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革命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城市生活_第1页
让革命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城市生活_第2页
让革命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城市生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革命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文化评析】近期,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正式发布了《上海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报告(2018—2022年)》,系统梳理了上海市的革命文物资源,全面回顾了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开发情况。这是目前国内首部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白皮书,为当前城市发展中如何保护、利用革命文化遗产提供了诸多启示。革命文物是一种宝贵的物质文化资源,记录了优秀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英勇拼搏的历程,凝聚着特定时代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所作的重要指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革命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奋斗历史、蕴含着革命先烈的抗争精神,利用好革命文物可以弘扬革命文化传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意义十分重大。但在实际生活中,民众却常常触摸不到革命文物,青少年一代对于流血牺牲的革命历史更觉陌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革命文物资源盘点不清、保护程度不够、系统开发不足、利用方式单一等是重要原因。如何让革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如何让革命文化遗产契合民众的日常生活,使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对各级革命文物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革命文物资源丰富,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不同阶段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为了让革命文物融入城市生活,上海市有关部门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调动资源对革命文物进行活化利用,在革命文物周边的公园、绿地、广场等处设置革命主题雕塑;利用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网站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开展线上宣传,对外开放的革命文物中大多数提供现场讲解;注重革命文物外部空间环境的纪念性与开放性,与街区绿地、步行街道、小区广场等活力公共空间的更新激活相结合,如打造“红色一平方公里”行走路线、“鲁迅小道”等,既发挥了公共空间的文体休闲功能,又增强了市民对革命历史的共情。革命文物本身充满了时代性、故事性和励志性,但是其中的宏大理念、爱国精神、奋斗牺牲又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需要以革命文物为空间和素材,将革命文物和健康生活、热点技术、视觉故事等进行深度融合,以春风化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革命文物及其历史文化信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正式发布的《上海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报告(2018—2022年)》,既是对上海革命文物资源的盘点,又是对如何全面开发、系统利用、多样呈现革命文物的一次经验介绍。这些成功实践说明,革命文化遗产不仅能够与现代城市生活一起发展,革命精神与文体生活可以相互促进,而且通过民众对于革命文物的现场体验和对于革命者勇于牺牲精神的情感共鸣,还可以助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