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第一节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一、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一)自我价值感当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更加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人生有价值,生活才有意义并使人充满生活的热情。那么,人的自我意识的保持与自我价值感的确立,靠什么过程来实现呢?
(二)社会比较人只有在找到了一个参照系,并确定了自己在这一参照系中的位置之后,才能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其自身状态的不确定感越强,进行社会比较的需要也越强(L.Festinger,1957).
一般情况下,人们选择的比较对象是与人们在各种自然特征(地域、年龄、种族等)和社会特征(态度、阶层、职业等)上相接近的人。而社会比较的过程则是直接以确定自我价值的需要为基础。同时,人们希望通过社会比较来确定自己的反应是否适宜。
二、安全感确立需要(一)生物安全感遵循生存是人第一要义的生存法则,自我保存是人最根本的原发性需要!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最为有效的途径。沙赫特(1959)证明:安全感受到威胁的被试,需要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明显增加(P160)原因:与别人交往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安全线索。
(二)社会安全感同生物安全感建立相似,获得社会安全感的最有效途径同样是与人交往并由此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当然,个人要获得充分的社会安全感,仅有别人的伴同或表面交往是不够的。社会安全感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只有在人们通过交往同别人建立起可靠的人际关系,即稳定的情感联系和支持之后,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才得到确立。比如,到一个新的社会环境,我们会怎么样?
三、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研究表明,当人们感到孤独,感到缺乏情感依赖和理解,感到没有足够的人际关系支持时,会为交往和人际关系的缺乏而烦恼。而当人们必须应酬各种人际关系,难以把精力集中于自己所选择的目标,作出决定必须考虑各种人际关系时,人们又会为交往过多和人际关系的过于复杂而不安!原因?
原因:我们身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彼此独立的需要: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进行社会比较,因而需要与人共处,与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有内省的经验,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需要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暂时远离和逃避别人。注意的问题: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无论怎么亲密的关系,也需要适度的分离。
四、人际吸引需要的形成途径(一)印刻有机体在其生命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叫印刻。婴儿也会对在其“敏感”期内出现的母亲产生依恋。人的交往与人际关系的需要,正是在这种最初的依恋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本能经过长期的进化,人类祖先形成了一种集群的习性而更好地生存,并通过种族繁衍最终形成本能,故,人天生就有交往的需要。
(三)条件作用(条件学习)儿童从出生开始,其基本需要的满足,就是与母亲或其他照看者的出现相联系。别人的出现总是给他带来愉快的体验:食物、温暖、舒适和安全需要的满足,至此,婴儿发展起了一种希望别人出现、希望与人交往的需要,推而广之,形成普遍的与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稳定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发现,不良的人际关系状况,同不良的人际交往经历相联系。研究还发现,随着新的条件学习经验的建立,人的交往关系的性质也会改变。
第二节人际吸引规则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一)熟悉与人际吸引由熟悉引起喜欢的作用称为熟悉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只有正面和中性对象可以由于熟悉而喜欢,对于反面对象却无此效应(波尔曼,1971)。与自己态度一致的对方,熟悉会增加喜欢水平。原因:人需要了解周围世界并明确它们的意义,熟悉使人更容易辨认。
(二)空间距离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人与人在地理位置、空间距离上越接近,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原因:
1.接近性增加了熟悉程度;
2.接近性与相似性常联系在一起;
3.人们能从居住接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远亲不如近邻);
4.基于认知一致性(若与我们相近的人不我们不喜欢的,会引起我们的焦虑)。
当然,邻近性只是相互吸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一)能力因素一般而言,有能力的人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喜欢(刘翔、姚明……)。但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有头脑的成员也不是最受喜爱的人(E.Aronson,1978)。
能力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种程度内成正比,但超出一定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所谓敬而远之。
能力与犯错效应(Aronso,1978)
给被试听一段录音带,内容是大学生参加学校际“才艺竞争测验”的考试过程:1组:答对92%的题目,有些题目难度很大2组:答对92%的题目,并且不小心弄翻了咖啡杯,脏了自己的衣服3组:答对30%的题目4组:答对30%的题目,并且不小心弄翻了咖啡杯,脏了自己的衣服评价:2组最高、1组略高于3组,4组很低
进一步研究揭示,犯错效应受性别角色和自尊水平影响。男性更喜爱犯了错误的才能出众的男性,而女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能错误的人,对男女对象均如此。中等水平自尊心的男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有错误的人,而低自尊的男性更偏爱没有错误的能力出众者。原因:受其自我价值保护心理的影响。
(二)美丽与外貌吸引力个人的外貌、体态、服饰、风度等外在因素对人际吸引发挥着要作用,特别是初次见重面。原因:美貌刻板印象但研究也发现,如果人们感到有魅力的人滥用自己的美貌,则会反过来倾向于对她们实施更加严厉的惩罚(西格尔等,1975)有魅力无魅力对照组(无照片)诈骗5.454.354.35夜盗2.85.25.1
(三)个性品质在吸引人的个人品质方面男性和女性存在着差异。男性吸引他人的品质有真诚、果断、勇敢、理智、忠诚、冒险、胸襟开阔、坚强等;而女性吸引他人的品质有开朗、活泼、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待人热情、随和等。心理学家安德森(N.H.Anderson)在1968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将555个描绘个性品质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被试评价在多大程度上喜欢一个有这些特点的人。分高度喜欢、中性、高度厌恶这三类个性品质的表列,每类20个品质特征。结果如下:
(三)个性品质高度喜欢的品质: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聪慧、可依赖、有头脑、体贴、可靠、热情、善良、友好、快乐、不自私、幽默、负责、开朗、信任别人高度厌恶的品质:古怪、不友好、敌意、饶舌、自私、狭隘、粗鲁、自负、贪婪、不真诚、不善良、不可信、恶毒、令人讨厌、不真实、不诚实、邪恶、虚伪、说谎三、相似规则志同道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
人际交往中,若双方都能意识到彼此的相似性,则容易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减少疏远感。相似性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兴趣、性格、气质、态度等。研究表明,在态度、教育水平、经济收入、籍贯、职业、社会地位、社会价值、资历等方面相似的人们更容易相互吸引。其中,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四、互补规则
当交往双方的特点或需要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这就是互补性吸引。产生原因:珍惜:对自身的不足感到遗憾,会对具有相应品质者感到珍贵和喜欢。配合:每一个人可以得到更大的价值感。弥补:可以得到完美的结果。有研究表明,对短期伴侣来说,推动吸引的动力主要是相似的价值观念,而驱使长期伴侣发展更密切关系的动力主要是需要的互补。
第三节特殊的人际吸引---爱情一、什么是爱情?
广义的爱情是指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狭义的爱情是指根源于种族延续本能的异性个体之间强烈的人际吸引,包含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
二、爱情的三角理论(R.Sternberg,1986)
三、爱情类型(R.A.Lee)
1.情欲之爱,也称浪漫之爱。一见钟情式的爱情较容易发生在这种类型之中。情欲之爱者非常注重外表的吸引力,能很快进入爱情。
2.游戏之爱。这种爱情类型的人,从来不会把爱情当作严肃的事情。他们将爱情视为一场游戏,视自己为这场爱情游戏中的高手。
3.友情之爱。这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爱情,恋爱关系式从友情中慢慢演变而来。相似性在情侣间极为重要。
三、爱情类型(R.A.Lee)4.现实之爱。这是十分讲求实际的爱情类型。他们会站在现实的角度上,选择最符合其条件的情人。这些条件包括家世、学历、能力、未来成就,等等。
5.激情之爱。对情人有强烈的依赖感、占有欲。情绪常处在两极化,总为恋爱对方的喜怒哀乐而牵动着。
6.奉献之爱。这是一种无私、给予的爱情类型。这种恋爱者视付出爱情为理所当然,永远把对方的快乐、幸福放在自己的前面,希望爱人一切都好而不求回报。
四、我们应关注的问题(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二)爱情与性
第四节人际关系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
2.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
3.人际关系的意义(1)交往与个性健康(2)交往与心理健康(3)交往与幸福3.人际关系的意义有人也这样总结:(1)人际关系的多与少,决定生命能量的大与小;(2)人际关系品质的高与低,决定事业价值的优与劣;(3)人际关系的好与坏,决定事业发展的快与慢。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奥尔特曼和泰勒以自我暴露程度为参考指标)1、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2、情感探索阶段: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3、感情交流阶段:双方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确立,谈话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4、稳定交往阶段: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高度隐秘性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三、人际关系的原则(一)真诚原则(二)交互原则(三)功利原则(四)自我价值保护原则(五)情境控制原则内容总结第八章人际吸引。研究表明,当人们感到孤独,感到缺乏情感依赖和理解,感到没有足够的人际关系支持时,会为交往和人际关系的缺乏而烦恼。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进行社会比较,因而需要与人共处,与人交往并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有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