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训练:散文之部 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训练:散文之部 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训练:散文之部 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训练:散文之部 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训练:散文之部 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训练:散文之部第4单元过小孤山大孤山Word版含解析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及抛江过其下

抛江:抛锚停船于江中

B.杰然特起

特起:特别突起

C.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徘徊不忍去

D.四际渺弥皆大江

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解析】B项,“特起”,拔起突起。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D项,连词,即使。A项,副词,大概/名词,器物的盖子;B项,助词,的/助词,起补足音节作用,不译;C项,介词,用/连词,来。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凡江中独山……皆名天下

B.南望彭泽、都昌诸山

C.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

D.岸土赤而壁立

【解析】A项,名词作动词,名闻。B、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A

4.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信造化之尤物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

C.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D.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解析】A项,尤物:特异之物,文中指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今义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B项,发挥:文中指衬托,辉映。今义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C项,节度:文中指管辖。今义多指节制,约束。D项,浑浊: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

【答案】D

5.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信造化之尤物也

B.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C.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D.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解析】A、B两项,均为判断句;C项,状语后置句,可以说成“若稍以楼观亭榭饰之”;D项,被动句、省略句。

【答案】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瑶芳楼记

宋濂

瑶芳楼者,常熟虞君子贤燕居之所也。

瑶芳者何?古桐琴之名。子贤以重金购得之间一抚弄其声翏翏①然如出金石如闻鸾凤鸣如与仙人剑客共语于千载之上子贤乐焉。则以谓世之名楼者众矣,高骈②之“迎仙”,谓其溯遐情也,其失也诞;韩建之“齐云”,谓其凌高清也,其失也侈。吾皆弗敢蹈其非。欲专斯楼之美者,舍斯琴也,其孰能当之?遂以瑶芳名其楼。

当风物清朗,白月独照,神情遐冲,夐③出世外。子贤棕冠鹤氅,自函道④而升,复取琴,鼓一再,行久之,演而为紫琳之操⑤。其辞曰:“有坚者,石中含精矣;其石白如肪,煜有瑛矣;五音繁会,铿然而鸣矣。”客有与子贤同志者,从而和之。曰:“艳质兮非华,阳卉兮非奢,折秋馨兮遗所思,望美人兮天涯。”歌已,相视而笑。

金华宋濂闻其声,唶曰:“古之人好楼居者,岂欲夸靡丽而为荣观哉?盖临阴幽之室,则其情敛而聚;处阳明之居,则其情畅以舒。随境而迁,因物而著,其亦人理之常者乎!况夫宫角之相参,羽徴之互奏,禁其忿欲之邪,宣以中和之正,其于学问之功,又未必为无所助。所以先生长者,无故不去之,盖有以也。虽然,君子盖不物于物。不物于物,则凡纷然而来前者,皆吾性情之发舒。或悬崖邃壑,或平墅旷林,虽非层构,可以阖辟阳阴,而清风徐来,万籁皆动,曲涧流泉,复助之为声势,五音泠然,惬心而温耳,太和融洽,内外无间,有不啻听子贤之琴于兹楼之上矣!此无他,达人大观,无地不为楼,无声不为琴也。苟局滞于一室之间,适其意则有之,而蹈道则未也。有若子贤,盖学道而有所得者,故濂敢以是说告之。”

子贤绝出流俗之上,吾友杨君廉夫极称其为人,谓笃于士行而犹孝其亲云。

(选自《宋濂散文选集》,有删改)

【注】①翏翏(lùlù):象声词,长风声。②高骈:唐朝人,曾建迎仙楼。下文韩建,唐末人,曾建齐云楼。③夐(xiòng):远。④函道:楼梯。⑤紫琳之操:琴曲名。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贤以重金/购得之间一/抚弄其声/翏翏然/如出金石如闻鸾凤鸣/如与仙人剑客共语于千载之上/子贤乐焉

B.子贤以重金购得之/间一抚弄/其声翏翏然/如出金石/如闻鸾凤鸣/如与仙人/剑客共语于千载之上/子贤乐焉

C.子贤以重金购得之/间一抚弄其声/翏翏然/如出金石/如闻鸾凤/鸣如与仙人剑客共语于千载之上/子贤乐焉

D.子贤以重金购/得之间一抚弄/其声翏翏然/如出金石/如闻鸾凤鸣/如与仙人剑客共语于千载之上/子贤乐焉

【解析】本句主要说的是子贤用重金购得琴和琴声的美妙。“之”和“其”均代指琴,“子贤以重金购得之”结构完整,“之”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如出金石”“如闻鸾凤鸣”“如与仙人剑客……千载之上”结构一致,其后应断开,“仙人”和“剑客”是两个不同的名词,中间应断开,“子贤乐焉”是子贤对琴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B。

【答案】B

7.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B.宇宙间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两面,如丘之北为阴,丘之南为阳。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这概念。

C.声韵学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在的12356,分别与喉、齿、牙、舌、唇的不同发音部位相配。戏曲演员准确地掌握了五音的部位,再配合“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的运用,即能做到吐字准确,称为五音齐全,而不能准确掌握五音的演员,被称为五音不全。

D.宋濂,字景濂,明末清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学者方孝孺,少时即师从宋濂。

【解析】D项,元末明初文学家。

【答案】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历史上的“迎仙”“齐云”两座名楼为例,指出它们在命名上分别失之“诞”“侈”,意在肯定虞子贤以古桐琴为楼命名的做法。

B.作者曾经与虞子贤一起在月夜登楼,子贤抚琴弹奏;作者继而与子贤唱和,借鲜花、香草、美人表达了对高洁品行的仰慕与追求。

C.作者认为,修养高深的人无论面对什么景物,都能养性怡情,即使从清风流泉中也可获得美妙的享受,如同在瑶芳楼上听虞子贤弹琴一样。

D.作者在文中既为瑶芳楼作记,也通过写虞子贤为楼命名和弹奏古琴表现子贤高雅的品格,同时还借此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解析】B项,与虞子贤唱和的是“客”,不是作者。

【答案】B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专斯楼之美者,舍斯琴也,其孰能当之?

译文:

(2)所以先生长者,无故不去之,盖有以也。

译文:

(3)子贤绝出流俗之上,吾友杨君廉夫极称其为人,谓笃于士行而犹孝其亲云。

译文:

【答案】(1)想要独享这座楼的美名的,除了这把琴,又有谁能适合它呢?

(2)因此年长有学问德行的人,没有缘故就不会远离(舍弃)它,大概是有道理(原因)的。

(3)虞子贤远超世俗之人,我的朋友杨廉夫先生极力称赞他的为人,说他努力践行读书人的操守,还能尽心孝敬他的父母等等。

【参考译文】

瑶芳楼,是常熟虞子贤闲居的地方。

瑶芳是什么呢?是古桐琴的名字。子贤用重金购买到它,闲暇时弹奏,它的声音如长风一样,像从金石中发出,像听到鸾鸟和凤凰鸣叫,像和神仙、剑客交流了一千多年一样,子贤(对琴)很满意。然而世上称得上名楼的有很多,高骈的“迎仙楼”,说它能够追溯思念之情,但不足之处是荒诞;韩建的“齐云楼”,说它立意高远,但不足之处是夸大。我都不敢沿袭他们的不足之处。想要独享这座楼的美名的,除了这把琴,又有谁能适合它呢?所以用瑶芳为这座楼命名。

每当风光景物清静明亮,洁白的月光照耀大地时,神情高远谦和,远出世外。子贤戴棕冠披鹤氅,从楼梯登上楼,又拿来瑶芳琴,弹了一遍又一遍,连续弹了很久,推演为琴曲《紫琳之操》。歌词唱道:“有坚固的东西,是石头中蕴含的水晶;这石头白得像脂肪,明亮而有光彩;五音交响,发出金石一般响亮动听的声音。”有一个和子贤志同道合的客人,跟着应和一曲。唱道:“有艳美的资质而不奢华,生长在向阳坡面上并不夸耀,折下秋天的香花送给所思慕的人,看到思念的人在天地遥远的地方。”唱罢,互相对视而笑。

金华人宋濂听了他们的琴声,赞叹说:“古代喜欢住楼的人,难道是想要夸耀奢华才建造华美的楼宇吗?大概到了边远幽僻的屋子,那么他的感情就会收敛聚合;住在温暖明亮的住所,那么他的感情就会畅快舒展。随着环境而变动,因外物而显露,这也是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啊!况且宫调角调相互参证,羽调徴调交互奏鸣,约束不正当的愤怒欲望,用正派的中庸之道来疏导,它对于学问的作用,也不一定没有帮助。因此年长有学问德行的人,没有缘故就不会远离(舍弃)它,大概是有道理(原因)的。虽然这样,但是君子却不被外物驱使。不被外物驱使,那么所有纷纷来到面前的事物,都是我思想感情的抒发。或是在孤立的崖边深壑,或是在田野密林,虽然不是高耸而多重的建筑物,但可以开启光明阻挡黑暗,并且清凉的风徐徐吹送,各种声音一齐响起,曲折的山涧流动的泉水,又助长了它的声威气势,各种声音清越激扬,使心情舒畅耳朵暖和,心态平和精神融洽,自身和外物没有差别,无异于在这座楼上听子贤的琴声了!这没有别的缘故,通达事理的人注重事物的全貌,没有地方不可以当作高楼,没有声音不可以作为琴曲。如果只是局限停滞在一间房屋内,用它来满足自己的心意能够具备,而用它履行正道却不一定能做到。像子贤这样的人,是学习儒家学说有所收获的人,所以我才敢把这番话告诉他。”

虞子贤远超世俗之人,我的朋友杨廉夫先生极力称赞他的为人,说他努力践行读书人的操守,还能尽心孝敬他的父母等等。

10.把下面六句话按适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历史上的陆游,实际上可以说是两个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期以来,由于接受史的一些规律,自从有了“亘古男儿一放翁”的称呼以后,对陆游遗产中爱国主义的一面,已有充分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忽略的、遮蔽的,是更为复杂更显人性魅力的第二个陆游形象。

①也是一个对乡土习俗非常敏感的感知者和描写高手

②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③第二个陆游,是一个智慧、感性的自然美发现者

④同时,对于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的生态,是一个体现者

⑤又是一个家庭生活里面充满至亲至爱的好父亲

⑥首先是作为爱国志士的陆游

【解析】⑥句中的“首先”和首句中的“两个”照应,应放在最前面;②句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照应⑥句中的“爱国志士”;③句中的“第二个”照应“首先”;①句中的“乡土习俗”和③句中的“自然美”呼应;⑤句中的“又是”与④句中的“同时”构成承接关系。

【答案】⑥②③①④⑤

11.下面是某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5个字。

【导学号:46162055】

【解析】做这道题,语言的表述并不难,难在理清图中的箭头关系,游客必须注册才能成为会员,成为会员之后,可以登录购买和修改信息,把这些关系理顺,就可以准确写出答案。

【答案】(示例一)游客需先注册成为会员;会员登录后,可购买图书,购买图书时既可添加图书到购物车结账,生成订单,也可一键购买结账,生成订单;除购书外,会员登录后还可修改信息,也可查看购物车和查询订单。

(示例二)游客需先注册成为会员;会员登录后,可修改个人信息,可购买图书,也可查看购物车和查询订单;购买图书时可添加图书到购物车结账,生成订单,也可一键购买结账,生成订单。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

(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

(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

(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

(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

3、练习九第8题

(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

(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