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12布鲁氏菌分子致病机制及国际研究现状内容第一页,共19页。布鲁氏杆菌的介绍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和牛、羊、猪等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也是国家法定检疫-扑杀被感染家畜的三大疫病(口蹄疫、布病和结核病)之一。由于严重危害和流行,致使肉、奶等产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极大地影响牛羊猪等动物产品的对外贸易,并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国际上将该病列为B类生物恐怖战剂和农业生物恐怖战剂。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第二页,共19页。人群发病主要是由于接触污染的环境、患病动物及其产品引起,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感染状态,病人长期卧床、中壮年人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妇女流产、男性睾丸炎甚至失去生育能力,伴发关节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目前治疗极其困难;动物感染后公畜引起睾丸炎和附睾炎,母畜多数发生流产、早产、死胎等,是造成畜牧业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布鲁氏菌的介绍第三页,共19页。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一)我国动物布病防控现状
近年来布病新患人数上升如此之快,动物疫区扩散之广,已经严重的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畜牧业发展,需要行政部门立即采取强有力措施,减少动物布病疫情给我国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畜牧业发展带来的重大损失和影响。考虑到动物患病率高、养殖基数大等现状,我国现阶段只能采取疫苗接种为主和检疫-扑杀为辅的防控策略。在实际生产中,我国动物接种的布病疫苗主要是牛型19号苗(S19)、猪2号苗(S2)和羊5号苗(M5),这些疫苗为我国在“八五”和“九五”期间有效控制布病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同时也存在关键技术缺陷影响其广泛使用。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第四页,共19页。CompanyLogo第五页,共19页。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首先是毒力较强、安全性较差,疫苗活菌在动物体内残存时间较长,接种S19和M5疫苗的怀孕动物可能流产、乳用动物排菌期长、公畜生殖系统受损害的风险较高,食品公共安全隐患较大;其次是缺乏鉴别诊断标记,疫苗接种动物与自然患病动物无法鉴别,法定检疫措施严重受阻。这种疫苗接种动物与自然患病动物无法鉴别的技术和产品,不可避免地会使我国布病防控体系陷入有法不能依、有苗不能防的尴尬境地。此外,根据国家动物布病防疫技术规范,这些疫苗只能用于疫区动物免疫,且禁止接种怀孕动物、泌乳动物和种公畜。这样势必造成群体中免疫动物、易感动物和自然感染动物长期共存,患病动物无法识别,疫情仍然可能扩散的混乱状态,使布病控制困难重重。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第六页,共19页。(二)国外布病防控经验
根据全球布病防控方案实际执行状况和成功经验,我们将全球不同国家分成不同类型。
1.具有成功净化甚至根除布病经验的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广人稀、经济发达、畜牧业经济占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但养殖业分散,政府对布病控制重视,通过检疫-扑杀-补偿等相关防控方案先后净化或根除了布病。
2.近年来被欧盟确认为无布病国家,如瑞典、丹麦、芬兰、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等,属于资源密集型,经济发达、以人为本,通过检疫-扑杀-补偿等防控方案根除了布病。
3.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通过上述措施净化了布病。
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第七页,共19页。
4.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的美国,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刚刚净化畜群,即将根除布病。
5.布病在发展中国家流行严重,但国家经济欠发达、检疫-扑杀-补偿等防控方案难以实施,因此只能采取疫苗免疫接种和适时的检疫-扑杀-补偿措施相结合的防控策略,但最终需要采取净化根除措施。
另外,根据美国等疫病根除经验,动物布病根除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如国家大面积干旱时采取牛群检疫减群计划、市场萧条时采取牛群检疫选种减群计划等,错过良好的机会将会使布病净化根除方案延迟几年甚至更长时期。同时,根据上述发达国家布病控制的经验,布病防控需要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长远规划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才能将其净化或根除,短期计划一般为3~5年,同时还应按照需求及时调整国家或局部地区的防控方案。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第八页,共19页。(三)我国布病防控研究对策
根据当前我国布病流行和防控的实际状况,若想迅速缓解急剧上升的人群布病疫情,需要尽快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布病防控基本知识的宣传和技术推广,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的防治技术知识的普及宣传,使患病人群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未患病人群能防患于未然。
2.增加动物性食品中布病病原体的基本检测项目,使患病动物及其产品在市场中逐渐消失,促进患病动物的淘汰处理。
3.启动重点疫区动物普遍检疫,在淘汰阳性动物的基础上进行全群免疫接种,阻止疫情在动物群中继续扩散和蔓延。
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第九页,共19页。
4.加快建立或优化布病简便快速的检疫诊断方法,使基层人员能够及时快速地识别转运中的阳性动物,限制其远距离移动并立法实施就地处理措施。
5.加速布鲁氏菌标记疫苗的研究开发,使疫苗免疫动物在获得免疫保护作用的同时又能与感染患病动物进行区别,有利于临床患病动物的检疫淘汰,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6.国家或地方制订切实可行的动物布病防控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使布病防控纳入政府工作计划之中。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第十页,共19页。(四)动物布病新型防控技术研究策略
为了获得毒力低、安全性高、具有诊断标记的疫苗,人们借助于现代生物学技术和分子细菌学技术,深入研究布鲁氏菌分子致病机理,鉴定毒力因子相关基因,统一毒力和安全性评价标准,并对其造成的免疫逃逸机制也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许多国际研究机构正利用基因缺失技术分别从下述层次研发布鲁氏菌新型安全标记疫苗。
1.通过对布鲁氏菌标准菌株的突变和表型鉴定,筛选布鲁氏菌粗糙型疫苗候选株。
2.通过布鲁氏菌优势蛋白抗原基因和毒力相关基因缺失,研究开发新型安全标记疫苗。
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第十一页,共19页。3.通过优势蛋白抗原基因缺失,改造现有疫苗菌株使其成为标记疫。
因此,在布病防控技术研究方面,无论在宏观控制方案及其实践、政策和行政措施等层面,还是在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层面,考虑到布病的危害性以及防控计划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国际和国内研究机构始终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借助于相应的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我们相信国内布病疫情控制以及最终净化根除就在不久的将来。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一、动物布病防控对策研究进展第十二页,共19页。
布鲁氏菌是细胞内寄生菌之一,人们对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的认识还很少。
实际上,针对布鲁氏菌分子致病机制的相关研究文献每年大约200篇,内容涉及毒力相关基因及致病机制、毒力相关蛋白及其功能、免疫及免疫逃逸机制、感染扩散及维持机制,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但截止到目前为止,所有研究都是从某一角度解释布鲁氏菌感染、致病作用和免疫及其逃逸机制,因布鲁氏菌在整个机体感染增殖过程中需要多种毒力因子的协同作用,所以布鲁氏菌分子致病机理的研究目前只是冰山一角,布病防控根除技术研究任重道远。对上述布鲁氏菌分子致病机制、毒力相关基因表达调控原理及其干预机制的深入研究正是解决布鲁氏菌病防控实践中目前存在的理论性科学难题的迫切需要,其重要意义主要在于设计、研发布鲁氏菌病治疗用新型药物以及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新型疫苗。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二、布鲁氏菌分子致病机制及国际研究现状
第十三页,共19页。
回顾过去,我国布病防控研究战线的老一代科学工作者为国家布病控制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他们在新型菌种发现、流行传播媒介、诊断技术及试剂研发,尤其是布鲁氏菌弱毒疫苗研发方面,始终处于国际前沿。这些老一代科学家,研究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猪布鲁氏菌二号苗(S2)和羊布鲁氏菌五号苗(M5)至今在国内外还在使用,对我国甚至全球布病防控工作贡献巨大。
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三、我国布病新型防控体系研究现状
第十四页,共19页。近十几年来,由于研究条件限制、布病疫情缓解和研究技术人员匮乏等因素存在,我国布病基础研究和防控研究处于低迷状态,许多原有的研究机构因缺少经费和人员短缺纷纷下马,保留下来的研究机构也因上述原因只能维持。因国家在布病防控及其研究方面投入不足、畜牧业快速发展、牲畜流动加快和全球布病再肆虐等因素,致使我国动物和人群布病严重流行。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三、我国布病新型防控体系研究现状
第十五页,共19页。面对国家布病控制的技术瓶颈和动物性食品安全隐患问题,许多研究机构如中国兽药监察所、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等动物布病防控及研究单位先后开展相关的防控技术研究,分别在菌株分离鉴定、流行病学调查、新型诊断方法和诊断试剂研究、常规疫苗使用优化、新型疫苗研发以及病原菌分子致病机理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工作。
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三、我国布病新型防控体系研究现状
第十六页,共19页。五、总结1.布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人畜共患病,在国际上被列为二类生物恐怖战剂,其发病机理复杂、群体感染后难以净化根除,对布鲁氏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十分必要,但研究过程中该菌是历史上感染科研人员频率最高的人畜共患病原体之一。因此,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该项研究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并实施强有力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相信我国政府也即将能够制订相关政策,鼓励科研人员为布病防控研究献身。
巴州动物疾病控制与诊断中心第十七页,共19页。2.布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可以净化根除的疾病,发达国家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希望我国科技工作者或布病防控专员认真总结发达国家布病净化根除的经验,在我们自主防控技术研究开发的同时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教育合同范本
- 修乡村路桥合同范本
- 伪造备案租房合同范本
- 创业五人合作合同范本
- 加盟 商铺转让合同范本
- 全国租赁服装合同范本
- 买卖店铺装修合同范本
- 划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内蒙古新工创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epc项目建设合同范本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高铁乘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学校食品安全长效管理制度
- 2.2 说话要算数 第二课时 课件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二)
- 2025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博物馆场地租赁与文物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活在课堂里 课件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