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月考一语文试卷_第1页
初三下月考一语文试卷_第2页
初三下月考一语文试卷_第3页
初三下月考一语文试卷_第4页
初三下月考一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初三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王春玉况等平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谰语(lán)缥缈获益匪浅(fěi)张皇失措

B.寒噤(jīn)荣膺涕泗横流(sì)粗制滥造

C.剽悍(piāo)旁骛恪尽职守(kè)正襟危座

D.荫蔽(yìn)葱笼遍稽群籍(jī)重蹈覆辙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热爱生命》是一篇炙手可热的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报告的亮点之一,有了这样的目标,将成为我们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一个路标。B.湖南卫视于第四季重磅推出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再掀收视狂潮,节目形式、内容十分活泼,节目中的小朋友也成为了网友们追捧的偶像。C.近日,有关延迟退休的多种备选方案已提交有关部门讨论,可是有一个非常现实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延退之后,有幼儿的家庭怎么办?D.受31日5.9级地震影响,虎跳峡景区和石卡雪山景区的部分景点已暂时关闭,为了游客及广大市民的安全,云南迪庆州旅游局发出公告,建议游客暂勿前往。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

②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

③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

④这称呼多气派啊!⑤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A.①⑤③④②B.③②④①⑤C.①④②⑤③D.③④②①⑤5.读下面的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其中空缺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如果你是大河,①,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如果你是②,何必为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

A.①何必为一朵浪花的消逝而伤心②果树

B.①何必为一朵浪花的消逝而伤心②果园

C.①就勇敢地去拥抱挡住你前行的巨石吧②种子

D.①就勇敢地去拥抱挡住你前行的巨石吧②山竹

6.对下列文字提炼观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讲话照本宣科,讲空话、大话、套话,讲“正确的废话”,实质上还不是单纯的讲话水平或讲话风格问题,而在于一种自恃高明、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度,在于一种不动脑筋、吃“现成饭”的惰性心理。因此,转“话风”,关键在于转变工作作风,让实事求是、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真正得以发扬光大。愿有更多的领导干部面对人民群众能够脱稿讲话,多讲真话、实话,多讲贴人心、暖人心的话,多讲短话和管用的话,从而赢得群众更多的掌声和支持。A.“话风”是水平风格的问题B.“话风”是傲慢态度的表现

C.“话风”是懒惰心理的写照D.“话风”是工作作风的反映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第7~8题。(4分)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注释】①五湖:指太湖。②白苹:水中浮萍,花白色,故名。

7.对本诗的思想感情把握最准确的一项是()

A.怀才不遇的苦闷B.朋友离去的忧伤C.期望建功立业D.孤寂思乡

8.下面对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写法独具一格,主要从送别后的景和情处落笔。

B.“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这两句实虚结合;江面上有鸟儿在飞着,远处有青山,此为实写;还写出了友人像云中高飞的鸟儿,飞得越来越远,望不到身影了,作者只好面对寂寥的青山傻呆呆地想着心事,此为虚写。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采用第二人称写法,作者站在高山顶上远望友人并倾诉着对友人的一片痴情。D.诗人调动了眼前所见之物、之景,为送别增添了无限的悲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徐复,字希颜,兴化军莆田人①。尝举进士,不中,去,不复就。博学,于书无所不读,尤通星历五行数术之说,世罕有能及者。为人倜傥②有大志,人自饬励③,不求当世之誉。乐其所自得,谓富贵不足慕也,贫贱不足忧也。故穷阎④漏屋、敝衣粝食⑤、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⑥也。遇人无少长贵贱,皆尽恭谨。其言前世因革⑦兴坏是非之理,人少能及。然其家未尝畜⑧书,盖其强记如此也。(节选自《徐复传》曾巩)【注释】①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②倜傥:洒脱不拘束。③饬励:告诫劝勉。④穷阎:偏僻的巷子。⑤敝衣:破旧的衣服。粝食:粗糙的米饭。⑥意:意愿,去向。⑦前世:前代。因革:因袭,变革⑧畜:藏。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盖其强记如此也A.盖/其强记如此也B.盖其/强记如此也C.盖其强/记如此也D.盖其强记/如此也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1)及()(2)或( ) 11.说说“遇人无少长贵贱,皆尽恭谨”的意思。(2分)12.徐复是如何对待学习的?(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3.你赞成徐复的“谓富贵不足慕也,贫贱不足忧也”的观点吗?结合实际谈谈。(2分)(三)古诗文积累。(8分)

(1)求之不得,。(2),宛在水中央。(3)角声满天秋色里,。(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还要用心思考如何运用十八大精神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二者缺一不可,因为“,”(《论语》十则)(6)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蓝色的蓝丁立梅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灿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15.文章③④⑤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4分)“我们”“她”第3小节灰头土脸明媚精神第4小节第5小节16.2011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①②小节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2分)答:17.文中第⑨小节划线句含义丰富,试作分析。(3分)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答:18.丁立梅曾经说过:“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来爱和珍惜的》),结合这句话,说说文中的“她”是如何创造奇迹的。(4分)答:19.这篇文章引发了同学们对“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场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观点一:生活就应该像文中的“她”一样,“养花种草,出门旅游”“去做义工”,这才是丰盈的生命。观点二:在追求事业和成就的时候有得失名利之心,无可厚非,只要合情合理合21.(3分)21.(3分)22.(2分)23.

(4分)24.(2分)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25.(1)(2分)(2)(2分)①②(3)(2分)26、写作(50分)阅读是一种生活状态,阅读书籍可以明智,阅读人生可以明理,阅读世间百态,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社会。请以“阅读”为题,写出你的阅读感受。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王春玉况等平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A.谰语(lán)缥缈获益匪浅(fěi)张皇失措B.寒噤(jīn)荣膺涕泗横流(sì)粗制滥造C.剽悍(piāo)旁骛恪尽职守(kè)正襟危座D.荫蔽(yìn)葱笼遍稽群籍(jī)重蹈覆辙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B)A.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热爱生命》是一篇炙手可热的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D.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报告的亮点之一,有了这样的目标,将成为我们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一个路标。B.湖南卫视于第四季重磅推出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再掀收视狂潮,节目形式、内容十分活泼,节目中的小朋友也成为了网友们追捧的偶像。C.近日,有关延迟退休的多种备选方案已提交有关部门讨论,可是有一个非常现实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延退之后,有幼儿的家庭怎么办?D.受31日5.9级地震影响,虎跳峡景区和石卡雪山景区的部分景点已暂时关闭,为了游客及广大市民的安全,云南迪庆州旅游局发出公告,建议游客暂勿前往。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

①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②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③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④这称呼多气派啊!⑤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A.①⑤③④②B.③②④①⑤C.①④②⑤③D.③④②①⑤5.读下面的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其中空缺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你是大河,①,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如果你是②,何必为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A.①何必为一朵浪花的消逝而伤心②果树

B.①何必为一朵浪花的消逝而伤心②果园

C.①就勇敢地去拥抱挡住你前行的巨石吧②种子

D.①就勇敢地去拥抱挡住你前行的巨石吧②山竹6.对下列文字提炼观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D)

讲话照本宣科,讲空话、大话、套话,讲“正确的废话”,实质上还不是单纯的讲话水平或讲话风格问题,而在于一种自恃高明、高高在上的傲慢态度,在于一种不动脑筋、吃“现成饭”的惰性心理。因此,转“话风”,关键在于转变工作作风,让实事求是、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真正得以发扬光大。愿有更多的领导干部面对人民群众能够脱稿讲话,多讲真话、实话,多讲贴人心、暖人心的话,多讲短话和管用的话,从而赢得群众更多的掌声和支持。A.“话风”是水平风格的问题 B.“话风”是傲慢态度的表现C.“话风”是懒惰心理的写照 D.“话风”是工作作风的反映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第7~8题。(4分)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注释】①五湖:指太湖。②白苹:水中浮萍,花白色,故名。

7.对本诗的思想感情把握最准确的一项是(B)

A.怀才不遇的苦闷 B.朋友离去的忧伤C.期望建功立业 D.孤寂思乡8.下面对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C)

A.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写法独具一格,主要从送别后的景和情处落笔。B.“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这两句实虚结合;江面上有鸟儿在飞着,远处有青山,此为实写;还写出了友人像云中高飞的鸟儿,飞得越来越远,望不到身影了,作者只好面对寂寥的青山傻呆呆地想着心事,此为虚写。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采用第二人称写法,作者站在高山顶上远望友人并倾诉着对友人的一片痴情。D.诗人调动了眼前所见之物、之景,为送别增添了无限的悲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徐复,字希颜,兴化军莆田人①。尝举进士,不中,去,不复就。博学,于书无所不读,尤通星历五行数术之说,世罕有能及者。为人倜傥②有大志,人自饬励③,不求当世之誉。乐其所自得,谓富贵不足慕也,贫贱不足忧也。故穷阎④漏屋、敝衣粝食⑤、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⑥也。遇人无少长贵贱,皆尽恭谨。其言前世因革⑦兴坏是非之理,人少能及。然其家未尝畜⑧书,盖其强记如此也。(节选自《徐复传》曾巩)【注释】①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②倜傥:洒脱不拘束。③饬励:告诫劝勉。④穷阎:偏僻的巷子。⑤敝衣:破旧的衣服。粝食:粗糙的米饭。⑥意:意愿,去向。⑦前世:前代。因革:因袭,变革⑧畜:藏。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2分)盖其强记如此也A.盖/其强记如此也 B.盖其/强记如此也C.盖其强/记如此也 D.盖其强记/如此也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1)及(比得上)(2)或(有时 ) 11.说说“遇人无少长贵贱,皆尽恭谨”的意思。(2分)遇到别人,无论对方年幼年长,(身份)高贵或低贱,他都非常恭敬,谨慎有礼。12.徐复是如何对待学习的?(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广泛阅读;精通自己感兴趣的学说,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记忆13.你赞成徐复的“谓富贵不足慕也,贫贱不足忧也”的观点吗?结合实际谈谈。(2分)示例一:赞成。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情操,安贫乐道。示例二:不赞成。在当今社会里,我们应该勇敢地追求合理,健康的物质生活,如果人人都和徐复这样,这个世界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三)古诗文积累。(8分)

(1)求之不得,。(2),宛在水中央。(3)角声满天秋色里,。(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还要用心思考如何运用十八大精神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二者缺一不可,因为“,”(《论语》十则)(6)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蓝色的蓝丁立梅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灿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15.文章③④⑤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4分)“我们”“她”第3小节灰头土脸明媚精神第4小节戒备少言热情动人第5小节囫囵上车妆容精致16.2011年3月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①②小节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2分)答:示例1:留好。因为这几句话既能够体现“她”美丽、健康的外在形象,又刻画了她爱笑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喜爱之情。示例2:删好。①“红唇鲜艳”“灿若木棉花”,这是“她”的外在形象,并非作者要着力表现的内在品性;②“她笑着说”“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固然表现了“她”爱笑的特点,但这一特点文章多处涉及,一再写有罗嗦之感;③夸张失常。17.文中第⑨小节划线句含义丰富,试作分析。(3分)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答:蓝,既指“湖蓝”“天蓝”,又指“蓝蓝”。情景交融,写我们为纳木错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美景所陶醉,也为蓝蓝与疾病抗争的精神所感动。18.丁立梅曾经说过:“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来爱和珍惜的》),结合这句话,说说文中的“她”是如何创造奇迹的。(4分)答:她战胜了自己,创造了奇迹。①她在“身患绝症”“天崩地塌”之时,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②她看淡了自己曾经争过的“得失名利”。③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更热爱生活,珍惜每一天。④她常常去做义工,关爱他人,在帮助别人中感受生命的意义。19.这篇文章引发了同学们对“我想要的生活”的一场讨论,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观点一:生活就应该像文中的“她”一样,“养花种草,出门旅游”“去做义工”,这才是丰盈的生命。观点二:在追求事业和成就的时候有得失名利之心,无可厚非,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就不能苛责。观点三:追求事业和成就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她”的生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个月的情况下“非常态”的选择。观点四:功名得失、事业成就都是浮云,生活在于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享受。你是怎么看的?你可以赞成上述某个观点,也可以反对某个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请阐明理由。(3分)略(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024题(14分)优秀第一,成功第二①在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不妨把它当作优秀的副产品。现在的情况正相反,人们都太看重成功,不是第一目标,几乎是唯一目标,根本不把优秀当回事。可是,我敢断定,没有优秀,所谓的成功一定是渺小的,非常表面的,甚至是虚假的成功。②我说的优秀,就是我一直所强调的,要让老天赋予你的各种精神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长,智、情、德全面发展,拥有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这样你就是一个在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同时你也就有了享受人生主要的、高级的幸福的能力。③为什么要把优秀放在第一位,把成功放在第二位呢?④首先,优秀是你自己可以把握的,成功却不然。我们说的成功,一般是指外在的成功,就是你在社会上是否得到承认,承认的程度有多高,最后无非落实为名利二字,外在的成功是用名利来衡量的。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取决于许多外部的因素,包括环境、人际关系、机遇等等,自己是很难把握的。⑤一个人把自己不能支配的事情当作人生的主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我觉得特别傻,而且很痛苦,也许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荀子说得好:君子敬其在己者,不慕其在天者。你自己能支配的事情你要好好努力,由老天决定的事情你就不要去瞎想了。尽你所能地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把你身上的人性禀赋发展得好一些,这是你能够做主的,你把功夫下在这里就行了。至于优秀了怎么样,有没有机会让你的优秀得到展现,顺其自然就可以了,最多适当留心就可以了。⑥这样来定位,你的心态就会非常好。你的力气花在了优秀上,这个力气是不会白花的。你把外在的成功看作副产品,在那上面没花多少力气,那么,这些名啊利啊,如果你得到了,当然很好,对于你是意外的收获,你比那些孜孜以求才得到的人快乐多了。如果没有得到呢,也没什么,反正你在那上面没花力气,种瓜得瓜,不种就没得,很公平嘛。⑦其次,如果你真正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而在社会的意义上并不成功,我认为你的人生仍然是充满意义的,在人性完善、自我实现的意义上你是成功的。⑧在历史上,有相当一些优秀的人,比如有些创作了伟大作品的艺术家、作家,生前很不成功,他们的名声是死后才到来的。他们在贫困和默默无闻中度过了创造的一生,和那些一时走红的名利之徒相比,谁的人生更有价值、更成功?历史已经做出了结论,我们每个人凭良知也可以做出结论。一个不求优秀的人,一个心智平庸的人,如果他又把外在的成功看得很重,就只能是靠庸俗的手段,工于心计,巴结奉承。最后,他即使得到了一点所谓的成功,当个小官呀,发点小财呀,在素质类似的一伙人中比较吃得开呀,在那里沾沾自喜,可是你站在上面俯看他一眼,他真是个可怜虫,他的人生毫无价值,他的人生是失败的。⑨最后,我相信,在开放社会里,一个优秀的人迟早有机会获得成功的,而且一旦得到,就是真正的成功,是社会承认、自己内心也认可的成功,是自我实现和社会贡献的统一。20.文章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中心论点的突出有何特点?(3分)优秀第一,成功第二(在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在正反对比中突出论点21.文章第⑧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具体有力的论述了“如果一个人真正成为了一个优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