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概论第二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更新_第1页
影视艺术概论第二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更新_第2页
影视艺术概论第二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更新_第3页
影视艺术概论第二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更新_第4页
影视艺术概论第二章世界电影发展简史更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1页,总共161页。当前2页,总共161页。第一节美国电影发展简史当前3页,总共161页。1889爱迪生发明活动电影摄影机。1893爱迪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电影摄影棚。1894年4月爱迪生用“电影视镜”开展商业性放映活动。1906全美1000家“镍币影院”,到1909年已达到10000家。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化娱乐类型。一、早期电影状况(1895~1927)当前4页,总共161页。从娱乐到艺术:三巨头:鲍特,E.S.EdwinS.Porter(1870~1941)《火车大劫案》——有意识地运用了交叉剪辑手法当前5页,总共161页。格里菲斯,DavidLlewelynWarkGriffith(1875~1948)《一个国家的诞生》——汲取各派导演点滴分散的发明,加以融会贯通,成为电影史上第一部集大成之作,标志着电影艺术的正式形成。《党同伐异》更是融进了关于人类本性的思考,通过四个故事展现。当前6页,总共161页。卓别林,CharlesChaplin(1889~1977)当前7页,总共161页。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以纽约为基地一度垄断了电影业的经营。到1915年左右,这一垄断终于被打破,美国电影生产基地从此移向好莱坞。从电影寡头到好莱坞当前8页,总共161页。一战以后的十年间,是好莱坞征服全世界的过程。外国影片不仅在全美20000多家电影院集体蒸发,而且好莱坞的电影业从此走向全世界。经典好莱坞体系特点:类型片——规范化、标准化、意识形态化制片人中心制度——导演沦为打工仔明星制——凤姐也能当明星好莱坞的世界征程当前9页,总共161页。奥斯卡金像奖(AcademyAward)就是学院奖,由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AcademyofMotionPictureArtsandSciences)颁发。1928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的好莱坞举行。1929年五月十六日第一届奥斯卡奖举办一直到今天,奥斯卡奖就成为美国影艺学院的“主营业务”和该机构的代名词。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它不仅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美国电影学院奖(AcademyAward奥斯卡奖)当前10页,总共161页。制片人(Producer),指影片的投资人或能够拉来赞助的人。影片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制片人是一部片子的主宰,有权决定拍摄影片的一切事务,包括投拍什么样的剧本,聘请导演、摄影师、演员和派出影片监制代表它管理摄制资金,审核拍摄经费并控制拍片的全过程。影片完成后,制片人还要进行影片的洗印,向市场进行宣传和推销。制片人一般指电影公司的老板或资方代理人。制片人当前11页,总共161页。美国历史上限制影片表现内容的审查性法规。由全美电影制片和发行人协会主席W.海斯与耶稣会教士D.洛德等人起草制订,1930年3月31日公布。主要内容有:遵守禁酒令,不得宣扬烧酒;不可详细描述谋杀、盗窃、抢劫的方法;不得出现拷打场面;不得表现不道德的性关系;不得表现黑人与白人的两性关系;不准出现堕胎或分娩的镜头;不准出现裸体镜头;不准出现男女唇间接吻;不许对国旗不敬;不许出现粗暴对待动物的场面;等等。海斯法典一公布,即遭到电影创作人员的普遍反对,而且马上出现了许多违反规定的影片。随着时间的消逝,海斯法典很快失去了意义。1966年被正式取消。海斯法典当前12页,总共161页。无声时期最后的挽歌:F·鲍沙《七重天》(1927)C·勃朗《肉与魔》(1927)R·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1922)——标志着纪录电影的诞生。K·维多《大检阅》(1925)欧洲导演陆续进军好莱坞当前13页,总共161页。1927年——华纳——《爵士歌王》,第一部有声片出现。1929年——《纽约之光》——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电影。“伟大的哑巴”开口了。有声电影开始并不受重视,尤其是卓别林等无声片大师,他们认为有声片无法表现电影艺术的特性。事实证明了,大师也有短见的时候。有声时代对电影的冲击是巨大的,不仅是电影创作观念的改变,也是对电影演员的考验。1951《雨中曲》表现了这一历史。二、有声电影前期(1927年前后)当前14页,总共161页。1929年随着有声片技术的成熟,很多导演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适应有声片制作:马莫里安:《喝彩》(1929)《化身博士》(1932)迈尔斯东:《西线无战事》(1930)《头版新闻》(1931)刘别谦:《爱情的检阅》(1929)《微笑的中尉》(1931)卓别林:《城市之光》(1931)1929~1933年的大萧条,由于“口红效应”,初期电影吸引了大量票房,并培养出最小的奥斯卡奖得主:秀兰·邓波儿。但随着危机的蔓延,再好的生意也会受到影响,故而好莱坞不得不依附于金融寡头,同时也对其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大财阀的进入,也为日后的“派拉蒙案”埋下伏笔。并影响到二战后的好莱坞变革。三、大萧条时期的有声电影(1929~1933)当前15页,总共161页。走出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电影获得极大发展。1935年,电影《浮华世界》宣告彩色影片时代的到来。名人:卓别林、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葛丽泰·嘉宝、费雯丽、英格丽·褒曼、马龙·白兰度等……名作:《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绿野仙踪》、《呼啸山庄》、《关山飞渡》、《费城故事》、《蝴蝶梦》、《安娜·克里斯蒂》、《瑞典女王》、《乱世佳人》(米高梅的杰作)、《公民凯恩》(叙事结构到镜头结构的重大创新)、《卡萨布兰卡》等……三、1930S~1940S的美国电影黄金期当前16页,总共161页。1、1940S末期~1960S中期的冲击。①1948年“派拉蒙案”被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裁决为非法垄断,大电影公司受到了打击。②电视的冲击使得1953年比1946年电影观众人数下降起码一半。③1947年“非美活动委员会”(戴斯委员会)的“驱除异端”运动,最终形成麦卡锡主义。包括卓别林等电影大师被列入黑名单,或失业,或远走他乡。再也无法从事电影创作。④好莱坞的陈旧观念,越战、民权运动对传统电影的冲击(1950~1960十年间只创作了3000部电影),使得好莱坞再也无法沿着旧有的创作模式走下去了。四、二战后现代电影形成

(新好莱坞)当前17页,总共161页。新好莱坞是以经典好莱坞权力结构、市场结构的解体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变迁为前提的,是继三、四十年代黄金期以后的第二个辉煌期。新好莱坞的定义:(狭义)1960S末到1970S末好莱坞在旧有电影体制瓦解之后的变革转型。(广义)除包括1960S末到1970S末好莱坞的变革转型,新的电影机制确立以外,还包括8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资本和产业重组,在全球化背景下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新时期。新好莱坞时期(1960S末期~1970S)当前18页,总共161页。阿瑟·佩恩《邦妮和克莱德》(雌雄大盗)(1967)丹尼斯·霍珀《逍遥骑士》(1969)迈克·尼克尔斯《毕业生》(1967)崛起当前19页,总共161页。1、受到欧洲“作者电影”影响较重,试图用自己的方法讲述个人的、新的、非主流的故事。2、直面、探索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3、反英雄,压抑的社会环境,性的冲突和心理问题的坦率处理,普遍存在于电影之中。(性和暴力)新好莱坞特点当前20页,总共161页。卢卡斯:《美国风情画》(1973)约翰·施莱辛格德:《午夜牛郎》(1969)弗朗西斯·科波拉:《教父》(1972)、《现代启示录》(1979)马丁·斯科西斯:《穷街陋巷》(1973)、《出租车司机》(1976)其他新好莱坞风格优秀电影当前21页,总共161页。1970S末,经历了性解放、吸毒、嬉皮士运动、反越战学潮的美国青年慢慢回归家庭,整个美国社会也在呼唤一种伦理的回归。于是好莱坞逐渐把目标重新放在打造美国梦的类型电影上来。较为突出的作品:罗伯特·本顿《克莱默夫妇》(1979)罗伯特·雷德福《普通人》(1980)詹姆斯·L·布鲁克斯《母女情深》(1983)马克·雷戴尔《金色池塘》(1981)巴里·莱文森《雨人》(1988)布鲁斯·贝尔斯福德《为戴茜小姐开车》(1989)五、1970S~1980S传统回潮期当前22页,总共161页。早在20C70~80S,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的大制作电影就已经崭露头角。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系列(1977~)《星球大战:西斯的复仇》(2005)是最新作品。史蒂文·斯皮尔伯格:《E·T》(1982)、《第三类接触》(1977)、《大白鲨》(1975)、《夺宝奇兵》(1981)、《紫色》(1985)、《太阳帝国》(1987)。六、1990S~大制作时代当前23页,总共161页。1995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10部左右票房过亿的巨片。好莱坞电影进入大制作时代。特点:1、大投入、大回报。2、续集效应。3、大量电脑特技的应用,营造梦幻世界。当前24页,总共161页。90年代也不乏商业性和艺术价值兼具的优秀影片:《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狮子王》、《玩具总动员》、《辛德勒名单》、《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等……当前25页,总共161页。独立制片公司制作更加活跃,创作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先锋意识和艺术价值,不少影片票房不菲。如2010年打败《阿凡达》夺得第82届奥斯卡大奖的《拆弹部队》,即是独立电影作品。制片人、导演:凯瑟琳·毕格罗:七、2000年以后的美国电影当前26页,总共161页。第二节欧洲电影发展简史当前27页,总共161页。美国电影虽然也经历了新旧好莱坞的变革,但其电影理念和电影传统基本上是被保持和延续了下来的。与之相反,欧洲电影史则波澜起伏、流派更迭,而且由于国家和民族众多,文化传统同中有异,因而,欧洲电影风格多样,艺术与文化底蕴深厚,其电影史也相比于美国也要丰富复杂得多。前言当前28页,总共161页。一、法国电影二、俄苏电影三、德国电影四、英国电影五、意大利电影六、瑞典电影七、西班牙电影纲要(国别史)当前29页,总共161页。1、电影帝国时代(1895~1914)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梅里爱——把电影引向戏剧的道路1907年百代影片公司成为集制片到发行、放映影片的全面垄断组织。1908年底,第一批艺术影片供应,《吉斯公爵的被刺》、《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麦克白》等1908年,百代公司在美国出售的影片比全美生产的影片还要高出两倍。1910年前,法国电影控制着全球电影市场。世界各地60%~70%的影片来自巴黎。一、法国电影当前30页,总共161页。2、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法国电影:先锋时代(1920S)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电影伴随着法国经济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且濒临灭亡。为了改变法国电影的现状,20世纪20年代,一批法国电影艺术家组成了法国电影的“印象派”。法国电影的艺术特质开始形成。当前31页,总共161页。代表人物:阿贝尔·冈斯

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印象派电影当前32页,总共161页。印象派电影特点1、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着重创造氛围;2、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的重要角色;3、追求造型美、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如冈斯:《车轮》表现火车车轮风驰电掣的钢铁运动:风景、人脸、机车制动杆、水蒸气等交替出现且节奏愈来愈快。《拿破仑》三台放映机同时放映恢弘场面。重要作品:杜拉克:《微笑的布德夫人》(1922)冈斯:《车轮》、《拿破仑》爱浦斯坦:《红色旅店》当前33页,总共161页。印象主义中用力最深、形式最复杂的经典作品。阿贝尔·冈斯拍出《轮回》(LaRoue),叙述了一个开高山缆车的男子和他的养女及孙子之间的复杂情感。老司机如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日日开缆车上山,直到眼睛瞎了为止。电影中有相当多俄狄浦斯情结及乱伦情感暗示,但节奏及视觉表现杰出,尤其末尾火车撞毁之戏,剪接节奏被逐渐加快来铺陈主角的心理状况,从前面之13格到后面只有两格的镜头,成为剪接和节奏控制的经典片段,并被多方模仿。

阿贝尔·冈斯《车轮》(《轮回》《铁路的白蔷薇》)(1923)当前34页,总共161页。费尔南多·莱谢尔《机器舞蹈》雷内·克莱尔《幕间节目》杜拉克《僧侣与贝壳》认为艺术是抽象的,且主要是即席创作的。从技巧上说,抽象派的最重要的前身通常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强调的无意识,自发性,随机创作等概念。抽象主义电影当前35页,总共161页。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性无能的僧侣;他渴望得到的一个女人,恰恰是另一个人的情人,此人不断变化为传教士、将军和监狱看守同他作对。导演对主人公的性心理作了充分的探索,运用一系列非现实的画面来表现人物的性梦幻世界,并设计许多超常的动作来刻画性压抑者的变态行为,如主人公无故打碎了酒窖里一个又一个的玻璃球,或者穿上一件拖到脚跟的大衣在大街上乱逛。全片没有情节,也无人物性格塑造,充满弗洛依德主义的潜意识迷狂的幻觉场面。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超现实主义的故事片。《僧侣与贝壳》(1926)当前36页,总共161页。①定义:诗意现实主义是指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影片大多表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遭遇,多数是悲剧,在表现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的同时,电影表现富有情感色彩,洋溢着某种诗情画意。②表现形式:长镜头和景深镜头,演员表演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时代人物:先驱者:雷内·克莱尔;让·维果鼎盛时期:让·雷诺阿;马塞尔·卡尔内;叙利恩·杜维威尔等。3、诗意现实主义时代(1930S)当前37页,总共161页。著名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之子。自己的专业是哲学和数学,参军当骑兵,一战前受伤,转入步兵,受伤,又转入空军,负伤后退伍。曾从事制造陶器,后来成为导演。《大幻灭》(1937)取得国际成功,但《游戏规则》(1939)因太过敏感而受到限制。二战爆发后碾转到美国拍片。战后返回法国,60年代事业滑坡,但以前的杰作不断得到认可。不同时期的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雷诺阿是一位对世界电影史做出巨大贡献的电影艺术家,总结了前人与同时代艺术家的时间经验,最终确立了世界电影写实主义传统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写实主义电影语法。对世界电影发展具有重大影响。1975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让·雷诺阿(1894-1979)当前38页,总共161页。进入50年代后,由于经济形势好转,法国电影日渐兴旺。这些影片通常取材于文学名著,加以精湛的电影技术和古典优雅的创作格调,代表了典型的法国电影传统。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是法国电影的两个著名的流派:新浪潮和左岸派。4、二战后的艺术电影时代(1950S~1980S)当前39页,总共161页。1959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出现了若干部引人注目的由法国青年编导制作的影片,其中有戈达尔《筋疲力尽》、特吕弗《四百下》等影片,这些影片带来的是新的电影观念和新的表现形式。随后,1958~1962五年间,法国大约有200多位电影新人推出了他们的处女作。1962年由巴赞主编的法国《电影手册》在特刊上正式使用了“新浪潮”一词来定义这次影响巨大的欧洲电影运动。新浪潮当前40页,总共161页。构成:主要编导大多来自于《电影手册》的青年理论家。试图确立导演在电影中和核心位置,导演决定一部影片的风格和形式。倾向于编导合一。特点:1、作者电影。2、与存在主义观点相一致,表现和反映荒诞与非理性的现实世界。3、纪实美学(巴赞长镜头理论)4、随意性和即兴性新浪潮电影的构成与特点当前41页,总共161页。戈达尔(1930~)(JeanLucGodard):现代主义电影重要代表人物,对电影史影响深远,甚至有人认为电影史可以分为“戈达尔前”和“戈达尔后”两个时代。总体上,他的最大成就就是始终向好莱坞电影美学的霸权主义挑战,力图冲破已经定型的传统叙事模式。60年代后作品越来越偏离传统戏剧模式。电影就是每秒24格的真实。代表作:《筋疲力尽》、《一个女人就是女人》、《随心所欲》、《卡宾枪手》、《蔑视》、《疯狂的比埃洛》、《男性-女性》、《中国姑娘》等。新浪潮主要代表:戈达尔当前42页,总共161页。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1984)(FrailcoisTruffaut),从年轻时代开始,电影就是他最大的兴趣。1955年,特吕弗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作品,而他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则是《四百下》。1959年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大奖,以及纽约影评人奖年度最佳外语片等一系列荣誉。他是一位安静的革命者,以传统的方式拍摄最不传统的电影。——《纽约时报》。代表作:《四百下》、《顽童》、《最后一班地铁》等……新浪潮主要代表:特吕弗当前43页,总共161页。释义:新浪潮之外另一个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成员大多居住在巴黎的塞纳河左岸,应此被称为左岸派。特点:1、主要编导大多来自文学界,或者深受文学影响。2、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活动,影片表现了回忆、想象以及记忆、遗忘、潜意识等复杂的内心活动。经典叙事主题:“记忆与遗忘”。3、在艺术表现上,彻底打破传统时空观念,将逻辑性的线性的时间改变为错综复杂交替的“心理时间”,把现实的物理空间转换为“心理空间”,在时空转换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左岸派当前44页,总共161页。阿伦·雷乃、玛格丽特·杜拉、阿伦·罗伯-格里耶、亨利·科尔皮、阿涅斯·瓦尔达等……代表作品:《广岛之恋》(1959)、《长别离》(1960)、《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横越欧洲的快车》(1966)等。左岸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当前45页,总共161页。阿仑·雷乃AlainRenais(1922--)法国左岸派代表人物,他以自己的影片为电影建立起全新的语法。以一部纪录电影起家,本来只为挣点钱而为之的他,却完成了一部又一部世界经典。代表作品:《夜与雾》、《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特点:早期的反情节的影片最大限度地提供了电影语言的可能性,极具革命性意义。利用闪回等手法完成了对“回忆”的创造性表达。阿伦·雷乃当前46页,总共161页。1、真实电影“真实电影”是纪录电影的一个流派﹐创始者是人种学家卢什﹐J.﹐成员主要是一些纪录片导演。他们继承美国弗拉哈迪﹐R.和苏联维尔托夫的传统﹐主张电影应表现处于社会中间的普通人的生活﹐纪录真实的社会现象﹐抓住生活的瞬间。代表作品:《人类之塔》(1959)、《一个夏天的故事》(《夏日记事》)(1961)等……1950S~1980S法国电影的支线当前47页,总共161页。2、商业喜剧电影代表人物,演员:路易·德·菲奈斯(1914年7月31日-1983年1月27日。),法国著名电影导演,演员,剧作家

,成名作是《穿越巴黎》,另有代表作《虎口脱险》和“警察系列”:《圣特罗佩的警察》、《警察在纽约》、《警察结婚记》、《散步的警察》、《警察与外星人》和《警察与女警察》。1950S~1980S法国电影的支线当前48页,总共161页。3、政治电影1968年后﹐在法国还出现了一股摄制政治影片的热潮。这类影片以发生在国内外的政治事件为题材﹐创始者是科斯塔-加夫拉斯﹐C.作品:《Z》(1969)、《招供》(1970)、《戒严令》(1973)等。另有政治讽刺喜剧:JeanYanne《解放军占领巴黎》(1974)1950S~1980S法国电影的支线当前49页,总共161页。状况:受到美国影片和电视的冲击,不得不根据观众的审美要求做一些转变。但面对好莱坞的冲击,法国电影总是能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调整。代表类型:商业喜剧电影、纪录片等。代表人物:吕克·贝松、让·雷诺、雅克·贝汉、杰拉尔·德帕迪约等。代表作品:《这个杀手不太冷》、《迁徙的鸟》等弗朗西斯·维贝的鼻牛儿喜剧……5、1980S以后当前50页,总共161页。苏联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所建立起来的电影语言体系具有首创性,其中很多为西方国家所接受,并得到效仿和学习。对世界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早期,苏联文化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包括电影。我国社会主义电影语言体系中很多内容沿袭了苏联的体系。所以,我们看苏联的电影,可以或多或少的发现中国电影的影子。二、俄苏电影当前51页,总共161页。1896年,法国L.卢米埃尔的电影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等地开始放映,同时俄国的电影爱好者(如.沙申、.费捷茨基等)也做了拍摄电影的尝试。沙俄时代的电影生产从20世纪初开始。1908年,德朗科夫拍摄了俄国第一部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游的自由人》。1908~1916年,俄国共拍摄了1376部长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有表现俄国历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较粗糙的娱乐片。当时电影生产掌握在私营企业手中,影片生产技术条件也很差,这些都限制了电影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1、沙俄时期的电影(1986~1917)当前52页,总共161页。2、人民电影事业的诞生(1919)十月革命后,彼得格勒、莫斯科,后来还有乌克兰,都很快成立了电影委员会。1919年8月27日,颁布了列宁签署的法令,决定将照相、电影生产及发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员会领导。这一天标志着苏联电影的诞生。当前53页,总共161页。苏联早期电影最大的成就是“蒙太奇学派”。1920S,苏联社会要求导致必须创立崭新的电影语言来适应新的社会制度的需要。故而产生了蒙太奇学派。蒙太奇学派:泛指20世纪20~30年代的初期活跃于苏联影坛,并对蒙太奇的理论和实践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艺术家群体。人物: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维尔托夫、杜甫仁科等……3、蒙太奇的光影魅力时代(1920S~1930S)当前54页,总共161页。库里肖夫(Kuleshov,LevVladimirovich)(1899~1970)苏联电影导演,理论家。1899年

1月13日生于坦波夫,1970年3月29日卒于莫斯科。1916年进入电影界,1918年导演了第一部影片《工程师普赖特的方案》。1919年在苏联国立电影学校建立了教学工作室,培养了B.N.普多夫金等电影导演和演员。从1916年开始,致力于研究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库里肖夫当前55页,总共161页。库里肖夫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是指库里肖夫这位苏联电影工作者在十九岁的时候发现一种电影现象。库里肖夫由此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心理基础,他认为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成为电影艺术。库里肖夫效应当前56页,总共161页。爱森斯坦(Eisenstein,Sergey;1898~1948)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原来,两个简单的象形文字综合起来,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组合起来,并不被看做是它们二者之和,而是二者之积,即另一个向度,另一个量级的值;两个象形文字的对列却变成对应于一个概念。通过两个“可描绘物”的组合,画出了用图形无法描绘的东西……这不就是蒙太奇吗!!——爱森斯坦《蒙太奇论》爱森斯坦当前57页,总共161页。成名作:《战舰波将金号》(1925)该片是向俄国1905年革命20周年的献礼影片,表现敖德萨海军波将金号战舰起义的历史事件。影片具有史诗般的规模,主题重大,既有宏伟的群像,又有细节的描写。丰富的蒙太奇手法和准确恰当的节奏使这部史诗片充满激情。敖德萨阶梯大屠杀一段不仅气势磅礴,而且蒙太奇切换充分体现了惊心动魄的场面和感情的起伏。该片在1929年美国全国电影评议会评选1909年以来的4部“最伟大的影片”中名列第三。爱森斯坦的作品当前58页,总共161页。《罢工》(1925)“第一部真正无产阶级的影片”——《真理报》《十月》(1927)——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周年《旧与新》(1929)——苏联第一部表现农村合作化的影片。《感伤曲》(1930)《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8)《墨西哥万岁》(1932~1979)3集片《伊凡雷帝》(第一、二集,1945,第三集未完成)其它作品当前59页,总共161页。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片的总体结构、蒙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色彩以及电影史等领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性的研究。此外,他关于艺术激情的本质、艺术方法、接受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也在他的理论遗产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苏联出版了《爱森斯坦文集》(6卷);世界各国的电影界对他的艺术理论都给以相当的重视。爱森斯坦的理论贡献当前60页,总共161页。维尔托夫(W.jFLPMN)

(1896-1954)维尔托夫,一位在1929年就胆敢判处世界电影死刑的创世纪天才。他惊人的先锋电影理论是几十年之后著名的“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世界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的源头。天才的命运总是不幸的,38岁的维尔托夫就被剥夺了创作的自由。然而,天才从来都是时间的杀手。在《电影眼睛》、《带摄影机的人》、《热情》、《列宁的三支歌》中,他天才的电影才华今天仍令人眩晕和惊叹!维尔托夫当前61页,总共161页。维尔托夫的主要作品除“电影眼睛派”时期的多集《电影真理报》、《电影眼睛》等纪录片外,还有《前进吧!苏维埃》(1926)、《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1926)、《第十一》(1928)、《带电影摄影机的人》(1929)、《顿巴斯交响曲》(1930)、《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1934)、《摇篮曲》(1937)、以及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新闻纪录片。维尔托夫的理论与创作对苏联和世界电影艺术均有重大影响。主要作品当前62页,总共161页。1922至1924年维尔托夫主编电影杂志片《电影真理报》,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实验性团体“电影眼睛派”。维尔托夫力图创造出反映现代生活的新电影,但他认为电影的实质在于拍摄角度和蒙太奇,这使维尔托夫在创作中过分迷恋于形式。维尔托夫受到当时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列夫派等团体的影响,把过去的文化笼统看作资产阶级文化而一概加以否定。他甚至否定新闻电影以外的各种电影艺术。这些观点使他在实践中遇到了不可克服的矛盾,作品时而成功,时而失败。电影眼睛派当前63页,总共161页。普多夫金:(1893~1953)代表作《母亲》。杜甫仁科:(1894~1956)代表作《兵工厂》。蒙太奇学派其他人物当前64页,总共161页。这一时期,苏联电影最突出的特点是革命斗争和建设的题材占据了主导位置。代表作:1、《夏伯阳》(1934)。2、《马克辛三部曲》(1935、1937、1939)3、《列宁在十月》(1937)4、《列宁在1918》(1939)5、《攻克柏林》(1949)6、《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9)但是由于大清洗对文化的严厉控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该时期苏联并没有太多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流传。4、轰轰烈烈的革命电影时期(1930S~1940S)当前65页,总共161页。诗电影:导源于对电影的抒情诗本性的理解而出现的电影形态。早期法国电影先锋派人物被喻为“银幕诗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著述,主张电影应像抒情诗那样达到“联想的最大自由”,“使想象得以随心所欲地自由驰骋”;认为“应当摆脱与情节的任何联系——这种联系只能带来恶果”,甚至说注重情节的小说,其价值并不高于“在厨房里阅读的、流传在书摊和地铁的畅销书”。他们还把“诗的语言”当作电影语言的同义语。5、诗样年华——诗电影时期

(1950S~1960S)当前66页,总共161页。蒙太奇学派时期的诗电影:以爱森斯坦和杜甫仁科为代表,对电影中的诗的语言特别是隐喻、象征、节奏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虽没有像法国先锋派那样陷入极端,即宣称“梦幻、迷醉与精神错乱是电影诗的真正内容”,但在一段时期内也倾向于否定情节。爱森斯坦就发表过题名《打倒情节和故事》的文章(1924),而“结构诗学”学派的首领史克洛夫斯基则宣称“没有情节的电影,就是诗的电影”,并讥笑普多夫金的影片《母亲》是“半人半马怪物”。然而苏联电影家们探索诗的语言及富于诗意的隐喻是为了更有感染力地反映客观现实。当前67页,总共161页。该时期由于斯大林逝世(1953),赫鲁晓夫(1953~1964)上台以后采取了宽松的文化政策,故而意识形态性开始逐渐弱化。最明显的变化是:普通人开始成为影片的主人公:《第四十一》(1956),《士兵之歌》(1959),《雁南飞》(1957)在电影语言上极富创造力和表现力,对“诗电影”学派和苏联电影摄影学派的形成作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诗电影时期当前68页,总共161页。“诗电影”发展的同时,一些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批被称之为“思想电影”的影片。代表人物:罗姆:《一年中的九天》、《普通的法西斯》。塔尔科夫斯基:“老塔”“银幕诗人”(电影文青的最爱)(1932-1986)。代表作:《压路机与小提琴》、《伊万的童年》、《安德烈·鲁波廖夫》、《镜子》等。独具风格,匠心别运,表现那种体制下被压抑并渴望爆发的灵魂。思想电影当前69页,总共161页。1972年,苏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电影事业的措施”的决议,要求电影创作应体现时代精神,现代题材应在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塑造当代主人公形像应成为苏联电影创作的主要课题。70年代苏联电影出现了4大题材创作热潮:政治题材、军事爱国主义题材、生产题材和道德题材。6、四大题材时期当前70页,总共161页。政治题材作品一般称为政治电影,它以表现当代国际政治事件为主。这些作品的主题思想反映了苏联政府的对外政策的观点。代表作:《这是一个甜蜜的字眼──自由》(1972)《信任》(1976)等……政治题材当前71页,总共161页。①史诗性影片,这些作品力图全面反映卫国战争。代表作:《解放》(1969~1972)②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结合的作品。这类影片在军事爱国主义题材创作中占多数。代表作:《这里黎明静悄悄》(1972)③歌颂军功的作品。这类作品主题比较单一,如《崇高的称号》(1973)军事爱国主义题材当前72页,总共161页。一些影片通过工农业生产中的矛盾冲突,力图表现科技革命时代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影片《奖金》(1975,导演.米凯良)、《反馈》(1977,导演.特列古勃维奇)、《适得其所的人》(1973,导演.萨哈罗夫)、4集影片《面包的味道》(1979,导演萨哈罗夫)等。生产题材当前73页,总共161页。苏联电影工作者取得的进展最大,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苏联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反映了个人、家庭、集体之间的冲突,刻画了在今天现实环境中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作者积极干预生活的热情。这些作品使电影创作更接近于今天的现实,因而受到观众的欢迎。代表作:《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导演.敏绍夫)、《辩护词》(1976,导演阿布得拉什托夫)、《恋人曲》(1974,导演米哈尔科夫-康查洛夫斯基)等。道德题材当前74页,总共161页。70年代以来苏联电影工作者还创作出一些其他题材和样式的作品,如史诗片《西伯利亚颂》(1978,导演米哈尔科夫-康查洛夫斯基)、喜剧片《办公室的故事》(1977,导演梁赞诺夫)和《秋天马拉松》(1979,导演达涅里亚)、儿童片《童年过后的一百天》(1975,导演C.索洛维约夫)和《无权转交的钥匙》(1976,导演.阿萨诺娃)、科幻片《索良利斯》(1973,导演塔尔可夫斯基)和《潜行者》(1979,导演.塔尔可夫斯基)70年代的其他题材电影当前75页,总共161页。1982年勃列日涅夫死后,苏共高层几经更迭,最后由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由于推进了民主化思潮,僵硬的体制终于被打破。80年代以来,苏联电影积极向主题的深化,新题材的开拓以及样式多样化方面发展。从1981~1985年,苏联共拍摄了750部故事片。80年代苏联电影创作的特点之一是致力于题材和样式的融合不少影片打破了传统的分类界限,使影片产生更大的艺术感染力。如:喜剧片《两个人的车站》(1984,导演梁赞诺夫)中糅合着悲剧的因素。7、融冰时期(1980S)当前76页,总共161页。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曾是国家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电影,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同样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在经历了分解组合、重新结构之后,今天的俄罗斯电影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并朝着电影、电视、录像一体化的新的市场模式平稳发展。然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俄罗斯电影经历了重重危机,创作思想混乱,生产水平下降,原有的发行放映体系遭到破坏。在国外电影的猛烈冲击下,国产电影失去了竞争能力,观众流失、市场被占,俄罗斯电影处在发展维艰的地步。8、后苏联时期(1990S~)当前77页,总共161页。作为一个充满浪漫艺术气质与严谨、一丝不苟甚至是呆板这两种极端性格的国家,它的电影反映着它的民族精神,既充满思辨,也充满疯狂。德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电影大国之一,德国电影也在世界上屡获殊荣。1895年11月,斯克拉达诺夫斯基兄弟用自己发明的活动放映机在柏林冬宫首次放映了自己制作的活动画面。德国电影在20年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不仅数量可观,而且流派纷呈。三、德国电影当前78页,总共161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电影统治了中欧,公司数量和制片数量激增。德国政府意识到电影在宣传方面的重要性,先后在总参谋部和武装部属下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向国外推销德国影片。1917年,“宇宙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即乌发公司除摄制故事片外,德国在这一时期更拍摄了大量新闻片和宣传战争的纪录片。1914年E.刘别谦进入电影界,因拍摄喜剧影片而崭露头角,1918年拍出由P.尼格丽主演的《卡门》,从而名声大振。1、一战时期的德国电影(1914-1918)当前79页,总共161页。表现主义电影艺术家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美学纲领。他们对国内的动荡、日渐倾向极权主义的政治局势和艰难的经济状况极端不满;同时,他们也反对资产阶级传统艺术,主张艺术作品不能满足于和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写,要求深入揭示人的灵魂,强调表现主观的现实,实际即表现艺术家自己。2、表现主义时期当前80页,总共161页。最重要的一部表现主义电影作品,是由梅育,C.和H.雅诺维茨编剧、维内,R.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1919),影片故事是离奇的,主人公是变态的,活动空间是荒诞的。为了取得所追求的效果,它的创作者们用取景角度和光线照明使物体影像变形,同时,为达到与奇异画景的和谐,演员的化妆是奇特的,服装是奇特的,表演也是造作的。其它表现主义的作品还有:《盖努茵》(1920,导演R.维内)、《从清晨到午夜》(1920,导演K.H.马丁)、《托尔古斯》(1920,导演H.柯贝)等等。表现主义代表作当前81页,总共161页。

有声电影的出现,使德国电影业经历了第二次短暂的繁荣。有声片是从拍摄最能反映音响效果的歌舞片、喜剧片开始的。大获成功的首先是《加油站的三个人》(1930,导演W.蒂尔),片中爱情加歌舞,一派升平。而此时正是经济危机时刻,全国有300万人失业。伴随经济危机而来的是政治危机,德国徘徊于法西斯主义与革命之间,许多电影工作者则在这两极之间摇摆。最典型的人物是L.里芬施塔尔。希特勒的忠实的追随者,拍摄宣传法西斯主义和希特勒的影片,如《意志的胜利》(1935)等等。3、有声电影时期(1927~1930S)当前82页,总共161页。电视的发展,艺术质量的低劣,导致参加1961年威尼斯电影节的5部作品全军覆没。1962年,在举行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之际,以A.克鲁格和E.赖茨为首的26位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签署了一份“奥伯豪森宣言”,宣称反对旧的电影样式,要寄希望于新的电影,他们一方面积极拍摄短片、纪录片,以锻炼自己,一方面又主动培养新的人才,创立了乌尔姆电影艺术学院。1965年又倡议成立了“德国青年电影董事会”。政府通过该机构提出一项在3年内以500万马克资助青年导演拍摄20部影片的计划。4、战后危机时期(1945~1966)当前83页,总共161页。1965年至1968年,新德国电影运动掀起了第一个创作高潮。代表作有克鲁格的《和昨天告别》,夏摩尼的《禁猎狐狸》,以及施隆多夫的《特莱斯》。1970年代初电影陷入危机,但是仍有一些导演在危机中苦斗,逐渐摆脱危机。尤以法斯宾德、赫尔措格和文德斯及施隆多夫四位导演最受西方电影界的注意,成为新德国电影的代表人物。5、新德国电影时期(1966~1980S)当前84页,总共161页。法斯宾德(1945-1982)被称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心脏”、“‘新德国电影’最有成果的天才”、“德国电影的神童”、“德国的巴尔扎克”,“德国的安迪·沃荷”“与戈达尔和帕索里尼比肩的电影巨人”“当代西欧最有吸引力、最有才华、最具独特风格和独创性的青年导演”。鲜明的个性特征,主题具有强烈的思辨性、批判性和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感,“绝望”是他的风格标记。四部曲:《玛莉亚·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洛拉》、《维罗妮卡·福斯的欲望》。将好莱坞电影的戏剧性、娱乐性、观赏性和“新德国电影”题材的民族性、真实性、批判性结合起来。法斯宾德女性四部曲当前85页,总共161页。施隆多夫(1939~)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导演。生于威斯巴登。父亲是医生他曾在巴黎攻读国民经济学和政治,又在高等电影学院学习一年,后在电视台工作,并先后当过导演A.雷乃、J.-P.梅尔维尔和L.马勒等人的助手。本片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获得了198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施隆多夫和他的《铁皮鼓》当前86页,总共161页。探索语言形式:汤姆·泰克沃《罗拉快跑》。剧情: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影片大约有1581个镜头转换,71分钟的运动镜头,平均算每个镜头长2.7秒。6、探索时期(1990S~)当前87页,总共161页。其实在英国电影发展史的一百多年中,布赖顿学派、纪录电影运动、自由电影运动等都为世界影坛贡献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英国电影学院《画面与音响》杂志的十佳电影排名更是专业电影人所信赖的最高标准。每年,英国出产超过90部影片,产值高达8亿英镑,其中既包括自产影片,也包括海外合作片。优秀的导演、出色的演员、高技巧的电影拍摄技术和吸引人的电影主题使得英国电影已经成为世界电影界的佼佼者。四、英国电影当前88页,总共161页。英国人参与了电影的发明,1889年,W.多尼索尔普在英国制造了摄影机和转动架,拍摄特拉法尔加广场全景;1895年,B.艾克里斯发明了“动力灯”,拍摄了埃普瑟姆地方的赛马、牛津和剑桥两校划艇比赛、基尔运河通航典礼。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纪录片,但当时没有放映机,没能及时映出。1、草创期(1895)当前89页,总共161页。对英国早期电影最有影响的是布赖顿的几位摄影师。其中有E.柯林斯、A.G.史密斯、J.威廉森等,这几位电影先驱,后来被人称为布赖顿学派。当时的电影艺术家和技术革新家还有C.赫普沃思。1897年,他撰写的《活动摄影术──或电影摄影入门》,是世界上最早电影论著之一。他曾改进冲洗影片器具、印片机和胶片打孔机。早期英国电影除纪录像片和故事片外,还出现了风景片,如G.潘廷格的《罗伯特•斯科特漫游南极》(1913),颇受欢迎。1914年,英国电影工作者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2、早期电影及布莱顿学派

(1900~1914)当前90页,总共161页。布莱顿学派1900年在英国布莱顿地区成立的电影先驱团体,首创特技摄影和简单的蒙太奇,并实验各种彩色技术。主张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的生活片段。现实主义的萌芽。多视点时空观念。地位:是世界电影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学术流派。因起源于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莱顿,故而得名。布莱顿学派当前91页,总共161页。背景:随着电影制片事业的发展,英国的电影放映场所逐步脱离游艺场而建起可容几百观众的影戏院,一批大影院开办起来。但是自1909年起,美、法两国影片占领英国市场,本国影片只占全国上映总数的15%。英国电影产业无法回收成本,也无法再制作优秀影片,同时,1916年英国政府征收娱乐税,对影院营业更加不利,电影事业遭遇危机。一战以后,本土影片只占区区5%。3、保护民族电影时期和英国记录电影运动

(1927~1939)当前92页,总共161页。为保护民族电影,政府当局于1927年正式通过了电影法案,规定限额分配比率,要求1935年须达到总数的20%,使英国影片在全国影院的上映比率逐年提高。到20年代末,英国又摄制出一批引人注目的影片,如希区柯克的《决斗场》(1928)、阿斯奎斯,A.的《流星》(1928)和《地下》(1928)、E.A.杜邦的《皮卡迪利大街》(1929)。因为定额分配影院上映率,需要大量影片填补空档,刺激英国电影出现了一番兴旺景象。拯救英国电影当前93页,总共161页。格里尔逊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约翰·格里尔逊(JohnGrierson1898-1973)英国电影导演。他是被称为“纪录片之父”费拉哈迪(RobertFlaherty)的学生,费拉哈迪英国纪录电影学派的创始人。1898年出生于苏格兰丁斯城,卒于1972年。纪录片导演与制片人。当前94页,总共161页。格里尔逊主要作品作品年表1929年;导演《飘网渔船》。1932年:与弗拉哈迪合作摄制《工业的英国》1934年:与E.安斯梯合作摄制《格兰东号拖船》1935年:《锡兰之歌》(巴锡尔·瑞特导演)1936年:《夜邮》(巴锡尔·瑞特与哈莱·瓦特导演)1936年:《房屋问题》(安斯梯导演),《颜色盒》与《虹的舞蹈》(李恩·拉伊绘制的抽象动画片),《丰富的粮食》(安斯梯导演)1937年:《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卡瓦尔康蒂导演)1938年:《北海》(哈莱·瓦特导演)。

当前95页,总共161页。“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及大事记定义:英国的一次以约翰·格里尔逊为首的有组织的纪录片摄制运动,始于20世纪30年代。格里尔逊于1928年进入英国政府新设置的帝国市场委员会,负责领导该委员会的电影部,其任务是用电影手段来宣传政府的食品供应政策。参加电影部的有阿瑟·艾尔顿、巴锡尔·瑞特和斯图亚特·莱格。1933年帝国市场委员会解散,英国邮政总局接管了该电影部,改称邮政总局电影部,继续为协调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拍摄纪录片。新加入的成员有保罗·罗沙、埃德加·安斯戴、阿尔培托·卡瓦尔康蒂、约翰·泰勒和哈里·华特等。格里尔逊于1937年辞职,两年后邮政总局电影部由英国情报部接管,改称皇冠电影部,于1951年解散。格里尔逊在职期间,他领导下的纪录片制作者形成著名的“格里尔逊学派”,电影史上的英国电影运动即指这一学派在三四十年代的创作活动。当前96页,总共161页。基本艺术观点和表现特点1、重视纪录电影的社会教育功能2、主张创造性地处理生活场景3、对故事片持完全否定态度4、尽管强调“正确比美重要”,但又非常重视并善用摄影造型艺术和蒙太奇手段,力求形式完美。5、坚持把电影当做一种新的讲坛,发展了“解说+画面”的影片样式,使得解说在影片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当前97页,总共161页。英国电影事业多年以来得不到振兴,1959年,一伙年轻人以林赛•安德森、托尼•理查德森、卡雷尔•赖兹为首发表宣言并摄制了一系列影片,倡导自由电影运动,这次运动和反对文学与戏剧中传统价值观有联系,也与“愤怒的年轻人”运动的政治和精神抗议相结合。4、二战后及现代电影(1945~)当前98页,总共161页。60年代英国利用美国的资金拍了不少影片,其中比较重要的有J.李•汤普逊的《纳瓦隆的大炮》(1961)、利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T.扬的《乌有博士》(1962)、P.格伦维尔的《绳环》(1964)。4、二战后及现代电影(1945~)当前99页,总共161页。70年代后期,英国制片业在美国资本牵制下,松木和爱尔斯垂两大制片厂虽也自己投资拍片,主要还是出租场地去同美国合作。美国著名连集卖座片《超人》、《星球大战》等是在这两个制片厂的摄影棚里拍的,还有一部分英国电影创作人员去外国拍片。4、二战后及现代电影(1945~)当前100页,总共161页。进入80年代,英国电影事业有所好转,1981年的《火的战车》和1982年的《甘地》两片连续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教育丽塔》(1983)、《当地英雄》(1983)、《印度之行》(1984)等片也获得好评,1986年,艾非里的《一间可以看见风景的房间》和乔菲的《使命》更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2010年,英澳合拍《国王的演讲》获得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英国电影中较为知名的作品当前101页,总共161页。这期间英国影片市场仍然被美国电影所垄断,在全部票房收入中,英国影片仅占10%左右,许多影片在国内的收入仅能收回投资的10~40%。当前102页,总共161页。意大利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895年,意大利摄制了最早的新闻纪录片。1904年,在都灵建立了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导演A.安勃罗西奥、摄影师R.奥梅尼亚等人开始拍摄影片。1905年,F.奥尔伯里尼和D.桑多尼在罗马创办了电影制片厂,从1906年始定名为西纳斯公司。其后的两、三年间,很多小电影公司在都灵、米兰、罗马、那不勒斯和威尼斯等地纷纷建立起来。1905年,西纳斯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有群众大场面的故事片《攻陷罗马》(导演F.奥尔伯里尼),紧接着又摄制了一批历史题材的影片。五、意大利电影当前103页,总共161页。当时,意大利电影在国外也有很大市场,在国外最获成功的3大影片是《你往何处去﹖》(1912,导演E.格左尼)、《庞培城的末日》(1913,导演M.卡塞利尼)和《卡比利亚》(1914,导演G.帕斯特隆纳)。当时意大利的电影摄制者只注重拍摄场面宏大、布景豪华,对历史事实则不重视。1913年是意大利无声影片最兴盛时期,年产量达497部。1、帝国重现时期(1910S)当前104页,总共161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社会生活各方面陷于崩溃,在民主运动高涨形势下,产生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出现是40~50年代世界艺术界的一个重要现象。新现实主义追求纪录片的真实准确性,展示备受战祸的意大利人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人民对社会不公正和对资产阶级冷酷的抗议,反映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实际上是一种运用记录片拍摄手法制作的电影。2、新现实主义时期(1945~1950S)当前105页,总共161页。新现实主义的导演们尽管创作手法和风格各异,但他们的影片有一些共同之处:1、对现实生活做历史的、具体的处理,对当时生活条件进行尖锐的批评,对普通人民的苦难表示真诚的同情。2、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语言精练、严谨;既拒绝法西斯统治时期那种粉饰、浮夸的程序,也摈弃好莱坞的那些陈腐的模式。影片通常采用自然实景,人物角色经常由非职业演员扮演。3、影片以某一真实事件为基本内容,往往取材于报纸上发表的新闻报导,决不采用虚构臆造的故事。新现实主义特点当前106页,总共161页。1、

1945年,导演罗西里尼,R.拍摄了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歌颂人民群众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团结精神的影片成了新现实主义的宣言书。2、其后,新现实主义者们转向描写战后生活中一些紧迫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批判性的社会剖析,例如德•桑蒂斯的《艰辛的米》(1949)、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等。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当前107页,总共161页。几位著名的电影大师:1、费里尼2、安东尼奥尼3、帕索里尼4、贝尔托鲁奇3、大师时期(1960S~1980S)当前108页,总共161页。费里尼(1920~1993)被称为意大利电影之父,与英格玛·伯格曼、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并称为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是60年代以来欧洲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最高峰。费利尼更以他强烈的个人标记——“费利尼风格”,引导了战后意大利的精神进程。5次获得奥斯卡奖。代表作:《八部半》、《道路》等……

费里尼当前109页,总共161页。安东尼奥尼(1912~2007)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导演,也是公认在电影美学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安东尼奥尼电影当中循环的主题之一,就是忍受倦怠(ennui)的主角们的生活除了声色之娱的满足或物质财富的追求之外,皆空虚且毫无目标。代表作:《一次爱情的始末》、《奇遇》、《放大》、《红色沙漠》、纪录片《中国》等……安东尼奥尼当前110页,总共161页。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PierPaoloPasolini,1922年3月5日-1975年11月2日),意大利作家、诗人、后新现实主义时代导演。自己一直坚称是马克思主义者,却因为同性恋行为被意共开除。帕索里尼试图把共产主义理想和天主教教义两者融为一体,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总是一些不可幸免的现实殉难者、自己忍受苦难来赎资本主义罪恶的牺牲者。代表作:《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爱与愤怒》、《十日谈》、《萨罗》(索多玛120天)帕索里尼当前111页,总共161页。贝尔那多·贝尔托鲁奇(1940~)

贝特鲁奇擅于把富有家庭气息的浪漫情节和内蕴的心理批判作为表现的核心,并结合一些政治、社会内涵,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代表作:《革命前夕》、《同伴》、《蜘蛛的计划》、《末代皇帝》贝尔托鲁奇当前112页,总共161页。这一时期意大利电影危机重重,老一辈电影家在保持原有风格基础上,更新创作方法,新一代电影人也力图用新的手法争取意大利电影的复苏。新兴导演代表人物:朱塞佩·托纳多雷《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罗贝托·贝尼尼《美丽人生》《亲爱的日记》《儿子的房间》4、更新时期当前113页,总共161页。瑞典电影:1896年开始有外国人在瑞典拍摄新闻片。瑞典人自己拍片从1898年开始。1907年在斯德哥尔摩成立了斯温司卡影片公司。1909年,C.麦格努孙加入该公司成为经理和主要导演。当时所拍的影片主要是改编北欧国家的文学作品,如:《幸福的套鞋》(根据丹麦作家H.C.安徒生的作品,1912)等。西班牙电影:1896年拍摄第一部影片,1897年第一部故事片问世,20年代成为西班牙无声电影的高潮时期。布努埃尔的《无粮的土地》取得了很大成功。五六十年代,西班牙一些导演受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影响,拍摄了一批反映现实的影片。六、瑞典电影

七、西班牙电影

当前114页,总共161页。英格玛·伯格曼(1918~2007)1918年7月14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是宫廷牧师之子。先在业余剧团、后在哥特堡、赫尔辛堡以及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戏剧导演。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两栖的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作者电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瑞典电影复兴人物:

英格玛·伯格曼当前115页,总共161页。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一生创作过50多部作品,其中《处女泉》、《杯中黑影》、和《芬妮与亚历山大》于1960年、1961年和1983年先后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呼喊与细语》于1974年获得奥斯卡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影片、导演、剧本等提名。《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女人的期待》、《野草莓》、《魔术师》、《处女泉》和《杯中黑影》则让他在柏林、戛纳和威尼斯等欧洲三大电影节各有斩获。主要作品当前116页,总共161页。伯格曼的电影大多数都是在用摄影机窥视人的灵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犹在镜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耻辱》(1968)、《呼喊与细语》(1972)等等。这些影片排除了戏剧冲突、故事叙事,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和生命的孤独痛苦。这一时期,多采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的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主要风格当前117页,总共161页。《野草莓》是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年的经典名作

是意识流电影的开山之作。曾获得第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第届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奖等多项荣誉。影片把年迈的主人公伊萨克·博尔格的一生浓缩在一段大约小时的时间内进行了简要的叙述。黑白画面中

镜头不断地在荒凉的梦境、灰暗的记忆和阴郁的现实中进行切换。在虚实交替中

我们也紧跟着主人公的“意识”流动回顾了他一生中那些难忘的时刻。当前118页,总共161页。西班牙:“布努埃尔是一个恶名昭彰的堕落者。”美国:“布努埃尔应该被抓去倒吊在第五大街的灯杆上示众!”墨西哥:“把布努埃尔驱逐出境!”意大利:“布努埃尔如果胆敢踏上意大利国土一步,等待他的一定是监狱。”法国:“世界上最残酷的导演——路易·布努埃尔……”

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导演布努埃尔,以他的才华,完全可以为自己换来荣华富贵,但卓尔不群、毫不妥协的天性让他总是处在流亡之中。这是一个终生与政府、教会、整个中产阶级、甚至与自己为敌的人。路易·布努埃尔

(1900~1983)当前119页,总共161页。导演32部电影;编写39部剧本。4次在戛纳获得大奖;2次在威尼斯获得大奖;一片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第43届戛纳电影节首次设立路易·布努埃尔特别奖。布努埃尔更与众不同的荣誉恐怕就是他的“不受欢迎”,他曾经几乎被所有他去过的国家视为不受欢迎的人,种种责难不仅来自于政府、教会,也来自于媒体、民间和个人,甚至包括他的朋友,可贵的是,面对如此多的不理解,他始终可以保持清醒。成就当前120页,总共161页。1928《一条安达鲁狗》1930《黄金时代》1932《无粮的土地》1964《女仆日记》1967《白日美人》1972《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1977《欲望的隐晦的目的》作品当前121页,总共161页。这部长度只有15分钟,由导演本人与画家达利联手编写的超现实主义短片,多年以来已被视为先锋电影最初的典范。反叙事、光怪陆离、与残忍刺激相伴的天马行空,后来的先锋与实验,即便再怪也不过如此了。虽然电影史学家萨杜尔一针见血地指出该片骨子里所包含的“世纪病”以及“盲目反抗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写照”,但它还是作为先锋艺术家青春期盲动所导致的一个良性结果,而受到长久的关注和赞誉。它的叛逆并非是荷尔蒙压抑中的学步,而是第一次把“不健康”升华为想像力和美学标准。

《一条安达鲁狗》

AnAndalusianDog1928

当前122页,总共161页。1920年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的、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种种状态。它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场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其影响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它的内容超出文学达到绘画、音乐、电影等艺术领域。它在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上都试图独树一帜,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社会问题也进入它的关注视野。超现实主义成为实验电影与地下电影的重要源头。超现实主义电影Surrealistfilm当前123页,总共161页。当前124页,总共161页。日本电影(日语:日本映画)是指在日本制作或由日本人制作的电影,已有100多年历史。日本电影从1896年迄今,已有110多年历史,基本上可分为七个时期。一、日本电影当前125页,总共161页。1896年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传入日本,而真正的电影是从1897年由稻胜太郎及荒井三郎等人先后引进了爱迪生的“维太放映机”和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开始的,其时,小西六兵卫也购入摄影机。在这一两年间输入了放映机和影片,并在全国巡回放映,称为活动照相,并沿用这一名称至1918年。1899年开始,日本自己摄制影片,以纪实短片为主。《闪电强盗》将当时社会上流传广泛的新闻话题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最早迎合时尚的故事片。主要演员横山运平遂成为日本第一个电影演员。1912年日本活动写真株式会社(简称日活公司)成立,拍摄了尾上松之助主演的一系列“旧剧”电影。第一期(1896~1918):电影传入日本当前126页,总共161页。由归山教正主持的电影艺术协会发起纯电影剧运动。归山在1919年摄制的《生之光辉》、《深山的少女》,为纯电影剧运动的试验性作品。这两部影片几乎全部利用外景拍摄,让演员在自然环境中表演,从而使电影从不自然的狭隘的空间解放出来。该协会主张启用女演员,以废除男扮女的传统做法;在影片中插入最低限度的字幕说明故事情节,废除解说员;采用特写、场面转换等电影技巧;通过剪辑使影片形成完整的堪称电影的作品。上述两部影片的实践虽然还不很成熟,但迈出了第一步,并为更多的电影工作者所接受。第二期(1918~1931):默片、倾向电影当前127页,总共161页。表现:1、电影有声化——日本的有声电影始于1931年,而银幕的全部有声化则到1935年才完成,第一部真正的有声片是五所平之助导演的《太太和妻子》(1931)。2、财团鼎立——由于有声电影的出现,日本电影界出现了东宝、松竹和1942年根据“电影新体制”而创办的大映公司之间的竞争,形成鼎立局面3、大师现世——代表人物: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内田吐梦。第三期(1931~1945):第一个黄金时代当前128页,总共161页。沟口健二,1898年3月16日生于东京,1956年8月25日卒于京都,日本电影导演,编剧。沟口健二一生共拍摄90部影片。为表彰他对日本电影事业的贡献,日本政府曾授予他紫绶奖章,逝世后,又追赠四等瑞宝章。沟口健二是1952——1954年,连续三届威尼斯电影节最大的赢家。日本电影史上的女性电影代表人物。代表作:《浪华悲歌》(1936)、《青楼姐妹》(1936)、《西鹤一代女》(1952)等……沟口健二当前129页,总共161页。(1903.12.12~1963.12.12),日本电影导演。幼时喜欢绘画,1923年进入松竹公司的蒲田电影制片厂当摄影助手,1926年任副导演。1927年8月任古装片部导演,第一部作品为《忏悔的白刃》。所谓“物哀”,是贯穿日本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中的一个重要的观念,也同样地被体现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中。代表作:独生子Hitorimusuko(1936)83min晚春Banshun(1949)108min东京物语Tokyomonogatari(1953)等……小津安二郎当前130页,总共161页。内田吐梦的成名作为《活的玩偶》(1929)。这部电影成为日本倾向电影的代表作,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冷酷性,使之成为日本前所未有的解剖社会的优秀影片。无声电影时代末期,内田吐梦的《复仇选手》(1931)被誉为无声电影时代的杰作。1932年,内田吐梦等人成立了新电影会社,后更名为新星电影社。风格:气势磅礴,不以情节取胜,他善于把人物置身于各种社会环境中去刻画,在揭示人的心理活动方面颇为出色。代表作:《人生剧场》(1936)、《无止境的前进》(1937)、《土》(1939)内田吐梦(1898~1970)当前131页,总共161页。电影法的废除:1939年电影法的制定、1940年内阁情报局的设立、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所有影片几乎都被限定配合战争的叫嚣。日本投降后,电影法随之废除,但严格的检查制度依然存在,只不过是由美军占领当局取代了政府的检查。受到战争和占领状态切身教育的日本有良心的电影艺术家,为了保卫民族民主权利,提出了电影民主化的要求。独立制片运动鼎盛:战后,日本独立制片运动蓬勃兴起,50年代中期为鼎盛时期。兴旺时期:日本电影最兴旺的年份是1958年,当时全国电影院近7500家,年度电影观众总人数达到11亿2千700万人次。第四期(1945~1960):战后及走向国际当前132页,总共161页。这一时期(1956)还出现了太阳族电影,主要作品有:《太阳的季节》、《处刑的房间》、《疯狂的果实》等。此类作品都是根据青年作家石原慎太郎的小说改编,描写一批“太阳族”(战后中产阶级家庭出生的青年)的流氓生活,他们既没有明确的理想,也没有起码的道德观念,只有无目的的反抗和对一切都表示不满的无政府主义的行动。影片的中心内容不外乎是表现“性和暴力”。这些影片对青年一代产生的不好影响受到了严厉的舆论谴责。因此,风行一时的“太阳族电影”很快便衰败下去。当然,它的暴露社会问题的影响在以后的某些作品中仍被保留下来。太阳族电影当前133页,总共161页。1960年代以后,日本电影市场逐渐呈现衰退迹象。但此时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这时期电影不仅没有得到发展,相反却走向衰退,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受到电视普及的影响。电影界为了抗衡电视的猛烈冲击,采取了银幕大型化、彩色化和巨片对策,然而却带来作品质量下降的严重问题。为了振兴日本电影市场,1960年代开始,日本电影界大量启用新兴的电影导演。许多青年导演与老一辈的优秀导演相结合,争奇夺艳。代表人物:(新生代)大岛渚、黑泽明、今村昌平、山田洋次、深作欣二等。第五期(1960~1980):日本电影新浪潮时期——第二个黄金年代当前134页,总共161页。大岛渚,日本知名编剧、导演、演员。1976年导演的《感官世界》到让他名声鹊起。1978年《感官世界》的姊妹片《爱之亡灵》上映,让其获得第3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风格:世界之中是没有猥亵的本体的。——大岛渚从1960年的《青春残酷物语》开始,直至1999年的《御法度》,性的主题,贯穿着大岛渚的故事片。大岛渚对性的描写严肃而贯彻始终,甚至具有一种悲悯的色彩;对性爱本能的观照,更是成为他独特艺术思想的璀然绽放。代表作品:《青春残酷物语》(1960)、《感官世界》(1976)、《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1983)(制片地区为英国)《御法度》(1999)等……大岛渚(1932~)当前135页,总共161页。黑泽明1910年出生在日本东京的一个武士家庭,小时候便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从小家教很严,19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