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外传记选读》训练:第8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Word版含解析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67762039】
①作为《我们的民族小学》的作者,吴然对本文入选教材前后的修改之处进行了对比,并讲解了教学中的难点。听作者点评自己的文章,现场的师生和家长受益匪浅。
②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③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李春阳感慨道,老一辈各族科技工作者献身新疆科技事业矢志不渝,他们在新疆科技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④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⑤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公安机关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时一定要锁好门窗,以防不法分子登堂入室行窃。
⑥时下商业竞争愈演愈烈,情形十分复杂,实力强弱固然是决定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但调查市场,调整结构也是出奇制胜对手的重要手段。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③D.④⑤⑥
【解析】①受益匪浅: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使用正确。②耳濡目染:耳听眼见,不知不觉受到影响。使用正确。③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使用正确。④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此处望文生义。⑤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此处望文生义,该词与入室行窃无关。⑥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泛指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对手”之类不当。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构想的逐步实施,新疆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战略地位更为凸显。
B.越南人学习中文的势头近年来蓬勃发展,双方虽然因南海紧张局势而关系恶化,但是越南的“中文热”没有降温。
C.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石材外贸发生了高增长的态势。广东云浮、福建南安作为我国两大石材出口基地,已占到全球石材贸易额的百分之十五以上。
D.整治行动中发现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电动车存在超重,超速等违规现象,有些电动车经改装后时速可达每小时60公里。
【解析】B项,语序不当。将“虽然”移至“双方”前。C项,搭配不当。“发生”与“态势”不搭配,将“发生”改为“保持”。D项,成分赘余。“时速”的“时”与“每小时”重复,可删除“每小时”。
【答案】A
3.仿照下面句子的整体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写一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在意蕴上要与上句保持一致。
【导学号:67762040】
杨振宁专注粒子忘我追寻,却不时领略舒伯特的小夜曲,愉悦心境;,,。
【答案】史铁生辗转轮椅艰难跋涉,却经常倾听贝多芬的交响乐,汲取力量。
4.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解析】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该图应属于思维导图类,要注意理清思维框架的层次。最低端是整个框架的中心:“瑶族村3日行。”下级节点分为两个方面——“准备”和“实施”,每个方面又包含新的子节点。
【答案】(示例)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导学号:67762041】
开发海洋油气资源,首先要寻找何处有油,________①________,而物探船就是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先锋。它使用的方法,就是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因为石油聚集在储油构造里,而储油构造深埋在地层深处,看不见,摸不着,________②________。20世纪80年代,我国相继建造改装过4缆和6缆的物探船,不过这些都只是二维物探船。随着油气开发向深海迈进,海上物探装备需要向高端方向发展,________③________,国家需要研制新一代的三维物探船。
①
②
③
【解析】①处,根据“首先要寻找何处有油”及“而物探船就是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先锋”,可以推知①处应填“为此必须要有先进的装备”。②处,根据“它使用的方法……而储油构造深埋在地层深处,看不见,摸不着”及横线后面的例子可知,②处应该填“所以只有通过‘物探’方法才能找到”。③处,根据“海上物探装备需要向高端方向发展”及“国家需要研制新一代的三维物探船”,可知③处应填“落后的二维物探船将被淘汰”。
【答案】①为此必须要有先进的装备②所以只有通过“物探”方法才能找到③落后的二维物探船将被淘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971年夏天,邓稼先的老朋友、享誉世界的美籍华人杨振宁先生,自1945年离开祖国20多年后首次回国。在杨振宁先生开出的会见人名单中,第一个要见的就是邓稼先。
邓稼先和杨振宁两人的父亲都曾经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而两人先后考进崇德中学,成为了好朋友。杨振宁早两年进校,他天资聪颖,才思敏捷。邓稼先也很聪明,但性格较为沉稳,待人忠实厚道,真诚可靠。这两个朋友在一起,互相珍视对方身上的优点,并看作自己性格的补充。
卢沟桥事变后,杨振宁随家南下迁往昆明,邓稼先于1940年随大姐邓仲先也到了昆明。杨振宁于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本科学习结束后又进修了两年硕士研究生课程。邓稼先于1941年也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在校学习4年。他俩共有3年在同校同系学习。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杨振宁报考公费留学生被录取,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邓稼先在西南联大毕业后北上,在北京大学任物理助教。后来,邓稼先也考取了留美研究生。
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后,邓稼先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完成学业并取得博士学位,他冲破重重阻挠,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于8月29日踏上了归国的路程。从那时起,邓稼先就与杨振宁分开了,不过他们的友情却一直保持着。
回到祖国后,邓稼先参与了正在进行的创建中国近代物理所的工作。留在美国继续从事理论物理科学研究的杨振宁,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58年,邓稼先被选为研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从此隐姓埋名。
1964年,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当杨振宁听到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后激动不已。他从不同新闻机构的报道中,感到他思念的老朋友邓稼先参与了中国的核试验工作。他看到有美国的报刊报道说,中国人的原子弹是由美国科学家参与做成的。1971年他回到国内时很想问邓稼先,但是一直没有说出来。
那天,杨振宁离开北京去上海,返回美国,邓稼先去机场送行,当他把老朋友送入停机坪时,杨振宁回转身,看着邓稼先沉默了一会儿,终于问:“稼先,我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搞的,他叫寒春,这是真的吗?”听到杨振宁这样的问话,邓稼先吃惊地张了张嘴,好一会儿,他才说:“你先上飞机吧。”
送走了杨振宁先生,邓稼先马上向上级报告并请示了他遇到的提问。周恩来总理明确指示:“可以告诉杨先生,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激动万分的邓稼先就在自己家里多次做过“粗估”计算的“一头沉”写字台上给杨振宁写了封信,并立即交专人乘民航班机赶往上海。杨振宁是在上海市“革委会”为他饯行的宴会上接到这份信件的。当他拆开信封,一眼看到熟悉的邓稼先的笔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顿时泪水夺眶而出,他泪流满面地起身到洗手间去了。
从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国之后,他就多次到中国讲学和访问,每次来华,只要条件允许,他就要会见邓稼先,畅叙友情。杨振宁逐渐了解到邓稼先的功绩,对他更加敬重和爱护。
1983年杨振宁来北京时,有一次,他们一道去北海仿膳,大家边吃边谈笑着,杨振宁忽然问:“稼先,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人用了7年,苏联人用了3年多,英国人用了4年,法国人用了8年,为什么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邓稼先没有说话,他沉默着。他知道这是杨振宁很想知道的一个答案。但是,邓稼先又确实无法回答,因为这是秘密。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病逝。远在美国的杨振宁教授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给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发来唁电:“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许鹿希在给杨振宁的信中写道:“如果人生能有轮回,稼先还会选择这条路的。”
杨振宁先生在1986年9月23日的信中说:“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两位著名科学家的友情不仅在科学界,在民间也被传为佳话。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理想、骨气、学识、为人等优秀知识分子的品德无不令人动容。
(选自《英雄大爱》)
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邓稼先与杨振宁的相交,虽然有家庭世交的影响,但更多是由于青少年时期轨迹相近的求学经历以及两人在科学领域上相似的追求。
B.新中国建立后,邓稼先完成学业并取得博士学位,踏上了归国的路程,而杨振宁留在美国。文章写两个人的分离意在表现这两人的不同选择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两种不同人生的缩影。
C.杨振宁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58年邓稼先被选为研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从此隐姓埋名。作者在此处一抑一扬,更突出邓稼先的可贵品质。
D.文中引用许鹿希给杨振宁的信“如果人生能有轮回,稼先还会选择这条路的”。是以邓稼先生活上的伴侣和事业上坚定的支持者的话语表现邓稼先矢志不渝的精神。
E.本文主要以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式,描写了邓稼先为中国原子弹事业呕心沥血的动人事迹,表达了对老一代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解析】B项,“新中国建立后”叙述不准确,应为“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后”。C项,“一抑一扬”说法错误。E项,“描写了……的动人事迹”说法不对,文中没有描写这方面的内容。
【答案】AD
7.从全文看,邓稼先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答案】(1)热爱祖国,投身新中国建设;(2)艰苦奋斗,投身科学事业;(3)默默奉献,不计名利;(4)忠诚正直,重视友情。
8.文中多次写到杨振宁关注中国原子弹的研究,他先问中国原子弹研究是否由美国人帮助,而当他拆开信封,一眼看到熟悉的邓稼先的笔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顿时泪水夺眶而出,80年代又问“为什么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这些都表现了杨振宁的什么心理?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心理:(1)杨振宁问中国原子弹研制是否有美国帮助,是出于对新中国原子弹研制的关注。但因为他远在美国对新中国科技发展了解不多,与邓稼先等科学家交流不深而产生的一些疑问;(2)他泪水夺眶而出,心情很复杂,有为了民族的自豪,也有作为老朋友为邓稼先而感到骄傲;(3)80年代又问“为什么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则包含了对邓稼先等科学家取得的成绩的赞叹。
作用:表现杨振宁虽然远在异乡,但是他非常爱中国和中华民族,更加突出表现了邓稼先艰苦奋斗的不易和卓越贡献。
9.有一位大学校长说,杨振宁得诺贝尔奖给我们争了气,我们中国人都感谢他;邓稼先回国为了中国制造出原子弹、氢弹,中国人也都感激他。这篇文章结尾也说:“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理想、骨气、学识、为人等优秀知识分子的品德无不令人动容。”请你就对“学识与为人对人生的重要作用”的理解,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观点一:从邓稼先与杨振宁的求学经历看:(1)青少年时期是求知与培养健全人格的黄金时期;(2)二人在青少年时期养成的为人处世风格及在科学领域的兴趣为他们的一生奠定了基础;(3)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注重学识上的积累和人品上的养成。
观点二:从二人不同的人生选择上看:(1)不同的为人导致两人的选择不同,人生道路不同;(2)但两人对科学的热爱、事业的追求是一致的;(3)两人互相珍视对方身上的优点,并看作自己性格的补充,不仅两人的成就举世瞩目,而且两人的友谊成为科学界的佳话。
观点三:从二人取得的成就看:(1)邓稼先研究原子弹,改变中国科技落后的局面,给中国人以民族自信心;(2)杨振宁通过获得诺贝尔奖帮助中国人克服了不如别人的心理障碍;(3)他们成就的取得都是其为人与学识共同作用于人生追求的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
(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
(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
(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
(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
3、练习九第8题
(1)理解题意。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餐饮供货协议
- 附录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现代应用文书写作(第三版)教学课件电子教案
- 2025年度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协议执行细则4篇
- 2025年度个人留学担保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个人收入证明范本及税务合规服务合同
- 2025-2030全球氢混合锅炉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CO2激光冷水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女职工权益保护及性别平等知识有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个人间技术秘密保护保密合同4篇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消防救援-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条件下灾害防范及救援行动与安全
- 供热管网工程监理大纲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临床中心五年发展规划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引起受众传播内容要素的掌控
- 安徽新宸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绘本《汪汪的生日派对》
- 分手的协议书模板(5篇)
- 助产护理毕业论文
- 地震工程学概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