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达标测评卷二十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2022·厦门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梭伦)力图在实践中推行德尔菲关于限度与节制的训导,将其运用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个被贫富纠纷所撕裂的城邦中引入一种社会平等的理想。——赵明《论梭伦立法》材料二“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最终是北方得以统一南朝,是北朝而非南朝构成了隋唐盛世的来源,这不是偶然的。——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在政治上是如何实践“限度与节制”思想的。(4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2)梭伦改革和孝文帝改革对两国政治制度的影响有何根本不同?(4分)2.(2022·扬州中学模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臣于财利,固未尝学,然窃观前世治财之大略矣。盖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也……诚能理财以其道,而通其变,臣虽愚,固知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王安石全集》卷三十九材料二惟是苛政之兴,众论不许,而主张之者,理不胜而求赢于势,急引与己同者以为援,群小乃起而应之……于是泛滥波腾,以导谀宣淫,蛊其君以毒天下。而善类壹空,莫之能挽。民乃益怨,衅乃倏生,败亡沓至而不可御。——王夫之《宋论》卷六材料三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当之矣……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伦)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注:指王安石)——梁启超《王安石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解决财政危机的主要观点。(2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何不同?(4分)分析出现不同评价的原因。(4分)(3)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6分)3.(2022·镇江模拟)读史使人明智。回顾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与改革过程中的争论,可以获得很多启示。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杜攀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史记》材料二今君实(司马光)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迁,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士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材料三荣禄、王文韶还在慈禧召集的御前会议上说:“大经、大法自有祖宗遗训,岂容轻改。”他们还说:“议院设而废君,大逆不道之事更多矣……民主万不可设,民权万不可重,议院不可变通。”——《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纲》请回答:(1)材料一记述的争论发生于何时?(2分)争论的实质是什么?(2分)在这场争论之后,秦孝公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2分)(2)材料二中所说的“人主”是指哪位皇帝?(2分)王安石变法期间采取的措施为什么会引起一些人的“怨诽”?(2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与荣禄、王文韶等相对立的政治(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政治主张。(5分)(4)为什么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总与争论相伴?(2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3分)4.(2022·江苏郑集中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汉人的繁缛腐朽。……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适合北魏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北方的革命性完全被南方的虚腐性所取代,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是如何认识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的影响的?(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在学习先进文明方面,日本明治维新与孝文帝改革相比有何主要不同?(2分)试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加以说明。(4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明?(2分)5.(2022·泰州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史学界将戊戌变法视作“”的主要依据。(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中“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政治措施是什么?(4分)(4)从以上三国走向近代化的改革中我们能得出哪些启示?(4分)6.(2022·济南一中第二学期学段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姑,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监统计表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千卢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2874200051937——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三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4分)(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2分)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4分)(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三,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4分)(4)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2分)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参考答案达标测评卷二十四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答案】(1)观点:正确理财;吏禄增加不会导致经费紧张。(2分)(2)不同:材料二认为王安石变法重用小人,导致民怨沸腾,国家败亡。材料三认为王安石是杰出的完人。(4分)原因:王夫之否定王安石变法,是因为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是为宣传维新变法制造舆论。(4分)(3)坚持三个标准: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符合人民愿望;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6分)3.【解析】(1)从材料中可以判断出应该是商鞅变法前关于是否变法的一场论战,由此时间应该是公元前4世纪中期,也可以说是战国后期。(2)王安石变法得到宋神宗的支持,所以材料二中王安石提到的君主应该是宋神宗。(3)材料三是维新变法时期的顽固派的人物及其观点,与之对立的是康梁等维新派。(4)注意规律总结,改革就是除旧布新,也是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答案】(1)公元前4世纪中期。(或商鞅变法前,战国后期)(2分)实质是要不要变法(改革)之争。(2分)这场争论之后,秦孝公重用卫鞅,让其主持秦国变法。(2分)(2)宋神宗。(2分)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而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2分)(3)维新派;(1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1分)兴民权、制定宪法,设立议院。(3分)(4)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是新制度取代旧制度的深刻变革,事关利益的调整,必然有人赞成有人反对。(2分)重要的改革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前提条件,在此过程中,新旧思想的交锋难以避免。(3分)4.【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应辩证地看。第(2)问主要考查比较能力,对外来文明的态度日本是有选择地学习。第(3)问,主要考查对外来文明的态度。【答案】(1)作者认为孝文帝改革加深了北魏统治危机,导致北魏政权的灭亡和鲜卑民族的消失。(4分)认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北魏封建化进程,北魏政权的灭亡是孝文帝改革后统治腐败的结果,鲜卑民族的消失正是民族融合的产物。(4分)(2)不同:有选择地学习外来先进文明。(2分)说明:政治:学习西方民主政体,但保留了天皇制度。文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但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4分)(3)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明;学习外来文明应与实际相结合。(2分)5.【解析】第(1)问,关键词是“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第(2)问,中国现代化主要指政治民主化,否定君主专制。第(3)问,明治维新后日本虽然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但是实质是天皇的君主专制。第(4)问,启示是对现今的改革的思考。【答案】(1)“西方的脚步”:资本主义文明。(2分)(或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启蒙思想)“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2分)(2)主要依据: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影响了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4分)(3)政治上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专制。(4分)(4)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4分)6.【解析】(1)注意不要摘抄原文,主要从材料中理解概括出现代化的基本会议,也就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2)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措施和作用。(3)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政府推进工业化采取的经济措施,明治维新主要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四个方面,本题考查的是经济措施。(4)要求回答方式,也就是改革或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