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城域网的实现_第1页
无线城域网的实现_第2页
无线城域网的实现_第3页
无线城域网的实现_第4页
无线城域网的实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1页,总共82页。第12章无线城域网标准12.1802.16无线城域网标准12.2其他WMAN标准12.3城域网状网络12.4本章小结当前2页,总共82页。12.1802.16无线城域网标准12.1.1起源和主要特征12.1.2IEEE802.16物理层12.1.3移动WiMAX12.1.4应用中的IEEE802.1612.1.5未来发展当前3页,总共82页。12.1.1起源和主要特征2001年,最初的IEEE802.16标准获得批准,并于2002年3月公布。随后,工作组将注意力转移到2~11GHz频段,在该段频率范围内,实现的低成本和非视距传输的优势超过了由于射频拥挤带来的潜在困难。这样做的结果是IEEE802.16a标准的诞生,并于2002年获得批准,2002年3月公布。IEEE802.16的设计目标是:在物理层提供相当大的灵活性,从而在不同的规则下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比如信道带宽)。当前4页,总共82页。表12.1802.16系列标准当前5页,总共82页。

无线城域网WMANWMAN(WirelessMetropolitanAreaNetwork)

2002年4月通过了802.16无线城域网的标准。欧洲的ETSI也制订类似的无线城域网标准HiperMAN。WMAN的应用:可提供“最后一英里”的宽带无线接入(固定的、移动的和便携的)。在许多情况下,无线城域网可用来代替现有的有线宽带接入,因此它有时又称为无线本地环路。

当前6页,总共82页。WiMAX(802.16)(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联):常用来表示无线城域网WMAN,这与Wi-Fi常用来表示无线局域网WLAN相似。IEEE的802.16工作组是无线城域网标准的制订者,而WiMAX论坛则是802.16技术的推动者。两个正式标准

802.16d(它的正式名字是802.16-2004),是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2~66GHz频段)。802.16的增强版本,即802.16e,是支持移动性的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2~6GHz频段),它向下兼容802.16-2004。当前7页,总共82页。802.16无线城域网服务范围ISP802.11WLAN802.11热点802.11WLAN802.16802.16802.16基站802.16因特网802.16基站802.16802.16电信网802.16需在城市的多个高大建筑物上建立基站基站间采用全双工、宽带通信方式工作每个基站接入用户数大大多于802.11基站发送功率高达100千瓦(WiFi的传输功率在1--100毫瓦),网络覆盖面积是3G发射塔的10倍只要少数基站建设就能实现全城覆盖每个信道带宽在1.5—20MHz(可调整),传输速率高达70Mbps。当前8页,总共82页。发布时间使用频段信道条件固定/移动信道带宽传输速率额定小区半径IEEE802.16(WiMAX)的技术特点在城市的一定地理范围内分成多个一系列相互邻接的覆盖区域称为单元。用户处于其中一个单元的覆盖范围中,用户可以是固定位置、便携式或移动的,当用户移动时,从一个单元到另一个单元,则从一个单元中去除关联,再无线关联到另一个单元。当前9页,总共82页。IEEE802.16(WiMAX)的技术特点WiMAX基站安装在高楼上广播无线信号,用户使用MobileInternetDevice(MID)、WiMAX使能的笔记本电脑、或者WiMAX调制解调器等用户端设备接收信号。作为一种无线城域网技术,WiMax可为50公里区域内提供服务,用户无需线缆即可与基站建立宽带连接,它可以将WiFi热点连接到互联网;也可作为DSL有线接入方式的无线扩展或替代,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接入;还可实现在服务区内的漫游。当前10页,总共82页。IEEE802.16标准(WiMAX)的优势IEEE802.11(WiFi)技术:可以提供高达54Mbps(802.11g/a)和300Mbps/600Mbps(802.11n)的无线接入速度;但是它的传输距离十分有限,仅限于半径约为100米的范围;3G移动电话系统:可以提供非常广阔的传输范围但是它的接入速度比较慢,只有3Mbps;WiMax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这两个不足。因此在不久的将来,WiFi(无线局域网),WiMax(无线城域网),3G(无线广域网)三者的结合将会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无线网络。2007年10月19日,在国际电信联盟在日内瓦举行的无线通信全体会议上,经过多数国家投票通过,WiMAX已正式被批准成为继WCDMA、CDMA2000和TD-SCDMA之后的第四个全球3G标准。当前11页,总共82页。12.1.2IEEE802.16物理层12.1.2.110~66GHz频谱的物理层12.1.2.22~11GHz频谱的物理层12.1.2.3MAC层12.1.2.4面向连接与非连接12.1.2.5无线链路控制12.1.2.6带宽分配当前12页,总共82页。12.1.2.110~66GHz频谱的物理层在这个非常高的频率范围内,对于所有的实际应用,射频传播要求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存在视距传播。在这样的限制条件下,没有必要考虑使用复杂技术(如OFDM技术)来克服发生在没有视距环境下的多径影响,因此,工作组为这些接口选用了简单的单载波调制(SingleCarrier,SC)技术(参见表12.2)。当前13页,总共82页。表12.2802.16关键参数当前14页,总共82页。在下行传输时:[从基站(BaseStation,BS)到用户站(SubscriberStation,SS)]采用时分复用(TimeDivisionMultiplexing,TDM),每个时隙被分配给单独的用户,这样可为延迟敏感的服务保证带宽。在上行链路方向(从SS到BS):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前导信号前导信号前导信号前导信号前导信号下行链路间隔使用代码(DIUC),在下行链路图中给每个用户站指明了突发协议突发协议起点图12.1802.16下行链路帧结构当前15页,总共82页。有一系列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可供选用(包括QPSK、16-QAM和64-QAM)。用户站和基站可以根据特殊的效率需求(取决于数据速率)和鲁棒性需求(取决于信号传播环境/信号强度)来协商选择一个方案。这样产生的结果:是由基站发送的一个下行帧中(参见图12.1),发往不同用户站的不同的数据突发将使用不同的编码和调制方式——一种自适应的突发配置。不同的调制方式可达到的数据速率:如表12.3所示。表12.3802.16比特速率与信道带宽和调制方法当前16页,总共82页。12.1.2.22~11GHz频谱的物理层在2~11GHz范围内:与高达66GHz的极高频(EHF)范围相比,不同的传播特性要求空中接口非视距环境下能够适应大量的多径传播的影响。在802.16a标准中:定义了三种可选的物理层规范,此标准涵盖了授权和未授权的频谱,如表12.4所示。表12.4IEEE802.16a可用的空中接口当前17页,总共82页。12.1.2.3MAC层为了满足城域网的需要,802.16aMAC层必须能够为不同的服务类型提供灵活高效的接入。表12.5IEEE802.16a的关键参数当前18页,总共82页。12.1.2.4面向连接与非连接802.16MAC层:有效性的关键之一在于它是面向连接的。每一个服务映射到一个连接上,并使用16bit的连接标识(ConnectionID,CID)。这包括了无连接的服务:如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UDP)(比如RIP,SNMP或DHCP消息)。每一个连接:都与具体的参数相联系,比如:带宽授权机制(连续的或按需的)相关的QoS参数路由和传输数据。当前19页,总共82页。当一个新的用户站(SS)加入802.16网络时,最初打开三条连接以承载管理层面的消息,如表所示。当具体的服务确定后:需要给用户分配一些额外的连接,通常以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成对的形式。MAC层:也为其他一般目的保留一些连接,比如:初始竞争接入和广播或组播传输,包括轮询SS的带宽需求。当前20页,总共82页。12.1.2.5无线链路控制射频链路控制(RLC):是IEEE802.16MAC层的另一个关键要素,能够提供自适应的突发控制和传统的功率调节功能(TPC,TraditionalPowerControl)。当用户加入网络时,SS(用户站,Station)和BS(基站,BaseStation)通过基本的管理连接交换信息以建立发送功率和时钟的初始设置。SS:需要具体的初始突发协议来定义基于设备能力和下行链路信号质量的信号调制参数。初始化建立后,RLC将继续监视信号质量。如果环境条件恶化,SS或BS可能会要求更加鲁棒性的突发应用协议(例如,暂时从64-QAM转换到16-QAM);如果条件改善了,较低的鲁棒性可以容忍时,也可采用一种更有效的协议。当前21页,总共82页。12.1.2.5无线链路控制上行链路的突发协议:受BS的直接控制,这种控制在每次BS分配带宽给SS时实现的,与此同时,也指定了SS所使用的突发协议。下行链路的协议根据SS的要求而改变,每个SS能够单独监视接收信号的强度,但它也受BS的控制。当前22页,总共82页。12.1.2.6带宽分配当连接建立后,不同用户的带宽需求就确定了。标准中的许多消息选项:使得SS可以申请额外的上行链路带宽,并通知BS总共的带宽要求,允许BS轮询不同的SS,或通过组播来确定这些要求。这些机制保证了可用带宽的有效利用以及灵活地适应多种服务或应对不同服务变化的需求。MAC层定义了SS的两个分类(表12.7):每连接授予(GPC);每用户站授予(GPSS)。其区别在于SS使用分配带宽的灵活性。当前23页,总共82页。表12.7IEEE802.16GPC和GPSS分类当前24页,总共82页。12.1.3移动WiMAX表12.8IEEE802.16e增强版当前25页,总共82页。12.1.3移动WiMAX12.1.3.1可扩展的OFDMA12.1.3.2子信道化当前26页,总共82页。12.1.3.1可扩展的OFDMAIEEE802.16a:指明了OFDM接口具有从1.75MHz到20MHz灵活的信道带宽。每个信道被分成256个子载波(OFDMA256),因此,子载波间隔取决于信道带宽,在6.8kHz到78.1kHz之间变化。在移动应用中,根据SNR和BER,变化的多普勒频移和多径产生的时延将导致性能的下降,尤其是子载波间隔很小时。相反,在信道带宽较宽时,使用更多的子载波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当前27页,总共82页。12.1.3.1可扩展的OFDMA通过使用11.2kHz的固定子载波间隔和根据信道带宽改变子载波数目,从1.25kHz的128个到20MHz的2048个,可扩展的OFDMA(ScalableOFDMA,S-OFDMA)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样使带宽较宽的信道达到最大的信道容量,并且保证了所有的信道带宽都能同等地容忍移动站产生的延时扩展。当前28页,总共82页。12.1.3.2子信道化子信道化:指使用OFDM可用子载波的一个子集,将可用的发射功率集中到较少的子载波上,从而使每个子载波可以以较高的发射功率发射出去。这个额外的链路余量:要么用来扩展链路的范围,允许室内移动设备克服传输损耗;要么用来降低发射设备的消耗功率。这些好处是以降低链路容量为代价的,因为只有子载波的一个子集用来携带数据,允许在吞吐量和移动性之间折中。当前29页,总共82页。12.1.4应用中的IEEE802.16贸易组织采用某个IEEE标准后,推广其产品以及开发其市场的这个熟悉模式,对于802.16也同样适用。WiMAX论坛的目的:与Wi-Fi联盟在802.11标准组中的类似作用,即一致性和互操作的测试和认证。WiMAX论坛:在WiMAX商标下经营802.16d网络,提供固定的、便携的以及没有要求与基站有视距离传播的移动宽带无线接入。WiMAX论坛成员:起初的认证工作重点在于工作在3.5GHz频带上具有3.5MHz的信道带宽,并且基于TDD和FDD的设备。当前30页,总共82页。12.1.5未来发展目前,TGf和TGg任务组正在开发802.16标准系列的新内容。802.16f的目标是:当SSs在固定无线网络的BSs间移动时,提高多跳的能力,802.16g的目标是:将更快更有效地转发并提高移动连接的QoS。当前31页,总共82页。12.2其他WMAN标准12.2.1ETSIHYPERMAN12.2.2TTAWiBro12.2.3城域网状网络当前32页,总共82页。12.2.1ETSIHYPERMAN欧洲电信标准机构(ETSI):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无线MAN(HighPerformanceRadioMetropolitanAreaNetworks,HYPERMAN):旨在提供中小型企业和住宅市场的“最后一英里”固定无线接入,其主要目的是加快欧洲宽带因特网接入的更新。该标准:是在与IEEE802.16工作组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提出的。该标准的目的:开发一套使用未授权频谱的标准,但该标准能支持基于点对多点(Point-to-multipoint,PMP)或网状网络结构的固定无线接入的商业提供方式。

与802.16a标准的子集实现互操作——即在12.1.2节介绍的OFDM空中接口。表12.9列出了HYPERMAN标准中的关键参数。当前33页,总共82页。12.2.1ETSIHYPERMANHYPERMAN:只定义了物理层和链路控制层网络层和更高层规范期望由其他组织开发。

当前34页,总共82页。表12.9HYPERMAN关键参数当前35页,总共82页。12.2.2TTAWiBroWiBro(无线宽带):是由韩国电信技术协会(Te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Association,TTA)提出的无线MAN标准,其中草案1已于2004年11月获得批准。该标准:使用从2.30GHz到2.40GHz带宽为100MHz的授权频带该频段由韩国信息通信部分配以供移动无线Internet使用,并与国际上未授权的2.4GHzISM频段相邻。WiBro的MAC层支持三种服务等级:对时延敏感应用的有保证的QoS;对时延不敏感但要求保证最小数据速率应用的中间QoS等级;基于SS要求的实时轮询当前36页,总共82页。表12.10WiBro物理层关键参数当前37页,总共82页。12.2.3城域网状网络上面介绍的无线MAN标准:利用在专门基站提供中心控制,能够解决MAN中的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问题。虽然目前没有开发出城域网状网络标准,但是802.11任务组TGs在6.4.5节中描述的工作模糊了LAN和MAN的界限,使得基于IEEE802.11的网状网络在城市区域内能够高效地运行。与传统MAN拓扑结构相比,基于网状的方法有许多优点:例如,可以通过网状选择一条最优路径以最大化网络吞吐量;能够自动利用在网状区域内任何新的变为活跃状态的回程链路。私有(比如不基于任何标准的)设备可以运行伪802.16b网状,该网状具有固定的“网状路由器”为移动802.11b设备提供城市范围覆盖

当前38页,总共82页。12.3本章小结虽然WiMAX论坛成员还未把符合IEEE802.16标准的产品推向市场,但看来在无线网络市场这一部分,它将会成为事实标准。802.16MAC层:保证了指定给不同连接的带宽分配和服务质量,提供自适应的突发协议,从而根据每个用户站的能力和环境条件,允许使用最高效的调制和编码方法,同时根据不同用户站的要求,提供大量的改变带宽分配的机制。由韩国消费电子产业推动而快速发展的WiBro标准成为IEEE“盔甲”上的第一个可见的裂纹,其目标在于满足高度网络化的韩国消费市场的特殊需要,它说明IEEE标准化进程的速度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然而,WiMAX依然基于IEEE802.16规范,强调了标准化在全球市场中的重要性。当前39页,总共82页。第13章无线城域网的实现13.1技术计划13.2商业计划13.3启动阶段13.4运营阶段13.5第五部分总结当前40页,总共82页。13.1技术计划13.1.1现场调查13.1.2设备选择与选址13.1.3基干线路设施当前41页,总共82页。13.1.1现场调查无线MAN现场调查的目的:是评估用户站将要工作的物理与射频环境,譬如根据物理障碍和可能的干扰源。在技术计划的初始阶段,一般现场调查应在整个的目标区域上进行,以评价将来会影响到整个网络设计的主要限制和考虑。之后,在启动与进行阶段:针对用户现场会进行具体调查,目的是为了在着手物理安装之前保证达到的服务质量。当前42页,总共82页。13.1.1现场调查13.1.1.1物理现场调查13.1.1.2射频现场调查当前43页,总共82页。13.1.1.1物理现场调查物理现场调查:主要是检测可见视线—从目标区域诸多点至可能的基站点,菲涅耳波带间隙(参见4.5.4节)也应该列入调查范围之内,如图13.1。调查应该考虑当地地形:可能的障碍物,譬如高层建筑物,以及邻近的像飞机场之类的场所,在那里雷达可能会成为干扰源,在射频调查中这也会被检测。在用户建立阶段,物理现场调查应包括:用户驻地设备电缆路由的选择其他需求:例如:暴露区域的闪电保护等。当前44页,总共82页。图13.1MAN布局的物理现场调查图运营区域:建筑物间的LOS已有高楼在运营区域周围的菲涅耳区问题低地势海拔:从东至西的LOS区域多叶效区;季节性植物覆盖当前45页,总共82页。13.1.1.2射频现场调查这部分调查:针对用户站所在的射频环境,主要是噪声和干扰。当形成了这个目标,这项调查的指导方案类似于驻地设备,将天线安装在用户区中。射频现场调查:可以利用频谱分析仪,它可以在目标区域和感兴趣的频域范围内识别无线传输。频谱分析软件:在台式机和笔记本上都可以运行,可以分析从PCI或者PC卡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这些接收器都安装有外置天线。射频现场调查结果:是MAN设计时重要考虑之处,可能会影响到频带选择、基站设备规范和选址等方面。当前46页,总共82页。图13.2Agilent频谱分析软件显示图当前47页,总共82页。13.1.2设备选择与选址13.1.2.1基站发射机与接收机的选择13.1.2.2基站天线的选择13.1.2.3基站天线选址13.1.2.4客户终端设备当前48页,总共82页。13.1.2.1基站发射机与接收机的选择为了在目标区域获得最大有效覆盖,基站的发射机与接收机(参见图13.3)的选择是很关键的。除了发射功率、接收机灵敏度以外,质量和可靠性也是决定整个系统性能的因素。同时通过保持正常运作、停工时间最短也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和保证客户的满意度。当前49页,总共82页。图13.3基站发射机当前50页,总共82页。13.1.2.2基站天线的选择基站天线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但是在大多数无线城域网的应用中,全方位覆盖是应该满足的。这可以通过使用全向天线或多扇区天线来实现,如图13.4。定向天线也会使用到,譬如用点到点的桥接扩展城域网。总体来说,由于本地规则限制,在基站获取最大天线增益是比较可取的。因为在给定链路预算的前提下,这样会减少用户终端设备的限制与花费。在提供相同增益的情况下,相比较进行更多用户选址,在较少基站范围中安装较昂贵的天线是一种更为经济的做法。当前51页,总共82页。图13.4基站扇区天线阵列当前52页,总共82页。13.1.2.3基站天线选址当规划好了城域网的目标区域,当地的地形特点和合适的天线位置应作为物理现场调查进行评估的一部分。通过分析调查的结果,确定用于服务目标区域的基站最少数目和最佳位置。在决定如何实现目标区域的覆盖时,有两个基本的选择可供参考:从外围覆盖(参见图13.5)从中心覆盖(参见表13.1)。若IEEE802.16是对城域网技术的规范,那么覆盖范围为3~10km的独立基站就需要特别考虑了。受目标区域的大小与形状的限制,此时就需要一种混合型的覆盖方案,如图13.6。当前53页,总共82页。表13.1MAN目标区域覆盖选择当前54页,总共82页。13.1.2.3基站天线选址当目标区域存在高楼或者其他障碍物时,使用桥接基站可以作为上述两种选择的补充,以填充覆盖部分区域。当确定了基站的基本布局时,表13.2总结了决定基站天线选址的注意点。当安置基站天线时,高度是最重要的。但是仍然需要谨慎,确保天线的波束能够直接覆盖高楼的地基附近,譬如将天线绕轴线向下旋转,应至水平线以下。当前55页,总共82页。表13.2MAN基站天线选址考虑当前56页,总共82页。图13.5MAN目标区域的外围覆盖窄波束外围覆盖基站宽波束外围覆盖基站当前57页,总共82页。图13.6MAN目标区域的中心与外围相混合的覆盖两个中心覆盖基站三个外围覆盖基站当前58页,总共82页。13.1.2.4客户终端设备一个常见的客户终端设备的安装:由天线和无线电构成,屏蔽在一个可以防风雨的封闭单元里,典型地安装在建筑物的表面或者烟囱的侧面。天线大小不等:小至微带贴片天线,对于短距离链路可以获得8~14dB增益;大至抛物面天线,对于长距离链路至少可以获得24dB的增益。当前59页,总共82页。13.1.2.4客户终端设备发射功率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管理限值,主要为100~200mW。布线要求在室外为Cat5线以太网电缆,在室内为低电压的直流电压线。在选择客户终端设备时有两种方案:通用型用户定制型,详见表13.3。当前60页,总共82页。表13.3客户终端设备选择方案当前61页,总共82页。13.1.3基干线路设施基干线路(Bachhaul)设施:提供了一条连接网络基站至Internet网关的链路——用户业务的第一个目的地。若附近存在Internet服务提供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ISP)或Internet电话接入网点(PointofPresence,POP),这条链路就很容易实现。若当地没有POP,这时就必须考虑租借电缆或光纤。此外,在偏僻的郊区没有基干线路设施需要考察使用长距离无线连接,譬如点到点或卫星通信。当前62页,总共82页。图13.8基干线路配置选择(a)点到点无线连接至远程POP选择(b)以太网连接至本地以太网POP当前63页,总共82页。13.2商业计划商业计划包括四个关键要素:商业描述营销计划管理和运营计划财政计划当前64页,总共82页。13.2.1商业描述这部分主要对商业计划有个简单清晰的描述,阐述宽带无线接入的目的及所提供服务的本质,包括:目标市场的简单描述市场对服务的具体需要当前65页,总共82页。13.2.2营销计划

营销计划起于对竞者的分析和客户映射。下面是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其他竞争者提供的是何种服务?市场对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反应如何?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的数据速率分别是多少?各个竞争者的初始计划以及设备所花费的费用是多少。一个普通用户支付的费用是多少?以及是否会提供一定的折扣?当前66页,总共82页。客户映射:确定目标区域内潜在的用户数目,包括混合性的商业用户居民用户;为了产生所需要的物理网络配置图,使潜在用户数目达到最大,客户映射也将作为最初的技术规划的一个输入。为了将客户映射转化为用户预测,有必要进行市场调研,估计目标客户群的吸收速率。吸收率(最后市场份额百分比)快速吸收中级吸收慢速吸收运行年数图13.9不同情形下吸收速率曲线当前67页,总共82页。在进行市场调研之前,需要进行代价预算。在预算规划阶段,测试可能的用户与其所需费用的比值。价格不是唯一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途径。在客户眼中,是否提供全面性的服务才是区分优劣提供商的关键。因此,用低廉的价格提供额外的服务,体现与众不同的价值,譬如,提供Web服务器、反垃圾邮件、反病毒或者VoIP服务。当前68页,总共82页。在营销计划中,通过考虑上述方面,可以认识到如下几点:客户的需求以及相关方面的服务是否能够实现?所提供服务的特点是什么?是全套的服务还是低廉的价格?客户对服务的评价如何?是低廉的价格还是优质的服务?在将服务与价格等方面联系在一起考虑时,竞争者该如何定位自己?营销计划的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关于广告的预算方案:如何做广告它的费用如何定位当前69页,总共82页。13.2.2.1管理和运营规划管理规划涉及如下方面:如何管理、如何组织团队成员需要什么特别的资质、技巧以及相关经验。上述评估的强与弱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他们会带来何种特别的专业技术?企业发展依赖的技术和运营技巧从何而来?认识到这些技巧不断补充的途径是选择合作伙伴与公司职员的很好的切入点。当前70页,总共82页。13.2.2.2预算规划表13.4运营成本要素与假定当前71页,总共82页。市场和运营预算的结果可以用于发展资金流动计划,直接与非直接的花费与收入。在初期的一两年内必须每个月都做这样的调查,之后一年一次。一个启动资金流动计划的例子如图13.10。五月六月八月七月十月九月用户每月费用总费用基站租借设备监测与维护网络运营销售与市场总体与行政总运营成本图13.10WISP初始六个月资金流动计划当前72页,总共82页。资金流量可以转化成收入览表(利润以及亏损说明),也可以得到不同的收支平衡及盈利分析,如图13.11。客户吸收率、价格、未来市场的发展和其他一些因素可以给投资者坚定企业发展的信念。图3.11收支平衡分析图月资金流量月资金流量积累资金流量从运行的第9个月收支平衡从运行的第6个月资金流量为正在运行的第5个月达到最大资金亏损累积资金流量月资金流量月资金流量积累资金流量从运行的第9个月收支平衡从运行的第6个月资金流量为正在运行的第5个月达到最大资金亏损累积资金流量当前73页,总共82页。13.3启动阶段13.3.1基站部署13.3.2用户部署当前74页,总共82页。13.3.1基站部署当需要在已有的高楼上安置基站天线,这就涉及空间租借,需要签订合同。租借合同在网上可以找到范本,但是建议依据当地的法律,保证合同不违反法律条款。在新的高楼上进行部署时,需要考虑到现在的要求以及日后的发展。规划需要符合当地的设计状况,为设备提供遮蔽以及照明等。规划方还需准备一份弃权声明书,允许其他运营者租借高楼,所需要的土壤采样依赖于设计的楼基,这方面的要求可以从楼房的设计师获得一些建议。物理基站天线部署——选址、防水电缆、连接稳定,从而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