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学发展史第1页/共79页地理学发展史123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现代地理学第2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上古时期至18世纪末)古代地理学是农牧业社会的产物,特点是以地理知识的描述性记载为主;学科内外分化不明显;由于环境差异和交通不便,其研究形式和内容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第3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在公元前十世纪到公元三世纪的的上古时代,有关地理的思想和著作主要出现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印度、古希腊和稍后的罗马帝国等古代文明中心,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以中国和古希腊、罗马最为重要。第4页/共79页古代西方地理学运用数学探讨地理现象其早期重要奠基人是公元前五世纪的希罗多德,他最早探索了历史上的人地关系、讨论了区域的界线;随后的希波克拉底创立了人的四种气质学说,探讨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稍后,德谟克利特对宇宙的无穷性、大气现象的原因、生物对气候的依存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推测。第5页/共79页古代西方地理学柏拉图从唯心论出发,认为圆是最完美的对称形,演绎出圆的地球位于宇宙中心,这是球形说最早的概念。柏氏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地球和天体都是原质构成的,从实验材料和实地观察中进行了归纳判断,科学地证实了大地球形说第6页/共79页古代西方地理学亚里士多德以后的罗马帝国时代,是西方经典地理学的建立时期。代表性人物主要有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和罗马时代的斯特拉波、托勒密。第7页/共79页古代西方地理学埃拉托色尼被西方地理学界尊为“地理学之父”,他不仅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意为地理学或大地的记述)这个术语,而且用两地竿影换算出弧度,计量了地球的周边是252000希腊里(约折合为39690公里),已近于近代的实测值。第8页/共79页古代西方地理学埃拉托色尼不仅是古代数理地理的创始人,还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居住适应地带学说,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以后的非洲)三个地区,以及一个热带、两个温带和两个寒带等五个地带,并首次根据经纬网绘制世界地图。第9页/共79页古代西方地理学斯特拉波整理了荷马史诗以来的古代地理知识,继承亚里士多德和埃拉托色尼的居住适应地带学说,利用当时商业航海的记载并结合自己一生旅行见闻,写成17卷《地理学》。它较详细地记载了当时以地中海为中心的罗马帝国地理情况,是西方区域地理的先声。第10页/共79页古代西方地理学托勒密的名著《地理学指南》,内容包括地图投影、各地的经纬度表和绘有经纬度的世界地图。这部著作为近代地图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的地心说统治人类的思想达1500年之久。第11页/共79页古代西方地理学第12页/共79页古代中国地理学这时期的中国正处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各种流派的人地关系思想。在世界观方面,主要是围绕着所谓“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指主宰一切的神,一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两者分别具有唯心和唯物倾向,但均有听天由命的色彩。第13页/共79页古代中国地理学《周易》认为自然界是由阴阳两种对立力量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在地理书籍中山的阴坡和阳坡、河的北岸和南岸亦均以阴阳区分,沿袭至今。以八卦表示八个天象和地理方位,更是始于中国。《内经·素问》这本最早的医书将金、木、水、火、土类比为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和春、夏、长夏(暑)、秋、冬五个季节,并认为东部地区主木,属青色,象征植物繁茂;南部地区主火,属红色,象征土壤红赤;中部地区主土,属黄色,象征黄土高原和冲积沃土;西部地区主金,属白色,象征戈壁大沙漠;北部地区主水,属黑色,象征日照短暂和土壤棕黑。第14页/共79页古代中国地理学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和《管子·地员》。《尚书·禹贡》按地理特征将古代中国版图分为九州,并概要记载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活动和物产交通,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综合地理作品。《管子·地员》探索了中国土地的分类和山地植物的垂直带谱,是世界上最早对土地进行系统分类的作品。第15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在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十四世纪的中古时期,中国、阿拉伯的地理知识和思想有长足的进步;而欧洲的地理知识和思想则出现了停滞和倒退。第16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十二世纪以后,由于十字军东征,使欧洲人地理眼界扩宽了;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成立和教会建立大学,将古希腊、罗马的经典著作由阿拉伯文转译过来;加上指南针从中国传入,使商业航海发达起来,才使欧洲的地理作品和地图绘制开始出现某些转机。第17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从公元七世纪开始,伊斯兰教团结了分散的阿拉伯部族,统治了中亚、西亚、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巴格达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学术中心。连年征战、麦加朝觐和商业航海活动,又使伊斯兰世界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枢纽,涌现了许多伟大的穆斯林旅行家,如马苏第等。十进位制和罗盘就是此期由中国经印度和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的。第18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古代阿拉伯地理学的成就是不能忽视的。如921年,巴尔基搜集了阿拉伯旅行者的气候观察,编成了第一本《世界气候图集》;稍后,马克迪西提出将世界分成14个气候区的方案;十一世纪早期,阿维森纳观察中亚山区,提出褶曲抬升山岳的运动和侵蚀切割地形的均变过程。第19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的中国在方志、沿革地理、域外地理、自然地理和地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如法显的《法显传》、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至今仍是研究中亚、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郦道元的《水经注》至今仍为考证中国水资源和水环境演变的要著;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提出了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用以解释华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较西方类似的见地早四个世纪。第20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公元十五世纪到公元十八世纪的近古时期有两件重大的地理事件,就是中国的郑和“七下西洋”和西方的地理大发现。虽然,郑和下西洋的时间(1405-1433)比哥伦布开始的地理大发现(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早半个多世纪,船队的规模、航海的技术也远胜于哥伦布,然而其社会意义和对地理学的影响则远不及地理大发现。第21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16世纪初,亚皮安绘制了一个地球的心状图,其弟子墨卡托于1569年绘成了一幅适用于航海的等距圆柱投影世界全图,成为第一个将整个地球表面描绘在平面上的人。在中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编绘的世界地图,改变了中国学者沿用的“天圆地方”、“华夏居于寰宇之中”的旧观念。第22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通过15世纪末到18世纪的地理探险和发现,出现了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地理著作。德国明斯特尔的《宇宙志》于1544年出版,被认为是地理大发现的早期代表作;德国瓦伦纽斯的《普通地理学》首次将地理学领域区分为专论和通论两大部分,前者描述地区特征,后者揭示全球性法则。第23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中国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后,也在同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理论探索工作,如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中已有不少成因方面的论述。但中国古代地理著述多描述性记载,缺少对地球表面整体规律的研究,这也是近代中国地理学落后的原因之一。第24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十五世纪20年代到十七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了“文艺复兴”,艺术和科学得到蓬勃发展,从而使学者能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某些法则进行概括。当时的地理考察和发现,为哲学家和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自然、人文及二者关系的具体素材;同时,新生的地理唯物论又给予地理学发展以难以估量的影响。17世纪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提出的气候决定论,18世纪德国哲学家I.康德的二元论,均成为近代地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第25页/共79页古代地理学进一步发展总之,从15~18世纪,地理学处于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时期。西方地理学用了三个多世纪,完成了技术革新、资料积累和建立地理唯物论的哲学基础三方面的准备,为欧美近代地理学的建立创造了前提。中国在明末清初,亦开始了整体地表规律的探索,但由于技术手段缺乏创新、科学资料积累不够,特别是统治者仍鼓吹天命论等,新的地理学无法兴起。第26页/共79页近代地理学(19世纪~20世纪50年代)近代地理学是同工商业社会相适应的知识形态。它的特点是以对地球表面各种现象及其关系的解释性描述为主体;其逻辑推理和概念体系渐趋完善;学科日益分化,学派林立。德国为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较早受其影响的是法、英、俄、美等发达国家,然后受影响的是不发达国家,包括中国。第27页/共79页概况13产生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后期)
2发展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第28页/共79页形成标志——两书问世洪堡德《宇宙》解决了近代地理学的三大问题:①认为地球是统一整体,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②主要探讨地表各区域相互关联现象的差异性;③研究特定自然要素,应注意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李特尔《地学通论》确定了区域的概念和层次。他还认为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差异性中的一致性,从而导出这门学科的两个基本部分:系统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第29页/共79页洪堡德Humboldt,Alexander1769~1859绘制了全球等温线图完成五卷巨著《宇宙》第一份喷发火山的精确记录分析重视实践足迹遍及西欧、中亚和美洲德国探险家和科学家。洪堡最先确定了等温线与等压线的概念。绘制了全球等温线图。他也是研究动植物群落与地球环境关系的先驱。在对火山的考察中,认识到了岩石水成论的局限。洪堡德的主要著作有《宇宙》5卷,《中部非洲》3卷和《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30卷等。洪堡是近代自然地理学的奠基者,近代气候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植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创始人之一。第30页/共79页李特尔RitterCarl,1779~1859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生于奎德林堡,卒于柏林。曾任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教授。德国第一个地理学讲座教授和柏林地理学会创建人。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人是整个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顶点。创用“地学”一词。主张地理学和历史学结合。坚持目的论的哲学观点,认为上帝是建造地球的主宰。著有《欧洲地理》、《地学通论》等。第31页/共79页土地影响着人类,而人类亦影响着土地——李特尔1生于奎德林堡1779年8月7日2哈雷大学,广读自然科学及文史等课程1796年
3任法兰克福大学历史学教授1819年4任柏林大学首任地理学教授1820年——去世他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并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主张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布满人的地表空间,人是整个地理研究的核心和顶点。第32页/共79页洪、李二人分别在地文和人文两大方面对地理学开创了新局面,而且均重视对区域的分析。但前者重点在地表自然要素的地域结合、包括其对人文现象的影响;后者则认为人是地理研究的顶点。第33页/共79页发展时期123划分地球五大圈探险考察开发形成流派第34页/共79页地球表层系统李希霍芬:将地球表面分为4个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认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有成因联系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S.德·耶尔:充实了李氏关于地球表面的内容,认为它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圈
5个圈的交互重叠地带。第35页/共79页探险考察开发19世纪的亚、非大陆内部勘测,美国的西部大考察,澳大利亚的沿岸开发以及南、北极的探险,均为地理学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并结合测绘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批较精确的国家和世界地图或图集。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大量设立地理系,地理学开始成为一个职业领域。随着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各分支学科的分化,在气象学、海洋学、土壤学等独立发展后,一些地理学家强调区域或景观的方向,另一些学者则推行了人文化运动,使地理学的人文分支蓬勃发展。第36页/共79页三个传统三个学派123生态传统与环境学派描述传统与区域学派
综合传统与景观学派第37页/共79页生态传统与环境学派《人类地理学》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分布和迁徙的作用,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分布、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进程《政治地理学》受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将“生存空间”的生物学概念,运用于国家。认为向邻国扩张领土是其生存的基本法则。弗里德里希·拉采尔从生态观点出发,将人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因素看待,认为人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地理环境是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提出国家与社会是生命有机体的论点。第38页/共79页怀疑和否定“环境虽足以影响人类之活动,人类亦有操纵与征服环境之能力”——人地相关可能论生态调节论:地理学应该人文化,成为人类生态学,并是地理学用生态方法参与实际工作的开创者。由于西方于20年代后、苏联于30年代后、中国于50年代后均展开了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批判,环境派的决定论观点到20世纪中已被遏止。第39页/共79页描述传统与区域学派
对地表各种现象的分布进行记载和描述,是地理学最古老的传统。强调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域分异的学科,地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核心。区域学派指出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研究地区间的差异性。代表人物有赫特纳、哈特向。赫特纳提出应注重空间分布及变化的研究。哈特向提出区域差异是区域地理学研究的重点第40页/共79页赫特纳的地理学思想的影响是世界范围的,他的著作《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成为那个时代的地理学理论的经典著作。
他认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是局部差异的地球,即不同等级不同特征的区域;研究区域从地理位置开始,然后依次为地质、地貌、气候、植被、自然资源、定居过程、人口分布、经济方式、交通和政治分区。第41页/共79页20世纪中叶,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将区域学派思想推到一个更新的理论层次,堪称传统区域地理学派理论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地理学性质》《地理学性质和透视》。
哈特向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地理学历史出发来阐述地理学的性质。其理论是:总结了赫特纳的区域地理思想和索尔的文化景观发生学见解,认为地理学就是研究地域差异的;明确指出了地理学追求法则规律的局限性。第42页/共79页综合传统与景观学派为使对地表纷纭多样的现象研究深入,出现了从发生学观点、用综合方法划分地表类型的景观学派,以弥补环境学派和区域学派的不足。景观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和某个特定区域等含义第43页/共79页代表人物施吕特尔(O.Schluter1872-1952)景观学派创始人之一,从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综合外貌角度来理解景观,倡导景观研究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其中“可以感觉到的”具有地域意义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共同形成一种独特的结合。索尔(C.O.Sauer)认为景观是由自然与文化要素两部分叠加而成。索尔及其许多弟子研究了大量景观变迁的实例,揭示了人在改变地球面貌上的作用,使当时的环境派理论和区域派程式相形见绌。第44页/共79页近代前期地理学的发展清末民初时期,在引进和吸收西方近代地质、地理和气象学思想的基础上,中国的新地学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早在16世纪末(明末),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来华,许多西方地学著作、思想和方法,已经开始在我国传播。但是由于清朝实行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使这一传入的发展极为缓慢,而且只对中国极少数的有识之士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地学知识再次大规模传入我国,加之我国一些知识分子的积极学习、引进,使西方地质、地理和气象学的思想、体系在我国的影响不断扩大,并且逐渐取代我国古代传统地学,成为中国地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45页/共79页地理学1840—1919年,是中国地理学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时期。一方面,中国传统舆地之学仍焕发着余辉,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另一方面,西方地理学知识的大规模传入,使新地理学开始萌发和建立。第46页/共79页地理学1234方志的兴盛地理考证的发达大型历史地图集问世边疆世界地理研究的繁荣第47页/共79页方志的兴盛作为中国古代地学著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方志,在清代进入鼎盛时期。其成书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分布区域之广,均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同时,在编撰实践中,方志学逐渐发展起来。发轫于西晋的地理总志,历经几代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官修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经3次修撰,终于在1842年完成。这部560卷的巨著,体例严谨、考核精详,并集图、表、志于一书,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编撰最好的全国地理总志。第48页/共79页地理考证的发达王先谦(1842—1917)以30年之功于1892年完成的《合校水经注》一书;杨守敬(1835—1915)和弟子熊会贞(1859—1936)集清代《水经注》之大成于1904年完成《水经注疏》40卷初稿及《水经注疏要删》等书第49页/共79页地理考证的发达清代以地理考证著称的大家丁谦(1843—1919)首次对我国历史上边疆和域外地理著作29种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考释。其研究成果由浙江图书馆于1915年出版,书名《蓬莱轩舆地丛书》(又称《浙江图书馆丛书》),分2集共69卷。第50页/共79页大型历史地图集问世1911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辛努力,杨守敬和弟子熊会贞编绘的大型历史地图集《历代舆地图》全部刻成。它共358卷,分45个图组,装订成34册。此图集前为《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概略表示历史疆域大势;后为《历代舆地图》,自春秋至明代,以朝代为序安排图幅,表示其统治势力的范围、行政区划、山川等。这一图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绘制技术较以前图集更科学和精确。它是当时最完整的大型历史地图集,是中国古代舆地学最重要成就之一。第51页/共79页杨守敬历代舆地图第52页/共79页边疆世界地理研究的繁荣曹廷杰(1850—1926)是清末第一个对东北地区的边疆史地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的学者。1883、1885、1895年,他曾三赴吉林任职。其间,十分注意边务。1885年,他完成《东北边防辑要》2卷,系统汇辑和研究了东北古代战守险要、边界沿革等方面的文献。同年十二月,他又完成《西伯利东偏纪要》,记述这一地区的地理险要、道路出入、兵数多寡以及与边防有关的军事遗迹等。1887年出版的《东三省舆地图说》汇集了他关于东北史地的学术札记。第53页/共79页边疆世界地理研究的繁荣张穆(1805—1849)著、何秋涛校补的《蒙古游牧记》16卷于1867年刊印,书中较详细地记录了内、外蒙古的地域、沿革、事迹等。姚莹(1785—1852)特别注意英国对西藏的觊觎,在对西藏进行了考察后,著《康酋纪行》,对西藏的地理、人文、气候、民俗等作了记载。第54页/共79页边疆世界地理研究的繁荣魏源(1794—1856)和徐继畬(1796—1873)是清代积极编写世界地理著作作者中最杰出的人物。第55页/共79页边疆世界地理研究的繁荣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第56页/共79页边疆世界地理研究的繁荣1897年,清代王锡祺(1855—1913)编汇的中国古代最大的地理丛书之一《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出版。此书收录600余位中外地理学家的论文近1500篇,其中边疆和世界地理占有很大的篇幅。第57页/共79页近代地理学的萌芽
鸦片战争以后,作为了解世界的首要对象和手段的地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首先,地理学不再是历史的附庸,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次,它逐渐摆脱古代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体系,开始走向近代科学地理学的道路。第58页/共79页近代地理学的萌芽1、西方地理学知识的传播2、赴国外任公职和观光的中国人3、留学人员第59页/共79页近代地理学的萌芽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张相文。第60页/共79页近代地理学的萌芽123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创立中国地学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创办我国第一个地学学术期刊——《地学杂志》张相文第61页/共79页现代地理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62页/共79页目录一二三四背景发展历程特点传播过程第63页/共79页科技社会、信息社会一、传播背景第64页/共79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国家在经济建设和规划方面提出了众多任务。同时,50年代起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综合科学方法论迅速兴起,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使很多学科包括地理字转入现代化阶段。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人们摘取了这三论的英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把它们称之为SCI论。人们称之为老三论第65页/共79页
系统论要求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并用数学模型去描述和确定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系统论的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控制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功能、行为方式及变动趋势,控制系统的稳定,揭示不同系统的共同的控制规律,使系统按预定目标运行的技术科学。制论是著名美国数学家维纳(WienerN)同他的合作者自觉地适应近代科学技术中不同门类相互渗透与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而创始的
信息论是由美国数学家香农创立的它是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系统的信息如何获取、加工、处理、传输和控制的一门科学第66页/共79页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确立并获得极快进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它们虽然时间不长,却已是系统科学领域中年少有为的成员,故合称“新三论”,也称为DSC论。。第67页/共79页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于1969年提出来的,耗散结构论者认为,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向着有秩序、有组织、多功能的方向进化,这就是普利高津提出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著名论断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由于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非对称的涨落现象,当达到非线性区时,在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条件下,系统将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混沌状态自发地转变为一种在时空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第68页/共79页协同论是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1973年创立的他科学地认为自然界是由许多系统组织起来的统一体,这许多系统就称为小系统,这个统一体就是大系统。在某个大系统中的许多小系统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它们的平衡结构,而且由旧的结构转变为新的结构,则有一定的规律,研究本规律的科学就是协同论第69页/共79页突变理论是比利时科学家托姆在1972年创立的。其研究重点是在拓扑学、奇点理论和稳定性数学理论基础之上,通过描述系统在临界点的状态,来研究自然多种形态、结构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并通过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与系统论联系起来,并对系统论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购销合同:某钢铁企业向供应商订购0万吨原材料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铁站房PC构件预制及吊装工程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管理顾问合同(含交通枢纽管理)2篇
- 二零二五版货车司机意外伤害赔偿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型二手房按揭交易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食堂承包合同(大路食堂运营管理)3篇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买卖与家具选购代理合同3篇
- 税务局2025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区家居安装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虫草科研合作与技术转移合同范本3篇
- 财务总监个人述职报告
- 居家养老护理人员培训方案
- 江苏省无锡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 管理者的九大财务思维
-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练习100题附答案
- 2024年度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有关企业会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十章 概率》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情况报告(8篇)
-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织人员安排方案
- 多旋翼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备考试题库大全-下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