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学习目标】:快速了解本课学习目标。(1’)1.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2.讨论大运河开凿原因及历史作用,提高分析归纳能力;3.认识到经济发展与国家繁荣的基础和前提。【重点难点】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难点: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课前导学】请同学们快速看书自学,将下列“知识提炼”中要求的知识点提炼出并填写在空白处。(6’)建立时间:______,建立者_______,他就是__________,定都在________。统一:年,隋灭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隋朝隋文帝的统治:励精图治,改革发展,注重,国家出现的局面,隋朝开通大运河人民负担较轻,社会__________。开通大运河目的:为了加强,巩固的统治帝利用已有经济实力,从————年开始修建。规模: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公里。意义:是古代世界,大大促进了隋朝的灭亡: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亡。【教学过程】(26’)1.导入新课:应用视频《大运河》导入新课(2’)2.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3.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4.教师针对本节重难点知识提出如下问题,并作适当拓展。(4’)(1)隋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灭亡时间是,亡国之君是。结合秦朝历史说出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二世而亡。(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目的是,影响是。教师用课件演示大运河,及古人对大运河的赞颂之词引出问题: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通过上述问题的学习,你有何感想或启发?请小组讨论后交流。5.师生共同探究(15’)(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5’)(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①隋朝出现繁盛局面是在谁统治时期?原因是什么?②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③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五、先请同学在小组内总结,后老师通过下列板书进行小结(2’)特点: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隋朝建立于年,灭亡于年,共存在了特点: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繁盛局面的开创者是帝隋朝繁盛表现之一是开通了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10’)(一)单选题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是在()A.581年B.589年C.605年D.611年2.589年,结束南北分裂,实现统一的王朝是()A.秦汉B.西汉C.隋朝D.东汉3.下列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隋朝的开国皇帝B.他在位时实现了南北重归统一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4.要出一本《亡国之君》的书,关于隋朝部分,需要收集哪位人物的资料()A.嬴政B.刘邦C.杨坚D.杨广5.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其主要社会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统一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C.加强了北部边防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6.下面对隋朝历史特点的简单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A.经济繁荣B.二世而亡C.短暂而繁荣D.节俭盛行7.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贡献是()A.统一南北B.建立了三省六部制C.创立了科举制D.开通了大运河8.“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A.唐朝南北交通发达B.隋朝大运河的作用C.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的作用D.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9.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就迫不及待地多次乘龙舟从洛阳南下巡游江都。他依次要经过()A.通济渠、江南河B.通济渠、邗沟C.江南河、永济渠D.江南河、邗沟(二)材料解析题材料一:隋文帝平日用饭穿衣都很简朴,后妃也不许穿华丽衣服。太子杨勇用金玉装饰自己的铠甲,文帝知道后严厉批评他:“自古以来的帝王,从没见过奢侈华贵而能长治久安的。你身为太子,应当以节俭为重。“材料二:隋炀帝多次乘龙舟游江都,随行的船只有5000多艘,绵延200余里。沿途州县要备办丰厚的贡品和上好的食品,迎送过往船只。请回答: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君主,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谈谈从他身上你可以学到什么?隋炀帝为什么开通大运河?大运河有什么作用?今天的大运河还有什么作用?隋炀帝是隋朝的亡国之君,对比两则材料,你有何感想?七、【课后复习巩固】【讨论回答】隋朝与历史上的秦朝有很多相似之处,你能找出这些相似点吗?教【学】反思:《繁盛一时的隋朝》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可知学生求知欲较强、形象思维活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虽然学生对历史学科有浓厚兴趣,但是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较低,同时学生在学习上无法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有充分的把握和适当的调控。《繁盛一时的隋朝》效果分析课堂设计围绕一个主体:学生;一个原则:课堂轻松、释疑探究;一个效果:掌握知识、意犹未尽。总体来看,课堂效果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主要优势有看书预习整体感知,通过做题发现问题。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老师讲解重点突出,针对性强,通过质疑释疑、拓展探究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从本课的授课形式的看,得到的启示是:教学方法无定法,要不断的改进,调整,以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一节。通过上一个学期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学生们已了解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的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等重要内容。本学期一开始,我们将要把学生带入一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隋唐时期。隋唐时期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鼎盛时期,更是中华文明在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的辉煌时期。这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对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的时代,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无比骄傲的时代。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这一时期无疑是重中之重。隋朝建立于581年,灭亡于618年,前后仅存3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但又极其重要的朝代。因为:一是它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持续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二是隋朝空前的繁荣富庶;三是隋朝创立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如科举制等;四是隋朝开凿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大运河;五是隋朝虽然短暂,但它为唐朝的强盛在各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1.南北重归统一;2.大运河的开通。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习的需要,我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和拓展,以三个“一”为教学主线,即:一个政权──隋朝的建立一个局面──隋初经济的繁荣一个创举──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总结历史规律,从而完成教学的目标。《繁盛一时的隋朝》评测练习(一)单选题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是在()A.581年B.589年C.605年D.611年2.589年,结束南北分裂,实现统一的王朝是()A.秦汉B.西汉C.隋朝D.东汉3.下列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隋朝的开国皇帝B.他在位时实现了南北重归统一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4.要出一本《亡国之君》的书,关于隋朝部分,需要收集哪位人物的资料()A.嬴政B.刘邦C.杨坚D.杨广5.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其主要社会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统一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C.加强了北部边防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6.下面对隋朝历史特点的简单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A.经济繁荣B.二世而亡C.短暂而繁荣D.节俭盛行7.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大贡献是()A.统一南北B.建立了三省六部制C.创立了科举制D.开通了大运河8.“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句话指的是()A.唐朝南北交通发达B.隋朝大运河的作用C.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的作用D.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9.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就迫不及待地多次乘龙舟从洛阳南下巡游江都。他依次要经过()A.通济渠、江南河B.通济渠、邗沟C.江南河、永济渠D.江南河、邗沟(二)材料解析题材料一:隋文帝平日用饭穿衣都很简朴,后妃也不许穿华丽衣服。太子杨勇用金玉装饰自己的铠甲,文帝知道后严厉批评他:“自古以来的帝王,从没见过奢侈华贵而能长治久安的。你身为太子,应当以节俭为重。“材料二:隋炀帝多次乘龙舟游江都,随行的船只有5000多艘,绵延200余里。沿途州县要备办丰厚的贡品和上好的食品,迎送过往船只。请回答: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君主,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谈谈从他身上你可以学到什么?隋炀帝为什么开通大运河?大运河有什么作用?今天的大运河还有什么作用?隋炀帝是隋朝的亡国之君,对比两则材料,你有何感想?七、【课后复习巩固】【讨论回答】隋朝与历史上的秦朝有很多相似之处,你能找出这些相似点吗?《繁盛一时的隋朝》课后反思本课利用学案教学,这种模式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对课堂上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有所思考,使学生对历史的线索更加清晰,特别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综合归纳能力,达标检测有利于学生在拓展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教学方法是好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将从几个方面予以说明:一、好的方面:1.在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时,作为起始课,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大屏幕播放了《大运河》的MTV,通过提问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2.这节课利用导学案教学,通过运用大运河资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二、不足之处:1.在质疑释疑环节中用时较少,以至于学生没有提出较多的问题。2.教师讲的还是多,学生活动少,虽然给学生读书自学的时间,给了他们思考的机会,但是教师包办代替还是多。比如:对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的掌握,教师只是在大屏幕是出示了大运河的各段填图,而没有发动学生动手去画。对隋朝大运河与今天的大运河的比较中,教师只是给学生提示和讲述。3.学生在发言方面,不愿举手,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通过反思,下节课教学打算做如下调整:1.大胆放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尽量做到少讲。2.材料解析教师只做适当引导,由学生分析完成。3.大运河“三点”、“四段”,教师鼓励学生画草图完成,增强动手能力,加深印象。4.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再精炼,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讨论问题要突出重点内容,使学生能有感而发。《繁盛一时的隋朝》课标分析说课标要求:本节课在新课程标准中是“隋唐时期”部分的知识点,要求学生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大运河的开通。我认为本节课应完成如下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通过识读“隋疆域图”、“随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从特定的历史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