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单元检测题_第1页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单元检测题_第2页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单元检测题_第3页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单元检测题_第4页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单元检测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当代中国的外交(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允许蒙、回、藏、苗、瑶、夷、番各民族与江族有平等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毛泽东的这一思想A.蕴含了一定的民族自治观念B.是抗战背景下的临时性构想C.不利于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D.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2.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在向政协代表作《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时提出:“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拨。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我们然不是联邦,但却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的权力。”据此可知,周恩来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首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D.提出和帝国主义者达成妥协3.1950年6月26日,周恩来总理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兴建轻工业工厂。帮助少数民族逐步从游牧变成定居放牧,创办干部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上述举措的目的是A.提升少数民族精神文明程度B.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C.加速各民族间的交融与发展D.消弭边疆与内地间的发展差距4.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规定:“少数民族的节日,应该受到尊重。民族节日放假办法,按照国务院规定执行。”按照此精神,上海市在1980年发布公告,同意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开斋节”放假,并保障油、面的供应。这反映了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尊重少数民族习俗B.上海率先推行少数民族节日放假政策C.各地应该优先保障少数民族过节物资D.上海改革开放推动其民族政策的转变5.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中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这一修改有利于A.消除各民族之间差距B.实现各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C.确立统一多民族国家D.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6.关于现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党和国家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下表所示为中国近现代阐释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一系列重要表述摘编。这些表述体现了时间重要表述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A.汉族谦虚礼让的传统B.消除民族差别的理想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7.1950年1月,毛泽东在与苏联方面会谈时指出,签订中苏新条约将得到中国国内各方面的拥护,同时有利于处理旧中国与帝国主义订立的条约。他同时指出在新条约中应反映两国间“完全新型的关系”。由此可知,毛泽东A.提出了“一边倒”外交策略B.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大力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希望打破西方的外交孤立8.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独立自主”一词的使用频率,其变化呈现“V字形”。这说明我国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独立自主”的使用频率A.“一边倒”外交政策影响巨大B.推行“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C.外交策略更加的灵活务实D.与西方国家关系降到冰点9.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多次对亚非拉的朋友说:“中国人民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的胜利看作是自己的胜利,并对他们的一切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给以热烈的同情和支持。”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B.打破了外交孤立局面C.重视团结第三世界国家D.致力于谋求地区和平10.下表所示是1965年美国约翰逊政府关于中国的提议(部分)。这些提议1允许中国新闻记者访问美国,无须中国方面做出同样承诺2允许中国医生和在公共卫生、医疗领域内工作的科学家访问美国3建议中美双方组成联合调查组,共同调查中方指控的侵犯中国领空和领海的事件,以及在公海上中国船只遭受袭击的事件A.说明美国调整对华关系的紧迫性B.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符合双方利益C.缘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D.促进了中美关系由对峙走向缓和1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形势的发展使美国不得不对其全球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基辛格曾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向中国靠拢……以造成一种全球力量平衡……这样的平衡可以确保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在主要大国之间保持稳定,甚至最后实现合作。”基于这一战略调整A美国加紧了拼凑遏制苏联的新同盟B.中国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美国努力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D.中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活动12.到1978年,中国在联合国主要机构和专业性机构的席位大多被恢复。此外,中国与其他重要区域性国际组织的联系也得到不断加强,如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13个。这些外交成就A.得益于中美已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为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创造条件C.说明中国正积极融人经济全球化D.反映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成果显著13.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包括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以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会议,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特点是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发展B.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C.重点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彻底放弃“不结盟”外交14.2019年上半年,中国举行了三场主场外交活动(如下表)。这三场外交活动共同体现了中国外交活动中国声音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中国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开辟新路径,为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多边外交,打破了超级大国霸权的局面B.和平合作,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序C.独立自主,坚持原则与灵活并举的外交D.开放发展,加强与周边国家间的交流15.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合作;另受部分国家的邀请,中国派出医疗队对外进行援助。在这场全球战“疫”中,有一种风范叫“中国担当”,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这A.说明中国的治国理念被世界效仿B.体现出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代表C.反映了中国与各国加强政治合作D.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唐代秉承历史传统,承袭了“恩威并施,羁縻治之”的治理政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政治制度--羁縻府州制。唐朝的羁縻制度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要忠于中原政府、不得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实际上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第二种是所谓的内属国,如疏勒、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第三种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回纥、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统治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权的文书多用“皇帝敬问”。——摘编自李振中《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论略》材料二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6年2月18日,更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1947年5月1日,党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摘编自《民族区域自治大事纪要》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唐王朝实施羁縻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不同,并简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13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阶段状况北洋政府时代(1912-1928年)1913年,美国正式承认中华民国的北洋政府,取代大清与美国之间政府相互承认,现代的中美关系被建立起来。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在美国的调停下,中国出巨资从日本手中赎回山东主权国民政府时代(1927-1949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向中日双方禁售军火,奉行中立政策。至1938年12月,中国方获得美国1500万美元桐油借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全力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1945年抗战最终获得了胜利,美国支持中国担任常任理事国。中国内战爆发后,美国选择援助国民政府。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后,继续受到美国的军事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国长期处于对立与隔绝状态,支持在朝鲜半岛及越南的反美战争。后来中苏交恶,出于共同对抗苏联的需要,在基辛格穿针引线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中国大陆与美国关系逐渐“解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78年至今)1979年,美国正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同时宣布与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断交。9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解体,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充满摩擦与坎坷的时期。但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人文交流与地方合作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展开了广泛交流与合作根据以上材料,任意选取一个时间段,指出中美关系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5ABBAD6-10CBCCC11-15CBBBD16.(1)特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以德服人,恩威并施。意义:促进了民族间的联系和交往;为唐朝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2)不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的政策;羁縻制度下的民族政治地位并不平等。影响:以人为本,尊重历史传统,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探索;有利于保护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7.选取时间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1978年)。发展状况:中美关系从敌对到逐渐走向正常化。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致力于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冲击了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