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写“晰、伞、抚、绍、疆、陷”6个生字,正确认读“清晰、分辩、抚摸、新疆、陷入、浑黄一体”六个词语并正确书写“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白杨树生命力顽强的特点,爸爸对白杨和像白杨一样的边疆建设者的敬意以及对未来孩子们继续建设边疆的希望与信心。3、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树极强的生命力,体会到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理想和信念,进而体会到作者对这些建设者的赞美和敬佩。4、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好处。5、进一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关注爸爸的神态描写,感受细节描写的好处。6、热爱西部,敬佩边疆建设者。【学习重难点】重点: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特点和品格,体会作者对边疆建设者的敬意。难点:理解白杨树和边疆建设者的内在联系,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了解作者(提前板书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2、你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袁鹰吗?二、认读词语书写生字1、课前大家都进行了预习,这些词你会读吗?自己读读。(出示词语:清晰、分辩、抚摸、新疆、陷入、浑黄一体)2、我请一位同学来领读,如果他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一遍。谁来读?3、再来看看这些词语,有一个字特别容易写错(单独出示“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师:我也有个好方法,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字的演变过程。这是甲骨文中的“疆”,两个“田”周围有三条横,这是划分的边界啊。慢慢的,人们知道了要用武力守住自己的边界,所以左边又加了一个“弓”,发展到了篆书,“弓”的里面加了一个土,表示的是用武力捍卫自己的领土。我们的领土一寸都不能少啊,所以,在写这个字的时候,提土可一定不能丢。(边说变出是相应的文字)你看,这个字的每一个部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含义,你记住它了吗?伸出食指,咱们一起来写一写吧。(师板书,生书空)【设计意图:通过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这个字每一个部件的独特含义,从而能够准确识记字形,特别是避免在书写时丢掉提土。】三、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词语都掌握了,那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吧,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白杨树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生自由读课文)2、谁能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小结: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物,就能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小结,帮助学生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四、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读过课文,你知道白杨树生长在哪里啊?能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吗?(学生说完完后出示: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1)戈壁的环境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知道的?(2)看,这就是那茫茫的大戈壁,条件多么恶劣,谁能读出来?【设计意图:借助文字和图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大戈壁的恶劣环境,初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理解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打下基础,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并初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文本内容。】2、白杨树就生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爸爸和两个孩子看到白杨树时会讨论什么呢?(出示4——12自然段)自己读读4——12自然段。3、孩子们认为白杨树有什么特点啊?(随机板书:高直大)4、那爸爸这段话又介绍了白杨树怎样的特点呢?自己读读。预设1:哪儿……哪儿……请大家想象一下,究竟哪儿会需要白杨树呢?师:(出示相关的地方)城市、大戈壁、黄土高原、沙漠(引用部分学生说的和自己填空的),无论哪儿需要它,它都会在那里生根发芽,一个“哪儿……哪儿……”让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2:不管……不管……总是……师:让我们看一看,风沙、雨雪,干旱、洪水,这是在写什么?师:这是极端恶劣的气候啊!白杨树在这样的气候中仍然不动摇,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随机板书:生命力强)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和我一起把白杨树的特点记下来。让我们感受着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话。(齐读)小结:孩子们的谈论让我们看到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爸爸的这段话除了外在特点,更让我们认识到了白杨树的内在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白杨树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着重体会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一方面为后面进一步理解爸爸含义深刻的话语做好铺垫,另一方面继续巩固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5、我们再来看一看爸爸的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师: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文中的爸爸,相信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边讲述边出示新疆建设兵团图片)1954年,为开发西部,我国成立新疆建设生产兵团,(出示火车临行图)文中的爸爸就是其中的一员,跟随这个队伍走进了西部,走进了新疆。他们很快适应了新疆恶劣的环境,开始建设新疆。为了抵抗干旱,他们挖凿水渠,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中,手都冻到了锄头把上。茫茫的戈壁上,他们冒着漫天的飞沙走石兴修水利,架桥修路。无论风沙,雨雪,无论干旱、洪水,他们从未放弃。他们在这环境极端恶劣的土地上,给新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示图片,与讲述时间同时进行)(最后图放在文字下面)现在,了解了爸爸,请你再读读这段话,看看他为什么会变得严肃了呢?小结: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了爸爸含义深刻的话语,爸爸在赞美白杨,赞美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的建设者。(板书:建设者)6、爸爸这含蓄厚重的情感怎样才能读出来呢?自己试着读读。(自由读)谁来读?感受着爸爸的内心,我们合作着来读。(配乐分角色读)【设计意图:以学生提出的疑问为依据,出示边疆开发的资料,使学生找到边疆建设者与白杨树的相通之处,帮助学生理解“严肃”背后的厚重情感,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深化这种情感体验,同时感受神态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作用。】7、一个“严肃”,让我们读懂了爸爸的内心,而爸爸的神态变化也是本文表达上突出的特点之一。后面爸爸的神态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这些神态的变化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请你读学习提示。(1生读)(出示学习提示:认真阅读课文14——16自然段,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交流:在“严肃”之后,爸爸的神态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从,爸爸的神态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咱们先来交流一下,在严肃之后,爸爸的神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出下面所有的文字,在生回答后加红沉思、微笑)(2)我们先来看“严肃”之后的第一次神态变化——沉思,(出示: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红色))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又陷入沉思,这个“沉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让我们联系上文中的这段话看一看。(出示: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这段中有一个词连续出现了三次,是——(只知道生说后变红)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什么?像这样谁接着来说?现在,你知道爸爸沉思的原因了吗?小结:是啊,孩子们太小了,他们能适应边疆的环境的吗,将来能扎根在那片土地上吗?这正是爸爸沉思的原因啊!联系前面的话,我们就了解了爸爸沉思时的内心活动。8、爸爸为什么又微笑了呢?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出示: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课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个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相信,有了榜样的力量,孩子们将来也能适应边疆的环境,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感受着爸爸的希望与信心,我们一起来读。(齐读)小结:就是严肃、沉思、微笑这一系列的神态变化,让我们读懂了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愿望与决心!【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对“严肃”的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在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实现由“学语文”到“用语文”的提升,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了情感,领悟了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同时,体会“沉思”一词时,引入联系上下文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此时,我们再看看课题,课文仅仅是在写白杨吗,它在写什么?2、是啊,作者袁鹰不仅是在介绍白杨,赞美白杨,更是在赞美像爸爸一样的边疆建设者(指板书建设者)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2、让我们感受着这份赞美(与敬佩)之情,再读课题。【设计意图:回归文章整体,总结作者的情感与本文的表达方法;带着感情齐读课题,升华学生内心的情感。】《白杨》教学学情分析《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通篇只写白杨,并未提到所要赞美的边疆建设者,因此,对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比较难理解。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以较低的教学起点,逐步带动学生的思考,深入文本之中。以下是我对学生相关情况的具体分析。一学生相关的知识基础与积累(一)学生相关的已知领域1、通过平时的生活积累,学生能够了解到城市或者农村种的杨树的特点。这对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有一定帮助。2、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已经学过《落花生》一课,因此对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二)学生相关的未知领域1、白杨不同于其他的杨树,它不择环境,只要有黄土和一点点水源它就能生根发芽,而且他的枝叶都是向上生长的。这是学生不知道的。因此要借助相关的图文资料让学生有所认识。2、因为西部大开发距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所以他们很难新疆开发前的样子,建设者为什么会去边疆,他们到了边疆以后面临怎样的生存状况?这些也是课文中没有涉及到的,所以要借助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只有这一点落实到位,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三)学生相关的难知领域1、学生比较难理解白杨的品格与边疆建设者之间的相通之处,很难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白杨来比喻建设者。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落实好关键语句的理解和上下文的联系,为学生的深入理解做好铺垫。2、爸爸一系列的神态变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这都是学生很难领悟到的。所以,要充分理解爸爸赞美白杨的一段,以此为基础去展开教学。二学生相关的阅读基本功及其现状处于五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形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对于《课标》所提出的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和需要掌握的阅读方法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虽然五年级还是第一次正式提出来,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边读边想,提出问题;读文章,想画面;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等,在三年级时就开始渗透,经历过四年级循序渐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比较合理地选择运用。而对于本组首次正式提出的“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学习要求,还需要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加强训练的力度,保证落实到位。三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关注点对于这篇课文,学生可能会对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感兴趣:第一,戈壁滩上的白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第二,提到边疆建设者的时候,相信他们也期待能对其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第三,经过了几十年的开发建设之后,现在的新疆是什么样子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效果分析《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文章通篇都在以白杨暗喻为新疆开发与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边疆建设者,但通篇对这些建设者只字未提,这就给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增加了难度。此外,本课在表达上语言含蓄,包含了许多不易被学生自主发现和感知的语言点。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多种方式推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使得学生在体会情感和领悟表达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一、由浅入深,品读词句,润物细无声地体会情感。在《白杨》一文中,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一段话意味深长,却也是最难理解之处,能否把这段话理解透彻,把握爸爸此时内心的情感,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逐层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这段话的教学也就显得尤为关键。对于这段话,学生需要从两个层面理解感悟。第一个层面是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第二个层面是爸爸变得严肃的原因。阅读这段话,学生发现白杨树的特点并不难,即坚强,但是这样的理解远远不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白杨树顽的强生命力呢?这种生命力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首先让学生想象究竟哪里会需要白杨树,学生就想到了被污染的城市、干旱的沙漠等,由此,学生便体会到了白杨树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但是,白杨树仅仅是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吗?它还会面对风沙、雨雪、干旱、洪水,而这些都是极端恶劣的气候,到了此处,多数学生也就水到渠成地感受到了白杨树不同于其他树木的顽强生命力。而爸爸变得严肃的原因相对前面的问题来说更难理解,那是因为边疆开发的时代远离学生的生活,而且文章又对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的人不着一字,所以,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适时引入关于边疆建设者的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边疆的恶劣环境和建设者们的付出,看着那些场景,听着教师的讲述,学生首先就受到了情感与心灵的震撼,再读爸爸的话,看爸爸的“严肃”,自然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赞美与敬佩之情。至此,学生走进了爸爸的内心,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他那份含蓄厚重的情感,并真正向文本的深处走去。我认为语文教学仅应该“走进去”,更应该“走出来”,也就是提炼出学习的方法。在理解爸爸这段话的过程中,学生就不仅理解了文章内容,体会了人物情感,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抓住关键词句,联系时代背景去理解文本的学习方法,做到了文意兼得。除了这段话,爸爸“沉思”与“微笑”也是理解本文的重点,但“沉思”一词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很有难度,当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学生的理解显然比较浅显。于是我启发学生联系课文14自然段再去思考,并从14自然段中提炼出关键词“只知道”,这样一来,学生通过一个个的“只知道”和“不知道”自然会发现,孩子们不知道的事情很多,因为他们太小了。理解到了这里,也就基本能够明白爸爸的“沉思”是出于对孩子们的担忧。我想,这部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出来,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将学生的体会在原有基础上推进了一步。二、体会情感与领悟方法融会贯通。如果说体会情感是在学语文,那么领悟方法就是在为用语文打基础。在本课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情感的同时,注意将其中所用的方法及时提炼小结,以便学生在本课及以后的学习中运用巩固。比如在初读课文感受大戈壁恶劣的环境时,就开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去谈体会,这样一来,在后面理解爸爸的话时,学生自然抓住了关键词句去学习了。到了理解“沉思”,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去体会,这就使学生认识到一篇文章的整体性。有了这些领悟做铺垫,最后再让学生回归文章题目去思考文章的主旨时,他们也就自然感受到了本课是如何借物喻人的,而这也是本文重要的写法之一。总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一方面深入体会了作者的厚重情感,另一方面学习到了阅读的方法,这将为他们今后的阅读与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材解读一教材位置的解读1、人文主题的位置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的第二篇精读课文。通过单元导语,我们可以了解到,本组是围绕着学习专题“走进西部”展开的。学生在二年级下册的第三组以及三年级上册的第六组都涉及到了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二下第三组主要通过首都北京、宝岛台湾、新疆吐鲁番、傣族等这些中国有特色的地区,使学生初步了解我们祖国的概貌,认识了自己的家乡,喜爱自己的家乡。三上第六组则以古诗开篇,书写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自然风光的美丽,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富饶,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比二年级更进一步。而本组文章首次以单元的形式来展现祖国西部,《草原》写出了浓浓的民族情,《丝绸之路》体现了西部的文化价值,《白杨》唱响了边疆建设者的赞歌,《把铁路修道拉萨去》展现了建设者在种种困难面前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的精神,这些课文无一不体现着祖国西部的人文风情,让人对之充满向往,从而在学生心中烙下了对祖国河山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西部的爱和深深的向往。可见,在教材的编排上,从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激发起对家乡的热爱,到感受祖国的优美景色和丰富物产,再到深入祖国西部,领略西部的景,感受西部的情,敬佩西部的人,教材编排层层深入,让学生理解的文字内涵也是越来越深。2、训练重点的位置本组单元导语第二部分中提出“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这一部分中,包括了本课所承担的巩固性训练项目、重点训练项目和发展性训练项目。(1)本课承担的巩固性训练项目本组在单元导语的第二部分提出“要把握主要内容”,对于这一点,三年级上学期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训练,只是没有在单元导语中出现。三上《我不能失信》提出“让我们认真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赵州桥》提出“让我们对照图画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陶罐和铁罐》提出“认真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年级下册第一次在单元导语中涉及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第二组提出“让我们看看人们对待动物、植物的态度和做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这其实是概括主要内容方法的引导。到了四年级上册,就开始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了了解主要内容的要求,第二组“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第三组“了解童话的内容”。从“了解”一词中不难看出,那时只要求能够基本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可。到了五年级,对概括主要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即运用之前所学的方法,用简练的语言,准确概括主要内容。可见,这是巩固所学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的过程。(2)本课承担的重点训练项目本组在单元导语的第二部分还提出了“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训练重点,这是从阅读方法的角度提出来的。“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那么应该如何体会呢?其实理解、体会的方法,从二年级一直到四年级上册都有所涉及,已经有了相关的训练,只是并没有以单元导语的形式明确提出来。比如二下第二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的泡泡语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最后一句话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三上第六组《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第三题:“‘柳树抽出新的枝条’中的‘抽出’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四上第一组《鸟的天堂》课后第三题:“我们来读读下面的句子,交流一下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再把句子抄下来;第五组《长城》课后第三题:“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第七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后第二题“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例如,‘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交流一下学习的体会,再抄下来”;第八组《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后第三题:“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的句子,认真体会加点词句的意思,再把这些句子抄下来”。可见,二年级开始已经有了对重点词句理解的训练,但是,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这些课后题大部分是从几个词或几个关键的词组着眼,引导学生去理解的,并不强调对整句话的理解。即使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不是以词语理解出现的,但仅仅要求交流学习体会,而不强求“理解”。到了四年级下册第一组,首次明确提出“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词句表达情意的”,初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的情感,而到了第二组、第五组、第六组分别提出“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体味优美语言”的要求。可见,从四年级下册开始,“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就已经多次以单元训练重点的形式出现了,而且主要是对整句的理解。发展至本组,以前期训练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更加关注文章的内部联系,首次在单元导语中提出“要联系上下文”的要求。“联系上下文”这一理解文本的方法之前也有所体现,比如三上第七组《矛和盾的组合》泡泡语“联系上下文,我明白了‘果然’的意思”;《陶罐和铁罐》泡泡语:“‘奚落’是什么意思?我要往下读读看”。我们发现,这两篇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某一个词语的意思,而非句子。到了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钓鱼的启示》首次以课后题的形式明确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这属于理解句子的方法,与词语相比,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而本组首次在单元导语中提出“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对此,本课课后题中有着比较明确的体现。课后第二题的第一小题为“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自己的心?’”层层递进的设问中,体现了上下文之间的紧密联系,逐步将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了一起。而且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深意。因此,要进行此项训练,仍要以课后题为依托。到了六年级上册第五组,提出了“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要求,更强调以文本整体为依托,理解句子含义。(2)与本课有关的发展性训练项目①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好处。本组的单元导语除了要求“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还提出要“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从表达角度提出的,本课体现的主要是含义深刻的句子。虽然之前也提出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但是到本组是第一次提出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一段话中就包含着深刻的含义: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段话通过关联词语“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写出了白杨树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并通过“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中的“从来”一词表达了爸爸对白杨树的敬佩之情。但是爸爸仅仅是在说白杨树吗?通过爸爸的身份,我们可以知道,爸爸是众多边疆建设者中的一员。可见,爸爸的这段话不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而是在表达对建设者的敬佩之情和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愿望与决心,因为边疆需要这些建设者。此外,文中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其中的小树指的是孩子们,而“迎着风沙”则说明爸爸希望孩子们能够适应边疆的恶劣环境,克服这种环境带来的种种困难吗,将来也能够扎根边疆,建设边疆。通过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的立意更加深远,也使文章表达的感情更加深沉厚重,耐人寻味。②积累语言本课仍承担着积累语言的任务,本课和本组第一篇课文《草原》一课中,除了抄写句子的要求之外,都有背诵段落的内容,比如《草原》第三题要求“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本课第一题要求“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可见,除了句子之外,本组也强调了对段落的积累,一是积累优美的语句,二是积累含义深刻的语句。对于这一训练项目,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能够学以致用,落实到位,而不流于形式。二教材特点的解读1、内容上的特点(1)对话语言中,写出高且直的白杨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以西行的列车上孩子们的争论为依托,描写了茫茫戈壁上的白杨。以下几句话是对白杨外形特点的直接描述: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你看那树多高!你看它多直!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从几句话中不难看出,白杨的外形特点是非常大,非常直。白杨树是西北最常见的一种树,它挺拔向上,高度通常在5——15米之间,所有的枝丫都向上长,直插云霄,不枝不蔓,就连它的每一片嫩芽,每一片叶子也都是努力向上的,几乎没有斜着生长的。第一句中“高大挺秀”别出心裁地用了一个“秀”字,而没有说“高大挺拔”或“高大挺直”,其中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这这浑黄一体的大戈壁上,是白杨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绿色,让这里绿意盎然,是秀美之“秀”;在这什么也没有的极端荒芜的大戈壁上,也是白杨带来了勃勃生机,是生命之“秀”。而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中,则通过“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这两组关联词语写出了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2)神态变化中,写出边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本文通篇好像都在写白杨的高、直、大、美以及生命力的顽强,而实际上写的却是边疆建设者,文中的爸爸就是众多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建设者的一个缩影,这从爸爸神态的变化中可以有所领悟。铁路沿线一排排白杨飞快地闪过,爸爸“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当大孩子摇着他的腿,赞叹白杨树高大,他也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相信此时爸爸一定是触景生情,看到那浑黄一体,荒无人烟的大戈壁,想到了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听到孩子们关于白杨树是伞还是树的天真争论后,他不禁“微笑”,可见,这是一位深深爱着自己孩子的慈祥的父亲。当孩子们问到“为什么它长得这么直,长得这么大”时,他却突然变得“严肃”了,因为他心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情怀,这白杨在他心中就是建设边疆,改造边疆的战士,是众多和他一样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他其实是在说那些像白杨一样的人,表达着他心中对这些人的赞美与敬意。他们都经历着与亲人的离别,经受着自然环境的考验,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依然坚定执著,因为他们已经下定决心要为西部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可见,爸爸这一神态变化中不仅表达了对白杨树的赞美和敬佩,更表达了对像白杨一样的边疆建设者的深深敬意。当爸爸再次看到窗外闪过的白杨,再次“陷入沉思”,孩子们究竟能不能适应边疆的环境呢?当有一天,他们这老一辈的建设者老去了,孩子们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扎根边疆,继续建设边疆呢?联系上文我们可以理解爸爸沉思的内容: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接连出现的三个“只知道”形成排比句,包含的内容丰富而深刻。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但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在新疆做什么工作,怎样工作,工作的环境如何;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去那里上学,学习环境怎样,中学毕业后是不是继续在那里学习;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可是他们不知道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环境怎样。这说明孩子们还很小,爸爸接孩子们去新疆上学,说明他是要把家搬到新疆,扎根新疆,因此,作为一名父亲,他担心孩子是否能够适应新疆恶劣的环境,因此而“陷入沉思”,从这里我们也能够体会到爸爸希望自己和孩子都能够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愿望。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八个国家接壤,可见,它已经在我国境内的边缘地区。而新疆大戈壁终年少雨或无雨,地面覆盖大片砾石,风沙活动频繁,地表干燥,裸露,沙砾易被吹扬,常形成沙暴,冬季更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西部地区极端落后的面貌,1954年成立建设兵团,大批内地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开发大西北,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冒着漫天的飞沙和石块,在天山南北的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架桥修路。他们将青春奉献给了那片土地,甚至还要让自己的孩子继续投身于边疆的建设之中,他们无私的努力和付出给边疆地区带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怎能不让人感到敬佩!但是,当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脸上露出了“微笑”,因为他看到了希望,那就是成长于边疆的孩子们,他们从小在各种考验中长大,在身为建设者的父母的耳濡目染下长大,也目睹了父母带给边疆的改变。那一刻,他充满了希望,他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够继承这份伟大而艰苦卓绝的事业,把新疆建设地更美,更富强。而从这里,我们也能够感受到,爸爸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都能够扎根在边疆这片土地上,把这里建设得更加美丽,因此,我们也再一次体会到了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愿望与决心。从全文来看,爸爸的神态经历了“出神、沉思——微笑——严肃——沉思——微笑”的变化,这其中体现的是爸爸内心复杂的心理变化。(3)深刻语句中,表达对边疆建设者的敬意。文章通过爸爸对白杨的的赞美,写出了爸爸对白杨的敬意,而这其中映射的是作者对边疆建设者的敬意。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这段话可以说是本文的核心段落,也是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这一小段话表面看来好像还是在写白杨的外在特点,实际上却写出了白杨面对各种恶劣条件时的适应性以及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与敬意寓于一系列的关键词中。A.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从“从来”这个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无论是什么时候,白杨总是那样的直,不会弯腰折背。“生根、发芽”,好像是在写白杨树的生长特点,但是“哪儿……哪儿……”这组关联词语的运用,说明白杨树是不讲究生存条件的,它总是出现在最需要它的地方,可能是高原上,戈壁上,也可能是在沙漠里,只要有黄土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哪怕是在板结的土地上,只要有那么一点点水分,它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发芽。无论在哪里,它都能用顽强的意志去适应那里的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B.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不管……不管……总是……”这组关联词,说明白杨并不贪恋阳光与水源,无论面对多么残酷的自然灾害,都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屈服的坚定与执著。不要说风沙与雨雪、干旱与洪水,可能还会有龙卷风、沙尘暴等各种更加恶劣的的气候,无论环境如何,它都倔强地笔直地挺立着,展现着它顽强不屈的生命力。以上这些词语,在白杨的适应性与生命力的赞美中,无一不体现着爸爸对白杨的敬意。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是在说人,作者写树也即是在写人,那么写的是什么样的人?联系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他写的是献身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2、表达上的特点(1)借物喻人,树与人相融相通这是本文在表达上最重要的特点。本课全文表面上都是在写白杨,写白杨的高且直,写白杨不择环境,不畏恶劣气候的精神,而实际是在写如这白杨一般,在狂风暴雨和飞沙走石之中筑桥修路的边疆建设者。他们正如这白杨,边疆需要他们,他们就毫不犹豫,背井离乡,举家前往,在那里安家落户,深深扎根,全身心投入建设边疆的事业,奉献青春甚至生命。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经受怎样的考验,他们都不曾放弃,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不会动摇。由此,白杨的精神与边疆建设者的形象逐步交融在了一起,树即人,人如树。“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身边”一词中,我们再一次看出,在爸爸的眼里,白杨树绝不仅仅是一棵树。如果说那棵大树是爸爸,那么几棵小树当然就是他的孩子们。儿时就跟着父母来到边疆的孩子,就如这迎着风沙成长的小树,适应着恶劣的环境,努力向上生长。而当他们看到父母和他们的“战友”给边疆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也会爱上这片土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用自己的执著克服重重的困难,将来也为边疆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这让我们看到了西部的未来与希望,让我们仿佛能够看到那片大戈壁上四通八达的道路,沟通四方的桥梁。(2)神态语言描写,反映心理变化爸爸望着戈壁滩上飞快闪过的白杨,想到新疆恶劣的环境,想到自己的战友,因此“出神、沉思”;听到孩子们天真的争论,所以“微笑”;出于内心对白杨,对边疆建设者的敬意与尊重,说到白杨则变得“严肃”;不知道孩子们能不能适应环境,健康成长,不确定他们能不能继续去建设边疆,所以再一次陷入沉思;因为看到小树也跟着建设者成长,心中充满希望和信心,因而露出会心的微笑。文章就是在父亲这一次次神态的变化中,含蓄地表现了他心理复杂的变化,这样的描写不仅使这种心理变化更加真实直观,而且也使得情感更为深沉厚重,耐人寻味。(3)环境描写,凸显坚定意志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课文在开篇即进行了环境描写,虽然只有寥寥数笔,但是却真实地反映出了新疆大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没有……没有……也没有……”这是怎样的荒芜;天与地“浑黄一体”,黄沙漫天是这里不变的景象。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才突出了白杨的高大挺秀,才突出了那些无怨无悔的像白杨一样扎根在这片西部土部上的建设者。他们放弃了家乡的生活,长期与戈壁相伴,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这片土地,让这片土地连接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不再孤单,不再沉寂,焕发着活力与生机。他们无怨无悔,深深扎根,这是怎样坚定的意志和无悔的信念!(4)含义深刻的句子,使情感含蓄厚重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写的都是树,有树的外形、成长,但是其中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感。12自然段对白杨特点的介绍,“从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等几个词及关联词语,写出白杨适应性和生命力之强,对白杨和像白杨一样的建设者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寓于其中。14自然段的三个“只知道”推动我们对边疆建设者有了更多的了解,进而对“只知道”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而最后一段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的小树”,更让我们看到了爸爸内心深沉的希望,相信这也是作者的希望。通过这些句子来表达情感,比直接抒发情感更含蓄厚重,让人久久回味。《白杨》评测练习姓名:一、基础知识1、字词我会写qīngxīxiànrùxīnjiānghúnhuángyītǐ()()()()2、课文内容我会填(1)《白杨》的作者是。这篇课文以“白杨”为题,实际写的是,这种写法叫做。(2)课文中,从爸爸一系列的神态变化中,我们感受到了。二、拓展练习写几句话赞扬我们祖国的建设者,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关联词语,并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重识语文,挚爱我心——《白杨》课后反思近一个月来,一师一优课的备课、磨课历程,让我对语文课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语文的热爱愈发浓厚。一、全面、深入地解读教材,走稳第一步。《白杨》是教材中较老的一篇课文,而且它所表达的情感完全隐藏于对白杨树的介绍和赞美之中,作者对他所要赞美的边疆建设者在全文中只字未提。而我对开发西部、开发边疆的历史了解也是少之又少,因此,解读教材成为我要攻克的第一个难关。在几易其稿的过程中,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全面、深入解读教材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本课14自然段中三个“只知道”的解读。起初,我只解读到了爸爸也是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之一,而没有读出爸爸扎根边疆的决心;解读到了新疆的遥远,却没有解读到爸爸对两个幼小的孩子的忧虑。因此也就很难将这一段与后面爸爸的“沉思”联系起来,所以当时在教学时就觉得“只知道”讲不透,“沉思”学生也理解不到位。而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我对语言文字的解读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是对开发新疆的了解还不够充分。我开始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并从中找到与课文内容关联密切的部分,研究组的老师们也热情帮助我,出主意,想点子,找材料。就这样,在这种群策群力的氛围中,我们终于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解读透彻,这使得这两部分的教学浑然一体,学生也能基本理解到位。可见,一处解读,可能会牵动一大部分甚至是整个课堂教学。所以,教材解读这一步我们必须先要走稳。二、品读语言文字,课堂更有“语文味”。1、依据目标,选取有价值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所谓“语文”,语言文字是其基本要素,一篇文章的价值正来源于其中每一个精心筛选、斟酌过的词语和句段,所以要让一节课更有内涵,就要抓住最有价值的语言文字进行训练。这让我想起我的第一次试讲,记得当时45分钟的“超长拖时”和不理想的课堂效果让我无所适从。教材解读中的点都尽量融入了、挖掘了,学生为什么还不理解?为什么整个课让人觉得老师和学生都那么累?教研中,有一位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她问我:“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是啊,教学目标不是摆设啊,所有语言文字的挖掘、品味与训练都是以此为依据的,而且是应该根据目标有所取舍的。通过几次的试讲,我们确定了以下几类语言文字训练点:一是贯穿文章主线,串联人物情感的,比如“严肃、沉思、微笑”这几个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二是直接或间接关联文章中心与主旨的,比如第12自然段中的“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本来我们设计的是这两组关联词语分别以学生说一说和出示补白的方式处理,三是“旁敲侧击”,起烘托或渲染作用的,比如文中关于新疆大戈壁的环境描写,它其实是衬托了白杨树的精神。但是学生的理解比较简单,所以,我们就把此处作为一个带着学生走入情境的切入点,进行了比较简单的处理。在这类语言点中,有一处让我们的取舍有些困难,就是关于“高达挺秀”这个词语,一个“秀”字写出的是白杨树为这片茫茫戈壁带来的绿意和生命之美,这与边疆建设者给新疆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是有相通之处的,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最终选择了放弃,因为这节课中我们着重要让学生体会的毕竟是白杨与边疆建设者的精神之间的相通之处,因此最后的三次试讲中就将这一语言点放弃了。在不断的取舍之中,找到了最有价值的语言点进行了品读感悟。从课堂效果来看,这些语言文字也确实对学生逐层深入地感悟课文内容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2、巧用策略,让语言文字的训练更有效果。我们不应该为了训练而训练,而是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体现浓浓的“语文味”,这篇文章尤是如此,其中的每一句话都不曾涉及作者所要赞美的边疆建设者以及文中的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但其文字中又处处以白杨作比,书写着这种赞美与决心。怎样能不着痕迹地让学生去感受到白杨树和建设者之间的关联呢?这就需要我们讲究教学的策略。比如对“哪儿……哪儿……”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究竟哪儿还会需要白杨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感受到无论怎样的环境白杨树都能够适应,所以理解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也就不难了。而且学生在朗读“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两句话时,不再是干巴巴的,而是有了一种有血有肉的感觉。看似小小的一个策略,实际上却盘活了学生对这一个段落的理解,这种理解更具体,更饱满。3、放宽视野,关注内部联系,文意兼得。所谓“内部联系”,我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一篇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关键词句之间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孤立地区理解某个或者某几个词句,而是要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和感悟。比如本课最后一段爸爸的“沉思”,他在沉思什么?学生的思考往往是五花八门的,有的甚至与课文主题相去较远。那么我们就需要在文中寻找依据,那就是14自然段中的三个“不知道”,就告诉了我们爸爸对孩子们未来的担忧,这也正是爸爸沉思的原因。由此可见,我们在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时候,不应该是凭空的说道,而要上挂下联,深入品读。第二,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方法是相互关联的,方法的领悟应该融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之中,这不仅便于教师随时提炼方法,学生时时明确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会情感,实现文意兼得。这也是我在本次磨课中感触很深的一点。因为我在初次进行教学设计时,进入课文后就先让学生去找爸爸的神态描写,发现爸爸神态变化和白杨树特点的关系,虽然好像很自然地把它们关联在了一起,但是讲起来会觉得有些突兀,一方面神态描写是一种写作的方法,开篇即提出不合适;另一方面对人物神态的体会应该用于推动对人物情感的理解,而不单纯是发现其中的关联,这样的方法领悟就显得有些单薄了。所以我们提炼出了“严肃、沉思、微笑”三个神态去推动学生理解爸爸对边疆建设者的赞美以及他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借助这一方法理解了课文,又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到了神态描写的好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4、适时朗读,加深理解。一节语文课不应该是知识的讲解或词语的理解,也不应该是毫无目的的所谓“朗读”,更应该做到的是读思结合,理解后朗读,朗读中呈现感悟,加深理解,而且我认为除了重点词句的重点指导,还应该大段地去读,所谓句不离段,这样的呈现才更显得大气。怎样才能兼顾语言点和朗读呢?比如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是大戈壁,先让学生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到了那里环境的恶劣和荒无人烟的景象,学生再去读,就读得入境入情了。三、心中有目标,收放合宜,引领学生发展。我想,要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适时推动,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心中有目标,每一个环节我的目标是什么,落实到什么程度,其中的每一个问题我又需要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对这些我们的心里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才能抓住学生的回答向前推动,如果自己也是模模糊糊,模棱两可,那么必然收不回,推不动。这一点是我最欠缺的地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以及各种学习机会中,我都要对这一点多加关注,多积累,多运用,在日积月累中形成自己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以上是参加这次一师一课活动带给我的种种思考。这段时间不算太长,但是我却觉得收获满满。这段历程在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路费报销合同范本
- 英语合同范本词汇
- 《优酷公司并购土豆公司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 大学生个人学习工作计划(35篇)
- 《认知负荷模型指导下记者招待会英汉模拟交传实践报告》
- 《头体针联合治疗肝火上扰型耳鸣的临床观察》
- 《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 2024年度装修合同(住宅用途)
- 《基于风险管理的JT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 2024年度健康养生产品推广与销售合同
-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单元教学中的应用以第九单元“溶液”教学为例
- 学习行为表现国家开放大学
-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培训课件
- 医院病案数字化翻拍建设方案
-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的歌课件
- 煤焦油深加工项目
- 通用学术英语进阶-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评茶员(高级)资格职业鉴定题库附答案(最新版)
- 大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4.5 光的衍射》
- 光氧活性炭一体机说明书
- 处方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