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古风新韵》欣赏课《但愿人长久》教案表格式教师年级六年级学生人数37人授课时间2015.3教学内容《但愿人长久》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揭题(5分)师生问好歌引出《但愿人长久》主旋律,教师弹奏。旋律引出《但愿人长久》中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师吟诵揭示课题。学生跟随琴声哼鸣旋律说一说歌词作者?(苏轼)名句出处?(水调歌头)了解曲作者(梁弘志)为诗词谱曲后命名为《但愿人长久》1.运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导入课题,师生问好歌的旋律连接歌曲旋律,诗词名句连接课题揭示,衔接上巧妙顺畅让学生感觉不突兀。2.词作者与曲作者对比介绍,使学生对主题-古词新韵的理解更为深刻。新授(20分)1.先熟悉歌词,欣赏吟诵视频,通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句话讲述创作背景2.教师概括总结后讲解诗词的上阕、下阕,让学生明白本首词中的上、下阕相当于歌曲旋律中的第一、二乐段。3.让学生模仿艺术家的吟诵,讲解吟诵与朗读的区别,并告知学生吟诵三个方面的要求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处的换气指导,做到声断气不断5.播放杨小勇的吟诵音频6.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背景,配乐吟诵学唱歌曲播放邓丽君和王菲的演唱视频学生的演唱,会产生怎样的韵味呢?接歌赛,老师的歌声停,学生的歌声起每一乐句长句的运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一、1.学生运用课前预习获得的知识,讲述苏轼和苏辙的故事2.学生理解上阕写景-景中含情、下阕抒情-情寓于景3.学生吟诵歌词,学习吟诵方法,模仿老师运气发声、高位置、声情并茂的吟诵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处一气呵成,学习声断气不断的呼吸方法学生模仿艺术家大气磅礴的吟诵方式进行吟诵歌词古琴曲和流行音乐分别作为背景音乐配乐吟诵,感受对比二、1.学生对比两位歌星的演唱,2.演唱歌曲第一乐段,分别唱词和曲谱3.长音的运用表现了作者无奈的思绪和思念的情绪。1.学生讲述故事,更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兴趣。2.音乐知识的传授做到了不着痕迹,在理解诗词含义基础上巧妙的明白了诗词中的上阕下阕与歌曲旋律的第一、二乐段的内在关系。3.在吟诵中掌握发声、呼吸、换气方法4.通过倾听杨小勇的吟诵,打破学生的拘谨,使学生吟诵起来更能放得开,进一步了解吟诵形式的多样性和艺术性。5.两种不同风格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深入感受古风新韵的意蕴悠长。6.通过聆听不同歌星演唱同一首歌,得出如下结论:同一首歌不同人演唱会产生不同的韵味和效果。7.让学生在竞赛游戏中感受歌曲每一乐句的结束音,既有趣又能深刻理解词作者的意图拓展(10分)1.除了用声音来表现歌曲,你们还想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分组讨论一下。2.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演绎这首歌,你有什么体会?1.各小组组长汇报表演形式。(一组张宇航吉他弹奏其他学生拍节奏二组老师加入葫芦丝伴奏,胡可欣民族舞蹈表演,其他学生伴唱)2.学生分别谈体会1.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展示特长,既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2.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更能深刻体会不同艺术表演形式产生的不同艺术韵味。归纳总结(5分)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宝藏,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使其发扬光大,你们新时代少年责无旁贷.正所谓:古色古香承古韵且听今人赋新曲。在歌曲旋律中一组学生吟诵、一组学生演唱,结束本节课。在吟诵和歌唱中,感受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学生理解音乐不再是曲高和寡,诗歌也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有机的结合,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感受到诗歌的韵味。通过整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关注,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还需要新时代少年的共同努力。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古风新韵》欣赏课《但愿人长久》教案叙述式一、导入:1.师生问好2.师弹奏《但愿人长久》旋律(课件展示词谱)。3.师吟诵揭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揭示课题:<但愿人长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词的作者是谁?(北宋文学家苏轼)来源于苏轼的哪一部作品?(水调歌头)曲作者台湾音乐人梁弘志先生,为这首词谱曲后,命名为《但愿人长久》。(课件展示)三、吟诵歌词:1.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歌词,(播放<朗诵>)师:声音美,画面美,真的是美不胜收。2.师:(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句话什么意思?子由是谁?谁来讲述一下?。(学生讲述创作背景.)2.师:苏轼和苏辙从小一起长大,形影不离,感情深厚,竟然长达7年没有见面,每逢佳节倍思亲,同学们,你们有兄弟姐妹么?你想念亲人时的心情会怎样?苏轼呢?把对亲人的思念转化为一股创作的力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件展示名句)道出了豪放派诗人苏东坡的婉约柔情,这里的婵娟是什么意思?(月亮)也代指美好的祝愿,作者想到人世间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亮,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但只要每个人心中拥有一份美好的感情,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共同享受这一轮明月)3.师:整首词分为上阕和下阕,上阕主要写的什么?下阕呢?(写景-景中含情、抒情-情寓于景),这首词中的上阕和下阕,相当于歌曲旋律中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4.师:你们能模仿艺术家吟诵一遍么?.(学生读)师:很流畅很连贯,但这不算吟诵,只能叫朗读,什么是吟诵?(课件展示)简单说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就是吟诵。它有三个方面的要求:1.精神状态,运气发声。(学生集体读,学生理解模仿表现)就像唱歌一样,需要气息的支撑,气沉丹田,感觉你的腰粗了一圈,眼神(就像发现了新鲜事物)表情(微笑状态)\姿势(挺胸收腹腰立起)整个人的状态充满了精气神而不是拉着脸\垂着眼\歪着身子师示范不同的状态学生对比感觉那一种姿势状态美?你们表现一下).2.高位置头腔共鸣(师举例你们听老师读哪一种是高位置,师范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感觉哪一种声音美?)3.声情并茂,摇头摆身.吟诵时身体不可僵立不动,音高\音色\都要根据诗词的意境以情发声,以情感染人,情动之处,体态自然会有所变化,声音大时身体自然向后,声音小时身体自然向前,(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师范读而不是僵立不动,表情木然.摇头摆身一遍僵立不动一遍哪一种感觉美?)5.师:下面我们根据这三方面的要求,一起来吟诵一遍(学生齐吟诵)(课件展示歌词)6.师:老师听到,你们基本是一句一换气,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的同学三个字就换一次气,声音听起来支离破碎,应一气呵成,做到声断气不断。师示范。(师生接诵)7.师:自己感觉变化大不大?当你欣赏了歌唱家杨小勇吟诵的这首词,你会感觉变化更大.(课件播放杨小勇吟诵视频)8.师:模仿艺术家这种大气磅礴的吟诵方式,配上背景音乐我们合作一下,先用古琴曲来配乐,边吟诵边感受,看好老师的手势,请到谁,谁来读。(配乐《古琴曲》)再用流行音乐来配读,你们感受一下。*分组吟诵上阕下阕)配乐<但愿人长久>)师:我们分别运用古琴曲和现代流行音乐两种不同风格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你的感受相同么?谈谈感受。古琴曲很委婉、典雅,流行音乐很现代、很时尚。(一个古典,一个时尚,古风新韵相得益彰。出示古风新韵)。(课件展示板书页面)四、学唱歌曲:1.师:这首词吟诵出来就感到心情美极了,如果唱出来,是不是更美?一个是北宋诗人,一个是现代音乐人,他们穿越时空的合作,有著名歌唱家邓丽君演唱,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请欣赏邓丽君的演唱(课件播放邓丽君演唱版但愿人长久〉2.师:再来听听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课件播放王菲版但愿人长久〉3.师:听完两位歌星的演唱,你想说点什么?(课件展示)(一个甜美圆润、,一个空灵悠远,)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人来演唱,会产生不同的韵味。3.师:你们的演唱,会产生怎样的韵味呢?(展示谱例)(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师:老师来唱,你们对比一下。(课件播放伴奏)(歌唱要求跟吟诵要求是一样的,(姿势、表情、声音位置、状态)再来一次韵味十足的演唱。(张英卓老师我来指挥)学生跟随伴奏演唱(课件播放伴奏)4.师:接歌赛现在开始,看谁的反应能力强。我的歌声停,你的歌声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5.师:通过接唱,有没有发现每一乐句结束音有什么特点?(结束音基本运用长音)。(跟琴唱谱1---,2---,5---)师: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呢?(营造了一种月圆之时人孤单,无奈的思绪、思念的情感)6.师:思念的情绪,美好的祝愿.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亲之情(课件播放伴奏音乐,师生一起唱)五、表现歌曲:1.师:除了用声音来表现歌曲,你们还想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分组讨论一下。各小组组长汇报表演形式。(一组吉他弹奏拍节奏跟唱二组老师加入民族舞蹈形式演绎)2.师: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演绎这首歌,你有什么体会?(古代的词,现代人谱上新曲,再用现代乐器\舞蹈来表现,感觉很美、很享受).六、总结:.(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古筝版)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宝藏,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使其发扬光大,你们新时代少年责无旁贷.正所谓:古色古香承古韵且听今人赋新曲(呈现板书页面)全体学生起立,一组吟诵,一组演唱。在吟诵声中、歌声中结束本课。板书:古风新韵(古色古香承古韵)(且听今人赋新曲)苏轼<水调歌头>梁弘志<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1165.6l1---l把酒问青天1165.6l2---l不知天上宫阙316316l2.16–l今夕是何年4461.l2---l何似在人间25767l1---l人有悲欢离合1165.6l1---l月有阴晴圆缺1165.6l2---l此事古难全316316l2.16–l但愿人长久4461.l2---l千里共婵娟25767l1---l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整体上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六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六年级学生容易短时间失去自信,是进入青年期的心理恐慌。要正确理解自己的身份、位置、任务和将来的作为,把生活目标与这些有目的的行为结合起来,把“我行我能”作为培养六年级学生的座右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我校系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本届六年级学生只有一个班,大部分学生系外来务工子女,家庭音乐熏陶基本谈不上,家长不在乎不考试的学科,认为音乐课可上可不上,受家长落后意识的影响,部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比较随意。共37名同学,男生15名,女生22名。二、道德品质:本班男生活泼、机灵,女生文静、可爱,待人有礼貌,特别爱劳动,是学校的礼仪标兵班和劳动模范班,课堂纪律基本做到思维活跃、行为规范。我在完成音乐教学的同时,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善于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音乐故事、音乐名人传、身边的艺术人才等事例,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音乐的态度和自我表现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艺术活动展演。另一方面,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敢于主动向老师提问问题,帮助学生乐理知识的轻松掌握。三、学生已知音乐情况分析:学生音乐水平参差不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程度不一。整体音乐水平呈中游状态,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行为规范,个别女生通过小学阶段的音乐熏陶,在歌唱表演方面大有进展,如:姜蕊聪同学参加历下区小歌手比赛获得一等奖。由于音乐教师欠缺,每学年都要更换不同的音乐教师,同时又是兼职的,所以教学上没有音乐知识教学的连续性,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往往是教会一首歌,就大功告捷,没有良好的音乐听课习惯和良好的音乐课堂常规。接任本班音乐教学刚刚一学期,我和学生之间还处于相互了解状况。四、学生未知音乐情况分析: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基础,还需要老师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尽快的喜欢音乐课,让他们唱起来、动起来、自信起来、高兴起来,尽快脱掉“乐盲”的帽子。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悉旋律,再做欣赏。重点引导学生进入规范音乐课教学,放慢课堂教学节奏。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的指导。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尽我所能,形成学生良好的持续发展状态。学生难知音乐情况分析:1.学生对基本的音高、节奏、拍、调的掌握缺少系统学习,如果按教材的课程安排上,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感到困难。音乐课如果单单只是教唱几首歌曲是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要通过唱、练、赏、游的方式让学生能对音乐产生兴趣,特别是能学会欣赏不同国家、民族及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音乐来起到美育的作用。2.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灵活处理、自由组合教材,适当引入流行音乐,正确引导学生鉴赏各类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进行教育,渗透人文思想,得到高尚的音乐情操熏陶。3.由于我校学生基本是外来务工子女,接受能力有别,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我会尽量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学习乐理知识有时让学生感到枯燥,甚至个别学生会感到厌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上课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的方式进行。随着六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部分学习能力强,模仿能力好的学生作表率,搭建表演平台,每节课都留出5分钟时间让孩子们上台展现自己,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每节课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但愿人长久》观课后学生检测结果统计表课题: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风新韵》欣赏课《但愿人长久》
执教教师:上课时间:检测学生:六年级一班10名学生检测人:一、吟诵歌词状态一般状态良好状态很好运气发声136高位置136声情并茂136情况描述吟诵歌词共检测10人,学生基本都能做到运用吟诵的三个方面要求有感情的吟诵,个别男生还做不到声情并茂。二、演唱歌曲状态一般状态良好状态很好运气发声235高位置235声情并茂235情况描述演唱歌曲共检测10人,学生精气神十足,基本都能运用唱歌的状态,有良好的唱歌姿势、唱歌状态,能够运用气息支撑,高位置发声,比较有感情的完整演唱。其中,蒋睿聪同学能够声情并茂的边表演边唱。处在变声期的男生高音处唱不上去,只好低八度演唱。三、表现歌曲表现形式古筝演奏舞蹈表演二胡演奏人数姜蕊聪吕俊一徐娜杜润之张英卓王丽莉桂心雨宋一佳胡佳意鲁林涛情况描述表现歌曲共检测10人,通过课堂上观摩张宇航、胡可欣的表演,其他学生纷纷效仿,不论演奏还是舞蹈展现,都能够很好地展现歌曲的意境和韵味。教材分析一、教材位置1.人文专题的位置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是围绕“古风新韵”这一专题编排的,意在让学生在吟诵诗词与演唱古诗词歌曲中,感受音乐中诗词所表现的意境,体会诗词韵律与音乐旋律之间的亲密关系。2.训练重点的位置吟诵:本课位于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经过五年半的音乐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无数凄美、感人的艺术诗词,体会到古诗词是古人与我们穿越时空的的对话,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演唱:在充分理解古诗词意境基础上,能够声情并茂的演唱古诗词歌曲,在音乐学习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体现“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教育方针。二、教材特点1.从思想内容上看《但愿人长久》苏轼的这首诗,借月抒怀,用丰富的想象力,把人复杂心理活动——冲突、哀怨、惆怅、矛盾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语言精练,意蕴深远。在课堂中,我和学生一起吟诵、演唱、表演,感受古诗词的独特魅力,通过聆听和学唱,让学生在时间的跨越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中感受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2.从音乐表现上看通过聆听艺术家的配乐吟诵,学生能够模仿表演有感情的吟诵《水调歌头》,再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有什么不同感受。学唱歌曲《但愿人长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特点。每个乐句基本都用长音结束,表达了作者的思亲之情。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得出结论:同一首歌或者是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人来演唱,会产生不同的韵味。通过学生不同的表演形式演绎歌曲,学生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展示自我,增强自信。整节课通过吟诵歌词、学唱歌曲、表现歌曲这三个环节,用自己的歌声、琴声、吟诵和舞蹈动作,深刻体会到古代的词,现代人谱曲,穿越时空的合作,为今天的人带来无尽的精神享受。感受古风新韵带给我们的别样精彩。总之,在以音乐欣赏为主的音乐综合课中,多方面、多视角的、多纬度的综合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综合进行的拓展创新也赋予了音乐课堂鲜活的个性。让我们记住:“充满缺陷的创新永远比完美无缺的模仿有价值。”评测练习诵一诵诵一诵但愿人长久(宋)苏轼词梁弘志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一唱唱一唱古风新韵(古色古香承古韵)(且听今人赋新曲)苏轼<水调歌头>梁弘志<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1165.6l1---l把酒问青天1165.6l2---l不知天上宫阙316316l2.16–l今夕是何年4461.l2---l何似在人间25767l1---l人有悲欢离合1165.6l1---l月有阴晴圆缺1165.6l2---l此事古难全316316l2.16–l但愿人长久4461.l2---l千里共婵娟25767l1---l演一演演一演小组合作实践活动:通过吟诵歌词、演唱歌曲,还有那些表演形式来演绎歌曲?小组讨论后,各组汇报。一组:张宇航吉他弹奏,其他组员4/4拍击拍伴奏二组:胡可欣即兴表演舞蹈,老师葫芦丝伴奏,其他组员演唱课后反思本节欣赏课《但愿人长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采用“诵一诵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多种手段促使学生感知、理解、表现音乐与诗歌的交融。一、通过歌曲《但愿人长久》的旋律导入,耳熟能详的旋律曲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告诉学生《但愿人长久》歌词来源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有现代音乐人谱曲后命名为《但愿人长久》,切合了音乐与诗歌交融、古风与新韵的主题。二、教学过程分成四大板块第一板块是诵一诵:采用了音画视频《但愿人长久》的吟诵。让学生熟悉歌词的基础上,了解诗歌中的上阕和下阕,这首词中的上阕和下阕相当于歌曲旋律中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在熟知歌词基础上学习吟诵,明白吟诵与朗读的区别,掌握吟诵的三方面要求,学习运用气息、声情并茂的吟诵,这个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拘谨,放不开,继续播放歌唱家杨小勇先生的吟诵音频,让学生听赏,独特、新颖的吟诵方式,震撼了学生,接下来的吟诵水平大有提高,基本能够做到声情并茂、摇头摆身。通过诗歌的吟诵,让学生知道了声音位置、气息支撑、以情感人与吟诵美的关系。最后再配上两种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辨别不同风格的曲子产生的不同韵味,一首是本单元的欣赏曲古琴曲《关山月》,一首是流行音乐《但愿人长久》。第二板块是听一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依次播放邓丽君版、王菲版演唱的《但愿人长久》视频,学生辨别两位歌星的演唱,有的学生说:邓丽君的演唱古朴典雅、甜美圆润,王菲的演唱简洁明了、动感十足、空灵悠远,更贴近时代气息,一个古典,一个时尚,古风新韵相得益彰。第三板块是唱一唱:听完歌星的演唱,孩子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演唱,能够完整的唱下来,但是还不能入情入境,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模仿,老师现场范唱,声情并茂的范唱,激起了孩子们再一次韵味十足的演唱,张英卓同学主动请缨,担任指挥,同学们在指挥的带领下完美演绎歌曲。这个环节体现了音乐与诗歌之间成为均衡关系,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音乐的表现力和诗歌的戏剧性都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与细腻的交融。第四板块是演一演:我创设了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中畅想做一回表演家。我发挥学生们的长处,请一组善于弹奏吉他的张宇航同学演奏吉他,其他学生击拍伴奏,二组请善于跳舞蹈的胡可欣的同学即兴表演,老师加盟,葫芦丝伴奏,其他同学伴唱,这样既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还能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全体学生也体验到了二度创作的乐趣。通过“诵一诵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古典诗词真不愧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但文辞优美,还兼具音乐性,今人赋新曲后令人耳目一新,还能使学生在今后的音乐欣赏或是创作过程中,能够注意词曲在意境与情感上的结合,体会词与曲巧妙的契合。通过整节课的教学,让同学们从感受音乐与诗歌的交融,从理论到实践,使他们理解音乐不再是曲高和寡,诗歌也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有机的结合,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感受到诗歌的韵味,两者的艺术魅力得到最大化的释放,获得多方面的享受和情感体验。最后,我结合现实生活,告诉学生中国古人给我留下了丰厚的艺术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关注,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还需要新时代少年的共同努力。在歌曲旋律中一组学生吟诵、一组学生演唱,结束本节课。课标分析在《新课标》理念和标准指导下,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爱好出发,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习这首欣赏曲《但愿人长久》,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式的应用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注重了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的结合,比如:吟诵时的行腔咬字、运气发声、站立姿势与唱歌的要求基本一致。文学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同等学力申硕《工商管理》考前点题卷二
- 2025年嵌入式行业发展目标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VFP考试集萃试题及答案
- 考生必看2025年汉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效备考VFP考试的试题及答案资源
- 全面了解计算机二级ACCESS考试试题及答案
- 软件生命周期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土地房屋置换合同协议书
- 计算机二级VFP学习内容拓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 创新思维:六顶思考帽课件
- amforiBSCI行为守则(文档版)
- 《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 服务中心及办公室装修设计方案
- 阀门系数Cv和KV值计算表格(带公式)
- 体质测量与评价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业标准:GB∕T 9254.2-2021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2部分:抗扰度要求
- 氢能无人机项目可研报告范文参考
- 簧片落料弯曲级进模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MSA测量系统分析软件(第三版A级实例)
- 工业硅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