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河西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本试题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第1卷(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蓝或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第1卷的表格中1-11题的位置。2.本卷共11小题,每题4分,共计44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士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2.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3公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法律体系B.稳定社会秩序C.保障平民利益D.维护帝国统治4.“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状况,英国出现了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C.文艺复兴D.1832年议会改革5.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循(澳人利亚)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心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B.凡中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C.清政府保证“永禁设或人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铁路沿线6.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时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本质上A.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一对峙一合作的历程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7.比较下面图一和图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均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B.两厂一的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市场C.图,一是私人企业,图二是国营企业D.民族独立是两厂得以创立的前提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A.“逐步废除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社体制”B.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D.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9.《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一书中认为“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这说明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社会主义者、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具有共同的阶级立场C.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大受益者D.工人运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0.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11.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分)材料五现代生活,以经济为命脉,而个人独立主义,乃为经济学生产之大则,其影响遂及于伦理学。故现代伦理学上之个人人格独立,与经济学上之个人财产独立,互相证明,其说遂至不可摇动;而社会风纪,物质文明,因此大近。中土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独立乏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4)根据材料五说明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否定传统儒学的思想武器。(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票号的创办、发展、衰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日升昌总号在咸丰十年(1860)十二月十八日给汉口分号的信中写道:“昨接成重两处来信,军务甚是紧急,成都左近四面贼匪扰乱不堪,兼之省城勒逼捐输(指政府因财政拮据,巧立“捐输、报效”等名目向商人搜刮钱财),以滞生意之家,实难存站。……即着成伙速归重号,暂行躲避.力曾任票号经理的李宏龄说:“乃自甲午、庚予以后(票号)不惟倒欠累累,即官商各界生意亦日见萧疏。推其原故,固由于市场空虚,亦实以户部及各省银行次第成立夺我利权,而各国银行复接踵而至,出全力以与我竞争。"一摘编自张正明、邓泉《平遥票号商》(1)根据材料一,概括票号衰败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二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到了近乎癫狂的程度。仅1545—1560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由此引发了一场“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一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2)根据材料二,说明大量贵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史实,说明“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的含义o(6分)材料三金本位首先在英国实行,后来通过国际扩散,成为早期国际货币制度。英国是金本位的主要维持者……金本位时期是世界经济中工业迅速增长时期……英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也是成功的关键。英国在整个19世纪一直是重要贸易国和资本输出的国家,人们完全相信英镑作为一种国际通货的能力。一《世界经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根据材料三,说明工业革命时期国际实行的货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英困在整个19世纪一直是重要贸易国和资本输出的国家”这句话的?(5分)材料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洪国起、董国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及其原因。(4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个人)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孔子家语·观思》(1)根据材料一概述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张,从中体现孔予什么思想或观念?(4分)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不能照抄原文)。请说明这些主张在当时能够实现与否及其原因。(6分)材料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钻井工具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29年全球及中国电工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专业录音棚装修延期合同
- 2025年中国清洗还原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工艺纸绳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工程楼梯扶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建房修路合同范本
- 门面拆除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单级真空挤砖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冷链工程设备配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肿瘤患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使用指南
- 幼儿看图填数
- 酒店项目精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小学生研学旅行展示ppt模板
-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一章
- 新概念英语第2册课文word版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微信小程序开发实战(第2版)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重庆自然博物馆
- 收养人抚养教育被收养人能力的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