。故该选项符合题意。15、B【解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详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甲血液的流速最快,管壁较厚是动脉,乙血管管壁较薄是静脉,丙血管腔细,管壁最薄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由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由毛细血管收集到静脉,即:甲→丙→乙。【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另外还要熟悉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16、A【解析】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详解】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呼吸肌的收缩使肺容量随肺扩张而增大,从而使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进入肺,呼气时由于呼吸肌的舒张,肺容积缩小,使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就排出,而在吸气刚刚停止呼气还没有开始时,肺与外界没有压力差,即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理解掌握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C【解析】

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详解】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近半世纪以来,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所以答案选择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掌握无偿献血的意义和原则。18、A【解析】考点: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探究条件反射的形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听说前方有梅子,又听说梅子很酸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听故事感到的流泪等.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19、B【解析】

男性的生殖系统包括精囊腺,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详解】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能分泌雄性激素,维持第二性征;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腺和主要性器官,能够分泌雌性激素,维持第二性征,产生卵细胞。故选B。【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类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0、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据此分析解答。【详解】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B。【点睛】掌握近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是解题关键。21、C【解析】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使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向动脉开,保证了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心脏的结构。【名师点睛】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22、C【解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胃有暂时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其中,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详解】食物中的淀粉首先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所以口腔有消化功能无吸收功能,A错误;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不能完全分解,B错误;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营养物质的面积,C正确;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吸收粪便中的水分、无机盐类和维生素等,并且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D错误。【点睛】明确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口腔和胃只能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23、C【解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详解】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24、A【解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观图可知: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⑦肺静脉,右心房连通⑧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⑩主动脉,右心室连通⑤肺动脉。【详解】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如图:,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④左心室→⑩主动脉→⑨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⑧上、下腔静脉→①右心房。

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路线。25、C【解析】试题分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因此答案为C。考点:眼球的结构功能26、小肠红左心房泌尿【解析】

人体的各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独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协调活动。图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活与部分器官、系统的关系图,A为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即吸收;B为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C为肾动脉,D为肾静脉;①②分别表示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详解】(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此,图中A表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此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部位进行的。(2)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血液中①氧的浓度低,②二氧化碳浓度高,肺泡中氧的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低,由于气体扩散作用,肺泡中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经肺循环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因此,物质①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肺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3)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图中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点睛】本题综合了人体的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读图能力是考查的重点。27、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听觉神经不能咽鼓管③【解析】

图中结构名称为:①是大脑,②是脑干,③是小脑,④是听神经,⑤是耳蜗,⑥是咽鼓管,⑦是听小骨,⑧是鼓膜。【详解】(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⑧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图中的耳蜗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中的听觉中枢。(2)若听神经受损,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不能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不能形成听觉。(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⑥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保护鼓膜不受到伤害。(4)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小脑能够维持人体躯体的平衡,使运动协调准确。因此体操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图中③小脑的调节有关。【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以及脑的结构功能。28、淀粉④小肠②肝脏③胃蛋白质⑤大肠【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是唾液腺,②是肝脏,③是胃,④是小肠,⑤是大肠,看图结合题意答题。(1)①唾液腺能够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营养物质中的淀粉,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2)④小肠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进,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3)图中②是肝脏,肝脏分泌的胆汁也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有乳化作用。(4)图中③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能暂时贮存食物,并且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将蛋白质消化成多肽等物质。(5)图中⑤大肠能够吸收部分维生素少量的水分和无机盐,是粪便形成的部位。点睛: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要图文结合。29、艾滋病患者病原体细胞切断传播途径血液抗体【解析】

(1)传染病流行的环节是传染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