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溶液》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溶解度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2、通过实验分析,知道要定量表示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大小需控制的量和达到的状态,形成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溶解度的含义。3、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了解气体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4、通过实验探究,体会“控制变量”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探究温度对溶解性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及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课题
[引
言]同学们在家中冲过糖水吗?冲糖水有许多奥秘呢!你在冲糖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奥秘呢?(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大家的交流,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或有哪些疑问?对学生的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给予肯定,接着和同学一起分析、比较,把一些简单的、重复的问题划掉。并把问题上升到固体物质(不仅仅局限于糖这种物质)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分析、思考、筛选,留下最想解决的问题:影响固体物质在溶解限量的因素有哪些?通过生活中熟知的冲糖水的例子,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如何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并认识到不能盲目的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探究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提出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温馨提示)如果有许多因素会同时影响某一实验结果,当我们要研究其中的一种因素时,要控制其它因素保持不变,只研究这一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实验】实验1:探究溶质、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加入5mL水并振荡加入5mL酒精并振荡食盐
碘
结论
实验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以硝酸钾为例)思路分析: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_。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在_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升高温度时,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__;当降低温度时,其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_。【获得结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学生猜想影响因素:①温度②溶质的种类③溶剂的种类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展示实验方案。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现象,推断出结论: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溶质和溶剂种类的影响。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条件的控制在实验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学会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形成概念(问题)如果想设计实验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的大小,这些方法行吗?为什么?(多媒体展示)从“不同温度”“不同量溶剂”“溶液是否饱和”三个方面设计的实验。(设问)如果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大小,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控制哪些量?【过渡】物质的溶解性是定性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若要定量表示溶解能力的大小,化学上通常用溶解度来表示。(问题)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溶解度的概念吗?(提问)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4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学生从三方面分析三种方法的不可行,以此为基础总结出溶解度的概念。学生根据刚才的问题,总结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教师做适当补充。学生总结溶解度的定义。学生根据自己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进行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度定义中包涵的四要素。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理解如何用溶解度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
理解概念
【我来找茬】1.100g水中溶解了36g食盐刚好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g。2.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了3.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3.20℃时,10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4.在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了33.3g氯化铵,则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学生根据溶解度定义的四要素,找出问题所在,并做解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溶解度的含义。
理清关系【过渡】以前我们在描述物质的溶解性时,常这样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那么有多大差别呢?“微溶”“易溶”又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展示】用数轴方式展示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总结】溶解度是通过具体的数值来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强弱的。学生自学P15页,理解如何用溶解度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强弱。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类法在化学中重要作用
知识拓展【过渡】我们已经知道,气体也能溶于水,而且不同的气体溶解性是不同的,哪如何定量表示气体的溶解性大小即溶解度呢?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交流共享)你能解释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吗?1、打开汽水瓶盖,你能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2、喝了汽水后,你常会打嗝,这是什么原因?3、烧水时,开始水壶底部会有气泡冒出,这是水蒸气吗?4、天气闷热时,鱼儿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这是为什么?学生自学P14“多识一点”,了解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归纳理解能力。感受化学知识就在身边。交流收获你能谈一下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板书。学生先自我总结,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总结本节知识,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课堂达标1、要使溶解度增大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水B、增加溶质C、不断搅拌D、升高温度2、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A.温度高低B.溶质、溶剂的量C.溶剂种类D.溶质种类3、打开汽水瓶塞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A、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B、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C、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D、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4、60℃时,50g水中溶解10.48gM恰好达到饱和,则M属于()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无法确定5、“20℃时KClO3的溶解度为7.4g”,它表示()A、20℃时,100gKClO3饱和溶液中含KClO37.4g。B、20℃时,KClO3在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C、100g水最多溶解7.4gKClO3。D、20℃时,100g水溶解7.4gKClO3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6、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20g食盐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为()A、70gB、69gC、68gD、67g学生独立完成达标习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溶解度定义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溶解度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溶解度知识既是上节课饱和溶液知识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海水晒盐”的知识提供理论依据,所以熟练掌握溶解度知识非常重要。提升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板书设计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一、溶解度温度(一)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三)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四)气体溶解度及影响因素学情分析关于溶解度,学生已经知道固体物质在水中是不能无限制地溶解,最终是会达到饱和状态的;也知道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不同。但他们还不知道怎样科学地表示物质的这种溶解性,对“究竟有多少因素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各种因素是怎样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等一系列问题是不清楚的。本课题从定性到定量,知识内容上加深了,研究方法上提高了,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提升了一个层次。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糖水入手,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效果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溶解度的概念、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以及了解了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所以评测习题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内容上。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较好,少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溶解度四要素掌握得不太好,特别是四要素中的“100g溶剂”,只简单地记住“100g”这个数据,而忽视了是“100g溶剂”还是“100g饱和溶液”,这个问题也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出现最多的问题。一定要求学生仔细看清题目中的描述。2、根据溶解度对溶解性的分类,只简单地记住了10g、1g、0.01g这三个数据,而忽略了分类的标准:20℃时物质的溶解度。当然,《评测习题》中的这六个题,仅涉及到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难度较小,有关溶解度的简单计算没有体现。虽然课标对溶解度的计算要求降低了,但是在下一节课或后面的学习中也应该简单的渗透,这样有利于与高中所学的溶解度知识有一定的衔接。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溶液》之课题3——《物质的溶解性》。旧教材中将溶液的知识分散在八年级第三单元《溶液》”和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中,而新教材将这两部分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对溶液知识体系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一节,主要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可以用两课时完成。本节课主要研究的是第一课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贯穿溶液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使学生对溶液从定性认识转向定量认识,并为结合数据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结晶方法的选择等提供了较好的数据支撑,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用定量数据指导定性实验的观念。通过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学生对溶液及其组成、基本特征有了初步认识,能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并初步了解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定量研究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限度,提出了固体溶解度概念,顺应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意识,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评测练习1、要使溶解度增大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水B、增加溶质C、不断搅拌D、升高温度2、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A.温度高低B.溶质、溶剂的量C.溶剂种类D.溶质种类3、打开汽水瓶塞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A、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B、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C、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D、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4、60℃时,50g水中溶解10.48gM恰好达到饱和,则M属于()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无法确定5、“20℃时KClO3的溶解度为7.4g”,它表示()A、20℃时,100gKClO3饱和溶液中含KClO37.4g。B、20℃时,KClO3在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C、100g水最多溶解7.4gKClO3。D、20℃时,100g水溶解7.4gKClO3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6、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20g食盐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饱和食盐溶液的质量为()A、70gB、69gC、68gD、67g课后反思溶解度概念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很重要也比较难理解的概念。本节课先通过问题引领和实验探究,使学生逐步理解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然后通过设计不同的方法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引导出溶解度的四要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最后利用“我来找茬”的环节加深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明确定义中包含的四要素缺一不可。这样的设计,使本节课的重难点逐一得到解决和突破。本节课最大亮点是改变了“溶解度”概念的教学方法,由原来的教师直接给出转变为通过分析“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的不同方法”来引导学生先总结出溶解度的四要素,再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来自己归纳溶解度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当然,本节课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就是在探究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时,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被打开,如:设计温度对溶解性的影响时,学生的实验方案仅仅局限在让等质量的硝酸钾溶解在不同温度的等量的水中,而忽视了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硝酸钾至试管底部有固体剩余,然后加热试管,看到固体全部溶解后,再将试管冷却这一实验方案。可以说后一种方案更简单,且避免了因学生不清楚硝酸钾在20℃的溶解度,无法确定实验时所用硝酸钾的质量和水的体积,而且实验结论的设计更符合后一种方案(有关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的实验结论最好不提前给出框架,应由学生实验结束后自行总结)。如果课堂上教师能稍微引领,那有关温度的探究实验方案会更加完善。总的来说,从学生的表现来看,有关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这两个重难点学生掌握理解得还是挺好的,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从多方面去研究探讨,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课标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方形的面积-北师大版
- 公司与公司借款合同(2025年版)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6 动物乐园|北师大版
- (高清版)DB45∕T 203-2022 绿色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练习卷(易错题)-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含答案)
- 模拟试卷五(原卷版+解析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全真模拟卷(部编版五四制)
- 第三课 表格的修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龙教版
- 2025年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度实习生实习基地共建实习劳动协议书
- 2025年度新能源产业研发人员招聘与技术支持协议
- 2025年02月黄石市残联专门协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开学典礼校长致辞
- 蚌埠介绍-蚌埠简介课件(经典版)
- GB/T 15561-2024数字指示轨道衡
- 探究烟花爆竹知识产权-洞察分析
- 《汽车专业英语》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
- 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烟草栽培(二级)鉴定理论考试复习题库-上(单选题汇总)
-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春节气介绍PPT模板课件
-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共41页)
- 物品出入库明细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