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执教者指导教师课题大一统的汉朝解读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学情分析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学生首次接触历史这门课程,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孩子,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知道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其次,古代史所涉及的历史资料多是文言文,孩子们解释文言文并提炼出有效的信息难度较大。第三,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决定了孩子们对历史课投入的时间甚少,这不利于我们历史知识的学习。但是孩子们已经学习了两个单元,具有一定的历史基本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了。七年级孩子们好动、好奇、好表现,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列举汉武帝的大一统的基本史实;评价汉武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西汉的兴衰,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和政治及思想上的措施,记住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能力目标通过思考和研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资源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2.课件3.相关史料教学重点教与学的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教学难点教与学的难点:理解“大一统”的含义方法解读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教学准备1.把握教材,调查学生对汉朝历史的了解程度。2.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课内容,同时填写《学习与检测》的知识梳理。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封建王朝提问: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指出“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的封建王朝,导入新课回答汉族讲授新课一、文景之治1、汉初的萧条、贫穷2、文景之治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政治:“推恩令”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出示史料分析,汉初是一种什么景象?材料一:(汉初)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jījǐn饥荒)。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sì,四匹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材料二:汉兴……匈奴数(shùo多次)侵盗(进攻、抢掠)北边(边境),……府库无余财,无力用兵匈奴……遂用娄敬和亲之策。《汉书》展示资料:1、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汉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一:文帝将服徭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二:景帝将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三:文帝在位23年,宫殿、园林没有增加。四:每年春耕时,文帝、景帝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五:吴王诈病不朝(朝拜天子),就赐几杖(座位和手杖)……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感化、教化)民。3、史料分析,对比得出文景之治局面出现。(文帝、景帝时期)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都城)鄙(边远地方)廪(lǐn粮仓)庾(yǔ露天谷仓)尽满,而府库(国库)余财货。——《史记》4、让学生明确,文景之治局面为汉武帝大一统和西汉鼎盛时期的到了打下基础。1、认识汉武帝,并让学生了解汉武帝的基本历史信息。2、讲述汉初出现“郡国并举”的局面3、出示资料:诸侯王有相当大的势力……梁王府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还自造弓箭数十万,拥兵自重…前日,梁王出行,千乘万骑,骄横无比,其威风不亚于天子出行。4、出示资料,分析怎样解决政治上的难题:材料一孙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不通过交战而使人屈服)。武帝纳主父偃(yǎn)之议,颁布“推恩令”。此令一出,诸王响应,纷纷割地给诸子弟建立侯国(列侯),诸子弟皆喜。从此,齐国分为七,赵国分为六,梁国分为五,淮南分为三。藩(fān)国大势去矣!此令解决了藩国之害,是令国家长治久安之伟大创举!1、让学生读课本,看汉武帝在思想上遇到什么问题?2、带问题观看视频:董仲舒给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学生读、分析史料:汉初经济萧条、缺马、缺粮、缺钱。得出:汉初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获取历史信息。总结措施:轻徭薄赋、提倡节俭、以德化民、重视农业。通过和秦始皇的对比得出“成有勤俭,败由奢”。并根据当地的现实,明白现在我们要节约用水。通过前后史料的对比,得出经过汉初的治理,西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认识并了解汉武帝。根据资料的得出“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根据资料得出推恩令,并让学生以图示的形式理解推恩令阅读68页课本得出思想不统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观看视频回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拓展延伸汉武帝大一统的其他措施简介军事、经济、民族关系上的措施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体系。出示:《汉武帝的三张面孔》根据提示评价汉武帝明确评价历史任务的标准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体系。小组讨论:根据本节课的知识评价汉武帝学会评价历史人物。板书设计汉初萧条汉初萧条轻徭薄赋轻徭薄赋重视农业以德化民提倡节俭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击匈奴出使西域教学效果预测本节课采用大量的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能够做到“论从史出”。同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历史信息和总结问题的能力。采用《汉武大帝》相关视频,加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与了解,同时再现历史,把抽象的历史具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教给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节约的德育教育。达标练习,效果较好。学情分析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学生首次接触历史这门课程,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孩子,读书较少,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知道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其次,古代史所涉及的历史资料多是文言文,孩子们解释文言文并从中提炼出有效的信息难度较大。第三,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决定了孩子们对历史课投入的时间甚少,这不利于我们历史知识的学习。第四: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影响历史学习不利因素。1、孩子们审题不清,甚至没读完题目就下笔做题。2、答题不规范,不知道正确答案前面要有提示语,答案随便罗列在一起,卷面不整洁。3、知识点总结不全面,丢三落四。4、书写不认真。但是孩子们已经学习了两个单元,具有一定的历史基本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了。七年级孩子们好动、好奇、好表现,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分析1、本节课采用大量的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能够做到“论从史出”。同时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历史信息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在讲述汉初的萧条贫穷、汉初统治者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文景之治的富裕局面,均采用了《汉书》的史料。并且通过史料的展示,学生更容易总结出,汉初,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西汉的面貌。展现给学生一个汉初兴盛、繁荣的局面。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在讲述汉武帝时期,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时,展示梁王的信息,学生立刻明白,诸侯国的势力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了?再不采取措施,汉武帝的天下就难保了。2、采用《汉武大帝》相关视频,加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与了解,同时再现历史,把抽象的历史具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历史教学引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的心理特征,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它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者近似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与有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历史现象,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例如在讲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如果单凭老师的一张嘴很能讲清他的必要性,通过《汉武大帝》董仲舒和汉武帝的对话,直观的了解了这样做的必要性。3、教给学生怎样去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辩证、客观的评价,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评价。其次,要把历史任务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第三,要用历史史实来“说话”4、学生走向讲台,让他们更加坚信他们是课堂的“主人”。例如,在讲推恩令时,让学生走向讲台根据自己的理解会出分割诸侯国的示意图。这样做,既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又从另一个方面加深对“推恩令”的理解5、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节约的德育教育。6、达标练习,效果较好。教材分析人教版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主要从政治角度讲述了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本课时间跨度较大,(约四百年)但限于课时,在教材中,“两汉”侧重讲的是西汉,“兴衰”侧重讲的是“兴”。继秦完成全国统一的局面之后,汉朝初期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之后,又创造了一个大一统的局面。特别是在西汉的汉武帝时期,这样一个大一统的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于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以及中央集权的加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思想上,汉朝又确立了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所以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测练习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实现了西汉的大一统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2、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物质基础的是A、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
B、汉高祖减轻农民徭役C、汉文帝提倡节俭
D、汉景帝关心农桑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①“书籍被烧残”指什么事件?“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的又是什么历史现象?②材料二中的“孔子之术”指的是哪一学派?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③材料反映了秦汉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共同目的?课后反思一、本课的亮点1.利用大量的史料,做到“论从史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历史是讲述过去的事情,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那么怎样去再现历史,让学生感触的真正的历史呢?那就必须应用史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空谈理论,或者史与论脱节,随意得出结论。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出在教学中要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本节课在讲述汉初的萧条贫穷、汉初统治者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文景之治的富裕局面,均采用了《汉书》的史料。并且通过史料的展示,学生更容易总结出,汉初,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西汉的面貌。展现给学生一个汉初兴盛、繁荣的局面。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在讲述汉武帝时期,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时,展示梁王的信息,学生立刻明白,诸侯国的势力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了?再不采取措施,汉武帝的天下就难保了。所以,在设计本课时,考虑到经济、政治、思想讲起来枯燥,抽象,借用大量的史料讲解本课。2.利用电视剧《汉武大帝》的片段,吸引学生的眼球,明确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及其重要性。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历史教学引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的心理特征,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它能够突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或者近似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与有声。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历史现象,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例如在讲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如果单凭老师的一张嘴很能讲清他的必要性,通过《汉武大帝》董仲舒和汉武帝的对话,直观的了解了这样做的必要性。3.科学巧妙地设计问题,重视及时有效的评价。好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难”,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因此本课中巧妙设计了科学合理、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又能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1、)汉初刘邦大摆庆功宴时为什么还愁眉苦脸呢?他担心什么?(2)、当汉武帝一筹莫展的时候为什么主父偃的到来令他喜上眉梢?(3、)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了可此时他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为什么?初中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所以课堂上我注意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活动作出及时的评价,给予学生适当地肯定和鼓励;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4、学生走向讲台,让他们更加坚信他们是课堂的“主人”。例如,再将推恩令时,让学生走向讲台根据自己的理解会出分割诸侯国的示意图。这样做,既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有从另一个方面加深对推恩令的理解。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激发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多提供学生发言、参与的机会。2.要关注所有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河北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次招聘校聘教师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测技术》课件-单元2 电控汽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 (标准)期房合同转让协议书
- (标准)围墙转让合同协议书
- (标准)人才转让合同协议书模板
- (标准)砂石料拍卖转让合同协议书
- (标准)转让一半合同协议书范本
- (标准)网吧转让合同协议书
- (标准)转让购房合同协议书范文
- 2025至2030中国去毛刺服务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中石化品牌管理制度
- 202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动火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 JG/T 410-2013飞机库门
- 电梯砝码租凭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国1丁烯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商用厨房设计讲课课件
- 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2025年物理八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50题)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2025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