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貌地质特征演示文稿课件_第1页
浙江地貌地质特征演示文稿课件_第2页
浙江地貌地质特征演示文稿课件_第3页
浙江地貌地质特征演示文稿课件_第4页
浙江地貌地质特征演示文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地貌地质环境

的有关问题

浙江省工程勘院2004年11月6日

前言

1.浙江省地貌地质特征综述2.岩土工程勘察掌握本省地质环境有关问题的必要性一、浙江省域常见的地貌类型(陆域、海岸带)二、浙江省域地层及构造概述三、浙江省域第四纪地层四、浙江省沿海平原工程地质层(组)的统一划分五、浙江省域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层)的划分

前言1.浙江省地貌地质特征综述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东西经度相差约5°,南北纬度相差约4°,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Km,陆域面积10.32X104km2。陆域山地丘陵(高程200m以上)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湖泊占6.4%。海域面积在500m2以上的岛屿3061个,面积1940.4Km2。海岸线总长6632Km,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40Km。浙江地势总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呈阶梯状下降。西南部山区平均海拔800m,最高峰为龙泉黄茅尖,海拔1929m。中部多为500m左右的低山丘陵,众多红层盆地错落其间,北部及东部的沿海平原地势低平,平均高程2-5m,最低处接近0m。

根据地貌成因类型基本类同,形态大致相似,在地域上相连的原则,省内可分为六个地貌区:即浙西中山丘陵区、浙中盆地区、浙北平原区、浙东低山丘陵区、浙南中山区、浙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及岛屿区(图2)。习惯上将浙北平原和浙东南沿海平原,统称为浙江省沿海平原。

浙江自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发育齐全,尤以中生代火山岩系发育为特色(表1)。浙江省地壳稳定性,分属稳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g-重加速度)]和基本稳定(地震动峰值和速度0.10g)两种类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参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2.岩土工程勘察掌握本省地质环境有关问题的必要性(1)进行线状工程勘察(公路、铁路、输油输气管道、河道整治等工程)以及大面积建设工程勘察(开发区、新建城镇、大型工程等)评价勘察范围内岩土工程环境的需要;(2)进行特殊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准确掌握地质环境特点的需要;(3)城市乃至全省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4)编制适合本省地貌地质环境特点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及提升本省岩土勘察水平的需要。一、浙江省域常见的地貌类型不同的地貌类型,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环境;同一类工程在不同地貌单元,有不同的勘察要求和岩土工程评价。地貌类型的划分采取成因加形态的分类原则进行地貌单元的划分。

(一)陆域地貌I构造侵蚀地貌I1断块中山(中山绝对高程>1000m,下同)I2断块低山(低山绝对高程500~1000m,下同)Ⅱ侵蚀构造地貌Ⅱ1褶皱中山Ⅱ2褶皱低山Ⅲ侵蚀溶蚀地貌Ⅲ1侵蚀溶蚀中低山Ⅲ2侵蚀溶蚀丘陵关于冲积平原分布于河谷地区,由河流搬运堆积而成,沿谷底呈带状分布。主要由微地貌河漫滩和一级堆积阶地组成。沉积物普遍具有“二元结构”,即下部为河床相卵(砾)石,砾砂组成,上部由河漫滩粉质粘土或粉土组成。河漫滩地貌为全新统冲积层(alQ4)、一级阶地为上更新冲积或洪冲积层(alQ3或pl-alQ3)。两者按接触关系一般有两种形式,即上迭或内迭式,见下图。(二)海岸带地貌海洋占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由三个基本单元组成。1.海岸地貌:平均高潮线以上至最高潮位线部分。(1)天然海岸基岩海岸(海蚀崖洞、拱桥、柱、陡坎、龛等)砂砾质海岸(砾石堤、砂砾堤、沙堤)淤泥质海岸(草滩)(2)人工海岸(海堤、海塘、港口区的护岸海堤)2.潮间带地貌:平均低潮线与平均高潮线之间部分按物质组成分:

(1)岩滩(石质滩):如海蚀平台、干出礁等(2)海滩(砂砾滩):多与砂砾质海岸相伴分为砂滩、砂砾滩、砾石滩(3)潮滩(淤泥滩):多与草滩相伴俗称:“泥涂”、“海涂”

3.水下岸坡:平均低潮位以下水深小于20m部分称水下缓坡,常见岛屿或岬角附近出现“洼地”或“深潭”;等深线20m以下部分称水下斜坡,坡角逐渐增大,岛屿或岬角附近形成“水下深槽”或洼地、“深潭”,或出现水下高地等。

1.华夏系构造体系:主干断裂为走向45°~55°的压性断裂。以及相配套的北西向张性断裂、近南北向扭(张)性断裂和近东西向扭(压)性断裂。该体系定型于印支期。2.新华夏系构造体系:主干断裂为走向18°~25°的压性断裂,以及配套的北西西向张性断裂、北北西向扭(张)性断裂和北东东向扭(压)断裂。该构造体系形成于燕山期。3.华夏式构造体系:主干断裂走向35°~40°的压性断裂,以及相配套的北西向张性断裂,北北西向扭(压)性断裂和北东东向扭(张)性断裂,该构造体系形成于燕山晚期。该构造实质上是新华夏构造形成过程中迁就华夏系构造或华夏系构造后期复活的产物。除了上述三类构造体系外,尚有断续或局部分布的纬向(东西向)和经向(南北向)构造体系。

三、浙江省域第四纪地层(一)山前及沟谷地区第四纪地层(简称山区第四系)鄞江桥组1.全新统冲积、洪积层(alQ4、pl-alQ4)(Q4y)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及河床中2.上更新统冲积、洪冲积层(alQ3、pl-alQ3)莲花组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Q3l)3.上更新统坡洪积层(dl-plQ3)主要分布于山前及沟谷斜地4.中更新统洪冲积层(pl-alQ3)之江组主要分布于二级或三级基座阶地(Q2z)5.中更新统坡洪积层(dl-plQ2)主要分布于山前及沟谷斜地汤溪组6.下更新统冲积层(alQ1)(Q1t)分布于富春江、新安江和西苕溪上游、浦江盆地、金华开化汤溪等地,组成二级或三级阶地。

(二)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简称平原区第四系)平原区第四系与山区第四系的分界大致以全新世海侵层延伸至内陆的边界。(图4)。本省平原第四系自北而南主要分布于杭(州)嘉(兴)湖(州)、萧(山)绍(兴)姚(余姚)、宁(波)奉(化)、温(岭)黄(岩)和温(州)瑞(安)平(阳)平原。是我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工程建设活动最强烈的地区。第四纪划分的意义重大。

1.第四纪沉积的主要特征(1)除全新统外,更新统均具上细下粗的韵律变化,中、下更新统(大致在70~110m埋深面以下)有五组韵律,表现为由砾、砂开始粘性土结束的正韵律,上更新统三组虽以正韵律为主,但其粒径相应变细。(2)第四系厚度变化大,山前一带30~40m,往海域方向变厚,杭嘉湖平原东北部最大厚度达310m;温黄平原南部及温瑞平原东部最大厚度也可达180m;这三个地段均有下更新统发育;其它平原最大厚度一般在100-200m,且下更新统地层缺失。(3)各时代地层均具有层层超复的特点,即较新地层分布范围均超过较老地层。即全新统分布最广,其次是上更新统,下更新统分布局限。(4)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省内曾经历四次海侵,且海侵范围一次比一次大。中更新世晚期第一次海侵仅局限于温黄平原南部、温瑞平原东部;晚更新世早期第二次海侵除了上述两地外,杭嘉湖平原东北部(南浔~王店~海盐一线以北)也出现此次海侵;晚更新世晚期的第三次海侵分布较为广泛,但尚未伸入到各大河流的河谷之中,此次海侵在晚期中曾出现一次相对短暂的海退;全新世后期海侵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全部覆盖所有沿海平原区(包括伸入各大河流河谷之中游)。

2.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原则与方法(1)划分原则:采用传统的“四分法”,即全新世(Q4)、晚更新世(Q3)、中更新世(Q2)和早更新世(Q1),不采用“两分法”,即全新世(Qh)和更新世(Qp)。

3.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可参照“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层综合柱状图”。为了便于进行工程地质层(组)或地基土层的详细划分,拟定下表(表2)所示的地层序列(概化)。

四、浙江省沿海平原工程地质层组的统一划分:

浙江省沿海平原第四纪沉积具有明显的沉积规律,第四纪地层垂向和横向变化及其层序像书本一样,一页页地反映出第四纪以来岩相古地理时空演变历史。因此,第四纪地层的发育层序为全省工程地质组的统一划分奠定了基础。而第四纪地层的正确划分,特别是与工程活动关系密切的全新世和晚更新世地层的划分,应在基本掌握第四纪地层层序的基础上,不仅通过野外岩芯的肉眼鉴定(岩性分层),更依赖于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数据的分析整理(力学分层)。

现将工程地质分层的统一划分方法阐述如下。首先按地层时代划分为11个工程地质层组,以罗马字表示,即Ⅰ(Q43)、Ⅱ(Q42)、Ⅲ(Q41)、Ⅳ(Q32-2)、Ⅴ(Q32-1)、Ⅵ(Q31)……详见表3。然后根据岩性与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按上、下顺序进一步划分工程地质层(地基土层)。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将V层按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为V1、V2、V3……Vn层。对于横向变化则以“,”表示。成因类型地层代号表2浙江省第四纪地层划分表成因类型地层代号

有两点重要说明:(1)对于更新世地层工程地层的划分要领是:根据第四纪某时段,从河流(或河口)相→海相→河湖相→侵蚀间断的一个沉积旋回的结束,均出现河湖相杂色硬土层,作为这一旋回地层的标志层。因此,每一层组的顶部杂色硬土标志层均应冠以该层组的1号层,即第二硬土层(1V1),第三硬土层(V1),第四硬土层(V11)……。当该1号层缺失时,反映了该地段受其后河流侵蚀作用所致。其它成因的层一律不能替代1号层。

(2)对于全新世地层因研究程度较高,而且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变较为复杂,采用了特殊的表示方法。如在全新世早期末(Q41)部分地段成陆后出现河、湖相沉积(al-lQ41)即第二硬土层,因此将该层表示为Ⅲla(其亚层可表示为Ⅲla1、Ⅲla2……)。在全新世中后期,大部分地区逐渐成陆,沿海地区形成了河(或河口)、湖、海并存在环境,因此将距今2500年~7500年(Q年)成陆地区的沉积层表示为Ⅱlh(湖湖沼环境)和Ⅱla(河湖环境)。至全新世晚期,即距今2500年以来沉积层表示为Iam(河口环境)和Im(滨海环境)。全新世早、中期海相沉积层仍以顺序号1、2、3……表示为Ⅱ1、Ⅱ2……和Ⅲ1、Ⅲ2……。五、浙江省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组(层)的划分(一)基岩山区及山麓沟谷区

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1)全新世冲积(alQ4)卵(砾)石、砾砂、砂潜水含水层(2)晚更新世冲积或洪冲积(alQ3或pl-alQ3)卵(砾)石、砾砂、砂潜水含水层(3)晚更新世坡洪积(dl-plQ3)含粘性土碎(砾)石潜水含水层(4)中更新世坡洪积(dl-plQ2)含粘性土碎(砾)石潜水含水层

表2浙江省第四纪地层划分表成因类型2.红色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1)砂砾岩、泥质岩类为主的风化孔隙裂隙含水岩组(K)(2)钙质粉砂岩为主的溶蚀孔隙裂隙含水岩组(K2)(3)砂岩夹基性岩类为主的层间孔隙裂隙含水岩组(K1C为主)3.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1)碳酸盐岩类岩溶含水岩组(T、C、P)(2)碳酸盐夹碎屑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Z、ε)分别分为裸露型的覆盖型

4.基岩裂隙水(1)中、上新世嵊县组(N1-2Š)玄武岩夹砂砾石孔洞、孔隙裂隙水含水岩组(2)变质岩或侵入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含水岩组(3)沉积碎屑岩层状岩类构造裂隙水含水岩组(4)火山岩为主的块状岩类构造裂隙水含水岩组(二)平原区1.松散岩类孔隙水(1)全新世冲湖积、湖沼积或海积(al-lQ42、lhQ42或mQ43)粘性土潜水含水层(2)全新世冲海积(al-mQ43)粉土、粉砂潜水含水层。

2.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按时代划分为三个含水组七个含水层(1)第I孔隙承压含水组①晚更新世晚期冲积或冲海积(alQ32或al-mQ32)砾砂、砂、承压含水层(I1)②晚更新世早期冲积(alQ31)卵(砾)石、砾砂、砂孔隙承压含水层(I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