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老舍茶馆戏剧结构_第1页
分析老舍茶馆戏剧结构_第2页
分析老舍茶馆戏剧结构_第3页
分析老舍茶馆戏剧结构_第4页
分析老舍茶馆戏剧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老舍茶馆戏剧结构《茶馆》的戏剧结构1、在老舍的话剧中,《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称为“图卷戏”。用老舍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写法多少有点新的尝试,没完全叫老套子捆住”。的确如此,《话剧》整部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写人物来带动情节的发展,这与中外传统的戏剧写法完全不同。每一个在茶馆中出现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共同构成了茶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缩影。在《茶馆》中,大大小小人物有70多人,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年,老舍先生巧妙地采用了让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每个人物都说自己的话,人物在剧中商场、出场不用作者交待,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在茶馆这个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命运,但是都与时代发生关系。在长达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中,演绎着社会的变迁、人物的命运,从而揭示主题。《茶馆》从“侧面透露”的角度进行总体构思,对传统的戏剧结构有所突破。全剧以人民群众同时代的矛盾作为戏剧冲突,用以王利发的命运故事为中心的、联合其他主要人物的命运故事的几条经线和大大小小戏剧冲突形成的几条纬线,织成了“球网状”的结构。这种“球网状”的结构,凸现了戏剧构图的多层次、多色调、立体化的特色。这就是说,在表现戏剧冲突时,不是以同一组对立面人物的矛盾冲突作为推进情节的主轴,而是令接踵而来的社会矛盾穿插切人。所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样,就在同一场面里“集合”了几个生活片断,形成戏剧冲突的此起彼伏,使场面异彩纷呈。应该说,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和作者基本采用横断面写法分不开的。三幕戏分别截取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断面(每幕戏的时间都压缩在几个小时之内),在其中作者绘制了多幅精彩的人物速写和生活即景,使之合成为一张蕴藉深远的社会风俗画。每一幕戏的结尾都以神来之笔为画图的核心描绘了精当的落点形成一个“高潮”,从而深刻地揭示了时代风貌和社会心理,具有社会风情的丰富性和时代本质的透视力。2、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善于用巧妙的衔接与穿插安排分散的人物,达到平缓展露的效果。《茶馆》里的每一幕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既是单一的又与下一个情节相却越来越多;王利发的妻子同情李三,又引出她与王利发之间的口角之争;李三抱怨时说要关城门可是菜还没有买,又给常四爷送菜的戏份做了铺垫,这样环环相扣,使得每一个情节相互连贯。这样的安排使得戏剧中人物的出场错落有致,不会让读者产生一种突兀的感觉。老舍先生在写《茶馆》的时候还善于用人物的特定身份和特殊情节造成交错穿插的效果。如刘麻子在茶馆中与逃兵做人口交易这见不得人的事情,使得他再有人出现时不得不停止;王利发与崔久峰在这时出现,对茶馆生意来说是完全正常的,于是打断了刘麻子的戏;崔久峰下场之后,两个老牌特务又上场敲诈逃兵。这样使一个情节恰到好处地终止,又使剧情处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这种结构使《茶馆》中的每一个矛盾都不可能贯串到底,而往往是一碰即离,三言两语便达到高潮,从而为下一个冲突的上场腾出了时间和空间。这种点面式的穿插结构,突破了舞台的限制,极大地拓宽了戏剧付出的一切对于我们今天繁荣戏剧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物的命运发展,支撑起整部戏来。“以人为主”“事随人走”成为《茶馆》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虽然《茶馆》有多达七八十个人物,人物也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但是,老舍用的是正面人物一以贯之,反面人物“子承父业”,一般人物挥之即去,于是就给人一个完整而充实的感觉。《茶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冲突设计,是人物和时代、和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与矛盾。正面人物和邪恶势力之间的较量,也是《茶馆》的一个重要戏剧冲突。从表面上看,似乎三个时代的邪恶势力都很强大,面人物的正直、正义和率真,表现出他们内在的力量。而正面人物的理想和愿望(如王利发的扩大经营、秦仲义的“实业救国”等)最终的失败,显示出他们的挣扎而生不逢时。因此,对白犹如家常里短、街谈巷议,却又意味浓厚。因为人物都有强烈而突出的个性,所以每个人的语言也都有着与众不同之处。王利发的内敛、谨慎和自嘲,常四爷的刚正、粗犷,秦仲义从一开始的少年得志、自信到末了的沮丧、悲愤,以及各种反面人物或低贱或张狂或无耻,都在对白和独白中得以体现。的情节,也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中心人物,只是像图画一样,将一个一个的人物展览进去,把一个个的情节镶嵌进去。它是一种以刻画人物群像为主,通过人物群像的刻画来展示社会风貌的戏剧结构方式。其特点是采用“剪影式”的方法展现出社会风俗的画卷,展示出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求完整的故事,情节的集中和曲折,而是大胆地采用众多人物的速写组成几十幅时代的剪彩,以各种矛盾的接触点和许多片面的生活画面,通过王利发及其茶馆联系起来,经过作者巧妙的编织,形成了类似蛛网般支柱。这样一种结构形式,扩大了舞台容量,开拓了形象的广度,在反映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上,能使戏剧接近于小说,而比小说更鲜明突出。概言之,在《茶馆》中,尽管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但由于它的这种独特的戏剧结构,在每一幕中展现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这样就把中国近现代史上五十年的世道沧桑如实地反映出来,其中有些事情还起着“旧事重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