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页共8页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枣庄八中北校王永平【课标解读】1.列举1894~1901年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并结合《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危害。2.列举在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中,中国军民进行抗争的史实。一、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史实,认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体会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提高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甲午战争经过和《马关条约》影响的分析,加深对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加剧的理解,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2.通过对义和团起因、口号以及结果的分析,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结果,让学生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3.结合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本质,掌握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历史思维方法,提高比较、概括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丧权辱国的切肤之痛,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分析,使学生深刻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远大志向。重点:①《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②《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难点:①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②中国近代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音乐导入——王蓉《我们的钓鱼岛》。“钓鱼岛、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岛,不要装作不知道,自买自卖真可笑;甲午海战你们是强盗,倭寇的臭名千百年的叫,弹丸小国不要再胡闹……全世界的中国人已经手牵手,我们团结一致在危急的时候,五千年的历史从来不低头,十三亿颗中国心十三亿双手,全世界已听到了我们的怒吼……”就是在一百多年前,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侵略中国,掠走了钓鱼岛,我们今天来深入分析战场战争,看看那百年前的伤疤和痛楚。(二)新课学习过程设计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教师:3分钟时间,请大家结合自主学习丛书,阅读教材57页第一目,了解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将有疑问的地方标记出来,留待共同探究。课堂设问: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的背景:(学生总结,教师适时点拨)(1)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强烈要求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同时随着政治与经济实力的增长,对外扩张的能力增强。(根本原因)(2)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日本寄希望于战争,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直接原因)(3)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日本向中国挑衅的机会。(导火索)教师:幻灯片展示日本对外扩张的政策及路线图。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全世界(小日本,大野心)2.战争的经过:教师:幻灯片展示战争进程图。重大战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决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教师:幻灯片展示战争相关材料——黄海战役。材料一清军抗敌主要将领:海军提督丁汝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等。材料二黄海战役是中日双方舰队主力的决战,双方互有损失,但最终以中国失利而告终。这一战役的失利使中国丧失了制海权,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舰队之手,这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有决定性影响。材料三黄海大战后,日军以水陆两路分别进攻中国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占领了旅顺、大连,并在旅顺犯下了滔天罪行屠杀了几乎全部的和平居民,1895年初,日本占领威海口,至此,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最终失败而结束。★“设计小贴士”:通过黄海战役,加深对战争结局的认识,同时明确甲午中日战争实质上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3.结果: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定《马关条约》。★“设计小贴士”:在此明确——历史的必然不仅体现在战争爆发的原因上,也体现在其结果的必然性上,《马关条约》的诞生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了“落后屠龙大会人人有份时局图教师:日本的“胜利”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学生: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教师: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原来不起眼的小国日本则一跃成为亚洲的强国,中国人也因此被称为“东亚病夫”。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华民族又如何呢?学生: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中国各阶层展开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斗争。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派袁世凯编练新军;康、梁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农民阶级则掀起了义和团运动。过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甲午战后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斗争,以及另外一次列强侵华。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1)从义和团揭贴,看运动兴起的原因:展示材料。材料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自信天,不信神佛忘祖先。天无雨,地焦干,都是鬼子止住天。神也怒,仙也烦,一同下山把道传。——《拳匪纪事》课堂设问:据材料结合课本,请同学们分析运动兴起的原因。学生:①根本原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导火线:山东冠县拆庙建教堂事件。(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兴起于山东(清政府态度派袁世凯剿杀)——转移到直隶——进入京津地区(“扶清灭洋”口号和清政府“招抚”政策)——抗击八国联军——失败(1900年8月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合作探究、重难点突破】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展示材料。材料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拳匪纪事》材料二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拳匪纪事》课堂设问:据材料思考应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学生总结,教师适时点拨。①“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后提出的。因此,这个口号既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民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②这一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洋教斗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出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而只能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认识阶段。“灭洋”触及了时代救亡的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爱国”和“保清”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朝廷”和“大清”等观念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不反对封建制度。③这一口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这个口号也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不能识破清政府的阴谋诡计,以至后来上当受骗。教师:基于以上的分析,同学们想一想农民阶级领导的义和团运动能探索出一条使中国人摆脱内忧外患的强国之路吗?学生:不能。教师:很显然,义和团运动虽然部分地承担了当时的革命任务,但它的落后性却使中国的革命重任、中国的强国之梦只能由新的阶级来承担。教师: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完全抹杀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绩,请同学看大屏幕。材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拳乱笔记》课堂设问:据材料说明义和团运动的意义。(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学生: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灭亡;显示了中国人民巨大的力量。★“设计小贴士”:此处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知识拓展——关于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视学生及课堂情况而定)①相同点:都是近代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都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和组织运动的主要手段,采取暴力斗争的方式;规模和影响都很大;都暴露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都说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②不同点:从兴起的原因看,前者主要是由于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后者主要是由于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从斗争的主要对象看,前者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清王朝;后者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从运动的进程看,前者有统一的领导,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后者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和斗争纲领,始终处于分散状态。从清政府对运动的态度看,清政府对前者自始至终坚持“剿”;对后者则经历了“剿”→“抚”→“剿”的变化。从对西方的态度看,前者在反对列强侵略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后者盲目排斥一切外来事物。2.八国联军侵华教师:2分钟时间,请大家结合自主学习丛书,阅读教材58页第二目,了解八国联军侵华,将有疑问的地方标记出来,留待共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梳理知识。(1)侵华原因:①根本原因: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为进一步扩大权益而想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②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2)概况:1900年6月,帝国主义列强以“救护驻华使馆,助中国剿匪”为借口,组成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入侵天津、北京。(3)结果:1901年9月,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当时参与侵华的是8个国家,但在签订条约时却有11个国家。找同学读课本P59《辛丑条约》的内容。教师:幻灯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学生:《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的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之一,从此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灾难进一步加深。思考:八国联军侵华与以往列强侵华的不同点。(八国联军侵华的特点)以往列强侵华以清政府为对手,这次侵华是以消灭中国人民革命力量为目标。【合作探究】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设计小贴士”:整体把握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侵华史实变化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三)课堂小结泱泱大清帝国,在近代历经五次列强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一次次地书写着中国人的屈辱。但眼泪换不来同情,妥协也不能阻止列强侵略的铁蹄。血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王道。反思历史,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课堂小结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一个基本回顾,这里采用了一个反思式的小结,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材材料一“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央视主持人水均益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江泽民材料三“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读者》【练习反馈】1.“(日本)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这块肥肉的时候,一下子就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抢走了。”列宁论述的是哪一次战争的结果A.甲午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鸦片战争D.中法战争1.A。【解析】题干意思为:日本在中国打开缺口,其他列强纷纷来掠夺。此现象符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勾起了列强侵华的更大野心,列强掀起疯狂的争夺,选A。2.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陈先生讲到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2.C。3.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下列条约最能体现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D。《辛丑条约》中规定“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此后,清政府真正成了列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的工具。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蹇蹇录》材料二综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夷焰鸱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礼部右侍郎志锐奏倭人谋占朝鲜事机危急请速决大计折》材料三日军进入朝鲜的军队日益增多,清政府驻朝官员要求增派援军赴朝,李鸿章复电说:“我再多调,日亦必调,将作何收场耶?”在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进攻以后,李鸿章仍电告清军统帅:“日兵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由此得出什么认识?答案:原因:日本蓄意发动侵略战争,不惜以任何借口发动战争;清政府妥协退让政策更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不认真备战,使清军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也是促使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认识:我们既要反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又要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板书设计】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甲午战争:背景、经过、结果2.《马关条约》与民族危机的加深二、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扶清灭洋”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辛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卤制品工艺管理办法
- 年金归集户管理办法
- 汽车店线索管理办法
- 新疆加氢站管理办法
- 剪发卡管理办法视频
- 员工绩效奖管理办法
- 县人才资金管理办法
- 村集体资金管理办法
- 执行案件款管理办法
- 宁夏专家费管理办法
- 压疮护理培训课件
- 乡镇农贸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辅警协警】笔试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 霸王茶姬- 以东方茶会世界友品牌简介手册
- T-AJZCY 004-2025 毛竹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
- 早期康复介入管理制度
- 膈疝胎儿镜气管封堵技术
-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8万吨-年四氯化硅深化冷氢化循环利用及高纯晶体硅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水利勘测设计管理制度
- DB31/T 1093-2018混凝土砌块(砖)用再生骨料技术要求
- 无人机培训公司运营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