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精选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精选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精选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精选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矿物地壳元素丰度:16km的地壳内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总质量的比值。也称为克拉克值,用质量分数表示。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状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根本单元。准矿物:其产出状态,成因和化学组成等方面均具有与矿物相同的特征,但不具有结晶构造的均匀固体。1,塑料,煤,水,石油不是矿物,冰是矿物。2,矿物具有同质多像现象。3矿物化学成分根本稳定,但含有杂质。矿物的物理性质:课本第11页。重点为透明度硬度表和解理,密度。:岩浆作用与火成岩火成岩占地壳岩石体积的64.7%。岩浆:形成于地下深处的、具有较大粘性的高温熔融流体物质。

●成分:硅酸盐+1-8%以水为主的挥发物质。岩浆作用:岩浆发育、运动、固结成火成岩的作用.岩浆喷出地表的过程,称火山作用。未到达地壳而在地下某深处冷凝、结晶、固结的过程,称为侵入作用。火山岩:岩浆喷到地表、气体逃逸、冷凝而成的岩石。又分火山碎屑岩〔喷到空中炸碎的岩浆与围岩碎块,落下堆积而成〕和熔岩(地表溢流而冷凝)两种。

●侵入岩:地下深处冷凝结晶的岩浆岩。熔岩类型及其特征

●按SiO2含量%的分类(国际通用)重点!

超基性:<45%;(▲超镁铁质)

基性:45-52%;(▲镁铁质)

中性:52-65%;

酸性:>65%

各类代表性熔岩介绍课本第35页表格必背!

1超镁铁熔岩:科马提岩。具鬣刺结构Mane:快速冷凝而成的长条状橄榄石骸晶集合体,常充填于橄榄岩或辉石岩裂隙中。2基性熔岩:玄武岩

●黑色,致密,比重大,粘性小,有柱状节理。喷发宁静〔气体易溢出〕。

3中性岩浆:安山岩

●粘性较大、爆炸喷发,多形成复式火山锥;

●浅色、有气孔(泡)、杏仁体

4酸性岩浆:流纹岩

●粘性大,强烈爆炸喷发,形成复式火山锥。

●浅色,具流纹构造(黏度大,冷却慢)。火山口湖:喷发后期塌陷者称破火山口,易形成火山口湖。安山岩线:环太平洋火山岩带中靠近大陆及岛屿的多孕育

安山岩,大洋内部为玄武岩,二者界线称安山岩线。鲍温反响序列,课本第38页,重点!: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外动力作用的类型〔课本第44页〕重点!:4个圈层: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水圈,岩石圈〔岩石圈=地壳+上地幔上部刚体局部〕,生物圈科里奥利效应: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表运动物体改向的力(取决于不同的纬度和线速度)。大气、河流均受此影响。N半球:物体向北运动;顺着运动方向看,作用力向右;物体向南运动;顺着运动方向看,作用力向右。S半球:物体向南运动;顺着运动方向看,作用力向左;物体向北运动;顺着运动方向看,作用力向左。地质作用与物质循环:沉积质来源Source、特性Character、搬运Transport与固结●沉积物来源:母岩风化物、生物、火山物质、宇宙物质。●沉积岩主要特性:层理、含化石。●沉积物的搬运:(1)滚动方式沿水流底部搬运:>2mm,砾岩;(2)跳跃搬运:2-0.05mm,砂岩;(3)悬浮状态搬运:0.05-0.005mm,粉砂岩;(4)凝聚态搬运:<0.005mm,粘土岩(沉积岩的分类主要根据上面的碎屑物水力学行为进行〕二.沉积岩的结构:〔按照老师要求选择性记忆〕结构反映形成条件;构造反映环境特点颗粒的大小,磨圆度,颗粒间关系●大小Size:砾>2mm、砂2-0.05mm、粉砂0.05-0.005mm、泥<0.005mm(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磨圆度Roundness:圆、次圆、次棱角、棱角。●填隙物(基质Matrix):砂→细砂→粉砂.生物及火山碎屑等。●胶结物Cement(肉眼分不出大小):Si,Fe,Ca,泥。●碎屑结构Clastictexture:岩石中的颗粒是机械沉积的碎屑物。粗碎屑岩=碎屑+填隙物(比碎屑小1-2粒级)+胶结物碎屑岩:砾岩→砂岩→细砂-粉砂岩→泥岩〔页岩〕●非碎屑结构Non-clastic:-为生物岩、生物化学岩所特有。-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大局部为晶质或隐晶质〔<0.005mm〕。特点:无碎屑和填隙物及胶结物之分。●晶质结构:全由近等大的沉积晶体组成;如灰岩的方解石。●生物结构:由丰富的生物化石碎屑组成。三.沉积构造Sedimentarystructure原生沉积构造定义: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是各组成局部的空间分布与排列方式。1.层理〔layer,bedding〕:沉积岩的成层性。●与颗粒性质有关:颗粒粗细、硬度不同就形成了层理。●与气候有关:颜色变化也形成层理。a.平行层理(parallelbedding):不同沉积层顶底面平行。沉积岩在安静的介质环境中形成。b.交错层理(crossbedding):不同沉积层顶底面不平行。沉积岩形成于动乱的介质环境中。●根据“顶截底切〞原理,可判断地层的顶底。c.层的厚度:巨厚>1m、厚层1-0.5m、中厚0.5-0.1m、薄层0.1-0.01m、微层<0.01m。2.递变层理(gradedbedding):同一层内,碎屑粒级由下而上逐渐变小。●形成环境:水体运动可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如水介质环境周期性变化,在重力沉积下就形成了“韵律层〞。●用途:确定地层的顶底。3.波痕(ripplemark):波浪弯曲的层面.反映沉积环境动乱.●水介质定向运动形成不对称波痕:可确定流向(从缓坡向陡坡),但不能确定顶底。●水介质往复运动形成对称波痕:不能确定流向,但可确定地层顶底(尖头朝顶)。4.泥裂(mudcrack):层面上多边形,剖面上楔形。●成因:滨海、滨湖沉积物暴露出水面,失水→变干→收缩而成;填充物与上复岩层相当。●用途:(1)确定地层的顶底、(2)指示古气候〔枯燥〕、(3)确定沉积相〔陆相、海岸相〕;5.缝合线(stylolite):岩层中的锯齿状曲线,与层面平行〔但有例外〕.区别“Suture〞.●分布:石灰岩、砂岩中〔如五通石英砂岩〕●成因:大型的缝合线示沉积作用的短暂停顿;小的示压溶作用;含二氧化碳淤泥沿层面循环时,溶解二侧物质所致.●用途:确定地层产状(须结合其它标志才能确定地层的正常或倒转)。6.结核(nodule,concretion)●定义:沉积岩中,某种不同物质聚积而成的核状体.●分布:石灰岩(栖霞组灰岩P1、高骊山组砂页岩C1)、硅质页岩(孤峰组P1)。●变化:结核脱水收缩,形成网状裂隙,称“龟背石〞。●用途:a.划分比照地层〔有无结核〕b.推测地层形成环境(CCD,碳酸盐岩沉积补偿线)。7.冲刷痕、印模Scourmark、底模Solemark定义:沉积岩层的底面起伏突起.分布:砂岩,页岩中;成因:冲刷;荷重.8.雨痕或冰雹痕、假晶、虫迹,同生褶皱、叠层岩等.9.次生构造:沉积岩形成后产生的构造: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定义:由于温度〔T〕、压力〔P〕的改变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使固态岩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地质作用叫变质作用。〔温度最重要。但陨石撞击及高压变质,主导因素那么是压力。〕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交代作用:固态下,岩石中物质成带入和带出的交换作用,形成新矿物〔变为新岩石〕的现象。例:中酸性岩浆侵入冷的灰岩时,其SiO2、Al2O3等热流体就会进入灰岩,并从灰岩中将CaO、MgO带出,于是在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多富矿。片理和变质矿物是变质岩的两大重要特征!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类型:接触交代、区域、动力、混合岩化〕一.接触变质〔包括接触交代、接触热变质〕定义:火成岩侵入围岩而造成的变质作用,形成新岩石。如砂岩→石英岩;石灰岩→大理岩;泥岩→角岩〔Hornstone,灰黑坚硬致密;苏州灵山〕矽卡岩:发生在中酸性岩浆与冷围岩之间,通过流体交代、物质成分的交换而形成的变质岩。●变质矿物:硅灰石、石榴石、黄铜矿、闪锌矿、白钨矿二,区域变质1.定义:在T、P、流体的综合作用下,区域范围内发生的变质2.代表性岩石:板岩〔赣北浙西瓦板岩〕→千枚岩→片岩→斜长角闪岩→片麻岩→麻粒岩→榴辉岩3.代表性矿物:超高压、高温:C→金刚石diamond高压、低温:角闪石、钠长石→兰闪石glaucophane高温、低压:黏土矿物→红柱石(Al2SiO5)Andalousite高温、高压:黏土矿物→矽线石(Al2SiO5)Sillimanite中温、中压:黏土矿物→蓝晶石(Al2SiO5)Disthene:地质年代〔全为重点〕第一节相对年代确实定

生物演化律:

低等→→→高等

简单→→→复杂

不可逆

地层切割律:

被切割的地层

被穿插的地层

被包裹的老地层课本第74页表格,记忆!〔包括简写字母〕1地质年代表是地质历史的系统编年:五代十三纪

新生代Cz:E,N,Q〔古-始-渐,中-上,更-全〕

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中生代Mz:T、J、K

古生代Pz:∈,O、S;D、C、P

元古代Pt-Z:〔新-中-古〕

太古代Ar:(Pre∈,PreZ)〔新-中-古-始〕

冥古宙Hadean

2地质年代单位(国际通用):宙-代-纪-世-期-时〔时间概念〕

宇-界-系-统-阶-时间带〔地层概念〕

3岩石地层单位(地方性地层单位):期〔时间概念〕

群-组-段〔地层概念〕

4地质年代单位的起源及含义(略)

记牢五代十三纪;记牢地质年代与岩石地层单位区别!

记牢新生代7个世的名称!Smith生物层序律:①生物简单而原始,反映所在地层较老;生物复杂而高级,反映所在地层较新,据此建立了全球生物地层顺序.②同一地区,相同时期的地层化石类型和组合应相同,不同时期的那么不同.标准化石:演化快、数量多、分布广、特征明显,能确定岩层的时代。: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壳的快速颤抖,由地球内部的不平衡运动(内动力地质作用)所产生,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灾害地质现象.特点:突发性〔paroxysm〕消灭性〔truculent〕连锁性〔chain-reacting〕10项名词解释1.震源〔B):引发地震、释放深部能量的源区2.震中〔E〕:震源(B)在地表的垂直投影3.震源深度(h):震源到震中的距离(BE)4.震中距(Δ):地震台到震中的水平距离(ES)5.震源距〔d〕:震源到地震台的距离(BS)6.等震线:地表裂度相等的点的连线7.地震烈度(intensity):Mercall〔意〕根据建筑物破坏程度将其分成12个等级,即12度地震烈度.我国采用了这一分类法,并建立了12度地震烈度表(P79).8.震级(magnitude):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级别.由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所决定,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里氏震级: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的RicherCF以智利8.9级地震释放的能量为依据,依次确定出震级与能量的关系〔P78表7-3〕.9.震级确定:一般取距震中100公里处标准地震仪记录的地震水平方向最大震幅的对数值确定.震幅单位为μm.如最大水平向震幅为10mm=10000μm,其对数值为4,震级即4.●零级地震的能量:6.3×1011尔格.3.5级以上为有感地震.有感无感,取决于物体离震源和震中的距离、物体的物理性质〔抗震能力〕.●一般来讲震级大烈度也大,但无绝对的对应关系.如摩洛哥阿加迪市1960.2.29发生的地震仅5.8级,但震源浅,破坏力大,烈度到达9-10,造成Saada四层以上旅馆全部倒塌。反之,烈度小≠震级小.如日本海沟深源地震,地表烈度就小.10,震源波:以弹性振动方式从震源发出并传播的弹性波。刚性岩块一旦破裂就会引起弹性振动,产生地震。地壳的慢速运动表现为固体潮特点;地震发生有多个能量积累的前奏地震的类型1按震源深度分三种:浅源(0-70km),中源(70-300km),深源(300-700km〕浅源者,规摸大,破坏性强;中、深源者,与板块活动有关,区域或全球规模,对地表破坏性并不强。2按成因分三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由构造作用产生的地震。活动构造:10万年以来发生的断裂、褶皱等变形构造。弹性回跳说:岩石受力弯曲→产生断裂→岩层回弹-地震→弯曲消失。●火山地震:与火山活动有关;局部规模。●陷落地震:与溶洞崩塌有关;局部规模。按震中距分三类:<100km,地方震100-1000km,近震>1000km,远震4按震级大小分4类:微震、弱震、中强震和强震。<3级,微震;3-4.5级,弱震;4.5级-6级,中强震;>6级,强震5按时间分三种:现代地震、历史地震、古地震(0.5-4万年)地震波:由地震产生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分二类三种.1.1纵波(P波)1.2横波(S波)面波〔L波)第三节地震的分布一.世界地震的分布1.环太平洋带:集中了世界上80%浅源、90%中源、100%深源地震新西兰-印尼-台湾-日本-勘察加半岛-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美国西海岸-墨西哥-安第斯山-马尔维拉斯群岛-南乔治亚岛2.地中海-印尼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尼●集中了世界上15%的地震,主要是浅源、中源地震3.洋脊地震带:位于全球洋脊的轴部,全为浅源小地震4.陆内变形带:板块碰撞影响带和陆内裂谷带特点:震源深度小,一般小于20km,地震震级大,破坏性强如沙雅、唐山、伊朗中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二.我国地震的分布1.邻近环太平洋地震带:东北,华北,华南,台湾,华东沿海●为中-浅源地震,但东北有深源地震.●华北为古老刚性地壳,不震那么已,一震那么大震.华南为较年青破裂型地壳,能量不易集中,故大震极少.2.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横断山地震带受太平洋、欧亚、印度三大板块的联合夹击,地震频繁,震级大,破坏强,如云南昭通、川西汶川地震等.3.西北-西南地震带:塔里木、喜马拉雅、川西-滇东.●为新构造强烈活动区,属地中海-印尼带.●多发生在盆地与高山的交接带.●为中-浅源地震,震级较大,5-7级常见.第五节地球的内部构造一地球内部构造及主要界面(见P84)二确定依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P、S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与物质成分、物理状态有关:密度越高速度越快;介面处要发生反射和折射;液体介质中S波不能通过,P波那么要降低速度).三地球内部重要界面:1.康拉德面(Si-Al/Si-Mg界面):~10km深处,2.莫霍面(~33km深处),3.低速带或软流圈(60-250km之间;青藏150-400km之间),4.200间断面(413km处,相变过渡带,密度和波速增加)5.上下地幔界面(?):670km或984km深处,6.古登堡面(幔核界面):2898km,7.莱曼面(固内核-液外核间过渡带):4703-5154km.1地球的内部形态层圈状:地壳+上地幔顶部=岩石圈→软流圈→固相上地幔→固相下地幔→液态外核→固态内核7个界面:康拉德面→莫霍面→岩石圈-软流圈界面→200间断面→上-下地幔界面→古登堡面→来曼面2物质成分地壳〔硅铝+硅镁〕地幔〔铁镁硅酸盐(上);硅-硫-氧化物+Fe-Ni(下))地核〔铁+镍+硫〕3物理状态:密度、震波艾利地壳均衡说〔山根说,AilyGB,1855〕〔理解即可〕山体、平原区的岩石密度相同,山体下沉深而平原下沉浅;由于下沉的深度不同而保持平衡.特点:无水平底界.:构造作用与地质构造褶皱与断裂: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形成各种形态的弯曲,称为褶皱;产生不同方向的破裂,称为断裂.其外力为各向不均匀力;各向均匀的外力只改变体积,不改变形态。第二节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3.构造变形与岩石力学性质关系密切如弹性与塑性、脆性与韧性、刚性与粘性●弹性:受力变形,撤力回复原态,如白云母、弹簧。塑性:撤力后不回复原态,如页岩。●脆性:小于5%弹性变形就破裂,多在上地壳。韧性:破裂前可承受>10%的塑性变形,发生在中、下地壳。●刚性:岩石不易变形弯曲的性质。粘性:岩石容易流动变形的性质。4.空间位置由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产状三要素)所确定a.走向strike: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交线方向。b.倾向dip: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倾斜线即层面上与走向垂直的线〔指向下方〕。c.倾角dipangle: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最大夹角(真倾角)。视倾角小于真倾角。岩层厚度thickness:岩层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真厚度);非垂直距离为假厚度〔大于真厚度〕。●倾斜岩层才有走向、倾向、倾角。●水平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均为零。●垂直岩层无倾向,用走向描述。●火成岩:层状侵入体有走向、倾向、倾角;厚度即二边界之间的距离〔无所谓顶底〕。褶皱的几何要素a.翼limb:褶皱的二坡。b.核core:褶皱的中心〔分布最老或最新时代的地层〕。c.轴面axialplane:褶皱二翼近似的对称面。d.枢纽hinge:褶皱轴面与层面的交线。或,沿单个褶皱走向,由一系列最大转折点〔弧尖〕构成的连线。e.弧尖crest:褶皱横切面与枢纽的交线(横切面上最大转折点)f.轴线axialline:轴面与地面的交线。g.轴迹axialtrack:枢纽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几何关系:每个褶皱横切面上可确定-弧尖,弧尖的连线为枢纽,假设干枢纽组成轴面。非层状火成岩形态复杂,其产状据其延伸方向确定。1〕根据轴面划分:直立褶皱:轴面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倾斜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等。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同,一翼岩层倒转。平卧褶皱:轴面水平,两翼岩层近于水平,一翼岩层倒转。〔2〕按转折端形态分类:a.圆弧褶皱:转折端圆弧形弯曲b.尖棱褶皱:转折端呈尖棱状c.箱状褶皱:两翼陡,且平直d.扇状褶皱:褶皱面弯曲呈扇形两翼均倒转3〕根据枢纽产状划分a.水平褶皱:枢纽水平、层面露头线平行。b.倾伏褶皱:枢纽倾伏、层面露头线形成弧状合围。〔4〕根据褶曲的长宽比例a.线状褶皱:长/宽>10:1b.短轴褶皱:长/宽3:1-10:1c.穹盆褶皱:长/宽<3:15褶皱的野外识别标志a.地层对称、重复出现。●背斜:中间老、二侧对称变新〔3-2-1-2-3〕。●向斜:中间新、二侧对称变老〔1-2-3-2-1〕。b.产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断层分类(1)根据两盘动向,分3种:a.正断层normalfault:上盘下降b.逆断层reversefault(反断层):上盘上升倾角<25度称为逆掩断层overthrust,形成推覆构造c.平移断层wrenchingF,strike-slipF:二侧岩块水平滑动,断面近直立。有左旋〔逆时针〕、右旋〔顺时针〕二种复合性质:平移-正断层、平移-逆断层、正-平移断层、逆-平移断层(2)根据断层走向和地层走向关系分3种:a.走向断层:纵断层,断层走向和地层走向平行b.倾向断层:横断层,断层走向和地层走向垂直c.斜向断层:斜断层,断层走向和地层走向斜交性质地层与断层倾向相反地层与断层倾向相同 地层>断层地层<断层正断层 重复重复缺失逆断层 缺失 缺失 重复节理joint定义:岩块发生破裂,但二侧无明显的位移。2.节理的种类:原生节理〔岩石成岩中形成的,如玄武岩冷凝收缩而成的柱状节理〕;次生节理〔岩石形成以后在外力作用下,岩石产生的破裂现象〕由应力作用可分为:构造节理〔内动力作用所形成的破裂〕;风化节理〔外动力作用所形成的破裂〕;柱状节理及横节理〔火成岩冷凝收缩形成的节理〕.力学性质,构造节理可分为〔1〕张节理:垂直张节应力方向张裂形成,裂面粗糙,裂缝宽〔2〕剪节理:由剪切作用形成,平直光滑,裂缝细小,延伸稳定〔共轭节理〕4.共轭节理:材料力学上称为吕德线Ridle,又称“X〞节理;表现为互相切割。a.平面“X〞节理、剖面“X〞节理。b.构造力主要是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因此早期“X〞节理和层面相垂直、晚期“X〞节理和地面或水平面相垂直。第三节六种地层接触关系一.整合接触Conformity1.特征:新老层产状一致;岩性、古生物演化连续、渐变;无沉积间断。2.条件:盆地稳定地接受沉积(地层的形成与古气候、古化学环境、沉积物来源不同有关)二.平行不整合ParallelUnconformity1.特征: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但其间有沉积间断;岩性古生物演化发生突变。2.条件:地壳稳定上升,沉积物高出沉积基准面而遭剥蚀,然后地壳又稳定下降,接受沉积。三.不整合接触Unconformity1.特征:新老地层角度相交,有沉积间断,岩性、古生物演化突变,存在剥蚀面、风化壳、底砾岩。2.条件:地壳运动强烈,老地层褶皱、破裂并遭风化、剥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