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六讲:IS-LM-BP模型解析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六讲:IS-LM-BP模型解析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六讲:IS-LM-BP模型解析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六讲:IS-LM-BP模型解析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六讲:IS-LM-BP模型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S-LM-BP节的基本知识一、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又名《国富》。“”积高。基:各按成交每家有生优产在劣产。举:英国、葡萄牙两国都毛情国际分工与易享产。

70。没量与消

有贸易消量假易件是1换1:

由此看来,的成牙。国只葡萄葡有。。2·大卫·李图)代表:1817年,《政治济及税原理》。李个家品处绝另家处劣但产品上优不具率差不。

这就是说,葡萄牙生产两种产品都比英国有利。英国的比较成本:英呢绒绝对成本英呢绒比较成本葡呢绒绝对成本英酒的对成本英葡萄的比较本葡酒的对成本英国尽管在两产品生产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在呢绒产上有比较优势。葡国的比较成本:葡呢绒绝对成本葡呢绒比较成本英呢绒绝对成本葡酒的对成本葡葡萄的比较本英酒的对成本葡国尽管在两产品生产都处于绝对优势,但在葡萄生产上有比较优。220170。没分贸形费

是1换1

基本思想:①两国商品比较成本的差别,决定了两国间比较利益优势的差别。国。,。。3说·,其其以善。瑞典经济学俄(BetilGotthardOhlin,1899-1979)际易和国贸易》9317贝尔经济学奖。H-O要。贸基:素裕度异要价差异生成差→价优势。贸利:能够进界各福。贸政:贸易。4、产内易是同产内产在国的口出贸。产内易成原:①品差产内易成基。②益是业贸的成。③同家差是业贸的条件。二、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1、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标准币材。1816年英国最先宣布,在年正式开始,黄金时代为—1914年,1880年普遍确立。2、金汇兑本位制以换。。3、系1944年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即"系。“”与(35美元折合盎司官货与各必保比“”。1973年各放度浮度"系"彻。4、系1976年月,国际货币基组织(IMF)理事会达。内容浮动汇率、黄金货币化别提款。5、欧洲货体系1998年月日,第枚欧元硬降生1998年月日,欧中央银行式开始作1999年月日,欧在个成员国正式动2002年月日,欧纸币和硬正式欧12国流通市场第汇率与国际收一、汇率()价国货币,或权,。”“价国货币位的兑换比。度价为。价()12家控减缓各活主要根据情通过求1944年—1973年月(各美元挂钩即它家美)1973年(影E汇率E汇求率供,下过有降于汇的压际于E汇率E汇求率供,下过有降于汇的压际于力汇均;率衡实低汇率供,时不有外应汇汇求率上力升;的压D需求供给EJ1EE0

J

0

S

0

J

1

S

1E

D

1

Q

0

D

0Q

1

Q均率定

均率动外;。;。、汇决基购。购平在世。购平两力平力平。前点的决后变。(1)对买力平说本要外国,是国有对购国要也购因一汇主购决两之币交。国的物价水平P汇率A国的物价平PB)平是大。新等旧乘其R

gPgP

ABABR‘为新汇率,R0为旧汇率,gP分别为国和B国的通膨率,

P

P

P

P

分别为A国和国基期与下一期的物价变动率。值20值100元人民币,后来美国物价上涨30%,同期中国上涨60%,则新汇率应为多少?解:(%)(.名实实际汇

名义汇水平国内价格水e

f2、影响率的它因影国通上利升经财升外此出本本净

EP

fEPPtYyNX::︱︱︱1则展故称“”条件二、国际收是总与其他各间记往A

A61210050

20403751007其他额4100

其30额接受国内的赠予C、目额8、黄金进出)B、项目9汇储净额)5接投资10外负净额)外投资

方储目收额国投资11、差注:资收不属资本目,属于常项。(二国际支不衡及整1、不衡国际支顺;国际支逆;2、不衡的调动用汇储;调整济结构调整率水;改变济政策(三净资流出数各国间资本流取决利率差异。如果内利率于际利率则资流入内,资本流减少;如果内利率于际利率则资流往外,资本流增加;净资流出流资量-流入资量净本流函数:f(r-r)为外国利与本国利之差;为大于的常数f节模型一、国际收支平及曲线的导出国际支差额=净出口-资本出-当即nx=F时,国际支平衡或部均衡;当0时国际收支余顺差;当BP<0时国收赤字或逆差;际函:f:rFcf:rFc几何导路fff得:

fr

r

f

EP

nx

45

0

nx

净出线可以得出nx

1

nx

1纵坐标转换线

nx(y)nx

2

F=0nx

2r

F2

F1(b)

F

r

1

(c)

2

BPr2r1

净资本流出曲线ο-r)f

r2r1

JC

DK

理,可得出关,形成BP曲线F2

F1(a)

F

1

(d)

2

国际支函:

r

nEPqy)

BP

斜,为正国际收支曲BP右上倾斜。BP线上各点国际收支平衡。0

线外的点表示国际收支不平衡BP线上方点表净口于资流出,有国际收顺差BP线下的点净出口小于净资本流出有国际收支逆差。ffff0ffff0国际收支函数:EPqr)

BP

斜率为正距

BPBP

本币贬值,净口增加曲线向平移;本币升值,净口减0

BP

少曲线向平移。本完本完全动不流时BP时0

0

、IS-LM-BP模型用三个程、三个变量(、r、

f

)的方程组表示:

eq

tr

n

EP

f

hr()kPr

nr

)rLMErIS

0

示国内衡和国均衡同实现。三、经济的国外均衡失衡r

•经济内失是指型中三条曲线能交同个交的态。rBP

IS

BPISr

r

O收顺差失

O节中的宏观经济政策性1应“”于国“”。为国增加国的增加,即国对美国回波效应为0.0115。国的经济衰就是依靠美国的复兴而得以摆脱。2、各互影程度各国相互的程度,体取以下因素:国家小大国小的影,小大国响小。高和;低和受小。边倾小:MPM受则。全化必荣损有患,欧打。100460辛年)均。政动f111均。政动f1112221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流动时的政策效果1、财政政策效果初始为财,移IS01线LM线交点E国民入暂提高到y时11上升到r固1,LM曲到的位置在E实。12r定汇度下财策对收入影大,政分效。

0

1

1

LMLM12

0

1

2

、币策

IS

1

A扩移于BP量

2

贬央

1

外量少,LM位置。币政策不会带来收入的,因币政是失。()固汇制下本全流时政效011112011111001111201111101、财政政策效果原E。张性政政策,IS右移IS,LM交于E,利率升至r1。利不国使L左LM,在E点达上,但y没有增加在流效。

rr2r1r0

IS

IS

1

BP20

1

LM1LM

y

0

y

1

y2、货币政策效果原E。张性币政策,LM右移到LM,IS线交于E收入至,r。降成LM左移到LM,最终在E点同时此时上升,国民收不变。r

BPIS固定率制本全不动条,

r0r1

y

0

0

1y1

LM1y(三固定汇率制下资本不完流时的政策效11012r11012r1、财政政策效果(1)曲于M原E0。扩张性财政政IS右移到S1,与L线交于E11,利1。利上升差LM左移到LM,终E与y有增加。r

IS

IS

1

BP

LM

1r2r•性财策是,r0

0

2

1

LM

y

0

y

2

y

1

y2)BP曲线小于L曲线的斜率原均衡点为E。财政移IS与线交于,率111升到大量y10101进口增,造成国收币干预M移到LM与。r

IS

1

LMr1r•张性政策被放0

IS

0

1

2

LM1BP

y

0

y

1

y

2

y0与110111100与110111103)BP曲线等线的率原均E政到,交E之上,利率引起流入收入引起流—对际的影正好消际处衡。不会调整。rLM,r1r0

0

1

1

y

0

y1

三、动汇率制度下宏经政策(一浮动汇率制下本全动时的策果原E。张性财政策,ISIS,LM线交于E,,利暂升到r。上升引起值y下,S向IS位置。在E点重新r

1•动汇率制和资,财全无

r1r0

0

2

LM1

0

1

frLMrfrLMr2、货币政均衡为E。扩张性货币,LMLM,交于E点r,资,引币贬央行干预本币、出使IS右,LBP两条曲线共同于E点新均此时率r升原r,y1•动汇和资全流的情,币政效果。

r=rfr1

0

0

11

22

LM13、汇率政策效果均衡为E。行采的汇IS线IS,yr1>r引起本币升值,出口降,使I线回到ISM和B曲点,恢复到原衡点1•率制本完情况汇率

r1r0

0

1

LM有增民收

0

1

(二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时的政策效点性策到到最与2rrr点性策到到最与2rrr020本流1、财政果衡扩张政动与LM线交于E1,国民增y1r1本→口→y增→BP右移。由马歇尔-勒纳条件,IS1和BP曲会动B1的,相E达到最均。r

IS

IS1

BP

BP

1LM浮动资本流动,财政。

0

1

2

IS2

y

0

y

1

y

2

y2、货币政策效果E0。扩张性货币政,LM移LM1,与IS线交于E1y降1。不动,y使进口增,引本币值。币贬→出→出加→BP右移。浮动汇率制度下IS和BP曲会IS1P1的位置最与LM曲相E2达最均。r

BP

BP

1

LM

LM1r•浮动r资不,。

0

1

2

IS

IS1

y

0

y

1

y

2

y政调整对国民入影响的政效果固定率制浮汇制财政效资完全不货政策无效效流动货政策有效财政财政效资完全流有效货币政策十分动货政策无效效顺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