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案例_第1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案例_第2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案例_第3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案例_第4页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案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重课堂实效关注学生发展——《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案例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郭烈萍一、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酷刑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课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司马迁受父亲影响,努力学习历史。这一自然段看起来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常常被一笔带过。其实不然,这一部分是很好的铺垫与烘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氛围及父亲的影响对司马迁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自然段写司马迁牢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每天认真整理史料。“泪流满面”的嘱托,语重心长,使司马迁感到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从此,他将独自担起父亲未完的伟大事业。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先写他遭受横祸,再写他忍辱负重为完成父亲的遗愿而编写史书;第四自然段写司马迁用毕生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整整13年”、“52万字”这些数字突出了《史记》是鸿篇巨制,隐含其中的是司马迁为此付出的巨大而艰辛的努力,呼应了“前无古人”、“几乎耗尽了毕生心血”、“生命写成的”等词语,赞叹之情蕴于其中。全文内容概括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司马迁忍辱负重、矢志不移精神的赞美。二、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脉络,能用简练的话概括课文内容。3.掌握学习字词、理解词语、朗读课文的方法。三、教学思路:课前学生已经充分预习,这堂课的重点在于检测和巩固学生的预习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第一课时由于目标清晰,内容相对乏味,我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设计了这样几个主要板块:1.导入部分。目标:从“历史故事”入手;交流对《史记》的了解;引出课题,理解发愤;引导质疑课题,产生阅读期待。2.掌握字词。目标:让学生读准生字新词读音;掌握生字新词写法;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3.理清文脉。目标:概括每段段意;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4.课堂练习。目标: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激趣导入1.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你听说过吗?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指鹿为马

卧薪尝胆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韩信点兵四面楚歌指名说。齐读赵高——指鹿为马

勾践——卧薪尝胆

蔺相如——完璧归赵

廉颇——负荆请罪

赵括——纸上谈兵项羽——四面楚歌2.这些流传已久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都记载在一本书中——《史记》。3.谁来介绍一下《史记》?△简介史记:《史记》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共52万多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的历史。4.这样一部鸿篇巨制是怎样写成的呢?今天我们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齐读课题。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题就是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读着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结果怎样?5.过渡:请同学们带着你的疑问自由读读课文,要求:自己大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课文每段写什么。【设计意图】从“历史故事”入手,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引出《史记》,初识司马迁;对课题进行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板块:初读课文,巩固字词1.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2.出示生字新词,正音。记载嘱托摊开耗尽鸿毛(强调带点字读音)朝廷酷刑入狱隶字泰山(强调带点字字形)朝廷酷刑入狱隶字泰山(变字体,理解“隶字”)波涛滚滚呼啸而去

飞来横祸

hèng

血溅墙头xuè(多音字强调)辉煌巨著

前无古人【设计意图】这个板块的目标是:检测和巩固生字词。高年段的生字词教学一般不作为重点,这里,我主要是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个检测,并在检测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采用闯关形式,从字音、字形到字义,层层深入,既学习了字词又学习了方法。从教学效果看,所有学生能掌握字音,大部分同学能掌握字形和字义。第三板块:再读课文,理清脉络课文读熟了吗?下面我来请位同学读课文,谁来读第一段。▲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板书:年少时环境影响积累资料2.补充介绍龙门司马迁出生地在哪?龙门,这里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跨越黄河两岸的龙门,是一座名山。据说每年都有几万条鱼向上游,跳过去便化为龙,跳不过去便碰壁而返。这富有神奇色彩的地方,便是司马迁世代所居之地。出示:“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指名读。面对滔滔的黄河水,听着古代英雄的故事,司马迁十分激动,他会想些什么呢?他要把英雄故事记载下来传给后人。他也想当英雄,成就一番事业。是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滔滔的黄河水养育了司马迁,英雄的故事感动着司马迁,家乡的文化环境熏陶着司马迁,想记录英雄,想成为英雄,也许小时侯的司马迁就是这样想的!3.读这个词语——游历,谁能给它找出一个近义词?(游览)课文为什么不说司马迁四处游览,而要说四处游历呢?“游历”就是到远方去游览考察。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司马迁从小努力读书,20岁的时候就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历史故事。虽然年龄尚小,但掌握了大量的历史知识,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为司马迁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指名读:“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齐读句子。▲第二段1.谁来读第二段?2.仿照老师,抓住关键词概括第二段的意思。(板书:父去后

牢记嘱托

研读整理)3.父亲的“嘱托”是什么?谁来读读父亲的嘱托?(感叹号没有读出来!谁再来读?)4.读这个词语——“嘱托”。“嘱托”的近义词是什么?嘱咐。这里可以换成“嘱咐”吗?这是父亲交给司马迁的重任,父亲未竟的心愿要靠司马迁去完成,所以要用“嘱托”。同学们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思考,作者用词是很有讲究的。司马迁从此牢记父亲的嘱托,于是他每天忙着——忙着——忙着——,每当他累了,倦了,他都会想起父亲的话——5.齐读第二段。▲第三段1.谁来读第三段?(读第三段。)2.看看插图,司马迁怎么在竹简上写《史记》?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纸,写书只能写在竹简上。知道纸是谁发明的吗?(东汉时期的蔡伦,司马迁是西汉人,那时侯纸还没有发明呢。)3.一起读这个词语——飞来横祸。“飞来横祸”什么意思?突如其来的大祸。司马迁的“飞来横祸”是什么灾难?书上怎么写的?司马迁因为替—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老师查阅了有关史料,请看这样一段话:(大屏幕出示)公元前99年,匈奴侵略汉朝。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率领五千精兵进军匈奴。寡不敌众,兵尽粮绝,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大怒,想重罚李陵家人。群臣争相附和,大说李陵的罪过。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说李陵为人正直,其叛逃事出有因,希望皇上能宽容。汉武帝勃然大怒,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后来,司马迁被处以极其残酷的刑罚。4.这种刑罚不仅是对身体的无情摧残,更是人格上的奇耻大辱。难怪: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理解“残生”,体会悲凉意味。)但最终司马迁却说,出示:“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5.司马迁的内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正因为要活出生命的价值,所以他放弃了死,选择了生!6.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出示:“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司马迁在对天发誓!司马迁已经将屈辱埋在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你读出了一个在逆境中多么不屈不挠的司马迁啊!引读:“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7.概括主要内容。(板书:受辱后

忍辱负重

发愤写作)▲第四段引读: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板书:辉煌巨著)▲小结1.文章选取了司马迁不同的人生阶段,全面展示了他发愤著书的一生,所以说《史记》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2.现在再读课题,辨析“发愤”。(痛下决心,积极努力。体现了司马迁写《史记》真实的处境。)3.存疑。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下节课再讨论。【设计意图】这个板块的目标是: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我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及交流朗读课文的方法策略。在进行朗读指导和朗读评价时,我尽量做到每一小节的侧重点不同,每个同学的训练点不同。比如课文第1小节,我指导了长句子的朗读。课文第2小节,我关注了学习的方法等。同时我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读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每段意思,理清文章脉络。一为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二为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板块:课堂作业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史记》记载了()的历史。2.本文主要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酷刑之后,不忘(),耗费(),才写成一部()的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表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二、选择正确的字填空。1.愤奋()发悲()发()振()激()2.辩辨()认()护()别争()分()3.刑型酷()模()()法血()造()【设计意图】这个板块的目标是:巩固课堂所学,真正做到讲练结合,既有字词训练,又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五、课后反思。这堂课是基于学生已经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进行的高年段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课前,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备课,力求让整个课堂目标清晰,做到有效而又趣味盎然。课堂上,我巧妙地把理解新词、读通课文、概括大意揉合在检查学生分节读课文的过程中,避免了学习活动之间的机械割裂和枯燥训练,营造了自由轻松而又情趣盎然的读书氛围。如在引导学生分别朗读课文四个自然段时,顺势让学生概括了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继而用几个词语简明扼要地概括板书,这些板书的词语同时也是需要理解的重点词语,于是在具体的语境中穿插理解和体会“游历”“嘱托”“飞来横祸”等词语,“游历”是在读文中与“游览”比较理解,“嘱托”是通过朗读司马谈临终之时说的话来体会,“飞来横祸”则是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李陵事件》这一故事来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