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相隐”思想简述_第1页
“同居相隐”思想简述_第2页
“同居相隐”思想简述_第3页
“同居相隐”思想简述_第4页
“同居相隐”思想简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居相隐”思想简述中国古代“同居相隐”原则从思想萌发到发展为一种成熟的法律原则,再到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被彻底废止,体现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儒法结合”、“礼法合治”下的人伦精神,在维护家庭亲情关系,协调一定的社会矛盾,节约一定的司法资源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该法律原则在中国古代刑事司法体系中能够得以实现,不仅有“告奸”和“连坐”等相关措施的支持,而且因其有效地调整社会矛盾、平衡人伦与法律冲突而被统治者视为社会调控的有效手段而被加以发扬。但在现代刑事司法制度中,中国古代“同居相隐”原则能否在被选择性扬弃后继续适用,就必须将该原则放在现代刑事诉讼制度下加以考察:现代经济社会的诚信需求、现代社会调控策略都在呼唤着“同居相隐”原则中的积极因素,科技的发展为现代社会实施“同居相隐”提供技术保障,域外立法例为我们提供成功经验借鉴,故而,在和谐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中,对古代“同居相隐”原则扬长避短地借鉴,有助于使该制度体现出对人的基本权利的认可和尊重,体现出法律的人性关怀,便于公众在和谐社会下对制定法实现认同并普遍遵守。经过对中国古代维护亲情伦理的“同居相隐”原则的改造,构建出现代“同居相隐”原则,是基于人性而实现的有关亲属权利的立法,它源于东西方有史可鉴的法典,“既照顾到了民众的伦理感情底线,又没有对国家和社会利益造成太大危害,从而达到法律和亲情的平衡,避免国家刑罚权与人类亲情的直接、正面冲突”,力求寻找到对中国古代“同居相隐”原则的现代创新。参考大量书籍、文章,大多是从以下角度对“同居相隐”进行研究、阐述:(1)“同居相隐”的含义:第一,从经典叙述的角度看“同居相隐”,“隐”的含义是“(自己)不作为”;第二,从制度性规定的角度看,“同居相隐”,是指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者不论罪,反之要论罪。它是中国封建刑律的一项原则,也是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历史上代代相因,一以贯之,以维护封建伦常和宗法家族制度,巩固君主专制统治。(2)从历史的角度看“同居相隐”:它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体现了儒家“亲亲”、“尊尊”道德及法律文化的特性,具有体现人伦精神的积极作用。(3)从道德或心理学角度看“同居相隐”:它符合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维和心理,有助于国家公权力保障人权,彰显法律所蕴含的人伦精神。(4)从刑事诉讼法学角度看“同居相隐”:在刑事诉讼中规定了与它类似的亲属特免权,一个最基本理由是:受社会伦理、道德及价值观念的诸多影响,国家在立法过程中,经过多种利益博弈后做出选择,即刑事诉讼中存在比追究个案犯罪者的刑事责任更为重要的价值,那就是维护某些关系或避免某些人因为履行作证义务而违背自己的“情感”和“良心”。当追求个案公平和维持某种重要关系发生冲突时,出于“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价值权衡理念,“社会期望通过保守秘密来维护和促进某种重要关系。社会极度重视这种关系,宁愿为捍卫这种关系保守秘密,甚至不惜失去与案件结局关系重大的情报。”(摘自【美】乔恩·R·华尔兹、何家弘等译《刑事证据大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3页)。(一)“同居相隐”思想的萌发——“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学术界就“同居相隐”的思想渊源出于儒家经典著述已达成共识。《论语·子路》记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rǎng)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意:是非)在其中矣。”《论语·季氏》篇中将“隐”解释为“言及之而不言”,郑玄在注释《礼记》时也多次将“隐”解释为“不弘扬”或者“不称杨其过失”。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儒家经典中,“隐”的语义集中在“沉默”、“不言”或曰“不告发”,这是一种消极的不作为行为,当然,“隐”的范围是双向的。儒家希望通过这种行为,使周礼中“为亲者讳”原则在揭发犯罪问题上得到自然延伸,使“同居相隐”在伦理上具有正当性。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孟子对“同居相隐”作出进一步阐述。《孟子·尽心上》中记载了他在推断舜于其父杀人后所持态度时与自己学生的一段对话。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gǔsǒu)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xǐ)也。窃负而逃,遵滨海而处,终身忻然,乐而忘天下。”(这段话意思是:桃应问:舜作为天子,皋陶为法官,若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将怎么办?孟子答:令属下逮捕他。问:舜能看其父坐牢不管吗?答曰:舜厌恶这种做法也没办法,这是其父必须承受的。问:此后舜将如何办?答:舜视放弃天子之位如扔掉破烂之鞋,他会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欣然地终身与老父亲快乐生活。)这段“窃负而逃”的言论充分反映了孟子在身为国君之“隐”不可能像普通百姓那样“不言”时,为自己策划出一种能够保护尊亲逃过法律制裁的手段,该手段是亲情在孝道上的体现,满足了古代中国宗法社会亲属间人身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对孔子思想的延展。(二)“同居相隐”思想的发展及完善发展——“同居相隐”:秦:先秦法家在重型主义思想指导下制定出了秦代法律,秦律虽实行“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摘自《史记·秦始皇纪》),但仍吸纳儒、道等学派的思想,以完备其统治思想:“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摘自《史记·礼书》),借以从传统的尊卑思想出发,维护刚刚上台的地主阶级地位。因此,秦代法律在以“告奸”实现对各种罪犯惩治的基础上,也通过在司法中限制亲属相犯后“告”的行为来体现尊卑等级观念。秦简《法律答问》记载:“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何谓非公室告?主擅杀、刑、髡(kūn)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勿听。而行告者,告者罪。告者罪已行,它人有(又)袭其告之,亦不当听。”(其中“告”在古汉语中有报告、告发、检举之意;“听”在古汉语中有判断、审理之说,当“告”与“听”连用时,“告”宜指“告发”、“告讼”。)从上述规定不难看出,秦统治者对族内(包括族内血缘及主仆关系)的“告奸”行为并不认同,以对此种告发不予受理的方式,达到使家族中位卑者对尊者实施了侵害其利益行为后“不言”的客观效果,这种法律贯彻方式实际上在不自觉地践行“同居相隐”思想。汉:在民不聊生、经济凋敝的情况下,西汉初期统治者非常精明地借用先秦诸子思想宝库中的智慧,以儒、道家理论为指导、以法家所描绘或已实施的策略为模式,因势利导谋求立足与发展。汉武帝时,董仲舒根据《春秋》经义,肯定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合法性;汉宣帝时,正式把“同居相隐”作为刑法原则确定下来。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宣帝颁布“亲亲得相首匿”之诏令:“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从该诏令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1)它揭示了“亲亲得相首匿”刑法原则之本在于维护父子之亲、夫妻之道双向的天然人性,借此完善人伦、实现仁厚。(2)它解释了“首匿”的语义集中体现在隐匿行为上。根据颜师古《汉书》第六、六十卷的注释,“首匿”曰:“凡首匿者,言为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