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资源环境_第1页
节能减排、资源环境_第2页
节能减排、资源环境_第3页
节能减排、资源环境_第4页
节能减排、资源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与环保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简介化工与环保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为构建“北京工业发展的智力支撑平台”而建立的专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心依托北京化工大学,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化有限公司、北京华腾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由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具体组织开展业务。中心职能定位于“成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工业企业在化工与环保领域进行技术交流的桥梁;组织联合技术攻关、实施项目合作的载体"。化工与环保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主要业务包括技术转移与运作、咨询、商业服务以及组织交流会议和培训.中心下设综合办公室、信息部、开发部、中试基地等机构,并充分利用其他社会资源,通过建设功能全面、系统完善的化工与环保专业领域内的“技术转移技术支撑平台”、“技术转移信息支撑平台"、“技术转移服务支撑平台”,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团队,为企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综合服务,实现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技术转移与人才转移。

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211311671”节能减排、资源环境HYPERLINK油气田钻井污水处理技术 PAGEREF_Toc211311676\h12HYPERLINK\l”_Toc211311677"物化-生物组合技术处理高盐难降解化工废水 PAGEREF_Toc211311677\h14HYPERLINK焦化脱硫废液处理及副盐资源化利用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678\h15HYPERLINK\l”_Toc211311679"分子印迹吸附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及资源化技术 PAGEREF_Toc211311679\h17HYPERLINK\l"_Toc211311680”工业蒸汽锅炉节水成套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680\h19HYPERLINK\l"_Toc211311681"稀土节能型煤炭助燃除灰剂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681\h21HYPERLINK\l"_Toc211311682”稀土型高温固硫除灰剂 PAGEREF_Toc211311682\h23HYPERLINK\l”_Toc21131168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683\h25HYPERLINK\l”_Toc211311684"餐厨和果蔬垃圾高效厌氧消化生产沼气技术 PAGEREF_Toc211311684\h26蚯蚓生物堆肥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685\h28HYPERLINK\l"_Toc211311686”生物质缺氧裂解气化集成技术 PAGEREF_Toc211311686\h30HYPERLINK\l"_Toc211311687"农作物秸秆无污染制浆及综合利用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687\h32HYPERLINK\l"_Toc211311688"利用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发酵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料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688\h34HYPERLINK\l"_Toc211311689"沼气提纯生产车用燃料和生物天然气技术及设备ﻩPAGEREF_Toc211311689\h36HYPERLINK\l"_Toc211311690”智能型有机废弃物高效生物堆肥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690\h38HYPERLINK\l"_Toc211311691"精细化工化学建材HYPERLINK\l”_Toc211311692"可再分散乳胶粉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692\h40HYPERLINK选择性红外吸收材料的工业化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694\h44HYPERLINK\l"_Toc211311695”采用特殊精馏新工艺合成低成本无水叔丁醇ﻩ211311695\h46HYPERLINK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钡基电子陶瓷粉体技术 PAGEREF_Toc211311696\h48HYPERLINK\l"_Toc211311697”纳米级氧化铟锡复合粉体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697\h50HYPERLINK\l”_Toc211311698"卤化丁基胶的热可逆共价键交联技术 PAGEREF_Toc211311698\h52HYPERLINK\l"_Toc211311699"聚丙烯酸盐无磷助洗剂的合成技术 PAGEREF_Toc211311699\h54HYPERLINK\l"_Toc211311700"6-氯己醇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00\h56HYPERLINK\l"_Toc211311701"活性氧消毒剂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01\h57HYPERLINK\l”_Toc211311702”高弹性聚氨酯粘结剂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02\h60_Toc211311704”润滑油深度脱酸剂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04\h63HYPERLINK聚丙烯酰胺绿色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06\h66HYPERLINK\l”_Toc211311707”新型沉淀法超细白炭黑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07\h68HYPERLINK沥青碳微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11\h75HYPERLINK\l”_Toc211311712"高表面积植物基活性炭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12\h77HYPERLINK\l"_Toc211311713"新型脂肪族高效水泥减水剂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13\h78HYPERLINK\l"_Toc211311714”纳米铜粉润滑油添加剂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14\h80HYPERLINK\l"_Toc211311715”VAE乳液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15\h82HYPERLINK\l"_Toc211311716"UV光固化印刷油墨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16\h84HYPERLINK\l"_Toc211311717"微电子工业用光固化油墨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17\h86HYPERLINK\l"_Toc211311718"光固化涂料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18\h87HYPERLINK\l"_Toc211311719"热反射建筑功能涂料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19\h89HYPERLINK\l"_Toc211311720”多乙烯多胺有机硅水溶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ﻩPAGEREF_Toc211311720\h90HYPERLINK\l"_Toc211311721"新型多功能室温自交联乳液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21\h91HYPERLINK\l"_Toc211311722"功能性丙烯酸系纳米建筑内外墙涂料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22\h93HYPERLINK\l”_Toc211311723"重防腐纳米陶瓷涂料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23\h95HYPERLINK\l"_Toc211311724"丙烯酸粉末涂料生产ﻩPAGEREF_Toc211311724\h97HYPERLINK酚醛泡沫保温板材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36\h120HYPERLINK\l"_Toc211311737”聚丙烯发泡成型工艺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37\h123HYPERLINK\l"_Toc211311738"双层复合共挤软面塑料板材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38\h124HYPERLINK\l”_Toc211311739”精密医用塑料导管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39\h126HYPERLINK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抽油杆扶正器、接箍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41\h130HYPERLINK基于自愈机制的石化动设备智能维修保障系统ﻩPAGEREF_Toc211311744\h134HYPERLINK\l”_Toc211311745"锅炉回转空气预热器接触是柔性节能密封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45\h136HYPERLINK大型电机防润滑油侵蚀线圈安全密封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49\h141HYPERLINK\l"_Toc211311750”水解聚丙烯腈钾盐干燥工艺和设备ﻩPAGEREF_Toc211311750\h142HYPERLINK\l"_Toc211311751”大型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51\h144HYPERLINK\l”_Toc211311752”生物化工医药HYPERLINK细菌发酵法合成L-乳酸的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54\h148HYPERLINK\l"_Toc211311755"酶法合成生物柴油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55\h150HYPERLINK\l"_Toc211311756"新型固体酸碱催化法生物柴油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56\h154HYPERLINK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60\h162HYPERLINK\l"_Toc211311761"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龙的合成工艺 PAGEREF_Toc211311761\h164HYPERLINK\l"_Toc211311762"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S-腺苷-L-蛋氨酸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62\h166HYPERLINK\l"_Toc211311763”青霉素和柠檬酸废菌丝体的综合利用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63\h168HYPERLINK\l"_Toc211311764"木糖醇绿色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64\h170HYPERLINK\l”_Toc211311765"抗桃褐腐等果疏病害绿色农药的研制ﻩPAGEREF_Toc211311765\h172HYPERLINK\l”_Toc211311766"大豆异黄酮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66\h173HYPERLINK\l"_Toc211311767"低聚木糖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67\h176HYPERLINK\l"_Toc211311768”发酵法番茄红素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68\h178HYPERLINK\l"_Toc211311769"海藻糖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69\h182HYPERLINK\l”_Toc211311770”中药连续提取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70\h184HYPERLINK\l”_Toc211311771"莱菔硫烷的提取技术及新药开发 PAGEREF_Toc211311771\h186HYPERLINK\l”_Toc211311772”石榴皮中活性成分(鞣花酸)分离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72\h187HYPERLINK\l”_Toc211311773"玫瑰精油生产技术 PAGEREF_Toc211311773\h188HYPERLINK\l”_Toc211311774"生物乙烯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74\h190HYPERLINK\l"_Toc211311775”中药复方降糖灵的联合开发ﻩPAGEREF_Toc211311775\h191HYPERLINK\l”_Toc211311776”植物油基聚醚多元醇生产技术ﻩPAGEREF_Toc211311776\h192

节能减排、资源环境棉纤维素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简介我国棉纤维素产量处于100多万吨左右。在工业生产中,生产棉纤维素产品,一般是以棉短绒(竹子,木材,麻纤维等)为原料,类似造纸工业中的制浆造纸过程,经过高温碱蒸煮、次氯酸钠漂白、酸处理、干燥等工艺制成。但在高温碱蒸煮和次氯酸钠漂白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黑液和漂洗废水,其含有有机氯化合物、二恶英等有害物质。目前国内棉纤维素和相关行业在这一问题上大多采取“末端治理”的方式,被动地投入大量的资金,不但收益甚微,并且要承担高额的运行成本,同时又面临着对其附生物—污泥处置的难题。我国大多采用填埋方法,易于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而且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研究结果表明在制浆工艺上有了重大突破.在与之配套的关键反应器和辅助设备的制造上也取得了创新的成果,明显取得了节能、节水、减排的效果,并已进行工业装置的设计和制造,用于示范化的工业生产。现已具备了建设生产线的条件。技术指标吨浆制造成本降低250~300元。应用范围人民币制浆、精制棉、化纤浆粕、醋酸纤维素、食品添加剂等生产。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实施交钥匙工程。ﻬ废润滑油回收成套技术技术简介机械加工业或汽车修理业所产生的废润滑油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难以处理.本项目以废润滑油为原料,通过分子蒸馏技术处理后,变废为宝,使其又恢复到使用前的性能和指标。润滑油作为最基本的工业原料,需求量极大。本项目以废润滑油为原料,生产成本低,利润可观。国内现有技术应用情况较少。应用范围回收加工后的成品可应用于使用润滑油的各个相关行业.投资及效益分析以废润滑油等为主要原材料,主要设备是分子蒸馏装置、锅炉、凉水塔等。若生产规模为1万吨/年,设备投资约1200万元。厂房面积需1500m2,动力200KW单位产品综合效益在1500元/吨,年创效益在1500万元,一年内回收成本,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技术成熟度、合作方式可工业化生产。技术转让。ﻬ合成革生产中DMF水溶液中PVA的分离回收技术技术简介在聚氨酯(PU)革生产中大量使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PU革生产中的DMF水溶液中含有少量聚乙烯醇(PVA),在蒸馏回收DMF过程中,由于PVA易沉淀而造成蒸馏过程能耗增加、蒸馏效率下降、堵塞管道、产生固体废弃物等问题.北京化工大学经过多年研究,采用定向凝胶技术,在DMF水溶液进入蒸馏塔之前分离回收PVA,解决了蒸馏塔定时清洗问题,并且减除使用固体蒸发器,节省蒸气用量一半以上,大幅度提高蒸馏效率。同时对降低系统酸值、减轻设备腐蚀具有明显效果。回收的PVA可加工利用。因此,本技术对于促进我国PU革生产技术进步,节能节水,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提高企业和行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技术指标PVA去除率85%以上,水溶液中悬浮物去除率80%以上。应用范围合成革湿法生产工艺、纺织行业含PVA的退浆水处理。效益分析设备投入100万元左右,投入药剂费用与回收PVA的收益基本相抵,运行费用几乎为零,一年节省的蒸气用量即可回收设备投入。ﻬ秸秆生产燃料酒精和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简介该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依靠单一技术或单一组分利用的技术路线,按照生态工程原理,将多学科、多种新技术和多产品相结合,可实现秸秆生物量的分层多级利用,确定以秸秆组分分离、纤维素酶固态发酵和发酵分离耦合系统三个关键技术问题作为本研究的突破口,创立经济合理的秸秆发酵燃料酒精新工艺,大幅度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在技术经济上具备能与粮食发酵酒精相竞争的能力。市场分析该项目成果的应用前景早已人所共知,社会经济效益也不言而喻.近年来由于农村生活能源结构的变化与集约化生产的发展,秸秆田间焚烧产生的烟雾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如何合理利用秸秆日益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成熟技术很少,诸如粉碎还田,制燃烧煤气等等,由于多种原因,推广应用难于深入与持久。秸秆作为自然生态循环的大宗中间产物,如能从环境的污染源变成生态工业的宝贵原料,无疑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此以生产清洁液体燃料为龙头的秸秆的生物量全利用技术作为秸秆生态工业的突破口,同样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与典型示范性。中国农业人口占80%,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高效农业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首要目标。以生产清洁液体燃料为龙头的秸秆生态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必将为新型高效农业的形成,城乡、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生长点。是将生态农业推向高级阶段的必要条件,具有巨大市场潜力。投资及效益分析建设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设备调试及试运转费三部分组成,投资约3200万元。燃料酒精低聚木糖有机肥料合计市场价格(元/吨)45001000001500生产规模(吨/年)30002003000产值预测(万元/年)135020004503800燃料酒精低聚木糖有机肥料合计生产成本(元/吨)420050000900

吨利税(元)3001000600年利税(万元)90

10001801270ﻬ油气田钻井污水处理技术技术简介在石油及天然气勘探钻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平均每钻井1米,将产生约2~3m3污水,钻探一口井大约会产生300~600m3左右的钻井污水。钻井污水是钻井泥浆的高倍稀释的混合物,其成分复杂,含有钻井泥浆中的各种组分,如粘土、有机聚合物、油类、无机盐、钻屑、钻井泥浆添加剂等。钻井污水中的环境污染物质负荷很高,悬浮物含量常在2000mg/L以上,有时甚至在5000mg/L以上或更高,这些由钻井液中带入的悬浮物呈胶体状,加上钻井液的护胶作用,使其成为特殊的稳定体系,在水体中长时间不能下沉,导致水体生态的严重破坏且影响水的使用;COD超标几十到几百倍,排入水体将造成严重的富营养化,水发黑发臭,根本不能使用;油类物质的含量从几十mg/L到几万mg/L不等,排放环境后将造成环境质量的严重下降;另外,由于各种泥浆添加剂的带入,或有钻屑和地层矿物引入,钻井污水中含有多种危害性物质如盐及一些重金属(如Pb、Cu、Cd、Hg、Ni、Ba和Cr等),对生物有很强的毒害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钻井工艺的改进,新的低固相、无固相钻井液的应用,使化学需氧量(COD市场分析我国已存在的钻井废水池有上万个,有的废水储池已有几十年,对环境造成了持久的危害,并且,分布在所有油气田的广大区域内,危害范围非常广。我国的大庆、新疆、胜利、华北、江苏、大港等油气田每年都要进行大量的钻探作业,还要产生新的污染废水,更加剧了环境的污染。技术特点由PH值调节罐、一次混凝沉淀罐、二次混凝沉淀罐、活性碳吸附柱四个操作单元组成,这四个操作单元集成在一个拖挂车上,可牵挂移动。污水先由钻井污水储水池泵入PH值调节罐,根据试验已确定的PH值要求,进行PH值调节,然后分别在一次混凝沉淀罐和二次混凝沉淀罐中进行化学混凝反应.化学混凝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暂存池暂存.经两次混凝处理后的污水一般也不能达到排放标准,所以,还需要在其后再增加一个活性碳吸附装置。在储水池中的污水处理完后,其浓度已很高.产生的污泥排入储水池中,与池底残存的污泥混合,然后加入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待固化完成后,在其上覆盖自然土壤至地表,原储水池就变成了平地,即可进行恢复利用。技术指标(1)出水水质: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即PH6-9、COD小于100mg/L、石油类小于5mg/L、悬浮物小于70mg/L、硫化物小于1.0mg/L.(2)处理能力:100-150吨/天.技术关键(1)本项目的技术关键是专用复合混凝剂的研制与生产,这需要针对油气田钻井污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研制出高效、专用复合混凝剂。(2)不同类型活性碳对钻井污水后续深度处理的处理效果有很大的区别,因而需要进行筛选试验,并确定其最佳吸附参数.(3)移动式污水处理车的设计和上述工艺组合的实际应用问题。技术成熟度技术成熟,具有工业化生产的条件。已成功转让。ﻬ物化-生物组合技术处理高盐难降解化工废水技术简介高盐难降解化工废水是一类难处理的废水,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水含盐量高会影响生物法的处理效果,对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淡水环境中的微生物不能在较高盐浓度的环境中生存,当水中盐的质量分数大于1%时会造成细胞的质壁分离而导致细胞失活.工业高盐度废水中盐的质量分数一般都在1%以上,有时甚至高达3~5%,如此高的含盐量会对常规生物处理工艺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技术针对高盐化工废水的特点,开发了物化-生物组合处理技术.本技术具有技术成熟、处理能力强、成本较低的优点。首先采用切实可行的物化处理工艺,对该类废水进行预处理,在降低盐度、COD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能。预处理后的废水采用适宜的生物处理工艺进行进一步处理。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技术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应用范围高盐化工废水处理.合作方式已工业化,通过厂方验收,技术开发或技术转让。ﻬ焦化脱硫废液处理及副盐资源化利用技术技术简介目前国内很多煤气或炼焦企业采用氨法煤气脱硫工艺,但是其脱硫废液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一直是个难题。北京化工大学经过多年研究,根据焦化厂脱硫废液的特点,采用活性碳和少量化学药剂对焦化脱硫废液进行脱色除杂,通过分步结晶法提取含硫代硫酸铵的混盐和纯硫氰酸铵,开发了焦化脱硫废液处理及副盐资源化利用技术,处理后的氨水全部回收,并可继续用于脱硫系统。脱硫废液经处理后,其中的副盐几乎被全部提取,含盐率大大降低,同时脱硫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需补水,实现了节水、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技术工艺简单,新颖可靠,先进实用,解决了焦化企业脱硫废液的环境污染问题,节约用水,实现节能减排。在获得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还从脱硫废液中提取大量化工产品,在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为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变废为宝,一举两得。技术指标回收硫氰酸铵的含量≥95%;回收含硫代硫酸铵、硫酸铵的混盐经简单处理作为化肥使用;处理后的焦化脱硫液废水全部可以回用,回用水中含盐量<2g/L。应用范围所有采用氨法煤气脱硫工艺的煤气或炼焦企业中脱硫废液提盐回用.市场分析脱硫废液提取的副盐产品之一硫氰酸铵应用于医药、化学合成的中间体,用于合成农药三环唑、叶青双、印染辅助剂、油田追踪剂、黑色镀镍,用于制造人造芥子油、摄影药剂、聚丙烯腈的抽丝溶剂、化学分析试剂(如银、汞和微量铁的测定)、涂锌添加剂、电镀添加剂等,同时还应用于贵金属的浮选、橡胶处理、搞菌素的分离,其也是制造氰化物、亚铁氰化物和硫脲的原料,市场需求量巨大.效益分析按30吨/天脱硫液量计算(每天大约生产5吨硫氰酸铵),投资额大约为600万元,含量95%的硫氰酸铵市场价在6000元/吨以上,年净收益在400万元以上.合作方式本技术已应用于工业化,技术转让,实施交钥匙工程.ﻬ分子印迹吸附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及资源化技术技术简介北京化工大学在完成国家863计划“分子印迹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技术"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吸附剂选择性吸附机理的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将壳聚糖在处理后的青霉素废菌丝体上进行包覆,开发了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技术。该技术结合菌丝体生产成本低和分子印迹壳聚糖吸附剂吸附容量高的优点,和普通的分子印迹技术相比,价格低廉.吸附容量比菌丝体吸附剂相提高1倍以上,寿命提高3倍左右.目前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其中两项已授权,分别是:1、菌丝体表面包覆生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ZL0213031。9);2、改性菌丝体水处理及制备方法(发明专利,ZL021567387)。在处理工业废水时,采用普通的固定床离子交换形式容易发生堵塞。结合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北京化工大学开发了膨胀床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吸附剂处理装置,可以直接处理含颗粒的工业废水。该技术于2000年5月通过了国家石油化工局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意见为“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北京市2001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发明类)。我国工业废水中,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占了相当比例,而且很难处理。1、皮革行业:我国目前有制革厂1100~1300多家,每年产生的含铬废水达1500~2000万吨以上,目前70%以上的厂家没有针对铬离子废水处理,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皮革厂含铬工业废水的处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2、电镀行业:我国目前拥有电镀厂3000多家,仅电镀行业每年产生的工业废水就达500万吨以上,所含的重金属离子有Ni2+、Cr3+、Cu2+、Zn2+等,若能解决重金属离子污染,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3、信息电子产业:印刷电路板行业产生了大量含铜离子废水,在深圳和佛山等信息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产生的重金属离子废水已成为当地主要污染源之一;4、冶金行业:我国冶金行业排出的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更是惊人,每年500万吨以上,其中排放的重金属离子较多有Cd2+、Ni2+、Cr3+、Cu2+等;5、无机化工行业:产生的含重金属离子如Pb2+、Cr3+、Ni2+、Co2+等有害离子的废水更多,如我国仅红矾钠(含Cr盐)的厂就有100多家,每年产生大量的含Cr3+废水,对当地的水源和资源及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该技术在上述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随着重金属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重金属价格持续上涨,我们将其吸附进行回收利用,还会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技术指标本技术能够使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吸附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达到40~120mg/g,使用批次达到20次以上,对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控制在1。5元/吨废水。应用范围含铬工业废水、电镀厂废水、含铜工业废水、皮革生产工业废水等行业。效益分析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电镀、皮革等行业每年排放重金属离子废水达到12.35亿吨。若将这些废水用壳聚糖处理后达标排放,我国每年将需要壳聚糖重金属离子处理剂10万吨以上.而贵重金属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重金属的回收,也会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合作方式已实施工业化,技术转让。ﻬ工业蒸汽锅炉节水成套技术技术简介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枯竭,人类的环保和节水意识大大增强.锅炉是耗水大户,工业发达国家的锅炉耗水量一般占第三位,仅次于冷却水和产品处理-清洗用水。锅炉水处理又与锅炉安全直接相关。水处理不当给锅炉所造成的后果可概括为结垢、腐蚀和汽水共腾.结垢直接影响传热和汽水正常循环,轻则造成垢下腐蚀、燃料浪费和缩短锅炉寿命,重则引发胀管、变形或爆管事故。腐蚀直接影响材料强度,轻则缩短锅炉寿命,重则造成裂纹、泄漏甚至爆炸事故。汽水共腾直接影响蒸汽质量,可能导致过热器及其它用汽设备结垢甚至引起安全事故.由北京化工大学完成攻关的“工业蒸汽锅炉节水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来源于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突破了锅炉必须排污的观念和传统,首次开发了排污率接近于零的蒸汽发生技术,提出并实现了接近零排污工况下的系统平衡,提出了核态清洗强化的新概念,研究开发了接近零排污工况下的锅炉防腐阻垢方法,首次提出超分子型结构缓蚀剂的概念,制备了能有效防止凝结水系统腐蚀的超分子型结构的缓蚀剂,研究开发了纳米膜法凝结水系统防腐蚀技术,首次实现了工业蒸汽锅炉在接近零排污工况下的安全、经济运行,成套技术属国际首创,构思新颖,具有特色,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指标工业蒸汽锅炉节水成套技术是一套集成技术,主要包括排污率接近于0的蒸汽发生技术,系统平衡技术,核态清洗强化技术,防腐蚀膜的制备技术,具有核态清洗强化作用的防腐阻垢剂等。该技术的理想是零排污,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锅炉排污率≤0.3%,吨蒸汽补水量≤0。3t,碳钢腐蚀率≤0.02mm/a,阻垢率≥99%。已推广应用状况通过在国产工业锅炉及引进的德国锅炉上的运行,证明了该技术是一套安全、节能、节水和环境友好的蒸汽发生技术,能够从蒸汽发生的源头上杜绝污染,消除离子交换剂再生废盐水、溶盐废水、反洗水、冲洗水、污染凝结水、连续排污水、定期排污水等的排放,使锅炉这个耗水大户在零排污工况下更安全、更经济的运行,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该技术所达到的节水和废水排放指标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并通过了专家委员会和国家科技部的鉴定和验收.

稀土节能型煤炭助燃除灰剂生产技术技术简介煤炭助燃除灰剂的主要作用是在煤的燃烧过程中,插入到煤炭中的C—C键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使原有的长链分解成短的碳链,从而增加煤的透气性,易于燃烧.并且该助燃剂具有较强的携氧能力,有利于煤中挥发成分和碳的燃烧,提高燃烧速度和完全度,促进煤的完全燃烧,使烟气中的挥发物、飞灰含碳量和锅炉排渣含碳量大幅度降低。同时可以改善煤炭燃烧时生成焦渣的分散性,降低燃烧室壁、锅炉壁等处的结渣,从而提高了传热效率,提高锅炉热效率,达到节煤的效果。技术指标1、外观:浅灰色固体粉末;2、稳定性:常温下可保存三年;3、可燃性:不燃;4、毒性:无毒.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热电,冶炼等煤炭消耗大户行业,改善煤炭的燃烧性能,降低烟气排放中污染物的排放,具有节能环保双重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应用于钢铁行业中,作为烧结矿改进剂,具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返矿率、提高烧结强度和转鼓指数等作用。市场分析随着国家对环保节能理念的广泛推行,煤炭燃烧状态的改善势在必行,相应的环保节能型添加剂也会得到广泛应用。稀土型助燃催化剂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煤炭的携氧能力,具有明显的助燃节能的效果。在助燃剂加入量为0。6%时,能保持节煤率在4~12%左右.同时因其所有的元素均为环保型的元素,对环境始终是安全的.效益分析以1000吨/年的生产规模计,需100m2生产车间,主要合作方式技术转让。ﻬ稀土型高温固硫除灰剂技术简介以环保型原料稀土元素和铁系元素制成的催化剂,不仅具有催化助燃的作用,同时能促进硫氧化物转化为硫酸盐,为了防止生成的硫酸盐在高温时分解,同时引入钙+、铝、硅等元素,使其与之形成高温时难于分解的复式盐,从而提高了高温时的固硫效率.一般的钙剂固硫剂在温度高于1000℃时,固硫率往往低于40%,通过引进稀土型助燃固硫催化剂,以及高温固硫元素,使得改进后的钙剂固硫剂固硫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温度等于900℃,Ca/S=1.5~2。0时,固硫率为73~84%,在温度高于1000℃,Ca/S=1。5~2。0时,固硫率为54~68%,降低了大量的烟尘与酸性硫氧化物有害气体的排放。能够使使用低硫煤的流态化床炉和中小型各种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靠近或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技术指标该产品为灰褐色固体粉末,密度为2。0g1、稀土型助燃固硫催化剂的引入,不仅大大提高了固硫效率,同时具有助燃节能的效果。在固硫的同时仍能保持节煤率在4~8%左右;2、引入高温固硫元素,稳定了高温时的固硫率;3、所有的元素均为环保型的元素,对环境始终是安全的。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热电,冶炼行业,改善煤炭的燃烧性能,降低烟气排放中污染物的排放,具有节能环保双重作用。市场分析随着国家对环保节能理念的广泛推行,煤炭燃烧状态的改善势在必行,相应的环保节能型添加剂也势必会得到广泛应用.当前,国内外关于煤燃烧过程中硫氧化物的脱除,主要是通过烟气钙剂湿法脱硫,其脱除率在90%以上,但其设备的投资一般在1。2亿到1。45亿之间,每天的运行成本在200万元以上,目前在我国只有部分新型的大容量的火力发电厂采用,对中小型的发电机组和旧式电站锅炉并不适用也不经济.相对于湿法脱硫,干法脱硫完全省去了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只有固硫剂一种决定,远低于湿法的运行成本,对于以中低硫煤为燃料的发电和工业锅炉来说,是比较明智和科学的选择。效益分析以1000吨/年的生产规模计算,需100m2生产车间,设备投资为15万,流动资金为10~合作方式技术转让。ﻬ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技术简介人工湿地是一种综合的生态系统,利用它的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的再生原理,可以达到良好的内部循环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再利用,是正在不断得到推广的污水处理实用技术。这项技术符合我国国情,尤其适用于广大农村、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在我国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国家已经将重点转移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特殊工业废水方面。将人工湿地用于处理特殊工业废水,这是人工湿地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和趋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氮和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适合处理间歇排放的污水等主要特点。本技术采用二级潜流人工湿地系统,除具备以上优点外,还具有无异味、冬季运行正常、防冻等优点.由于它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费、低维持技术、处理量灵活、低能耗、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技术指标无异味、不受季节影响,出水质量达到相应国家标准。应用范围适用于中小型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微污染流域水体净化。合作方式已完成3个工程应用,运行状况良好,技术转让.ﻬ餐厨和果蔬垃圾高效厌氧消化生产沼气技术技术简介餐饮业每天要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除一部分用于饲料外,其他很大部分被丢弃处理。此外,在市场上,水果和蔬菜在包装、运输和销售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果蔬垃圾,不但造成了浪费,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北京化工大学开发了餐厨和果蔬垃圾高效厌氧消化生产沼气技术。生产沼气可用于发电、供热,或经提纯后制取车用燃料,也可加压罐装成沼气罐后,替代液化石油气气罐,作为家庭用燃气。因其价格低廉、制取简便、原材料易得,且为可循环利用资源,成为代替价格日益飞涨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之一.技术指标1、干物质消化率大于50%;2、产气率大于300m3/3、反应器容积产气率大于1。0m3/(m3·4、沼气提纯后,甲烷含量大于95%,达到车用天然气的水平;5、沼渣达到有机肥料的相关标准,可作为生物有机肥料使用。应用范围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2、小区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站;3、果蔬收集、集散地和加工场等。市场分析北京市政府及部分地方政府已明文规定:“餐厨垃圾必须经过安全有效的处理,不能直接加工成畜禽饲料”。此外,果蔬收集、集散地和加工场也会产生大量的果蔬废弃物等。厌氧沼气技术可把这些有机垃圾转化成沼气、电力、车用燃料等,不但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还可以产生大量清洁能源和实现废弃物的高值利用。因其,本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效益分析建设日产1万立方米的发酵系统,总投资大约在800万元左右,其年获经济效益500~600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实施交钥匙工程。ﻬ蚯蚓生物堆肥技术技术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污水厂剩余污泥等,已对人类生活造成了威胁。如何妥善处理处置这些有机废弃物成为当前关注的问题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蚯蚓引入到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中,用人工控制的方法实现蚯蚓堆肥处理过程。在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蚯蚓利用自身丰富的酶系统蛋白酶、脂肪酶、纤维酶、淀粉酶等将有机废弃物迅速分解并转化成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加速了堆肥稳定化过程.利用蚯蚓进行生物堆肥研究,把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农业土壤调节剂。这种蚯蚓每天可消耗其体重两倍的有机生物废弃物,经济、快速地将生物废弃物转变为达到标准的肥料,只需稍为加工就可出售。应用范围城市垃圾:其成分复杂,无机物含量高,经筛选后主要包括厨余、果类、纸类等有机成分;禽畜粪便:含水率高(大都在85%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如猪粪污水COD可达81g/L),包括牛粪、羊粪、猪粪以及其他粪便;农作物秸秆及废渣:其粗纤维含量高,蛋白及可溶性多糖低,动物适口性差,包括小麦、高梁、豆类、粟类秸秆以及农作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渣;有机污泥:有机质和N、P养分高,易腐化发臭,包括市政污水厂产生的剩余污泥以及纺织、造纸等行业产生的各类污泥.市场分析蚯蚓堆肥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生态环境友好”型技术。它不仅能处理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可获得高效、稳定的有机肥料,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同时蚯蚓蚓体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可用于动物饲养;另外,蚯蚓具有积累重金属的作用,通过蚯蚓活动可改变重金属形态、减少堆肥产物对环境的影响。我国每年产生的几十亿吨有机废物需要处理,我国缺乏生物有机肥料,蚯蚓深加工产品需求量非常巨大。效益分析建设一个100亩的蚯蚓生物堆肥场,总投资约200万元,年获利约200万元,一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实施交钥匙工程。

生物质缺氧裂解气化集成技术技术简介生物质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国家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规划"中列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之一.生物质具有分布广泛、数量巨大的特点,但由于它能量密度低,又分散,所以难以大规模集中处理,这正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生物质利用水平低下的原因。生物质资源通常是指以木质素或纤维素以及其他有机质为主的陆生植物(木材、薪材和秸秆等)、水生植物和人畜粪便等,品种多、数量大,仅我国年产量即达到50多亿吨,其中可收获的各种农作物秸秆就达8亿多吨。直接燃烧生物质的传统利用方式,不仅热效率低下,而且劳动强度大、大气污染严重。本技术采用热解法制气(也称为干馏),工艺流程简单,易于运行维护,同时热解燃气的热值可以达到国家人工制气的要求.本技术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动进出料循环反应装置,并配套高效的气体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产生的气体热值可以达到15000~17000KJ/m3(标准状态),同时热解制气过程中可以产生相当数量的副产品。热解制气过程中1000kg植物体(干基)可以同时产出250~300m3可燃气、250~300kg木炭、30~50kg焦油(符合销售标准)和200~250kg木醋液。应用范围应用在农村地区,集中处理农作物废弃物,为农户提供清洁能源沼气,或者为工业提供燃气。市场分析目前全国每年产生农作物废弃物8亿吨,一个300户农户的村庄,每天平均有3吨农作物废弃物资源需要处理,资源丰富;常规能源价格飞涨,需要可再生能源补充。效益分析建设每天处理3吨秸杆的工程,总投资大约500万元,可供1000户农民生活用能或相应工业用能,年产生经济效益120万元,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巨大.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实施交钥匙工程。

农作物秸秆无污染制浆及综合利用技术技术简介用纯机械方法把农作物秸秆处理后,分成“纤维”和“细小纤维”两大部分。北京化工大学经过多年研究,分别针对秸秆处理后得到的“纤维”及“细小纤维",开发了农作物秸秆纤维无污染制浆技术及农作物秸秆细小纤维制取生物肥料技术。农作物秸秆纤维无污染制浆技术工艺中不使用石灰、烧碱,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生产用水循环使用,基本上达到零排放,其COD值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吨浆耗水小于10吨,耗水量远低于传统碱法蒸煮造浆技术(吨浆耗水100吨)。制造出的瓦楞原纸经国家纸检中心检测,达到国家B级标准。农作物秸秆细小纤维制取生物肥料技术是将秸秆处理后得到的细小纤维经厌氧发酵制取生物肥料,产品质量达到行业标准。技术指标瓦楞原纸达到国家B级标准,生物肥料符合行业标准。应用范围农业、造纸.市场分析本项目旨在变废为宝,开辟农作物秸秆纤维的巨大资源宝库,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及高科技产业发展政策、环保政策、能源政策.原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大,项目本身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将会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效益分析该项目年产3万吨瓦楞原纸、4千吨生物肥料,总投资约为2933。4万元,其中设计费20万元,设备费1477。2万元,土建费441.2万元,安装调试费150万元,管理费25万元,人员培训费20万元,不可预见费100万元,流动资金700万元。1、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项目总投资×100%=1190万元÷2933.4万元×100%=40%;2、投资利税率=年平均利税÷项目总投资×100%=(1190+371)万元÷2933.4万元×100%=53%;3、投资回收期2.5年(不含建设期及生产调试期1年)。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发酵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料技术技术简介通过厌氧消化技术,可把农作物秸秆(稻草、麦秸、玉米秸等)和畜禽粪便(猪、鸡、牛粪等)转化成沼气,同时,生产有机肥料.沼气可用作农户或养殖场自身的炊事、照明和供热等,对大型的沼气工程,还可以用来发电;产生的沼渣用来生产有机肥料,用于替代化肥,生产有机绿色食品,改善土壤的性能。该技术是解决农村和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实现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与秸秆热解气化相比,厌氧消化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厌氧消化在常温下即可生产沼气,而气化则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因而需要额外消耗能量,投入产出效益差;其次,气化产生的热解气的热值低,一般只有沼气热值的50%左右;再次,气化会产生焦油和废气,对环境会产生二次污染.正因为此,农业部已明确提出停止在全国推广秸秆热解气化技术。市场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年产生各类畜禽粪便20多亿吨,农作物秸秆7亿吨。畜禽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我国水体中COD有一半以上来自于畜禽养殖业.而农作物秸秆由于没有合适的技术加以利用,多年以来,各地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不但严重危害交通和人民财产安全,极大的浪费生物质资源,而且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投资预算工艺流程根据当地原料来源情况,作物秸秆可作为原料单独使用,也可和畜禽粪便一起混合使用。通过厌氧发酵,作物秸秆(稻草、麦秸、玉米秸等)和畜禽粪便(猪、鸡、牛粪等)被转化成沼气,剩下的残渣用来生产有机肥料,实现了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建议以村为单位,建立大、中型发酵装置,集中产生沼气,然后,通过地下管道,把沼气输送到各户。对大型养殖场,以场为单位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沼气工程.2、投资规模对一个可供200户居民生活用气的沼气工程,预计投资110~120万元左右。包括沼气发酵罐、沼气净化装置、贮气罐、输送管道、土建费用和设计费用等全部投资。效益分析沼气年运行成本以供200户居民生活用气为例,需要500m3的沼气发酵罐,设计5个发酵罐,每罐体积100m根据山东泰安的实际运行数据,该规模的沼气站年运行成本(含原料费、人工费、电费)约为4。8万元。2、沼气年产量和年收益发酵总容积500m3,平均产气率按0.5m3/m3·日,产气40天,则可年产气6万按每立方米沼气收费1.5元,可获年收益:1.5元×60000m33、沼气成本和运行效益运行效益=沼气年收入9万元-沼气年成本4.8万元=4.2万元。目前,作为农业部的示范项目,利用该技术在山东泰安市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秸秆为主原料的规模化沼气工程。上述经济分析就是基于该工程长期实际运行成本核算的结果。但该成本核算尚没有考虑到沼渣作为肥料可带来的经济收益。如果再把沼渣开发出来,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则可实现更大的赢利。除此之外,本项目还有很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的建成和使用,使农民和城里人一样,烧水做饭用上了清洁方便的管道燃气,改变了农村千百年来烟熏火燎的生活用能方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使农村秸秆乱堆乱放、脏乱差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还可使农村减少或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减轻大气污染.沼渣、沼液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使用,既可以减少化肥投入,又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沼气提纯生产车用燃料和生物天然气技术及设备技术简介通过化学吸收的方法,有效去除沼气(填埋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使沼气得到净化,达到车用燃料及天然气的质量水平,可直接车用,也可罐装成沼气罐,替代现在的罐装液化气,作为家庭使用。本技术吸收过程在吸收塔内进行,吸收塔内设置有专门设计的填料,可实现气体与化学吸收药剂的强化传质,到达高效去除的目的。吸收剂为针对沼气成分专门研制的化学药剂,可同时去除二氧化碳和硫化氢两种气体,从而大大减化了吸收工艺过程。并且吸收剂可实现多次再生利用,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该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运行可靠,提纯效率高,投资少.技术指标使用该技术提纯后的沼气达到我国《车用压缩天然气国家标准》(GB1807—2000),可直接替代汽油用作车用燃料,也可替代常规化石天然气使用。具体指标如下:高位发热量>31.4mJ/nm3;甲烷(CH4)≥95%;总硫(以S计)≤200mg/m3;硫化氢(H2S)≤15ppm;二氧化碳(CO2)<3%;氧(O2)<0。5%。应用范围大型沼气工程、烟气脱硫工程。市场分析我国有大型沼气工程3000多处,还有上百个垃圾填埋场,每年产生大量的沼气和填埋气。通过该技术,可把沼气和填埋气提纯到车用燃料和常规天然气的质量水平,从而显著提高了沼气和填埋气的质量品质,扩大了使用范围和提升了使用价值.本技术改变了目前沼气和填埋气大多只能烧锅做饭和发电,利用价值不高的现状,为沼气的高效利用和高值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效益分析日提纯1万m3沼气的净化提纯系统,总投资150~200万元。沼气提纯后,价格可达到天然气的水平,由提纯前的1.0~1。2元/m3提高到2.6~4.2元/m3,产品价值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实施交钥匙工程.ﻬ智能型有机废弃物高效生物堆肥生产技术技术简介利用生活垃圾、市政污泥、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和食品糟渣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通过好氧堆肥化处理,可生产高档有机肥料,用于绿色产品的生产.设备组成和工作过程:高效生物堆肥发酵设备主要由纵向行走大车、横向移动小车、前后错位布置的双螺旋绞龙强化搅动装置、液压系统和控制柜等部分组成。工作时,大车纵向行走给定距离后,小车横向移动给定距离,大车再纵向行走给定距离,小车再横向移动给定距离,如此重复.在大车、小车运动的同时,双螺旋绞龙持续工作,使得物料充分搅动和供给氧气,并由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达到发酵和出料的双重目的。性能特点:1、适用面广,它不仅可用于城市垃圾的堆肥化处理,还可用于市政污泥、畜禽粪便、作物秸秆、食品厂糟渣等大多数有机废弃物的堆肥发酵处理,并把它们转化成有机肥料;2、发酵温度高,处理时间短,无害化程度高。发酵温度最高可达70℃左右,可完全满足消毒、灭菌和无害化生产的要求,高温还提高了发酵效率,缩短了处理时间,夏季环境温度较高时,只需2周时间发酵即可完成;3、干燥效果好、堆肥含水率低(25~30%技术指标有机肥(年产)装机容量发酵时间发酵最高温度设备外形尺寸(长×宽×高/米)0.5~2万吨25~35KW2~3周70℃25×4×3应用范围可用于生活垃圾、市政污泥、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和食品糟渣等堆肥处理和生产高档有机肥料.市场分析我国有机废弃物资源十分丰富。城市垃圾、市政污泥、畜禽粪便、作物秸秆、食品糟渣的年产生总量30多亿吨。若采用本项技术与设备,按只处理十分之一的垃圾和畜禽粪便,就可年生产优质有机肥料约1600多万吨,设备的需求量就可达每年4600余台。按每台设备售价30万元,销售利润5万元计算,则年潜在利润可达2。3亿元。效益分析本发酵干燥设备每天可进料24吨,按日生产商品有机肥10吨、每年300个工作日计算,则年可生产有机肥3000吨。1吨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00元,按目前堆肥产品的市场平均售价300元计算,则年可产生利润30万元。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实施交钥匙工程。ﻬ精细化工化学建材可再分散乳胶粉生产技术技术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节约能源的重视,建筑节能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建筑工业中。外墙保温饰面系统就是其中一例。外墙保温饰面系统是在建筑物的外墙上采用特殊的方式安装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温板材,起到对建筑物保温隔热的作用。由于对建筑外墙加装了保温系统,使得房间内冬暖夏凉,大大节约了冬季取暖、夏季空调所消耗的能源.外墙保温饰面系统中最关键的技术是外保温专用粘合剂,而专用粘合剂的最主要原料就是可再分散乳胶粉,它在单组份外保温干混砂浆的原料成本中占到了80%.应用范围可再分散乳胶粉能显著提高水泥的各种力学强度、耐水性能、施工性能以及对各种基材的粘结性能。典型应用包括:①瓷砖和建筑粘结剂、②外墙保温和饰面系统、③矿物基饰面砂浆、④自流平地面找平层、⑤防水砂浆、⑥瓷砖勾缝剂、⑦耐水腻子粉、⑧修补砂浆及混凝土修复砂浆、⑨石膏基产品等。市场分析可再分散性胶粉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使用,北欧、日本、澳大利亚的使用率几乎达到100%;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使用率也大致为50%~80%。近几年我国砂浆功能添加剂的研究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干混沙浆中使用可再分散乳胶粉的应用技术逐渐被国内散装水泥行业所采用,胶粉的用量迅速增加。但与外加剂发展成熟的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已有的产品也远不能满足我国的自身需求。为了推广预拌混凝土和预拌沙浆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四部委下发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要求.2004年3月29日,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以五部两局部(局)长令形式下发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办法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中国建材协会发布的《新型建材制品导向目录》以及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等文件中,都对加快干混砂浆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国家已出台关于建筑节能的法律和法规,强制性要求达到建筑节能50%的标准。随着这些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干混沙浆行业将会迅猛发展,而干混砂浆是可再分散乳胶粉主要的应用领域,在干混砂浆的生产厂家,可再分散乳胶粉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用。将可再分散乳胶粉加入水泥砂浆中,进行外墙保温板(PS板)粘接与抹面施工,已成为目前建筑最广泛采用的施工规范.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可以预见可再分散乳胶粉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效益分析建生产规模为年产1500吨可再分散乳胶粉项目,设备投资规模约在200万元左右。厂房面积530m2,装机容量100kw。需操作人员约12人。产品综合成本17500元/吨,市场售价23000~25技术成熟度、合作方式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多家成功转让。技术转让.

插层结构无铅热稳定剂的产业化技术技术简介聚氯乙烯(PVC)由于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电器、化工、包装等领域。因分子结构和组成的特殊性,PVC的耐热稳定性较差,在受热条件下,会发生脱HCl的自催化分解反应,因此必须在PVC加工时加入热稳定剂以提高制品的稳定性.2007年各类PVC热稳定剂的用量已超过25万吨,其中铅盐类等含重金属热稳定剂占了绝大多数,因为它们具有毒性,容易产生环境污染,致使PVC制品的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2003年初,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上公布了在电子电器产品中禁止使用6种有毒有害物质的禁令,铅位居首位.因此,发展无铅热稳定剂对保护环境,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术是在“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系列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基础上,基于对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长期研究基础,将具有热稳定作用的客体引入前驱体层间,创制出新型超分子插层结构无铅热稳定剂。研究应用结果表明,该热稳定剂使PVC的热稳定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新型超分子插层结构无铅热稳定剂无毒,并兼有阻燃、抑烟、抗小分子迁移等多种功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PVC热稳定剂.技术指标1.产品指标层板厚度:0.60~0。65nm;白度:≥90%;粒径分布:粒径小于1.0μm的数量大于95%;铬(Cr)含量:≤3ppm;镉(Cd)含量:≤5ppm;铅(Pb)含量:≤1ppm;汞(Hg)含量:≤1ppm。2.PVC材料指标热稳定性(180℃刚果红法)≥200min;黄色指数:≤27;极限氧指数LOI:≥27%;最大烟密度Dm:≤300;增塑剂迁移量:-0.0161/+0/0143(PVC片/PE片,70℃48h);雾度:≤23.8%;透光率:≥55%;断裂伸长率:≥270%;拉伸强度:≥23MPa。应用范围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种PVC制品的生产加工。市场分析2007年我国PVC树脂消耗量已超过1000万吨,按3份添加量计算需无铅热稳定剂约30万吨。由于受到欧盟RoHS指令的限制,对无铅热稳定剂的需求正逐年迅猛增加。效益分析按年产5000吨无铅热稳定剂计算,投资额约3000万元。目前同类产品售价约为3万元/吨,预计年新增产值约9000万元,年新增利税可达3000万元。合作方式技术转让,已实施工业化.ﻬ选择性红外吸收材料的工业化技术技术简介红外线吸收材料(保温剂)在农业生产上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农业上主要采用滑石粉添加到薄膜中作为红外线吸收剂,吸收夜晚地表向大气散射的能量,起到保温的效果。但夜晚从地面向大气散射的辐射能量的98%都集中在7~25μm的范围内,峰值为9~11μm,而滑石粉的吸收主要在8~9μm,存在明显的吸收缺陷,吸收率很低。水滑石作为新型无机功能材料,能够吸收夜晚地面向大气辐射的红外线,使其作为农膜的新型保温助剂已在发达国家中应用于农膜行业,所生产农膜的综合性能明显提高.本技术根据所需吸收的散射红外波长的范围,通过对水滑石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调控,制备得到了在散射波长范围内具有选择性红外吸收性能的类水滑石。该阴离子层状结构材料对7~25μm波长范围的散射红外线具有显著的吸收能力,将其应用于农膜可大幅度提高保温性能.与传统的保温材料相比,本技术产品对散射范围的红外线具有选择吸收性能,农膜的保温性能显著提高,同时还赋予农膜高透光性、抗迁移、热稳定性、无滴及防雾等多种优异功能。技术指标1.产品指标白度:>90%;pH值:7~8;粒径分布:粒径小于1。0μm数量大于95%;吸油值:20~60(g/100g)可调;含水率:≤0.2%(105℃1h)2.复合材料性能外观:符合要求;厚度极限偏差/mm:+0。010;拉伸强度/MPa:纵/横27/28;断裂伸长率/%:纵/横680/680;直角撕裂强度/kN/m:纵/横ﻩ115/120;透光率/%:91.1;雾度/%:31.3;红外吸收率/%:2。5~20mm 63。8,4。0~20mmﻩ64.75.0~13m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棚膜、地膜等农用薄膜中,尤其适用于高档功能膜材料的生产。市场分析目前国内市场农膜的年消耗量超过110万吨,按红外吸收材料(保温剂)添加量4%计算,我国对选择性红外吸收材料的年需求量不少于4万吨,按2.5万元/吨计算,国内市场年消费额可达10亿元.效益分析按年产1000吨红外线吸收材料计算,投资额约400万元。目前同类产品售价约为2.5万元/吨,预计年新增产值约2500万元,年新增利税超过1000万元。合作方式已实施工业化,技术转让.ﻬ采用特殊精馏新工艺合成低成本无水叔丁醇技术简介叔丁醇是一种重要的精细有机化学品,可用于汽油添加剂,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作为化石燃料替代品,其性能及成本明显优于现用的乙醇,已成为比较有前途的乙醇燃料替代品。现用的乙醇用粮食发酵方法获取,不适合中国国情及长期发展,而叔丁醇则以廉价的水与含异丁烯的混合碳四烃为原料反应、分离制得,可以促进我国混合碳四烃资源的有效利用及汽油替代品的发展.现有合成叔丁醇的技术是水与碳四混合物中的异丁烯在表面活性剂的助溶下先经过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异丁烯最高转化率为50%(平衡转化率),且纯度不高,造成了碳四资源的极大浪费(剩余碳四作为燃料使用).如果采用本技术合成叔丁醇,可突破异丁烯转化的平衡限制,理论上异丁烯可以完全转化,并能直接获得无水叔丁醇,解决了叔丁醇工业化生产的瓶颈问题,同时利用反应热节省精馏过程能耗。北京化工大学在特殊精馏(催化精馏-萃取精馏相结合)的技术领域有十几年的研究累积,制得叔丁醇产品的纯度可达99.5%以上。因此,采用催化精馏—萃取精馏相结合的技术合成叔丁醇,对于提高我国炼厂碳四的综合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及加快化石燃料替代产品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技术指标碳四混合物中异丁烯转化率大于60%;叔丁醇规格,浓度分别≥85%和≥99。5%。应用范围石化企业碳四烃资源的综合利用。市场分析目前市场上85%的叔丁醇价格为5000元/吨,99.5%的叔丁醇价格为9000元/吨,且99.5%的叔丁醇大部分从国外进口。而生产叔丁醇的原料廉价易得,生产工艺简单.以新建3000t/a无水叔丁醇生产装置为例,投资回收期仅半年。因此,从叔丁醇作为高附加值的精细有机化学品以及我国日趋严峻的能源趋势来看,采用此项技术合成低成本无水叔丁醇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效益分析对现有装置的改造只需将塔内的普通填料更换为北京化工大学研发的复合功能填料。以中间塔段高度12m、直径1000mm为例,总投资不超过20万元,不包括催化剂费用.合作方式技术转让。ﻬ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钡基电子陶瓷粉体技术技术简介铁电陶瓷粉体及其集成器件的研究与开发是目前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最为重要的是BaTiO3基氧化物陶瓷粉体及其器件。由于其具有优越的介电、压电、铁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陶瓷电容器、微波器件、铁电存储器、温度传感器、非线性变阻器、热敏电阻、超声波振子、蜂窝状发热体等电子器件。制备高纯度、超细、分布均匀的钛酸钡粉体的方法有传统的固相法、湿化学方法、水热合成法等.但这些方法不同程度存在化学组分布不均匀、产物中有中间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