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考试大纲》表述为:“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内容作了十分清楚的界定,共考查8种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这些都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查修辞方法,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1.考查形式多样。纵观十多年来的高考考卷,前几年修辞方法的考查以填空、选择、判断题型为主,而近年来更多地趋向于简答、仿写、补写题,明显不再考查修辞方法的辨认,而重在考查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和理解修辞方法。它也常和古诗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相结合,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如2009年湖北卷把压缩语段与修辞结合起来以简答题形式进行考查。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2.选材贴近现实。本考点与语言运用的其他考点一样,选用的语言材料针对学生实际,贴近现实,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如:2008年高考重庆卷、湖北卷从不同角度涉及奥运话题,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2.选材贴近现实。3.考查重点明确。无论是从《考试大纲》规定,还是从高考命题看,本考点突出“常见”,即《考试大纲》规定的常见的共8种修辞方法,近三年高考中涉及的修辞方法主要有排比、比喻、比拟等,没有超出大纲规定“常见”范围。同时,本考点一般不考辨析,着重考查正确运用。3.考查重点明确。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例1】(2005·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B.珍珠是贝壳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解析]
面对欺凌,杨柳弯腰逢迎,显然不合事理。[答案]
C[解析]面对欺凌,杨柳弯腰逢迎,显然不合事理。【例2】(2009·高考辽宁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和比拟来表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解析]
仿写题,首先要分析例句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主旨及句间逻辑关系,例句以“我”与“我的祖国”为对象,运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表明了“我”与“我的祖国”相互依存的关系,表达了“我”对“我的祖国”的赞美和热爱。[答案]
我和我的学校,像小鸟和森林一座;森林是小鸟的家,小鸟是森林的歌唱者;每当森林在合唱时,小鸟是声音最嘹亮的一个。[解析]仿写题,首先要分析例句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主旨及句间逻修辞手法经常在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考查,具体题型见第三、五部分相关内容。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下面分别说明八种修辞方法。(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2)结构一是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二是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三是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四是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一是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如下文“比喻的种类”所列举事例,其中明喻例句本体、喻体相似点为“形状”,暗喻的为“形态”,借喻的为“性情”,博喻的为“步骤”。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4)比喻的种类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4)比喻的种类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一是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例如:人多主意好,柴多火焰高。二是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这里“我的思想感情”是本体,“潮水”是喻体。)又如:谎言打扮得再漂亮,也害怕事实的镜子。(这里“事实”是本体,“镜子”是喻体。)三是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③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有时博喻是以不同角度的几个比喻来描绘一个本体。例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前一个比喻是从荷花个体的角度,写它的光泽和颜色;后一个比喻是从荷花整体的角度,写它在荷塘里的分布。)③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5)比喻的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
(5)比喻的作用请仿照例句的画线部分,另选本体,再写三个语意相关的句子。例句:那些昂扬的力量时时震荡着我的心灵。即使我是一株小草,不能洒下清爽的绿阴,我也会摇曳娇小的身躯,随风而舞,撩动行人的心绪。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即使我是一片落叶,不能装点秋的美丽,我也会融入泥土,去催发新绿。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2)借代的种类①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②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③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④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2)借代的种类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⑦材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⑤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3)借代的作用①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4)运用借代的注意点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3)借代的作用阅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句中加点词语所称代的事物。(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无丝竹之乱耳。()(3)过尽千帆皆不是。()[答案]
(1)“鳞”是鱼身体的一部分,代鱼。(2)“丝竹”本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代指乐器。(3)帆是船上的工具,代船。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②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3)比拟的作用①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③表意丰富。(4)运用比拟的注意点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2)比拟的种类(2008·高考重庆卷)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解析]
本题要求拟写对联,上联内容应与白云有关,下联内容应与彩虹有关,注意运用拟人手法。[答案]
(示例)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解析]本题要求拟写对联,上联内容应与白云有关,下联内容应(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2)夸张的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①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2)夸张的种类③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③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3)夸张的作用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③增强联想,创造气氛。(4)运用夸张的注意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地合理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3)夸张的作用分析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2)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暗深渊,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出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2)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牢房阴森恐怖和沉寂的氛围。(2)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暗深渊,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2)对偶的种类①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②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2)对偶的种类(3)对偶的结构形式①成分对偶。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典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②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对偶的作用①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②用于诗词,有音乐美;③表意凝练,抒情酣畅。(3)对偶的结构形式运用所学修辞知识,给下面春联补写出下联。(1)春风含瑞气,________________。(2)鸟语花香风光美,________________。(3)春燕剪柳,长恋乡野朴风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解析]
本题要求对春联,所写景色必须具备早春特点,且能够烘托吉祥、喜庆的春节气氛。从形式上看,春联常用正对。[答案]
(1)丽日吐祥光(2)山清水秀气象新(或风和日丽节气和)(3)喜鹊登梅,永歌农家人意纯[解析]本题要求对春联,所写景色必须具备早春特点,且能够烘(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2)排比的种类①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②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③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2)排比的种类④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④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3)排比的作用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3)排比的作用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为人须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解析]
先运用比喻,然后揭示比喻意义。[答案]
人的一生像木,要充实,内涵须深刻人的一生像火,要热情,态度须诚挚[解析]先运用比喻,然后揭示比喻意义。(1)概念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2)设问的作用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下面是第30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国家林业局长贾治邦答记者问的一段话。请根据答话的内容,推断记者所提出的问题。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贾治邦: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级政府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和部门绿化分工负责制;要完善全民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及长效机制,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植树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促进义务植树规范化,以加快国土绿化进程。[答案]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形势下,如何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意思对即可)贾治邦: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加强组织领导,(1)概念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用问号,有的也用感叹号。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2)反问的形式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现在,很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都可以公开向社会征询意见。那么教科书的修改,为什么不可以借鉴这样的做法让公众多一些知情权呢?(2)反问的形式(2007·高考浙江卷)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反方:如果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诗人李白感受到的月亮之美,难道和你是一样的吗?正方:如果美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解析]
本题考查仿句句式和修辞运用能力,要注意分析题干要求和隐含的信息,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仿写时应与例句句式相同,观点截然相反。[答案]
(示例)埃及人赞美的金字塔,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就不美吗?[解析]本题考查仿句句式和修辞运用能力,要注意分析题干要求[点拨1]借喻和借代有什么区别?(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2)不同点: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如:“先生,给现钱,袁世凯,行不行?”“袁世凯”是当时银元上铸的袁氏头像,这头像与“银元”当然没有什么“相似性”,但是却“相关”,所以是借代,而不是借喻。(2)不同点: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点拨2]比拟和比喻有什么区别?(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点拨2]比拟和比喻有什么区别?(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例如:①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②桥下的睡莲正沉睡未醒。例句①是比喻,把“神州”喻为“睡狮”,相似点是力量大而沉睡。例句②则是比拟,此处是把物当人来写,是拟人。(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点拨3]排比和对偶有什么区别?①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项的对说;②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要求两联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③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的现象。[点拨3]排比和对偶有什么区别?[点拨4]对偶和对比有什么区别?(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点拨4]对偶和对比有什么区别?[点拨5]设问和反问有什么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是“明知故问”,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设问自问自答,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实际上一般也不需要作答,答案已十分明确。(2)设问句后要用问号;反问句后面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感叹号。[点拨5]设问和反问有什么区别?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对联的写法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它言简意深,句式整齐,声韵和谐,意蕴丰富,琅琅上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欣赏价值。风景名胜、亭台楼阁之上,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之时,人们都要贴上对联以寄托情意。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对联由上联(也叫上句或出句)和下联(亦称下句或对句)两部分组成。其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上下联有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方式。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正对,指对偶的两个句子意思相近或相同。如“神州六号飞天外遨游畅览,环宇双雄瞰地球潇洒归航”。反对,是指对偶的两个句子含义相反或相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联由上联(也叫上句或出句)和下联(亦称下句或对句)两部分组串对,指上下句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如“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拟写对联既能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基本功,又贴近生活,很好地体现了母语教学的特点,故为命题老师所青睐。串对,指上下句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如“聚[指点迷津]撰写对联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字数相等。对联短可至每联只有一个词,长可至每联数百字,但上下两联字数必须完全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这是对联具有对称美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指点迷津]撰写对联应当注意以下几点:2.词性相同。上下两联的词语基本上应当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等等。由于名词可以分出诸如天文、时令、地理、居室、器物、衣饰、饮食、动物、植物等小类,因此,有些对联不但做到名词对名词,而且做到这些小类也相同,称为“对”。一般来说,数词要对数词,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叠词必须对叠词。3.结构相应。上下两联之间的句法结构必须彼此一致,如主语对主语,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句对主谓句,等等。2.词性相同。上下两联的词语基本上应当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4.节奏相合。对联的上下两联节奏一般必须相合,如上下联都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等。同时,对联要求上下两联之间平仄相对,亦即平仄相反。它的起码要求是:上联最末一字必仄,下联最末一字必平。它的严格要求是:第一,上下两联各自的文字排列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莱芜下载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系统试题
- 单位空调安装合同范本
- 刑法中劳务合同范本
- 刊物设计制作合同范本
- 写好运输合同范本
- 农户贷款合伙经营合同范本
- 企业重组收购合同范本
- 供热设备买卖合同范本
- 代理银行开户合同范本
- 代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生物试题
- 2025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福建省厦门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笔试答案无听力答案、原文及音频)
-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 《酸枣营销战略》课件
-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
- 仓库礼仪培训
- 2024土方工程承包合同包含进度支付与违约责任条款范本3篇
- 暑假假期安全教育(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