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和目标任务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
建设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
思路23451789106Menu1213141511退出音像案例图片来源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本章教学目的本章主要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和任务,使同学们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针政策。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一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再次进入社会不稳定时期,其突出表现为世界最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下岗洪水和失业洪水;世界上最显著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距;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最严重的腐败及其最大的经济损失;世界上最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联合国开发方案署?2005人类开展报告?指出,中国是过去20年中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但同时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在加剧:“如果贵州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人类开展指数刚刚超过纳米比亚;但如果把上海比作一个国家,其人类开展指数那么与葡萄牙相当。〞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一)我国历史上有关和谐社会的思想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孟子
孔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礼记·礼运?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提出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提出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洪秀全康有为(二)西方社会有关和谐思想在西方,和谐思想也渊源流长。从古希腊的“和谐是一种美〞到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全世界和谐〞再到现代社会学的秩序论、功能论、冲突论,从一个哲学范畴到一种社会管理理念再到一种社会理想,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浩瀚的西方文明之中。欧文圣西门傅立叶(三)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根底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开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开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开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四)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建设理论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开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申了毛泽东的思想,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开展变化,进一步丰富和开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4年10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任务。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执政能力建设:1.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2.不断提高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3.不断提高建设社会先进文化的能力;4.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5.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那么和重大部署。为什么党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现实依据是什么?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着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必须首先把国内的事情办好,通过和谐社会建设,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第三,这是稳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根底、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表达,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关于“和谐社会〞的趣解:和:“禾〞+“口〞,意为人人都有饭吃谐:“说〞+“皆〞,意为人人皆有话说〔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开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开展的社会。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中开展的,也是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开展的。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根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史上最牛钉子户〞与民主法治建设地点:重庆杨家坪时间:2007年3月主角:王萍、杨武与开发商起因:拆迁费分歧“最牛钉子户〞之所以赚尽眼球,因为在长久和未来的历史语境下,它都是一个足以铭记的标本。首先在于它有利于匡正世人的观念。长期以来,“钉子户、难缠户、老大难户〞,以及“刁民〞等等指称,极具道德歧视和法律羞辱的意味,不仅存在于普通人嘴边,一些法律从业人士和官员动辄挂在嘴边,动辄斥责敢于维权的人,甚至不无得意地指示要“查处一个、教育一片〞。杨某维权一事影响广泛,值此良机,为错误的观点纠偏可谓正逢其时。
网民们为何在“钉子户〞前面加封史上最牛?究其原因,一般“钉子户〞在强大的公权机器面前往往很快败下阵来,杨某能坚持如此之久委实不容易。网友不吝溢美之词的赞美,其实暗含着对一些部门动辄打着“维护公共利益〞的幌子行侵犯私权之实的深恶痛绝。
3月20日,南方网罗列了国外的一些经典的“钉子户〞形象。英国一位83岁的老妇,任凭房地产商威逼利诱,眼看着周围建设的豪华公寓把她的小屋淹没,她就是拒绝从她出生的小屋搬出。华盛顿的“钉子户〞斯普瑞格思夫妇,建筑商提出了三百万美元高价购置他们的“蜗居〞,但他们就是不肯妥协。这些国外的“钉子户〞面对金钱和权力的施压,为何能安然无恙、得保全身?这实在耐人寻味。日本“最牛钉子户〞最牛的“钉子户〞或许在日本。因为居民不肯搬迁,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1号跑道拖延十几年才完成,2号跑道无法修到规定长度屡发起降险情,3号跑道至今还在图纸上不能开工。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贫富差距远远超出社会的承受力财富集中度很高
20%最富有的拥有60%的资产,20%最穷者只拥有2.8%的资产。反映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较高中国:0.496
世界平均:0.396
西方国家:0.327
明朝李自成起义时:0.62
太平天国起义:0.58
国民党统治时期:0.53中国的贫富跷跷板BCG财富管理市场规模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中国“新贵家庭〞数量仅占中国家庭总量的千分之一,但是却掌控全国41.4%左右的财富。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老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表达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的要求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开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开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局部,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开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开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平安、开展利益。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局部,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总体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根本原那么和目标任务(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那么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根本路线、根本纲领、根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开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开展全局。1.指导思想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开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开展。2.根本原那么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开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上述六条重要原那么是一个有机整体,深刻表达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答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靠谁建、怎样建的问题,指明了我们应当遵照什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什么原那么统筹全局、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开展、运用什么方式保证和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那么。2004年10月23日,重庆开县农民金有树在池塘中勇救失事中巴中的19条生命,之后悄然离去。然而因在水中浸泡过久,诱发了肺气肿和肺癌,金有树住院治疗。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举债4万8千元之后,家庭再无力负担更多的医疗费用。万般无奈之下,金有树提笔向开县县长及有关部门写求助信:“我救了19人的生命,现在求领导救我的命。〞然而信如泥牛入海。最终,年仅45岁的金有树不得不离开医院,病死家中。我救了19人的命,谁来救我的命?18天!我们不禁要问:是人都会为之动容的这封泣泪的信,为何就能“胎死腹中〞呢?作为百姓平安守夜人的政府办公室的案头上,究竟还有多少封这样令人怆然涕下的求助信,被人当作废纸一卷扔进了纸篓呢?开县办公室那位公务员看到那信后的表情,心情怎样?也不知道它是否送达陈县长的手中。但有一点毋须质疑,英雄无钱就医并非小事,在见义勇为需要大力倡导之日,作为政府理应全力跟进,掀起一场为英雄献爱心、树正气的大波;相反,我们看到的却是像瘟疫一般的群体性的“懒政〞。18天后,绝望的英雄金有树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媒体曝光后:县长旋即明确表示:“人家在困难的时候,金有树伸出了援助之手,那么如今金有树有困难了,我们更应帮助他渡过难关。〞“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出现在各级政府文件中的一个高频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也都在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应只是把它写在纸上,挂在嘴上,更不应该把它口号化,而必须做踏踏实实的工作,尤其是从那些不和谐的方面抓起。金有树勇救19人,但却无人救他,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人命关天的求助等来的却是18天后的“高度重视〞,这种现象无论如何也不能算“和谐〞,因为它带来的是不仅是英雄的信念破灭,更是众多善良公众的愤怒。(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1.目标任务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1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根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第二,城乡、区域开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根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第三,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本建立。第四,根本公共效劳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效劳水平有较大提高。第五,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气、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第六,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根本建成。
第七,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第八,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第九,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根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本建立,人人享有根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根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根本消除。人人享有根本医疗卫生效劳。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根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一)优先开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根底,开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开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高考录取通知书变成了父母的催命符2002年,宝鸡一丁姓男孩考取复旦大学,其父因拿不出学费跳楼自杀;2003年,陕北榆林南郊农场景艳梅考取大学,家中无力负担学费,其父喝药自杀;2004年,永春县达埔镇李清培考取集美大学,其母林冰心喝农药自杀;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农民孙守军,在儿子于2004年8月10日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凑不齐学费的他在喝农药自杀前,还给儿子留下了一封谢罪书:“我儿当你看我的信时,我已不在人间,只因为我没有能力让你上学,没有脸对你,只可以用我的死向你谢罪......〞,读之令人心碎。父母因为交不起孩子学费而自杀,是文明社会的耻辱,是和谐社会的悲哀。防止这样的悲剧重演,是国家、政府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第二,优化教育结构。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开展战略,促进以
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长期面对的一个突出难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第四,标准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开展和谐劳动关系。2〕积极扩大就业的开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下岗职工、农村富裕劳动力三峰交会。2006年新增劳动力到达峰值(1700万),城镇需安排就业约2500万人,供大于求1400万人。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2001年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为495万2021年将超过500万〔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
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表达。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
障体系,保障人民根本生活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根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平安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要求是:坚持广覆盖、保根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共享办公空间租赁协议延期及使用权转让合同4篇
- 按揭二手车转让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合同集锦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并购财务尽职调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家乐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纺织机械设备租赁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纳税担保税务风险控制合同
- 2025年苗木种植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认证结算工程款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度民间借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法律文件制作合同4篇
- 【寒假预习】专题04 阅读理解 20篇 集训-2025年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下册寒假提前学(含答案)
- 2024年智能监狱安防监控工程合同3篇
- 2024年度窑炉施工协议详例细则版B版
- 幼儿园篮球课培训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100道20以内的口算题共20份
- 高三完形填空专项训练单选(部分答案)
- 护理查房高钾血症
- 项目监理策划方案汇报
- 《职业培训师的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