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修改课堂用稿_第1页
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修改课堂用稿_第2页
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修改课堂用稿_第3页
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修改课堂用稿_第4页
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修改课堂用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修改课堂用稿第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概念理解一、形象的含义二、形象的特点三、形象分类四、对形象的认知理解第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什么是形象?

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二)、形象的特点:①客观性:形象是可以感受到的生动的客观生活图景。视觉感受有:明暗阔狭虚实动静强弱急缓等.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明暗相衬,动静结合。第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听觉感受有:闹静美妙动听不堪入耳等。如:“千里莺啼绿映红,”一片莺歌燕舞,春意繁闹。嗅觉感受有:香臭等。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味觉感受有:酸甜苦辣咸等。如“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触觉感受有:寒冷温暖凉爽燥热疼痛舒适等。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②抒情性:一切景语皆情语。形象中蕴涵了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爱憎、敬仰羡慕、向往、思念等等。第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③感染性: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感染、陶冶作用。柔媚和谐、明丽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如《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婉约感伤的美带给人淡淡的哀伤,《雨霖铃》;粗犷激昂、刚健雄伟的美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使人受到鼓舞,从中得到力量,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三)、诗歌形象的分类: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物、景色、事物(后两种合称景物)。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但在诗歌中,多注重形象的“神”,即内在的精神形象。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游无极的形象。第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景物形象。(自然景象或意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第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其他人物。(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诗人借以表达主观感情的载体一切景语皆情语(偏重写景的诗歌)第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四)对形象的认知理解——

鉴赏抒情主体形象(人物形象)第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自我形象)

例①: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答问题: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第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答:“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萧索的氛围;“宫花”、“红”与“白头宫女”既是比喻,又是对比,“说玄宗”轻轻一笔,给人以无尽的沉思,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一群令人幽怨的宫女形象。(他人形象)

例②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问题:宫女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来展现的?第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

《木兰辞》中的木兰: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

抒情诗中的人物形象:《归园田居》中的抒情主人公:《声声慢》中的抒情主人公:

替父从军,孝勇双全坚守爱情,忠贞不渝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孤独寂寞,郁闷愁苦第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解读描写手段2、借助诗中意象第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的。特点: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面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第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第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请结合全诗解读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从“野人”一词中体会出了诗人的幽默和自嘲,从“莫嫌”和“自爱”中读出了旷达和恬淡,从“铿然曳杖声”中听到了一位智者与自然的交流。联系第三句诗对道路坎坷的交代,注释中对写诗背景的交待,可看出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被贬后不避坎坷、超脱旷达的形象。第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1、解读描写手段2、借助诗中意象3、分析关键词句4、学会知人论世(叙事性强)(抒情性强)(议论抒情处)(作者、注解)第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人物形象鉴赏题

如何规范作答?第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第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扩写第二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解答不具体,且答非所问。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不是本诗的表现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总括分析总结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1)概括形象特点;(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指出形象的意义。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第二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练习: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提示】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第二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洲”,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概括形象特点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指出形象的意义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鉴赏事物形象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第二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例5]

(2009·天津高考,有改动)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第三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答:第三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思路分析]本诗是一首关于“竹子”的咏物诗,分析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出答题的区域,看看哪几句是写“竹子”的,即写物的,哪几句是写情,即通过物来吟情的。通过阅读可知,诗的前四句是咏物的,后四句是抒情的。那么可通过前四句来概括竹子形象;(2)概括完形象后,可用一句话对咏物的目的进行概括分析,即对“情”的分析。此诗咏物的目的不求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三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参考答案]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这首诗借咏竹告诉我们: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第三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例6]

(2008·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答:第三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思路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参考答案]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步骤一、二)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步骤一、二)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步骤三)第三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备考锦囊一、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解题方法第三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事物的形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通过相关诗句来表现,有时候要通过关键词语来突出。因此在分析时一定要结合相关内容来分析。如[例6]吕诗就应抓住“雨后霜前着意红”“一生开落任东风”来分析物象,范诗就应抓住“辛苦”“心酸”“未作愁红怨绿看”等来分析物象。第三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如:阅读下面的咏物诗,回答问题。赠别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第三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在回答“诗中蜡烛的形象”时就要结合“有心”来分析。“蜡烛有心”谐音相关,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了,似乎那夜流溢的烛泪,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因此诗中借物抒情,借蜡烛写出了诗人自己的伤感,形象生动,含蓄蕴藉。第四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挖掘出来。任何一篇诗作咏物本身不是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因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赏析的重点和难点。如[例5]中第二问就是赏析的难点和重点,也是赏析的关键之处。又如[例6]诗歌写“芙蓉”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芙蓉的种种形象来表现一种人物的品性和精神。第四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又如:阅读下面的一首咏物诗,回答问题。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第四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从对山园小梅的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品格情趣?作者吟咏梅花不是目的,关键是借梅花言志。首联描写梅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既是赞美梅花,又是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诗人卓然不群、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尾联抒怀,表示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得其乐,而不需要檀板金樽的豪华场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不慕荣利的高尚的情操趣味。第四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3.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作答。很多作品有着较深的时代背景,其情感的抒发与作者的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分析物象后,还要结合相关背景作纵深的分析。如[例5]的作者是杜甫,杜甫一生不得志,他借咏竹子,抒发了个人情怀:对人才和个人际遇进行了反思。第四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在这首诗里,作者托物言志,寄寓了自己的情感:颔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路途辽远,突出了孤雁的执著和勇敢;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衬托出孤雁的高远追求。表达诗人高远志向,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第四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又如,阅读下面一首杜甫的诗,举例说说诗人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孤雁这一形象的。孤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第四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答题步骤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感情。第四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第四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就是把握景物中所体现出来的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雄伟、萧瑟、清幽、凄冷等特色,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

第四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谈谈意境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第五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意境: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所以多个意象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意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第五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第五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例】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意象:意境:小楼深巷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春雨杏花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第五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意象:意境: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第五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第五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一组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

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

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

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

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

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第五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在古诗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第五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第五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组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

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

月,低头思故乡。”(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

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第五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4)捣衣。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第六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三组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2)芭蕉。在诗文中,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

系。宋代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词“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把伤

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第六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第六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苦啼,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第六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6)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第六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四组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

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

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东晋田园诗人陶

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

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第六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

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

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中“零

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句,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

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

冕《墨梅》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言浅而意深。第六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

形象鲜明,意境深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

如三国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

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

他做一个正直的人。第六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第六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

之情。如姜夔《扬州慢》:“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

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6)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

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

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

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姜夔《扬州慢》:“过春

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第六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组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1)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

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

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

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2)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

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第七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对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第七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六组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第七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很显然是指宋文帝杀害将领,瓦解自己的军队。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诗《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第七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3)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第七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4)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的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代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第七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5)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第七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6)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第七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第七组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1)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

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第七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

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3)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

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

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第七十九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二、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境可由一个意象来表现,但更多是由多个意象共同来表现的。第八十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A、触景生情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第八十一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B、寓情于景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此词写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除“谁家”的发问和“最喜”的流露,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表面看来,作者没表示态度,但在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寄有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此词的意境所在。第八十二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C、以景托情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写“不尽”

“边愁”,结句以景托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

忽然出现一片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

秋月高照,意境壮阔而悲凉。第八十三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D、情景分列

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上半部分写景,画出了蜀相祠堂这一古庙的景象,下半部分抒情,对诸葛亮的远见和勤奋进行了讴歌,并惋惜其事业未竟。上、下部分虽分写景和情,但景与情是融合的。第八十四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

E、景略情在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是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美。

第八十五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2)形成比较规范的答题模式。

(a)运用什么手法,

(b)抓住什么意象,(形成和谐画面)

(c)营造什么意境(气氛、氛围)

(d)表达什么情感。

(3)了解形容意境特点常用术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空灵、苍凉、雄浑、旷远等第八十六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一、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解题方法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备考锦囊第八十七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1.描摹景物不能直译对景物形象的分析要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作答,不能直译原诗。要把景物特点点化出来,再写出诗人的心境。如[例3]中对词的上半阕的景物描摹就属于这种情况。又如:阅读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第八十八页,共一百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三[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本诗的景物描摹可这样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