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单元测评1_第1页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评1_第2页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评1_第3页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评1_第4页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评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高考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单元测评(三)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为了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青少年的联系,增进两岸青少年的友谊,加深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了解,2011年7月14日,两岸万名青年大型交流活动-—第六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暨首届海内外青少年汉字夏令营活动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正式启动。完成1~3题。1.从文化的角度看,之所以要举办汉字夏令营活动,主要是因为()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B.汉字的文化内涵丰富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D.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答案]C2.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河南省青联副主席孙巍峰在讲话中说,希望大家以文字为媒,寻中华汉字之源,悟同文同种之道,消除陌生,拉近距离,产生共鸣,形成共识。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健康有益的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③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④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B3.举办这样的文化活动,目的是()①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弱化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共性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彰显中华文化的底蕴,弘扬中华文化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A4.下列对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记载工具B.汉字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汉字是人类文明的首要记载文字[解析]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不能说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记载工具,A排除;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B排除,C正确;D本身说法错误。[答案]C5.公元376年,福建就有产茶文字的记载:宋元二朝,建茶、斗茶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开创乌龙制茶工艺;到了现代,人们进一步将茶文化发扬光大,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成为茶乡人的主要生活内容.这说明福建茶文化()①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②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③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④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福建茶文化从古代发展到现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①正确;乌龙制茶工艺体现了文化的区域特征,③正确;茶文化成为茶乡人的主要生活内容体现了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④正确.②与题意不符。[答案]C6.徽州古牌坊民俗文化、淮南豆腐文化、阜阳民俗文化、滁州地方戏曲……在安徽近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俗,有些地方甚至只是隔着一条河、一座桥,两处的风俗习惯却迥然不同。这体现了()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B.不同区域的文化无法融合C.文化发展由自然条件决定D.中华文化独树一帜[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安徽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故A符合题意.B、C说法有误,D不符合题意。[答案]A7.安徽的黄梅戏、京剧、花鼓戏等各种艺术门类渊源悠久,土壤肥沃。正是浓郁的文化气息,孕育了一代代勤劳聪明的安徽人,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一篇篇光彩的故事。材料印证了()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持久深远④各民族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材料强调安徽文化种类多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故选①③组合。②④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C8.每年初一天一亮,布依族的姑娘们就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在壮族,年初一天还没亮,姑娘们就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一年的沸腾生活。同样是居住在西南边陲的两个民族,他们的过节习俗却是不一样的,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的区域性B.中华文化的民族性C.中华文化独领风骚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故选B。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9.苏州古典园林是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它把中国的诗词、绘画等融为一体,造园艺术独树一帜,是江南古典园林的精髓,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这说明()①中华艺术对于人们情操的陶冶具有独特的作用②中华文化的艺术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③中华文化的艺术具有丰富而绚丽的色彩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以苏州园林为载体考查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①②③入选;④为概括性表述,也是正确的。[答案]C10.著名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千米,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千米,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1/15或1/20。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①把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等同起来,是错误的;③说法太绝对.[答案]D1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四大发明、汉字、戏曲、太极拳等表演让人耳目一新,把中国灿烂的文化神奇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B.区域特征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解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众多体现中华古老文明的文艺节目显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选C;A、B、D与题意不符.[答案]C12.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壮族山歌、侗族大歌、蒙古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这主要体现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解析]材料强调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且各具特色,这体现了C;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主要是通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民族性和区域性体现出来的,而材料只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故不选B;A、D与题意不符。[答案]C13.2011年8月4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就日本2011年版《防卫白皮书》涉华内容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中的()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自强不息D.勤劳勇敢[解析]材料中表述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以邻为善,很明显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中的爱好和平。[答案]B14。右图为“三教合一图”,此图正面是佛教的代表,即释迦牟尼;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儒教的代表,即孔子;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则是道教的图像,即老子。三教共存一碑,一片圆融。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B。具有地域性C.具有包容性D.走向单一化[解析]儒、佛、道三教合一,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答案]C15.中国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B.具有包容性C.具有民族性D.具有地域性[解析]语言因地域、政治等原因被分化或统一,各地方言是因发展不平衡而逐渐形成的,故选D;A、B、C与题意不符.[答案]D16.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包容性。下列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包容性能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②包容性能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包容性的理解能力、辨析能力.①②概括了包容性的作用,④指出了包容性的含义。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促进自身的发展,但同时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一样,所以③中的“文化趋同"表述错误,应排除。正确选项为C。[答案]C17.《中国民族报》刊登的《走出去,民族文化展示多彩中华》一文指出:面对复杂的“全球化”浪潮以及多变的国际环境,如何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吸纳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促进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服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保持其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点的独立品格,是民族文化交流面临的重要任务。这说明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时()①要以外来文化为主②要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③要以我为主,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④要重点学习外来文化的形式而不是内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①错误,③正确。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②正确。④说法错误.本题选B。[答案]B18.民族精神不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都能受到它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②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③[解析]①错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②错误,大力创造优秀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③观点符合题意;④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故选D。[答案]D19。“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这句话体现了爱国与爱家是统一的,下列名言与这句话主旨一致的是()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B.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C.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D.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解析]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规定性,A强调的是勤劳勇敢的精神;C、D与民族精神无关。[答案]B20。詹天佑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句名言()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②要求青年努力学习,提高报效国家的能力③激励中国人自强不息,努力增强国家实力④启示我们要爱好和平,勇于承担促进世界繁荣的重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詹天佑的话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心,倡导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故不选④。[答案]A2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主要体现了鲁迅先生()A。爱好和平B.勤劳勇敢C。自强不息D.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解析]鲁迅先生这句诗体现了他愿意为中华民族奉献热血甚至生命的爱国主义精神,故选D。[答案]D22.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壮丽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红军战士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这说明()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②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③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突出表现④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一定不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④说法错误,不选。[答案]A23.“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将始终同广大发展中国家风雨同舟、和衷共济。"这说明()①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没有利益冲突④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解析]题中材料主要强调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品格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①②符合题意。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但是也存在某些具体的利益冲突,③说法错误。④与题意无关。故选B.[答案]B24。“在袁隆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锲而不舍、执著追求、永不满足的科学创新精神,这种精神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材料主要强调要学习在袁隆平身上体现出来的()A.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B。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C。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D.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解析]“锲而不舍、执著追求、永不满足的科学创新精神”是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选D.A、B、C不符合材料主旨,舍弃。[答案]D25.截至2011年9月,广州全市共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6个、市级国防教育基地14个。自2005年起,广州在此前每年财政投入上百万元经费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投入至400万元,用于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目前年均免费接待中小学生近400万人次,爱国主义教育形成特色。广州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最重要的因素③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④可以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①③正确指出了爱国主义的地位与作用,应选。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实力;②观点错误;④错在“直接”上。[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6分)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园会,聚焦世园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甲同学:2011年西安世园会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天人合一”思想。自然馆,作为东道主展馆,力求体现西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辉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展现西安光明的未来.乙同学:“人文山水·诗意长安园”突出东方文化特色,把诗经、唐诗与设计相结合;在极具有中国特色的竹文化展示区,建筑师运用中国传统的竹编“织”出景区大门、雕塑、竹廊、竹栈道、竹舍、茶室等极具中国韵味的景观元素。丙同学:大师园里的“四盒园”,设计上追求花园的空间意境和诗意,以及人们在花园中的静思与体验,展示了东方人对花园的理解与感悟。丁同学:园区内,109个城市和机构的展园展示多种建筑风格,东南亚风情的“椰风水岸"、陕西关中特色的“灞上人家”、欧式小镇风格的“欧陆风情”等。请你结合同学们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涵的中华文化特征。[答案]①悠久的“天人合一”思想,西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辉煌的历史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独特的“四盒园”,独具特色的“灞上人家”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展园内多种建筑风格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7.(16分)2011年6月11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宁夏调研。调研期间,李长春专程来到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壮举.他强调,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力宣传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等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答案]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党和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③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28.(18分)材料一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新疆的沙粒画、维吾尔族舞蹈等都极具民族特色,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材料二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居住在那里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都能歌善舞,艳丽的服饰和热情奔放的表演呈现出新疆歌舞浓郁的塞外风情。长期以来,新疆各族人民交流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新疆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艺术宝库。解放后,中央加大对新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三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演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2)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材料二进行解读,简要回答所得出的基本观点。(3)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解析]第(1)问,教材中虽然没有讲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但阐述了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考生要能够加以变通。第(2)问,解读材料观点,即分析材料中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回答本问关键是要对材料信息进行分层归纳,在归纳材料信息的基础上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表述。第(3)问,能力要求较高,考生一方面要能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还要能够调用相关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原因,这也就要求考生能将文化生活中围绕团结统一原因的相关知识整合起来回答问题。[答案](1)①新疆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色彩.②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与发展,这是新疆民族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2)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②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①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促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③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华。拓展阅读1.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之旅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恺撒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古代文化存续状况文字与发展状况历史记载两河流域文化历经外族入侵,于公元初年湮灭楔形文字,今人无法通读仅有“诺亚方舟”神话传说古埃及文化先后经历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象形文字,今人无法通读无史书记载古印度文化后被雅利安化古印度文字,今人无法识别仅有诗史《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甲骨文演化成今天汉字,中华民族统一使用各朝代均设有史官,具有丰富的史书典籍2.中华文化符号图腾一只龙与一只凤组成,意思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中国历史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和凤,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龙飞凤舞,是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民族标志.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中国的帝王自称“真龙天子”,具有权威的象征。龙是一种在中国传说中虚构的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龙在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他对政敌的友好态度曾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是应该消灭他们。“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林肯十分温和地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敌人吗?”—-引子林肯告诉我们,以包容对待差异,可以实现共同发展。对于中华文化而言,我们可以说,“因为包容,所以传承”。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虽历经磨难,但从未中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从不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而是以非凡的包容性来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尊,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力使中华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不仅善于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精华而日臻博大,而且还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对外域文化,中华民族最终亦能敞开其博大的胸怀,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者长期并存,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包容性。让我们一起体会盛唐的文化气派—-以强盛的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唐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在文化政策上,唐太宗李世民与以魏征为首的儒生官僚集团,不仅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而且在文艺创作上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性,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决不推行文化偏执主义.对待文化人,唐王朝也采取较为宽容的姿态,儒学可被嘲讽,诗人作诗也少有忌讳.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由此可见唐代文化开放的氛围。唐文化的宏大气魄还体现在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美术,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医术、建筑艺术乃至马球运动等,如同“八面来风”,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首都长安则是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都市.隋唐文化是对外域文化大规模吸收的卓越范例。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比较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盛唐的差异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所谓“有容乃大",正是唐文化超越前朝的特有气派,是唐文化金光熠熠的深厚根基。4.华人社会文化华人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典型的互惠型的社会关系.通常社会关系的不同是通过类似家庭称呼来表达的.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被称作“关系”,而这种联系里面的情感被称作“感情”。华人的社会关系通常是通过互相送礼来进行。在华人的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面子的概念和其他一些与东方人的文化有关的概念。例如与佛教有关的概念“缘分”就是其中之一。亦因此影响了华人对事情及人物的观感,往往以利害关系来判断事情好坏。和其他民族、社会习惯于把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比喻大小箱子关系的观点不同,华人更趋向于把社会关系比喻为“网”.因此,华人评价与他人的社会关系的好坏是亲疏远近而不是里外.5.忧国忧民,光照日月屈原生活在楚国由盛及衰的时期,他一心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想在楚怀王当政时期实现他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由于奸人的诬陷,屈原举贤任能、富国强兵的主张得不到怀王的支持,并逐渐被怀王疏远,后被流放。公元前299年,楚怀王贪利,轻信奸人的意见,不听屈原的劝阻,北上与秦昭王相会,结果受骗上当,“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楚国受到了极大耻辱。屈原绝望了,怀着满腔悲愤写下了《离骚》、《九歌》等篇章.晚年,屈原看到楚国被秦国攻破,非常痛心,投汩罗江而死。屈原一生洁身自好、鄙视权贵,决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光照万世。6.钱学森的报国情怀钱学森曾说:“我从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呆了20年。20年中,前几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了回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时,钱学森激动得彻夜难眠.他归心似箭,毅然决定返回中国。但是,当美国当局得知钱学森准备回国时,就开始千方百计进行阻挠,甚至还派特务监视他的一举一动。1950年7月,美国军方无理吊销了钱学森参与机密研究工作的证件,使他无法再从事喷气推进的科研工作.此举使原本计划暑假回国的钱学森决定立即提前动身.他不顾危险,预订了飞机票,并将行李装上轮船,做好了托运准备。对于钱学森的坚决态度,美国军方公然威胁道:“我们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情况,他知道得太多了。无论在哪里,他都能抵得上五个师。我们绝不能把这五个师白白奉送给中国。"美方的蓄意阻挠,不仅没有削弱钱学森的回国信心,反而更坚定了他的报国信念.1950年8月23日子夜,钱学森一家毅然登上从华盛顿飞往洛杉矶的飞机,计划从洛杉矶转乘加拿大班机回国。但当钱学森刚刚走下飞机时,美国移民局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扣留,严禁他离开美国,并强行送回加州理工学院。从此,钱学森全家人处处被美国联邦调查局严密监视,并随时受到突然搜查。他的行李也受到美国海关的非法扣留。某些新闻媒体公开造谣:一名“共产党的高级间谍”携带机密文件企图离开美国。不久,美国当局又突然将钱学森囚禁.连续审讯十余天,他的体重减了十多千克。为了保释钱学森早日出狱,加州理工学院的进步人士联合上书美国国会,表示抗议。美国当局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把钱学森释放。他虽然被释放了,但失去了人身自由,行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电话也有专人监听,经受了长达5年之久的折磨.在艰辛的5年中,钱学森先后5次搬家。在他的家中总是摆着三个小箱子,以便重获自由时能够立即返回祖国。1955年6月,钱学森的一封信辗转到了周恩来总理手中,在信中钱学森表达了早日回归祖国的迫切心愿,引起了总理的关注.同年8月1日,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首次大使级会谈.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美国当局不得不允许钱学森全家离境。1955年9月17日,与美国当局整整进行了5年艰苦抗争的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回归祖国的航程.7。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共同孕育、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都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最终目标,都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基础,都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发展变化了的革命形势与任务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这些革命精神之间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即精神内涵的共性或内在统一性。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形成的全部优良传统及革命精神,无不与井冈山精神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井冈山时期,既是党和红军艰难创业的起始阶段,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始阶段。井冈山时期正处在艰难的创业初始,一切都从困难中起步.敌人在军事上频繁“围剿”,经济上严密封锁,斗争十分残酷。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和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干扰,红色政权多次遭到严重摧残。在极其严酷的斗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一直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旺盛的斗志,以惊人的革命毅力和吃苦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一时期,由于处在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之中,其中心任务是:高举革命的旗帜,进行武装抵抗,发动起义;用枪杆子夺取政权、建立政权、巩固被敌人四面包围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是紧紧围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三者紧密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这一中心政治任务迸发出来的一种革命精神。其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体现了井冈山精神的最显著特征.作为我党我军历史上最早的一种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开创性和奠基性.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形成的全部优良传统及革命精神,无不与井冈山精神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长征精神所包含的大无畏气概和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正是对井冈山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和弘扬。长征中的作战,更是在敌强我弱,红军兵力、装备居于绝对劣势且无后方依托的战况下进行的。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突破乌江天险,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跨越雪山草地,挖野菜,吃树皮草根,克服重重困难,红军终于战胜了敌兵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同时,正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中,形成了令人荡气回肠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长征精神所包含的大无畏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