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隋唐时期教育_第1页
第五章隋唐时期教育_第2页
第五章隋唐时期教育_第3页
第五章隋唐时期教育_第4页
第五章隋唐时期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隋唐时期民族思想比较开放,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是我国统一的封建专制制度高度发展时期。第一页,共42页。政治上,国家大一统,政局相对稳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逐渐完善。经济上,由于锄、铲、镰、犁等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小农经济呈现繁荣局面。同时,由于对外贸易交流的繁荣,手工业发展较快。文化上,儒道为尊,佛道兼容。诗歌成就极大,书、画、石窟壁画、舞蹈等成就显著。第二页,共42页。第一节隋唐文教政策尊孔对孔子大加封赠唐高祖时,下令国子监立周公和孔子庙各一所,并立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开始祭祀活动。唐太宗时,极力抬高孔子地位,停祭周公,升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在教育领域内树立了孔子的教育圣人地位。唐玄宗时,封孔子为”文宣王“,庙中塑像改穿王服,座次由面西改为坐北朝南,这是对历代读书人的莫大荣耀。一、重振儒术第三页,共42页。第一节隋唐文教政策各帝经常亲临国学观释奠礼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幸国子学,亲临释奠,颁布《兴学敕》,要求“敦本息末,崇尚儒宗”。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率百官至国学观释奠,检查教学情况,鼓励儒生努力学习儒经,并令祭酒孔颖达讲《孝经》,对祭酒、博士及优等生分别赐帛。唐代宗自称”尤重儒术,到国子学观释奠,宰相以下的高官和六军军将都去听讲。一、重振儒术第四页,共42页。第一节隋唐文教政策整理、统一儒经唐太宗令国子祭酒孔颖达、颜师古等人负责编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以统治思想。《五经正义》的撰定与颁布标志着儒家经典的统一,儒家思想又居正统地位。唐玄宗重视儒经,天宝二年(743年)重注《孝经》,颁行天下,令学生习读。为了加强儒家经典的教育力量,他还命人整顿礼仪,制成了《大唐开元礼》,让人从思想到行动都要遵守儒经。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刻制成了《开成石经》,至今仍保存于西安的碑林中。一、重振儒术第五页,共42页。第六页,共42页。第一节隋唐文教政策提高儒士地位唐太宗未即帝位时,便召名儒房玄龄、魏征、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共议天下大事。即位以后又置弘文馆,精选天下儒士虞世南、姚思廉等,各以本官兼学士,常与他们讲论经义、商略政事,确立了“偃武修文”的指导思想。贞观十四年(640年),又诏求前代通儒子孙,特加引擢。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6年)颁布《求儒学诏》,要求举荐精通儒术、具有治国安邦之才的儒士。他还在秦坑儒的地方为遭难的几百儒生立祠宇,以示重儒。一、重振儒术第七页,共42页。第一节隋唐文教政策唐高祖:“三教虽异,善归一揆”。武则天:“佛道二教,同归于善。无为究竟,皆为一宗”。

道教1.唐代诸帝屡为老子荣加尊号,直尊为玄元皇帝。2.唐玄宗时设崇玄学,专门研究道教经典,博士称“道德博士”;科举考试中考试道教经典,《老子》成为学校必修课;亲自注《老子》,颁行天下。

佛教1.唐太宗时,玄奘翻译佛经,太宗亲作《圣教序》。2.武则天崇佛,自编《大云经》,请华严宗创始人法藏在宫中为其讲经。3.唐宪宗迎佛骨。二、兼容佛道第八页,共42页。第九页,共42页。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制度隋文帝时期设立了国子寺,内设祭酒1人,总管教育事业,下有属官主簿、录事各1人。国子寺负责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成为独立部门的时代,这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书学和算学的创建也标志着我国封建专科学校的多样化。律学和医学尚在萌芽中。隋炀帝初期,中央和地方官学规模超越文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一、隋代学校教育制度第十页,共42页。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制度二、唐代学校教育制度唐代学制系统第十一页,共42页。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制度二、唐代学校教育制度唐代学校行政管理与制度师生来源唐代教师分为博士、助教、直讲三级,其中博士、助教既是教师,也是政府官员,国子学博士必须具备五品以上的官职,助教也必须是七品以上的资格。学生入学资格以社会地位为依据。二馆——皇亲国戚及宰相等高级官员国子学——三品以上太学——五品以上四门学——七品以上及地方学校优秀者第十二页,共42页。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制度二、唐代学校教育制度唐代学校行政管理与制度入学制度唐代学生入学行“束脩礼”。学生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年限九年;律学学生年龄较宽,为十八至二十五岁,年限六年。中央各学馆及地方州县学的生徒,学成之后由国子祭酒申送礼部参加科举考试,不中者回复本学馆继续学习,超过年限退归州学。第十三页,共42页。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制度二、唐代学校教育制度唐代学校行政管理与制度课程设置唐代学校教育内容主要为儒经,唐初规定教材是《五经正义》,后来发展为九经,并将九经分为大中小三类,大经有:《左传》、《礼记》;中经为:《诗经》、《仪礼》、《周礼》;小径为:《周易》、《尚书》、《公羊传》、《毂梁转》,其中大中经是必修课,小经是选修课。《论语》、《孝经》是公共必修课,《老子》也曾作为公共必修课。

第十四页,共42页。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制度二、唐代学校教育制度唐代学校行政管理与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淘汰与留级制:留级或复本役。制裁与解退制度:制裁——无故喧哗,悖慢师长,打架斗殴;解退——连续下第或九年在学无成,违假期不归,都开除学籍。休假制度常假:旬假、田假(五月)和授衣假(九月)。制假:元日、上元节、寒食清明节、佛祖降生日、皇帝诞辰日

第十五页,共42页。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制度二、唐代学校教育制度唐代学校行政管理与制度考试制度旬试:博士主持,分读和讲两种方式,学生可任选一种。读即读经文三千言,每千言视一帖,贴三言,共三帖九言,通二及格。讲即讲经文六千言,每两千言问一大义一条,总三条,通二者为及格。岁试:在一年所学各门功课里问大义十条,通十为上,六为中,五为下,连续三年不及格,罢回原籍。毕业试:即资格试,学生有通两经,四门俊士通三经者,每年冬季上报监司。考试方法按礼部各科举士情况模拟进行。地方州县学由长吏和丞等主持。医学考试分月试(博士)、季试(太医令、丞)、岁试(太常寺丞)。

第十六页,共42页。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制度二、唐代学校教育制度唐代专门学校

律学:培养熟识唐朝律令的行政官员。

算学:训练天文历法、财经管理、土木工程方面的人才。学生年龄在十四至十九岁,分两个专业:学习古章算数和当代应用算数。学制九年。书学:训练通晓文字并精于书法的官员。身份,年龄同算学,课程以《百经》、《说文解字》为主。医学:培养掌握中医药知识技能的人才。医学专业包括五科:体疗(七年)、疮肿(五年)、少小(五年)、耳目口齿(四年)、角法(三年)、针学专业要求了解静脉和穴位,熟识各种症候,掌握九种阵法应用。按摩专业教学生消息引导,学会治疗风寒暑热饥饱劳役八项疾病,并习正骨术。药学专业与药园一起,教识别药物,掌握药材的收采、存储和制造技术。

第十七页,共42页。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制度二、唐代学校教育制度唐代专门学校兽医学:教授治疗牲畜疾病的知识和技术,边学习边参加治疗,合格者补位兽医。天文学:分三科教学:天文、历法、漏刻,重视实践。专门学校范围广、门类多,办学方式多样,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实科学校,相比于欧洲十七八世纪出现早了近千年。

第十八页,共42页。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制度二、唐代学校教育制度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封建学制体系学校与科举关系极为密切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唐京城长安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亚洲许多国家曾派大批学生到长安留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日本是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次数、人数较多的国家。隋时两批、唐时十三批,每批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二三十人。如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新罗在唐开成五年(840年)一次归国留学生一百零五人。从九至十世纪中叶,新罗留学生在中国科举及第就有九十多人。新罗还建立了以唐为蓝本的教育和科举制度,并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第十九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一、隋代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朝迫切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政府各级行政机构;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分享政治权力;士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日益衰落,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强化中央集权,收回落于地方中正官手中选士大权的需要。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诏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十科举人。据《通典》考证,十科中的“文才秀美”科就是进士科,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正式产生,自此以后为历代王朝沿用,维持达一千三百年之久。第二十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二、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唐朝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在选士制度上补充和发展了科举制,使其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唐朝在武则天统治时对科举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皇帝亲自策问贡士,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形式;通过武举选拔军事人才,开创了武举的先例;开创了糊名考试的方法。唐玄宗天宝十二年,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习。第二十一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三、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生徒乡贡尚书省户部审查礼部省试吏部复试书判身言第二十二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四、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科举考试有两种类型:每年定期举行的常科和由皇帝根据需要举行的制科。常科即常设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制科也称特科道举、童子、武举等。秀才该科注重选拔学识渊博、出类拔萃的人才。隋唐科举取士以秀才科级别最高,录取最难。考方略策(计谋策)五道题,依文理通顺透彻程度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录取,对应正八品上、正八品下、从八品上、从八品下。进士科该科注重考核诗词歌赋。录取率是百分一、二。在科举考试科目中,进士科最受重视,这也是唐诗繁荣发展的一大动力。考时务策五道,开始还有贴经和杂文,后以诗赋代杂文。录取两等,甲等授从九品上官职,乙等授从九品下。第二十三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四、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科举考试有两种类型:每年定期举行的常科和由皇帝根据需要举行的制科。常科即常设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制科也称特科道举、童子、武举等。明经该科注重考核儒家经典。它侧重于考察记忆力,只要熟读经文和注释就能通过,因而录取人数较多,每年约一百人左右。录取分四等,分别授予从八品下、正九品上、正九品下,从九品下等官职。明法该科注重考核法律知识,选拔司法人才。考生主要来自律学的学生和州县的乡贡,录取人数较少,第二十四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四、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科举考试有两种类型:每年定期举行的常科和由皇帝根据需要举行的制科。常科即常设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制科也称特科道举、童子、武举等。明字该科注重考核文字书法,也称明书科。考生主要来自书学学生,先试帖经,然后口试、笔试。授予从九品下。反映了唐朝重视书法的风尚。明算该科注重考核算术,要求详明术理。考生主要来自算学生,及第后授予从九品下官职。第二十五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四、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科举考试经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等,间或采用口试。帖经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记诵能力。墨义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回答,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只要熟记经文和注释就能答出来。笔答曰墨义,口答为口义(口试)。口试即考生当场口头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这种方法比较灵活,但随意性大,容易产生舞弊现象。第二十六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四、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策问要求学生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诗赋要求考生当场作诗赋各一篇,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以上五种考试方法从不同的层面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对儒家经典的死记硬背;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考试方法的多样化。第二十七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五、科举考试对考生的影响孟郊:“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刃伤”“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第二十八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六、隋唐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将育人和选士制度紧密结合。

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经过科举考试和吏部的选拔才能取得官职;而学校的教学活动只能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因此,学校教育是科举制的前提,科举制则是学生取得官职的必由之路。第二十九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六、隋唐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和学校教育之间相互制约。科举考试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兴衰;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学校教育是科举制的基础,科举制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指挥棒。第三十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六、隋唐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考试影响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学校是科举的预备机关。科举考试的内容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科举考试的方法也是学校考核学生的方法。结果造成学生只会背诵经典章句,善辞赋而少实学,应试能力强,任事能力差,对学校教育带来不良影响。总之,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存。第三十一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七、隋唐科举考试的作用于影响积极方面:科举考试把选举大权集中在中央吏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科举考试使士子获得参政机会,打破了士族地主垄断统治权力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科举考试要求统一的内容和标准,有利于思想的统一,有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正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科举制的原因所在。科举考试使选士与育人紧密结合,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重视学生的学识和才能,而不是出身和门第,使人才选拔较为客观公正,对后来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十二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七、隋唐科举考试的作用与影响消极方面: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科举考试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尽管科举考试有一套完备的制度,表面看来很客观公正,事实上评分时主观因素往往影响其客观性。科举考试使“通榜”(主考官)和“行卷”(考生)等舞弊现象滋生。第三十三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七、隋唐科举考试的作用与影响消极方面: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方法束缚人们的思想、败坏学风,使知识分子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重权威轻创新、重继承轻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依附性强、独立性差的性格特征。即思想控制、文化控制、精神控制。科举制是儒家“学而优而仕”原则的主要途径,在其影响下士人读书具有强烈的功利性,严重影响了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第三十四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七、隋唐科举考试的作用与影响影响科举制度产生后远播海外,对东亚和世界文明产生过重要影响。如西方国家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是借鉴中国科举制度建立起来的。在东亚,日本早在公元7至8世纪就实行了科举制度;韩国是中国域外实行科举时间最长的国家(958—1894,共936年);越南是东亚三国中最迟实行科举也是世界上最晚废止科举的国家(1075—1919)。可见科举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各国文化水平的提升。第三十五页,共42页。第三节隋唐科举制度七、隋唐科举考试的作用与影响1994年韩国纪念废止科举100年举办模拟科举考试第三十六页,共42页。第四节韩愈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人称昌黎先生,著作有《韩昌黎集》。韩愈的《师说》,是我国关于教师论的名作。代表了世俗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客观上符合中小地主阶级以及农、工、商等小生产者的利益与要求,因而具有积极意义。他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老学说,是一个重振儒学的卫道者。第三十七页,共42页。第四节韩愈的教育思想二、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的思想“明先王之教”,实现“学所以为道”。“明先王之教”要求发扬先王所倡导的教育,通过教育使人明白“学所以为道”。认为先王之教就是仁义道德,世上万事万物就是依此依据而生成排列的,仁义道德贯穿于一切事物中,小到家庭饮食习惯,大到社会的典章制度,也就是儒家仁义道德的全面体现。仁义道德又体现在儒家教材中。“学所以为道”就是要通过教育的手段,使人重现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