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山西融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催化剂收集贮存建设项目项目代码2202-140298-89-01-233267建设单位联系人韩笑联系方设地点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坐标(东经114度22分283秒,北纬39度47分164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N7724危险废物治理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四十七、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业-101、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利用及处置-其他建设性质R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R首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总投资(万元)1000环保投资(万元)100环保投资占比(%)10施工工期2022年4月-2022年10月是否开工建设R否□是:600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2018年8月22日,广灵县人民政府以广政办函[2018]43号文出具了《关于同意设立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批复》,原则同意成立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2017年10月园区管委会委托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5年),2018年8月30日,广灵县人民政府以广政发[2018]35号文对《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5年)进行了批复;大同市人民政府以同政发[2020]7号文请示设立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7月2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2020]98号文同意设立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2021年11月29日,大同市生态环境局以同环函[2021]282号文出具了“关于《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具体建设情况与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要求、规划环评要求及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符合性分析详见表1、表2、表3。其他符合性分析1、“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厂址所在地位于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初步结果,本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无禁止建设区,本项目不涉及广灵县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厂址所在地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中规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禁止开发区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等生态敏感因素区域内;同时本项目评价区内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也没有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和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相关的其他保护区。评价区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补给径流区;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环境敏感区;另外本项目的建设基本符合广灵县生态功能区划及广灵县生态经济区划的要求。本项目具体建设位置与山西省保护地分布、山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相对位置详见附图5、附图6。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满足“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1\*GB3①环境空气:评价收集了广灵县环境监测站2021年的例行监测数据全年统计资料:评价区内PM10全年浓度平均值为65μg/Nm3,未出现超标现象(标准值为70μg/Nm3);评价区内PM2.5全年浓度平均值为32μg/Nm3,未出现超标现象(标准值为35μg/Nm3);评价区内SO2全年浓度平均值为14μg/Nm3,未出现超标现象(标准值为60μg/Nm3);评价区内NO2全年浓度平均值为24μg/Nm3,未出现超标现象(标准值为40μg/Nm3);评价区内CO第95百分位值为1400μg/Nm3,未出现超标现象(标准值为4000μg/Nm3);评价区内O38小时最大第90百分位数为160μg/Nm3,未出现超标现象(标准值为160μg/Nm3)。监测数据显示广灵县2021年例行监测数据中所有监测因子全部达标,因此广灵县环境空气质量属于达标区。=2\*GB3②地表水环境:评价收集了大同市地表水国考断面(壶流河-水神堂泉监测断面)1-12月的水质累计监测数据,根据壶流河水神堂泉监测断面例行监测数据可知,四项监测因子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氟化物监测数据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水质的要求。=3\*GB3③地下水环境:评价收集了《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引用的监测点位为1#东蕉山东堡村水井、2#洗马庄村水井,监测单位为山西蓝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监测时间为2021年5月14日,监测因子无缺项,地下水环境水质、水位监测满足地下水流场的确定,能够反应本项目区域地下水环境现状。根据监测结果可知,各项监测因子监测数据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水质的要求。④声环境:本项目选址位于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项目拟选厂址周边50m无村庄等敏感目标,因此本项目未开展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作。⑤土壤环境:本项目运营期对厂区危险废物贮存间内及周围均进行了严格的硬化及防渗处理,因此经采取环评规定的措施处理后,不存在明显的土壤污染途径,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本项目的建设不存在土壤污染途径,可不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因此本项目未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满足“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运营期用水、用电均为新增,本项目运营期对山西省内及周边地区产生的废汽车尾气净化器及各类工业催化剂进行收集贮存,项目本身不属于生产类建设项目,仅为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因此本项目不涉及资源利用上线。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满足“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1)《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给出的投资负面清单如下: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②《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中限制和禁止类项目;③《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中的项目;④《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中“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简称“双高”产品)名录的项目;⑤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污染难以治理的项目;⑥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的项目。(2)根据同政发[2021]23号文《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可知,大同市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为:1、空间布局约束:①新建、改建、扩建“两高”项目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满足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碳排放达峰目标,相关规划环评和相应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环评文件审批原则要求;②严格控制高碳、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市城市规划区、县城规划区不再布局包括产能置换项目在内的任何钢铁(不含短流程炼钢)、铸造(不含高端铸件)、水泥、有色项目,区域内现有产能只减不增;③推进城市建成区及周边重污染企业搬迁退出,加快清理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污染企业;④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原则上按照禁止开发区进行管理,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⑤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格限制煤炭开采和加工、化工、纺织、造纸等高耗水和低效用水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城市产业布局优化和升级替代,加快推进工业企业“退城入园”;⑥认真落实畜禽养殖禁养区有关规定,禁养区内严禁审批畜禽养殖建设项目,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2、污染物排放管控:①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落实“十四五”相关目标指标;②钢铁企业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各生产环节满足《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相关要求;③水泥企业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各生产环节满足《山西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晋环发[2021]16号)相关要求;④能源、冶金、建材、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剧等重点行业逐步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⑤新、改/扩建涉及大宗物料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全部修建铁路专用线,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省级要求;⑥禁燃区内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项目和设施,已建成的应逐步或依法限期改用天然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⑦市域范围内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燃气锅炉完成低氮改造;⑧按照《大同市关于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的通告》有关要求,禁用区内禁止使用高排放道路移动机械;⑨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董控制制度,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彩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排放主要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前,须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⑩用于建设项目的“可替代总量指标”不得低于建设项目所需替代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上一年度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浓度不达标的县(区)、水环境质量未达到要求的县(区),相关污染物应按照建设项目所需替代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2倍进行削减替代(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除外);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不达标的县(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四项污染物均需进行2倍削减替代(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除外;⑾城缜生活污水处理厂外排废水全面执行山西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4/1928-2019);⑿工业废水外排主要三项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须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要求,其余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级A排放标准;⒀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应科学合理制定污水处理规划与工艺,按规定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外排口加装自动监控设施;⒁煤矿矿井水原则上废水全部循环利用,确需排放的煤矿矿井水需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要求。3、环境风险防控:①强化重污染天气、饮用水水源地、有毒有害气体等重点领域风险预警,健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措施,提高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②科学布局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和场所,危险废物贮存库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建设,填埋场要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中的相关要求;③针对焦化、化工、农药、有色冶炼、造纸、电镀等水环境风险较大行业,全面开展摸底排查,建立水环境风险管控清单,定期评估沿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风险,落实防控措施;④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桑干河千流及主要支流浑河、口泉河、七里河、御河、十里河、坊城河等沿岸范围内的重要湖(库)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禁止新建焦化、化工、农药、有色冶炼、造纸、生物制药、电镀等高风险项目和危险化学品仓储设施。4、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①水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十四五”相关目标指标;②加快推进城头会泉域和水神堂泉域重点保护区的保护和生态修复;③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管理,严格取用水总量汲取水许可管理,到2030年大同市用水总量控制在7.4亿m3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40m3以下;④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⑤严格规范地下水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实行取水许可区域限批制度和取水许可验收制度,对地下水取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建设项目新增取水用地下水;对取水地下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用地下水;能源:①能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要求以及“十四五”相关目标指标;②加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严格落实煤炭消费等量减量替代措施;③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两高”项目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现有企业和其他项目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改造,2030年能耗水平显著下降;土地资源:①土地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十四五”相关目标指标;②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工业项目,商业旅游、农村宅基地等建设项目在选址时应尽量利用未利用地及闲置土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做到“占一补一”、“占优朴优”,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本项目运营期将山西省当地及周边地区报废机动车回收公司产生的废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各类化工厂等产生的各类废催化剂进行收集贮存,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目录中的第四十三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与治理技术、装备和工程”类,属于鼓励类建设项目;另外本项目不属于《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中限制和禁止类项目中的行业;本项目工艺成熟、装备先进,不属于“双高”项目,运营期不产生难以治理的污染物。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满足“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有关要求。表4本项目“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汇总情况一览表“三线一单”分析内容项目情况相符性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拟选场址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等环境保护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基本符合《广灵县生态功能区划》和《广灵县生态经济区划》的相关要求。符合环境质量底线根据大同市广灵县环境空气例行监测数据可知,大同市广灵县环境空气质量属于达标区;另外根据本项目引用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及评价结果可知,本项目场址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满足相应功能区的要求。符合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用水、用电均为新增,本项目运营期对山西省内产生的废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及工业催化剂进行收集贮存,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原材料及各类其他原辅材料等条件均来源稳定。符合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目录中的第四十三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与治理技术、装备和工程”类,属于鼓励类建设项目;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对本项目予以了备案,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另外本项目工艺成熟、装备先进,不属于“双高”项目,运营期不产生难以治理的污染物,项目的建设具有较高的环境正效益,另外本项目的建设满足同政发[2021]23号文《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大同市生态环境准入的要求。符合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满足“三线一单”的要求。2、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根据晋政发[2014]9号文关于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全省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2014年4月11日,山西省政府发布《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山西省国土空间细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区域,并赋予其不同的发展功能定位。到2020年,山西省计划在全省15.67万km2国土面积上着力构建:“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战略格局、六大河谷盆地为主的农业发展战略格局、“一带三屏”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点状开发”生态友好型能矿资源开发格局等四大战略格局。本项目选址位于广灵县,厂址所在地位于省级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中的桑干河河谷盆地农产品主产区。桑干河河谷盆地农产品主产区的功能定位及发展如下:①功能定位山西省节水旱作农业重点实施区域,以肉、乳产品为主的畜牧业重点发展区域。②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优质粮饲兼用、青贮及特用玉米以及优质小杂粮种植,积极发展油料作物种植。依托农畜产品资源,联合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打造知名品牌。因地制宜扩大牧草种植面积,推动养殖业发展,提高畜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加强高标准旱作农田建设,加大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力度,推进节水灌溉高产农田建设。保护森林植被,禁止毁林毁草开垦,逐步退出陡坡耕地,提高水源涵养功能。2021年3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晋政办函[2021]33号文出具了“关于优化调整省级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中重点开发城镇的通知”,把大同市广灵县蕉山乡调整为重点开发城镇。本项目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本项目租用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处现有的工业用地内进行建设,不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且不新增用地。本项目运行期无大气污染物排放;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外排;同时本项目不属于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开发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图详见附图7。3、与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分析《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分为5个生态区、15个生态亚区、44个生态功能区。依据区域主导生态功能,44个生态功能区可归属为6类生态功能区。其中:水土保持和风沙控制类型生态功能区8个,煤炭、有色金属开发与生态系统恢复类型生态功能区8个,山地丘陵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景观保护类型生态功能区8个,农牧业生产类型为主的生态功能区13个,水库调蓄与水土保持类型生态功能区1个,城市发展与城郊、盆地农业类型生态功能区6个。根据《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厂址所在地位于“晋北山地丘陵盆地温带半干旱草原生态区”中的“广灵山间盆地农牧业生态功能区”。该区的主要保护措施为:1.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综合利用。山地丘陵区要提高水源涵养功能和地表径流滞蓄能力,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盆地应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做到采补平衡,严禁超采,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地下漏斗和地表埸陷;鼓励建设节水灌溉设施,鼓励推广节水农艺技术,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保护基本农田,提高耕地地力,分区域实施耕地环境质量监测和耕地地力监测,加强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改造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3.发展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保护自然植被。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有关规定,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的基础上,积极示范准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省柴节煤炉(灶)、高效节能吊炕等节能技术,鼓励开展生物质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减少生物质资源直接燃烧等利用方式,切实解决农村地区生活用能,避免乱砍滥伐,保护自然植被。4.加速盐碱荒滩地的改造,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严禁可能导致农业污染,破坏土地环境的经营活动,保护其农业环境。5.加强湿地生态保护,特别是运城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运城盐湖等工业密集区域建立联防共管机制,开展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方面的定期监测,严防由于工业生产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加强对旅游的管理和监督,防止对库区的水环境和水鸟越冬造成严重影响;加强对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提高保护和管理水平。6.有计划引导居民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积极进行村庄迁并与农田整理,鼓励区内非农土地、闲置土地转为种植业和林果园艺业发展用地,鼓励农田向规模经营大户集中。7.晋中盆地、临汾盆地是山西汾河中、下游流经地区,应加速进行汾河流域生态工程建设;做好保护汾河生态系统规划,严格论证,把水环境治理和汾河流域生态建设相连接,保护汾河与美化汾河相结合;水资源利用与水源涵养、保护相融合,推行节水技术;严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项目。8.北浊漳河上游旱作农业与地质遗迹保护生态功能区的榆社县区域范围内古脊椎动物化石储量大、科学价值高,要编制好化石保炉规划,并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贯彻、实施《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3号),做好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工作。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采掘化石;发现新的化石,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该区的主要产业发展方向:1.农业:调整农业结构。结构调整要向深层次推进,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优化配置资源,突出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的培育和发展,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施特色农业工程。临汾、运城盆地,围绕粮、棉、油、菜、果等优势农产品,建设以优质棉、麦和水果为主的平原生态立体农业生产基地,中部盆地,建设以无公害果品、玉米和蔬菜生产墓地为主;东部山地发展畜牧业,建设肉、奶牛和肉羊养殖基地及以核桃为主的干果基地;忻州盆地和长治、晋城地区建设玉米、杂稂、生猪、蚕桑生产基地;晋北建设生态畜牧业经济区和优质杂粮基地,发挥生态服务功能作用和农产品的特色优势,进而形成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行业优势和地区整体优势,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建成具有特色的农产品重点生产区域;发挥大运公路优势,建设生态经济开发区,芾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政府投入,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基地建设和认证规模;优化产地环境条件,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实现农产品生产生态、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2.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围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一批生产规模大,农副产品流通快,市场覆盖广,辐射能力强,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如:优质高效畜牧基地及奶牛、肉牛、肉羊系列畜产品加工和乳品加工、小杂粮加工、粮食蔬菜加工等,各自形成产业链,促进农业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3.旅游业: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从严控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合理设计旅游线路,确走旅游区的游客容置使旅游容量与有效保护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旅游设施建设要与自然景观相协调。本项目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建设项目,本项目租用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处现有的工业用地进行建设,不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且不新增用地。本项目本着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的原则对山西省当地及周边地区报废机动车回收公司产生的废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各类化工厂等产生的废催化剂进行收集贮存,项目选址不在广灵县县城的城市建成区内,此外本项目运营期无大气污染物排放,运营期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外排且项目运营期不开采地下水,同时本项目运营期加强了厂区周围的绿化工作,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山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图详见附图8。4、与广灵县生态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广灵县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Ⅳ:广灵山间盆地农牧业生态功能亚区中的ⅣB:马山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该区位于广灵县的北角,主要包括一斗泉乡的东部、壶泉镇的北角和蕉山乡的绝大部分,总面积为107km2。该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5℃左右,年均降水量380-400mm,无霜期125-135d,海拔高程在1100-1500m之间。该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奥陶系和寒武系上统,其中奥陶系以中厚层白云质灰岩为主夹少许竹叶状灰岩及豹皮灰岩,出露厚度200m。该地区的地貌类型有平川和丘陵,其中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一斗泉乡的东部、蕉山乡的绝大部分,平川地区主要分布在壶泉镇的北角。地带土壤类型有褐土性土、粗骨性褐土和淋溶褐土。区域内水资源较缺乏,无河流流经此地,只有一些便于灌溉小的沟渠。该区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为农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较少,天然植被以草木为主,灌木有虎榛子、沙棘、荆条、刺槐和紫穗槐等,其余地带的植被主要以旱生性农田杂草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谷子等粮食作物。区域内有省级文物保护罗疃广济桥。由于该区内生物种类丰富繁多,浓香的仁用杏、雄健的画眉驴和温顺的大尾羊等各种地方名优品种,故农牧业发展较好,且重点发展畜牧业。区内矿产资源较多,以煤矿和石灰岩为主,较大的煤矿有罗疃煤矿。该区内规模以上企业有振兴砖厂、罗疃煤矿、广龙化工公司、广通建材公司、富成水泥、正和有色金属公司、聚园银业公司、水鑫公司和圣达冶炼等。该区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①区域内存在砖厂、建材公司和冶炼公司,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废气、废水和废渣,且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污染了大气和水体,同时也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破坏了地表植被;②由于该区畜牧业发达,是广灵县几大画眉驴和养羊基地,禽畜粪便任意排放,导致有害病毒病菌扩散和传播,与此同时无节制的放牧导致草地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保护措施:①易产生三废的企业,应加强对现有设施的管理,建设尾气和废水处理设备,对废渣进行废物再利用;②退耕还林,加大林草种植的力度,有节制的放牧,同时对放牧期进行有计划的调整,及时有效的处理禽畜产生的粪便,可将其作为绿色化肥用于耕种上。发展方向:继续加强畜牧业的发展,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以畜牧业为基础的一系列加工企业;推进煤炭产业的规模化、新型化,并依托煤焦资源优势,办厂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使资源优势尽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本项目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建设项目,本项目租用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处现有的工业用地进行建设,不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且不新增用地。本项目本着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的原则对山西省当地及周边地区报废机动车回收公司产生的废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各类化工厂等产生的废催化剂进行收集贮存,具有较高的环境正效益;本项目本项目运营期无大气污染物排放,运营期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外排,同时本项目运营期加强了厂区周围的绿化工作且对危险废物贮存区域进行严格的硬化及防渗处理,项目建设及运营带来的影响是在区域自然体系与人工生态体系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广灵县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广灵县生态功能区划图详见附图9。5、与广灵县生态经济区划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广灵县生态经济区划》,本项目厂址所在地位于重点开发区ⅣA:广灵中部重点开发区中的ⅣA-4:蕉山乡金属冶炼与建材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区。该区位于蕉山乡,总面积为112.6km2。该区年平均气温为7℃,年均降水量420mm左右,无霜期平均在130d左右,海拔在930-1275m之间,海拔最高的是马山,高度为1275.6m。该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上更新统、奥陶系下马沟组,整体地貌类型为平川区和黄土丘陵区。该区的生态系统类型有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主要的植被类型为桦树林、杨树、柳树、杏、榆树,根系发达的植被有蒿类、苔草、碱草、青芥、狗尾草等;灌木有沙棘、荆条、黑吉里、杜鹃等,以莜麦、玉米、谷子、土豆等为主要的农作物,是广灵县的重要产粮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有芦苇、葡萄、花生,林业较发达。该区位于马山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小区内,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地区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工矿业较发达。该区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的工业结构,正在建设以金属冶炼为龙头的蕉山工业园区。该区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矿、石灰岩矿品位优良,企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化工、建材、煤矿、牧业、冶炼等。规模以上的企业有罗疃煤矿、聚源银业公司、精华化工集团公司、好源青牧业公司、富成水泥公司、广龙化工公司等。还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洗马庄汉墓群,县级重点保护文物洗马庄古人类遗址和南蕉山古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①该区的黄土丘陵区以及靠近丘陵区的低山地带,自然植被稀少,裸土山坡较多,质地疏松,抗蚀能力差,属中度侵蚀,水土流失严重;②该区冶炼、建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对周边的空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化工产业较发达,产生的废水、废气也对周围水体和空气造成影响;③该区的牧业公司产生的粪便随地堆积,滋生大量蚊蝇,易传播各种疾病;再者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堆积粪便分解释放出氨气、硫化氢等带有酸味、臭蛋味、鱼腥味的刺激性气味,对养殖场周边的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保护要求:①这一地区治理以造林种草为主,封山育林,有选择地发展经济林木,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开展缓坡改梯田,建设石坝梯田,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在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场,配套建设草地防护林网和水利设施,提高当地的林草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②对现有的冶炼、建材类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改革,淘汰污染严重的,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高炉,推进原材料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或增设相关污染防治设备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冶铸企业配套机械化的溶化砂处理清理系统来减少废砂污染;③在养殖业和牧业发展过程中,努力做到种养结合,鼓励使用农家肥、种植绿肥等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育肥力,建立集养殖、沼气、种植、加工于一体的生态经济模式,把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与养殖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方向:①以煤矿、冶炼、建材业的矿产资源开发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开采、治理、生态恢复同步进行,加快该区的工业园区的建设,完备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材生产配套完善的除尘设施,减少园区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②结合该地区经济作物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按照统筹安排,合理发展农业的原则,大力发展花生、芦苇等种植业,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种植,逐步把荒山荒地改造成林山、草山、果山,减少水土流失量,提高该区植被覆盖度;③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以好源青牧业为龙头的奶牛育肥养殖基地和画眉驴生产养殖基地,尽快实现规模化养殖,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养殖肉羊,形成农户饲养为主,运行回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市场化机制;④改善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大力种植彩花彩树,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可考虑适当发展文物保护区的旅游产业。本项目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建设项目,本项目租用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处现有的工业用地进行建设,不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且不新增用地。本项目本着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的原则对山西省当地及周边地区报废机动车回收公司产生的废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各类化工厂等产生的废催化剂进行收集贮存,具有较高的环境正效益;本项目本项目运营期无大气污染物排放,运营期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外排,同时本项目运营期加强了厂区周围的绿化工作且对危险废物贮存区域进行严格的硬化及防渗处理,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广灵县县生态经济区划的要求。广灵县生态经济区划图详见附图10。6、与《广灵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广灵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广灵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有关规划内容如下:1.县城总体规划区范围:西至作疃乡杨窑、作疃东堡、大西庄一线;东至登场堡东,南蕉山一线;北至南蕉山、杨窑一线;南至大西庄、登场堡南一线,总面积50km2。范围涉及规划建成区及作疃乡、加斗乡、宜兴乡、蕉山乡等4个乡镇的部分地区。2.规划期限:近期2008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3.城市性质: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大同市重要的东南门户之一,以发展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生态休闲和文化旅游小城市。4.城市发展方向:城市近期向东发展,中远期有限度地向北发展为主,控制向西安排建设用地,限制向南推进。5.城市空间结构:“一轴、二组团”:“一轴”为把县城东西向的新建东西街做为城市发展轴。“二组团”为县城南北向的以木槽涧河为界的涧西旧城区和涧东新城区。6.城市规模:规划区范围43km2,包括城市建成区、规划控制区、作疃水源地保护区和部分壶流河湿地保护区。人口:规划城市近期(2015年)8.4万人,中期(2020年)10万人。用地:规划城市近期(2015年)用地8.06km2,人均建设用地96m2;中期(2020年)10.11km2,人均建设用地101m2。本项目拟建厂址位于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不在广灵县县城总体规划范围内,蕉山乡调整为重点开发城镇,项目拟建厂址所在地距离广灵县城市总体规划边界约6km,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广灵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广灵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详见附图11。7、与《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符合性分析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位于县城东侧蕉山乡范围,涉及到蕉山乡西蕉山村、中蕉山村两个村庄。四至范围:东至蕉山乡洗马庄村以西250m处左右;南至省道201和省道303;西至南蕉山村以东沿沟北边至平舒大道东230m处左右;北至龙虎岩村以南向东至东蕉山村西、南到精华化工集团北界,总面积为8.52km2。规划期限为2017-2035年,其中近期:2017-2025年;中期:2025-2030年;远期:2030-2035年。园区定位为:以承接京津冀镁合金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培养培育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产业布局:园区依托现状范围内河道、高压走廊、省道以及产业布局思路,整体划分为四个功能组团,从西向东分别为高新技术产业片区一、居住生活服务中心、园区公共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片区二。本项目租用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片区中的一处现有的一类工业用地进行建设,项目占地性质属于规划中的工业用地,本项目本着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的原则对山西省当地及周边地区报废机动车回收公司产生的废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化工厂等产生的废催化剂进行收集贮存,具有较高的环境正效益,本项目所排污染物在采取严格有效的环保措施后,能够满足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的环境管理要求。园区规划环评中对危险废物的收集、处置情况介绍:园区各工业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送广灵县垃圾填埋场统一填埋,各工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在各工业企业内部的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转运处置。对于危险废物应当从源头上减量化,园区应当鼓励企业清洁生产,防止和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企业应积极采取低废、少废、无废工艺,禁止采用《淘汰和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中明令淘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已产生的危险废物应首先考虑回收利用,减少后续处理处置的负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应积极推行生产系统内的回收利用。生产系统内无法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通过系统外的危险废物交换、物质转化、再加工、能量转化等措施实现回收利用,建议园区设立专项基金、政府补贴等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鼓励企业对已经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对于暂时不能回收利用或进行处理处置的危险废物,其产生单位须建设专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进行贮存,并设立危险废物标志,或委托具有专门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单位进行贮存,贮存危险废物的单位要拥有相应的许可证,禁止将危险废物以任何形式转移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转移到非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中。同时,园区拟建设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企业,对园区产生的部分危险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装运危险废物的容器应根据危险废物的不同特性而设计,不易破损、变形、老化,能有效的防止渗漏、扩散。装有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贴有标签,在标签上详细标明危险废物的名称、重量、成分、特性以及发生泄漏、扩散污染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和补救方法。危险废物的贮存设施的选址与设计、运行与管理、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及应急措施以及关闭等须遵循《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规定。危险废物的转移应遵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的要求,危险废物运输须采用专用车辆以使危险废物的运输要求安全可靠,要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运输的管理规定进行危险废物的运输,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开发区按照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对危险废物的流向进行有效控制,禁止在转移过程中将危险废物排放至环境中。对于无法处理和回收的危险废物,应选择距离较近的危废处置中心进行回收处置,减少转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风险。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企业进行安全处理,处理应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等有关标准和政策。园区产生的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必须达到100%。采取规划方案及环评要求的措施后,园区产生的危险废物可以得到妥善处置,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较小。随着目前山西省及周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数量增加及各类工业企业的增加,拟建项目的实施可以缓解区域及园区内危险废物的收集压力,具有较高的环境正效益。《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5年)详见附图12。8、与晋环发[2020]26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的符合性分析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12月31日发布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晋环发[2020]26号文)。根据《意见》及其附件“山西省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图”,本项目所在地属于重点管控单元。根据晋环发[2020]26号文“二、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二)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重点管控单元: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风险高等问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等国家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严禁新增钢铁、焦化、铸造、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要加快实施城市规划区“两高”企业搬迁,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企业绩效分级分类管控,强化联防联控,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散煤治理,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太原及周边“1+30”汾河谷地区域在执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区域管控要求基础上,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全面推进现有焦化、化工、钢铁、有色等重污染行业企业逐步退出城市规划区和县城建成区,推动焦化产能向资源禀赋好、环境承载力强、大气扩散条件优、铁路运输便利的区域转移。鼓励焦化、化工等传统产业实施“飞地经济”。汾河流域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污染统筹治理,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实施汾河入河排污总量控制,积极推行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网-河(湖)”一体化运营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废水近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实施城镇生活再生水资源化分质利用。本项目属于危险废物收集贮存类建设项目,不属于钢铁、焦化、铸造、水泥、平板玻璃及两高行业项目;本项目租用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处现有的工业用地进行建设,不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且不新增用地;项目选址不在广灵县县城的建成区范围内;本项目运营期对废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及各类工业催化剂进行回收贮存,具有较好的环境正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晋环发[2020]26号文中的有关要求。山西省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图详见附图13。9、与同政发[2021]23号文《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符合性分析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晋政发[2020]26号)有关要求,现结合大同市实际,2021年6月29日,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同政发[2021]23号文)。根据该文中二、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划分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可知,本项目拟选厂址所在地位于重点管控单元中。重点管控单元管控要求为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风险高等问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严控“两高”企业准入门槛,加快实施城市规划区“两高”企业搬迁,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实施企业绩效分级分类管控,强化联防联控,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散煤各县(区)人民政府、大治理,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全面推进现有化工、钢铁、水泥、建材等重污染行业企业逐步退出城市规划区和县城建成区,推动“两高”产能向资源禀赋好、环境承载力强、大气扩散条件优、铁路运输便利的各县(区)人民政府、大区域转移。鼓励化工、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飞地经济”。桑干河流域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污染统筹治理,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实施桑干河入河排污总量控制,积极推行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厂-网-河”一体化运营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废水近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实施城镇生活再生水资源化分质利用。本项目属于危险废物收集贮存类建设项目,不属于钢铁、焦化、铸造、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两高”类项目,运营期经采取环评规定的污染物措施后无大气污染物排放且运营期无废水外排。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同政发[2021]23号文中的有关要求。大同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图详见附图14。10、与同政发[2021]62号文“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同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的符合性分析大同市人民政府于2021年12月16日发布了“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同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规划范围及年限:本规划范围为大同市行政辖区,包括平城区、云冈区、新荣区、云州区4区,阳高、天镇、广灵、灵丘、浑源、左云6县,及下辖乡镇街道145个,总面积14056.48km2。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5年,统筹考虑“十四五”期间乃至2030年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做实近期,谋划远期。目标指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到2025年,进一步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为2035年达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大同”远景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同政发[2021]62号文中第四章重点任务中提出:大同市应继续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实施最严格的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措施,全面实施信息化监控,推进危险废物和污泥运输专业化进程,继续推进危险废物、污泥和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建设。4.6.3危险废物处置分项提出:1.完善危废管理机构,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机构,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设立专门的固体废物管理技术支撑单位,具体承担固体废物污染源统计、固体废物信息交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咨询等工作。配备相应的交通、通讯、实验、检测、防护装备等软硬件;2.完善危废基础统计,建立危险废物信息平台。“十四五”期间,逐步建立危险废物信息管理平台,汇集全市重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源信息,面向社会提供企业固体废物产生处置信息,搭建全市固体废物信息登记和网上交换平台,畅通工业固废处置利用渠道,推动大同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3、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和转移、运行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产生、转移、运行、处置全过程的监管,从源头防范环境风险,严格执行废危转移联单制度。本项目在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处现有的工业用地内进行建设,本项目运营期对废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及各类工业催化剂进行回收再利用,项目运营期注重了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过程中的环保设施落实情况,满足同政发[2021]62号文中“继续推进危险废物、污泥和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建设”、“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和转移、运行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产生、转移、运行、处置全过程的监管,从源头防范环境风险,严格执行废危转移联单制度”的要求。综上,本项目的建设满足同政发[2021]62号文中的有关要求。11、与广灵县地表水体的位置关系分析广灵县地表径流仅来源于本地,园区内涉及的地表水体有壶流河、黄泉峪河,其中黄泉峪河为壶流河的一级支流,壶流河为桑干河的一级支流。壶流河属海河流域,发源于浑源、广灵交界处的石人山一带,大致由西向东流经广灵县全境。于洗马庄出省境流经河北省蔚县、阳原2个县,在钱家沙洼汇入桑干河。境内干流全长66km,河道平均纵坡8.84‰,河床糙率0.025-0.03。河流由西到东上窄下阔,呈壶状,上白羊以上段为土石山区,河床为砂砾石,河道为“V”字形顺直河段,河床基本稳定;上白羊至贺窑为黄土丘陵区,贺窑以下河段为冲积平原区,河道为“U”字形宽浅式游荡河段,易淤积,河床稳定性差。主要支流有莎泉峪、长江峪、直峪、木草涧等,境内流域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3°51′-114°26′,北纬38°35′-40°00′之间,流域面积1255.77km2。黄泉峪河属壶流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河北省蔚县百草坡,大致由西北向东南经鹿骨、沟门口、大湾、古道渠进入广灵县境内,然后继续向东南入壶流河。黄泉峪河全年大部分时间干枯无水,唯雨季时才有洪水流泄。壶流河区主要以壶流河河水、十里沟、唐山峪、黄泉峪的清洪水以及沿途出露以及集中出露于本区的泉水作为用水水源,本区有以散泉形式出露于广灵县县城城南的水神堂泉、百步坑泉、枕头泉等,控制流域面积为32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420.0mm,多年平均径流量1733万m3,折合径流深54.2mm。区内主要用水单元为小Ⅰ型水库两座即下河湾水库及枕头河水库,小Ⅱ型水库两座即红桥沟水库及十里沟水库,有广益、惠花、华山三个万亩以上自流灌区,万亩以上机电灌站为水神堂及下河湾电灌站,区内涉及作疃乡、宜兴乡、蕉山乡、加斗乡、壶泉镇、斗泉乡六个乡镇的部分村庄,人口103569人,总耕地面积13031ha,粮食总产量75945t。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为距本项目东南1km处的壶流河,本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外排,所以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区域地表水产生影响。广灵县地表水系图详见附图15。12、与山西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关系分析山西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人民政府2007年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广灵县东南部,总面积11234ha,地理坐标:北纬39°38′6″-39°46′16″,东经114°14′39″-114°24′57″。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濒危动植物(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大鸨、金钱豹等以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等)和壶流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山西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北界:西起西关壶流河大桥,经水神堂、下河湾水库北界向东沿壶流河旧河道北岸到加斗路桥止。南界:西起冯家沟沟口,向东南沿沟底到灵丘界。东界:北起加斗路桥,沿加斗路向南到东河乡村后的北路向西再沿此路向南到西加斗南路后,向东拐沿西加斗南路到省界。西界:北起西关壶流河大桥,向东沿壶流河南坝,到稻地村东向南拐到枕头河北界后,向西南沿枕头河水库西界后,转南界接集兴疃村界,再沿该村界向南接屯堡村界,继续向南沿屯堡村东绕屯堡村、西宜兴村南到幸福渠,沿渠向西至直峪峪口,再沿直峪峪底向南到邵家庄村,绕过邵家庄村沿河槽向南到冯家沟沟口止。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广泛分布着各种湿地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下河湾水库和枕头河水库等湿地由于具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的理想觅食场所,而壶流河南部月明山的悬崖峭壁为黑鹳营巢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黑鹳在山西主要的繁殖地之一。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有陆栖野生动物22目51科174种,其中两栖类1目2科3种,占种类总数1.7%;爬行类2目4科9种,占种类总数5.2%;鸟类14目34科133种,占种类总数76.4%;兽类5目11科29种,占种类总数16.7%。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栖息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种群为山西省最大的种群。此外,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还有白尾海雕、大鸨和金钱豹。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白琵鹭、苍鹰、雀鹰、松雀鹰、大焉、白尾鹞、白头鹞、猎隼、游隼、燕隼、红脚隼、红隼、纵纹腹小鸦、短耳鹗等15种。山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苍鹭、金眶铸、普通夜鹰、蓝翡、黑枕黄鹏等5种。本项目厂址南边界距离山西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约1.0km,不在山西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本项目具体厂址与山西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对位置关系详见附图16。13、与广灵县水源地的位置关系分析1)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广灵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为城西水源地,位于县城西侧约5km处的壶流河北侧的壶流河河谷阶地上,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成因中粗砂、中细砂、夹砾石、砂层互层组成,分布3-6层,城西水源地为地下水源,共有3眼取水井,埋藏为孔隙水,含水为潜水型,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和上游侧向补给,地下水流向总体由西向东,水位年幅度在2-5m。单井涌水量840-1400m3/d。地下水含水层颗粒由边山向盆地由粗变细、水位由深变浅,富水性由大变小。水化学类型由好变差。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和边山断裂带的侧向补给及河流入渗补给。径流方向由东向西、南北边山向山间盆地壶流河运移。排泄主要以人工开采排泄为主。城西水源地为地下水源,共有3眼取水井,埋藏为孔隙水,含水为潜水型,1#井坐标为:N114°12′15″,E39°44′30″;2#井坐标为:N114°12′35″,E39°44′24″;3#井坐标为:N114°14′38″,E39°44′12″。城西水源地设计日供水量约3200m3/d,供水服务人口为68800人。城西水源地3眼取水井均设有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本项目厂址所在地位于城西水源地东北方向,二者相距12km,本项目厂址不在其保护区范围内。2)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广灵县下辖2镇7乡,乡镇集中式供水水源均为地下水型水源,供水井地下水类型均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全县所辖9个乡镇中,壶泉镇为城镇集中供水,已完成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梁庄乡采用浅井分散供水,其余7个乡镇均属集中供水。因此,全县共有7处乡镇水源地,分别是蕉山乡集中供水源地、一斗泉乡集中供水源地、望狐乡集中供水源地、南村镇集中供水源地、作疃乡集中供水源地、宜兴乡集中供水源地、加斗乡集中供水源地。采用集中供水的7个乡镇均设有1处集中供水工程,均为地下水型水源地,并各有供水井1眼。距离项目最近的乡镇供水水源地为蕉山乡集中供水水源地,该乡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位于蕉山村北1500m处,地面标高1005m,水文地质单元属于冲洪积倾斜平原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1)保护区范围、边界坐标(用于保护区立标)一级保护区边界范围,以3#供水井为中心,半径R1为140m的圆形区域为边界。(2)保护区面积及周长(用于保护区围栏围网建设)面积A3=3.14×(0.14km)2=0.062km2周长S3=2πR=2×3.14×140m=880m。蕉山乡集中供水水源未设置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本项目厂址距离蕉山乡集中供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约3.5km,拟建厂址不在该乡镇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本项目运营期无废水直接外排且本项目厂址位于该水源地的下游,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蕉山乡集中供水水源地产生影响。蕉山乡集中供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划分结果图见附图17。14、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目录中的第四十三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与治理技术、装备和工程”类,属于鼓励类建设项目;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2月25日对本项目予以了备案,项目备案代码为2202-140298-89-01-233267,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的要求。15、本项目选址的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对山西省内及周边地区产生的废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及各类工业催化剂进行收集贮存,项目的建设将大大减轻日益严峻的危险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问题。根据工程分析结果可知,拟建项目运营期经采取规定的各项环保措施后,项目的建设对厂界外环境的影响较小,布局较合理。本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分析内容详见表5。表1本项目与《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5年)规划的相符性分析一览表规划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分析规划范围及年限: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两园”中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位于县城东侧蕉山乡范围,涉及到蕉山乡西蕉山村、中蕉山村两个村庄,总面积为8.52km2。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至范围:东至蕉山乡洗马庄村以西250m处左右;南至省道201和省道303;西至南蕉山村以东沿沟北边至平舒大道东230m处左右;北至龙虎岩村以南向东至东蕉山村西、南到精华化工集团北界。规划基年为2017年,规划期限为2017-2035年,其中近期:2017-2025年;中期:2025-2030年;远期:2030-2035年。本项目厂址位于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范围内,厂址位于园区规划中的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片区中。符合规划定位:以承接京津冀镁合金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培养培育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产业布局:园区依托现状范围内河道、高压走廊、省道以及产业布局思路,整体划分为四个功能组团,从西向东分别为高新技术产业片区一、居住生活服务中心、园区公共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片区二。本项目厂址位于大同市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运营期主要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及贮存,符合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大力培养培育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规划定位的要求。符合产业规划:到2020年全县开发区形成以循环经济、高端镁业研发制造、特色现代农业为主产业板块,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县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0%以上;2025年全县开发区在原有三大主产业板块的基础上,形成以循环经济、高端镁业研发制造、特色现代农业、剪纸文化旅游、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休闲康养度假等产业板块,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县开发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0%以上。以精华集团为龙头,创建集生产、科研、开发、销售于一体的镁系列高端产品科技工业园,形成以变形镁合金、镁牺牲阳极、镁压铸及挤压型材等为主的镁深加工制造产业链,形成4万吨镁合金系列产品能力,成为全国级镁及镁合金产业基地县。继续加强精华集团与清华大学、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共同研发3C电子产品、温轧薄板、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等镁及镁合金系列新产品。本项目属危险废物收集及贮存类建设项目,项目收集贮存的危险废物最终可外售下游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单位用于提炼各种贵金属等,做到了园区产业链的延伸。符合表2本项目与《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总体规划》(2017-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相符性分析一览表规划环评要求本项目建设情况符合性1、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加快实施区域集中供热与供气工程。明确在园区实现集中供热、供气后,各入园企业不得自建燃煤锅炉。(2)提高准入门槛。明确入区产业环境准入要求,要求清洁水平较高的企业入驻,从源头控制园区发展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有针对性的限制清洁水平低,技术装备不先进,不能实现总量置换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入区。严格限制高环境风险的项目入驻园区,比如大量使用有毒有害物料的、危险化学品、排放对人体健康有害污染物的。鼓励对园区内产生废渣能够综合利用的企业入驻。加强对入区项目的监督管理,从项目入区、建设、投产运行全面把关,加强工业企业工艺废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与管理,工艺废气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并实行目标总量控制管理,排放量限定在规定的限值内。在工业用地周边加大绿化隔离带的建设。(3)从规划园区布局方面,应合理调整工业布局。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将污染较重区域布置在较周边敏感点较远的区域,污染较轻区域布置在距周边敏感点较近区域,为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留出发展空间。结合具体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进一步合理设置污染源位置,减轻对周边敏感点的环境影响。(4)加强主导产业大气污染物治理,保证达标排放:=1\*GB3①入园企业严格按照具体项目的环评要求设置大气污染物治理设施,污染物处理后达标排放;=2\*GB3②减少无组织排放;=3\*GB3③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规划区要求布置产业。从规划区选址及布局方面,合理调整工业企业布局。重点大气污染源应尽量远离居民点,分布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4\*GB3④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5\*GB3⑤实时监控;=6\*GB3⑥新建锅炉采用清洁能源,要按照“超低排放”要求对除尘、脱硫、脱销等环保设施进行设计及施工;并按期对现有锅炉进行“超低排放”改造;=7\*GB3⑦严格控制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评价给出的总量控制限值;重点污染物排放要满足区域总量控制的要求。(5)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污染治理水平。特别是产业园各行业特征污染物,产业园在控制常规排放的同时也应重点加强对特征污染物的控制。产业园应加强对入区项目的监督管理,从项目入区、建设、投产运行全面把关,加强工业企业工艺废气污染源监督与管理,工艺废气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并实行目标总量控制管理,排放量限定在规定的限值内。(6)严格环境管理。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依法对企业环保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对落户园区的企业进行“三同时”监督。对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大的企业安装空气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对治理设施进行有效监控。对企业生产工艺和环保措施进行有效监管,实行清洁生产。入园企业推行ISO9000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自我社会形象和管理水平。(1)本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加强了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从源头上严格控制了污染物排放量,项目运营期无大气污染物排放;(2)本项目运营期采取了对危险废物贮存库进行封闭等措施;(3)本项目运营期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4)根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本项目制定了运营期监测计划;(5)本项目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需进行控制;(6)本项目运营期不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符合2、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加强点源管理,实行源头控制:①严格环境准入,严格实行建设项目环评“一票否决制”,凡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不符合生态功能区划要求,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不得批准用地,不得办理营业执照,不得供电;②根据规划区建设发展总体目标、所处的位置及水质现状,优先引进废水零排放或排放流量少的项目,其次,引进污染较轻且易处理的排水项目,严格控制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项目。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进入产业园时,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水污染物处理达到要求,并实行排污许可制和总量控制,未建成环保设施的不得试生产,未通过环保验收的不得正式生产,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③加强污染源监管和治理,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环境现场监管,及时制止和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确保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污水排放口应按照要求设置,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现场监理,实现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2)整治面源污染、加强面源控制严格控制居民生活和面源污染。大力发展有机绿色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限期关闭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范区内及周边村庄建成不同方式的污水处理设施。本项目运营期不产生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用于厂区内道路洒水抑尘,不外排。符合3、地下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广灵高新技术产业园内企业应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采取地下水污染控制措施,同时对地下水跟踪监测,发现污染情况及时处置,确保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在可控的范围内。(1)生产废水、初期雨水、事故废水管道污染控制措施。推进雨水与地表径流治理,建设完善园区雨水管网,有条件、有步骤地开展雨污混接管网改造,消除污水收集网管的盲区,大型企业建立雨水处理站;园区内企业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按照规范要求布设生产废水管网、初期雨水管网和事故废水管网,确保各类废水可以全部收集。园区内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生产废水采用专用明管输送方式,明管可采用架空管廊的形式进行布设,便于管线发生泄漏时及时检查与监管。对于园区内采用传统暗管收集模式进行接管的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限期实现架空管廊明管输送。(2)可能产生渗漏、泄漏污染的装置污染控制措施。生产污水(初期雨水)、污油等地下水管道、生产污水井及各种污水罐、生产污水预处理设施等划为重点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6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对于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可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采用一般防渗,一般防渗区防渗技术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不小于1.5m,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7cm/s。(3)园区内地表水体污染控制措施。加强现有企业废水集中处理;整合规划范围内现有废水资源,推进废水综合利用;严格管控规划范围内区及企业排污口设置,产生的废水经企业自身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达入管要求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回用于园区绿化洒水等,不外排。(4)风险防范及管理措施。园区内企业应按规范要求建设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水池,容量满足初期雨水、事故水收集需求,确保初期雨水、事故废水做到全部收集处理。园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园区内企业的管理,定期检查,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各类污染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1)本项目运营期对厂区内的各类构建筑物等区域均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的关于防渗区的要求落实相关防渗措施。(2)根据评价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本项目运营期设置三口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发现污染情况及时处置,确保本项目的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在可控的范围内。(3)为有效防范本建设项目突发水环境事件的发生,及时、合理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故,本项目在运行期间严格管理的同时,要以预防突发水污染事件为重点,完善处置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预警、处置及善后工作机制,建立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统一协调的应急处置体系。针对应急工作需要,参照相关技术导则,结合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技术特点,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治理程序。符合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1)一般工业固废:对工业固废,原则上以尽可能地减少固废产生量为根本前提,鼓励采用污染较小的燃气锅炉或电锅炉,采用电机驱动替代蒸汽驱动,减少燃煤锅炉的吨位。对于已产生的灰渣和粉煤灰等一般工业固废,首先考虑循环利用,通过企业和园区的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制砖、水泥等建筑材料,促进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固废,可送至灰场进行填埋处理。对于物料堆场和一般工业固废临时堆场,最为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为不露天、不落地,重点进行防渗处理,防渗效果要求达到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同时要设置堆场渗滤液收集渠,引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2)危险废物:园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吸附剂等物质部分可回用于生产工段中,其余可由供应商回收,或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回收再利用的,应以企业为单位设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从暂存场所选址、设计、堆放和防渗等方面从严要求,做好防护防风、防晒、防渗漏、防雨、隔离等措施,确保危险废物暂存不会对周边居住区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产生影响。危险废物暂存时间不得超过1年,之后再送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并应优先选择距离较近的危废处置机构进行处理,减少危险废物转移运送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风险。园区拟建的危险暂存场所应由相关管理部门安排统一管理。园区应制定跨区危险废物转移限制政策,引导区内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优先选择区内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增加部分类别危险废物如废包装桶的处置能力;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应明确处置危险废物的原则为优先服务区内企业、合理接纳区外危险废物。通过园区引导、企业自主、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守则三方合力,可使园区的危险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固体也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
- 2025涉外合同的相关事项
- 2025消费者借款担保合同
- 金融交易风险数据采集方案
- 多语言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方案
- 《市场营销策略全景解析》课件
- 2025美容院员工聘用合同书
- 2025合同法规下的隐秘土地合同风险
- 2025私人借款车辆抵押合同
- 2025年乌鲁木齐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古诗词诵读《书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食堂从业人员绩效管理考核专项方案
- 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价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 机器人发展史课件完整版
- 《城市市政管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估规程》
- 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知识竞赛模拟题库及答案(120题)
- 新车入户代办委托书
- 可乐罐罐身主要成分的探究
- 麻醉复苏室护理进修汇报
- 医疗用毒性药品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