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_第1页
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_第2页
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_第3页
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_第4页
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高等教育研究中心1简介:本报告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高校绩效评价研究”(批准号:AIA090007)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承担,研究报告于2009年12月9日在《中国教育报》第1版上发表.高校评价是保证高校办学质量、提高高校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对促进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评价与排行大都是依据高校既有存量进行的绝对评价,此类评价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绝对评价的缺陷非常明显,它不关注高校发展的条件和发展效益.开展绩效评价是对绝对评价的有益补充.我们针对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了绩效评价尝试。一、高校绩效评价可以弥补绝对评价的不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各种民间机构组织实施的高校评价及排行日益增多。这些评价对促进高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偏向以绝对量为评价标准,二是偏向对绝对量进行累加。由于存在上述偏向,其结果很容易导致一些负面影响。第一,形成评价的“马太效应"。产出绝对量增加慢,绝对评价越低,获得资源的条件越弱;获得资源的条件越弱,产出绝对量增加越慢,绝对评价越低。这不仅不能充分体现高校办学资源的“边际效应”,而且还会损害高校的办学积极性。第二,加重资源的“自然获得”。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财政资源配置上受建校历史、认定性重点、地区发展需要以及现有发展实力等自然性因素影响很大,高校的资源获得并未进入完全竞争状态。绝对评价支持并加重了资源自然获得的惯性,绝对评价低的学校很难获得国家资源的有利配置,将陷入更为艰难的办学境地.第三,强化高校的“利益聚集”.学者维斯曾指出,在评估那些得到公共力量支持的实体时,会盘根错节地牵扯到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相关的利益群体.事实正是如此,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我国公立高校以及一些重点高校也得到了公共权力的绝对支持,并进而借助相关利益群体及其所附着的政治力量来影响决策并获得政策倾斜。绝对评价强化了高校的“利益聚集",绝对评价高的学校更容易聚集和壮大利益群体,并借此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1课题主持人:张男星;核心成员:卢彩晨、吕华、张小萍、孙继红、王春春。蒿校绩效评价可以满足政府和蒿校新需要绝对评价自身的不足使其较难满足现实中以下两个方面的新需要,但高校绩效评价则可以从中发挥优势。一是满足政府实施高校绩效拨款的需要。政府有限的但仍然在逐年增加的财政拨款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如何促使国拨资源配置向发展效益好的学校倾斜?如何为政府实施绩效拨款提供依据?高校绩效评价能够为政府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数据支撑。二是满足高校了解办学资源利用情况的需要。高校或出于缺乏对资金支出绩效的认识,或出于追求近期发展效果的目的,在办学过程存在忽视资源利用效益的现象.如有的高校资金到账以后缺乏控制,突击花钱;有的改变资金使用方向,资金结构性浪费;专项拨款获得学校则凭借既定获得身份更加关注怎样“多获得”而无暇顾及资金的使用效益,等等。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益状况必然波及人力、物力配置的有效程度,从而影响高校的发展.绩效评价可以反映高校的资源利用情况,为高校调整与配置办学资源提供参考。三、高校绩效评价的基本思想与思路(一) 基本思想高校绩效评价是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对高校利用办学资源实现其职能的效益进行综合性评价。本研究的高校绩效评价是基于投入一产出理论的绩效评价,其基本思想是将投入向量与产出向量组成二维结构,依据“产出/投入”的数学模型构建体现高校绩效的“投入一产出关系值”来评价高校的绩效,即从高校资源利用效益方面评价高校的绩效.(二) 基本思路依据文献和专家讨论筛选出最初的投入和产出指标,通过典型相关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再次筛选并确立指标,选取主成分分析法获得投入综合指标得分和产出综合指标得分,运用“高校绩效得分=产出综合指标得分/投入综合指标得分”(产出/投入)数学模型测算出高校的绩效值。1评价方法的选择选择绩效评价方法有两个准则:第一,评价方法能综合体现投入与产出在数量、质量、功效、价值等方面的统一关系;第二,评价方法有助于将多产出、多投入比的问题,转化为单产出(函数)和单投入(函数)比,进而得到高校绩效值。为此,本研究选择的评价方法有典型相关方法、聚类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以便于设计和筛选投入、产出指标,将其降维后计算投入综合指标得分和产出综合指标得分,再运用“产出/投入”数学模型计算出高校的绩效分值。2评价指标的确定(1)初设指标投入指标确立的依据是能重点反映高校办学在人力、物力、财力三方面的投入,产出指标的确立依据是能重点反映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方面的职能。为此,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经过专家讨论设立的最初投入指标14项和产出指标16项。其中,当量在校生数二普通本、专(高职)生数+硕士生数XL5+博士生数X2+留学生数X3+

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脫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X0°3+函授生XQO1。当量学历在校留学生数二本、专留学生数+硕士留学生数X1.5+博士留学生数X2o初设的投入指标(14初设的投入指标(14个)校本部教职工总数(num)博士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doc_pe厂)副咼以上比例(fg_per)eds_doc)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年数(r_d)(homepaper)社科/科技活动人员数(s_厂)(forpaper)科研经费投入(r_input)n)教育经费投入(edu_input)其他经费拨款投入(other_input)(m_prize)本年完成基建投资总额(bnwctz)固定资产总额(cap_assert)e)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lab)(pp_prize)图书册数(lib_book)图书馆面积(lib_area)教室面积fcla_room)厂o)come)初设的产出指标(16个)当量在校生数(stu)当量学历在校留学生数(for_stu)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hund厂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数(inter_co出版专著数(book)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数国家三大科技奖一等奖数(f_prize)国家三大科技奖二等奖数(s_priz省部级科学研究与发展成果奖数发明专利授权数(right)鉴定成果数(iden_res)国家级项目验收麴country_p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金额(tech_in专利出售当年实际收入金额(right_income)(2)筛选与确定指标第一轮筛选:典型相关分析典型相关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性的一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在统计分析中,针对单一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可以计算简单相关系数,针对单一变量与一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复相关系数或者回归,但是计算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要计算典型相关系数。典型相关方法可以将多变量与多变量的相关转变为两组典型变量间的相关,典型相关分析建立的第一对典型变量的原则,是尽量使所建立的两个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化,即在两个变量组各自的总变化中寻找它们之间最大的一部分共变关系,并用一对典型变量所描述。然后,继续在两组变量剩余的变化中寻找第二个最大的共变部分,形成第二对典型变量,并解出第二维度上的典型相关。这样的过程不断继续,直至所有变化部分被提取完毕.第二轮筛选: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一种定量分类方法,旨在把“性质相近”或“相似”的变量(R型聚类针对变量)聚在一起,使每一类变量之间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更具代表性和简明性,既能保留指标信息,又能避免指标信息的重复。在进入指标的聚类分析前,先将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Z分数转换),目的是消除各指标的量纲影响,使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聚类分析的过程:①基于R型聚类,分别对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进行聚类;②基于产出指标组和投入指标组的阕值,分别确定产出指标组以及投入指标组划分的类别,每一类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变异系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筛掉的指标;③基于筛选前指标对样本进行聚类,并基于筛选后指标对样本进行分类,比较前后分类结果,如果结果较为稳定,则说明所挑选指标在最具代表性的同时,保留了原有指标信息的最大化。四、高校绩效评价的尝试为了使高校绩效评价思想和方法不停留于描述层次,本研究对72所高校2006-2008三年的投入与产出进行了绩效评价的初步尝试,数据来源为2006年、2007年、2008年三年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一)筛选评价指标1第一轮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指标筛选:相关性角度在最初确定的投入指标组(14个指标)和产出指标组(16个指标)之间,米用STATA统计软件的canon命令进行处理,得出如下结果。(1)典型相关系数及其检验序号典型相关系数Pr>P10。97190.0000大*20.89800.0000*大30.84160.0000大*40.61420.0000**50。53220。0000大大表1典型相关系数60.41810。0

004**0.3728 0.0070**0o03640o3515大0.3040o1474由表1可知,经过x2统计量检验,以0.05为显著性水平,前八对典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因此,我们基于前八对典型变量作进一步的投入与产出变量筛选。(2)投入与产出变量的选择分别计算每一个投入变量和每一个产出变量与前八组典型变量之间的典型负荷,在P<0.05的显著性水平,除鉴定成果(iden_res)这项指标外,其余的投入(产出)指标间都与某项典型投入(产出)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说明所选择的产出指标组和投入指标组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因此,经过投入一产出指标组相关性的筛选后,有15项产出指标和14项投入指标进入下一轮的筛选。2第二轮基于聚类分析的指标筛选:代表性的角度在进入指标的聚类分析前,先将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Z分数),目的是消除各个指标的量纲影响,从而使得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在图1和图2中,我们呈现了基于平均距离的聚类方法的分类结果,直观地看,在2。5的闋值下,投入指标分为11类,其中{校本部教职工总数、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社科/科技活动人员}为一类,{教育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总额}为一类,其余指标各为1类;产出指标分为13类,其中{当量在校生数、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为一类,{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发明专利授权数}为一类,其余指标各为1类.CA3BGliabelHwiCA3BGliabelHwiznura 1zsr 5ZE_d 4zllJ3_13sek ISznura 1zsr 5ZE_d 4zllJ3_13sek ISslab- 11ZE_lnputzfjjperEcla_rQorti?aj^eazbirctz图1投入指标的聚类图De:ndrogremnCAElabelusingAverageLimkag-e(Bet^^eenGroups)RescaledDlst-anceclusterC0Eii31neDe:ndrogremnCAElabelusingAverageLimkag-e(Bet^^eenGroups)RescaledDlst-anceclusterC0Eii31ne© s IQ is zo?stu1Hhahwpap&E2zpp_prize10sforpfipcr4szl^ht11zin.ttr_con5E€&wntEy_^rQ14!Eeeh_iifte^5«12zhundred_doc13zsprize$sfoeStu2■sbook6zriqhtincoune13zf_peis&邕m_prx?e图2产出指标的聚类图基于指标聚类分析结果,需要在投入指标类{校本部教职工总数、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数、社科/科技活动人员数},{教育事业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总额},以及产出指标类{当量在校生数、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发明专利授权数}中分别挑出最具代表性的指标.经过统计分析与研究,从这三类指标组中最后挑选出的指标为:校本部教职工总数、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当量在校生数、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其余指标落选的原因如下:“社科/科技活动人员数”指标的落选原因:一是该指标与“校本部教职工总数”的相关系数高达0.947,与“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数”的相关系数为0.918,“校本部教职工总数”与“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数”的相关系数为0.832,这说明这三项指标间的信息重叠性非常大;二是该指标与“校本部教职工总数”、“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数”指标的原始数据变异系数依次为0。564、0.630和0.869,从变异系数越大指标区分度越高的角度来看,“社科/科技活动人员数”的代表性较低。 “固定资产总额"指标落选原因:高校财力成本主要表现为教育投入、科研投入以及基建投入,固定资产来自于这三方面投入的多年累积,它与教育投入、科研投入以及基建投入的相关性都比较大,其所含信息可以由其余几项指标包含。“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指标落选原因:①该指标与“当量在校生数”的相关性高达0。91,说明这两项指标所含信息重叠较大;②该指标更多体现了学校产出的规模特点,而当量学生数是衡量学校规模的传统指标。“发明专利授权数”指标落选原因:①该指标与“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指标的相关系数高达0.87,说明“发明专利授权数〃与“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两项指标的信息重叠量非常之大;②15所财经类院校在这项指标上全为0,从可比性而言,该项指标并不理想;③“专利出售当年实际收入"较好地体现了学校发明专利的质量状况。(二)验证与确定评价指标1入选指标包含的信息量分析为了衡量删除指标后样本信息的流失情况,我们基于原始的14项投入指标、16项产出指标,以及筛选后的12项投入指标、13项产出指标,在每一年度,分别对72所高校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均分为3类,共进行了12次快速聚类).表2呈现了各个年度基于投入(产出)指标组进行聚类分析所得到的学校所属类别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从中可以看出,前后两次样本聚类信息的相关系数最低为0。6165,最高达到0.9752,表明删除两个投入指标以及3个产出指标并未对样本聚类情况造成太大的影响,这说明筛选的指标代表性比较好,基本包含了分析对象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信息,能够较好满足指标设计的特异性原则和代表性原则。表2原始指标样本聚类信息与筛选后指标样本聚类信息间的相关系数2006年投入指标原始14项投入指标2007年投入指标 2008年投入指标筛选12006年投入指标0.8432 后122007年投入指标—0。6165 项投入指2008年投入指标——— 0.9752标12006年产出指标原始16项产出指标2007年产出指标2008年产出指标筛选2006年产出指标0。8684 后13|2007年产出指标1—0。9341 项产出指2008年产出指标— 0。8333标2入选指标对落选指标的替代性分析用筛选前的14项投入指标对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前三个主成分合计包含了7877%的信息;用筛选后12项投入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包含了9.34%的信息。将两组主成分得分进行典型相关分析,计算得到三对典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000)、0.9994(0.000)以及0.9979(0。000),其中括号外的数字为对应的相关系数,括号内的数字为该相关系数对应的显著性水平。接下来,用筛选前的16个产出指标对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前四个主成分合计包含了79.64%的信息,用筛选后的13个产出指标对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前四个主成分合计包含了81。61%的信息;将两组主成分得分进行典型相关分析,计算得到四对典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0。000)、0。9959(0.000)、0.9849(0.000)以及0.8823(0.000),其中括号外的数字为对应的相关系数,括号内的数字为该相关系数对应的显著性水平。经过这样的筛选和验证之后,最后确立的12项投入指标和13项产出指标将放入绩效评价模型运行。(三)测算产出和投入得分要计算投入指标的综合得分以及产出指标的综合得分,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单个投入指标和单个产出指标的权重。权重用于衡量在综合指标中单个指标的贡献程度,研究所确定的权重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结论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本研究选择兼有信息量权数和系统效用权数性质的主成分分析权数。为了能尽可能保留已确立指标的信息,我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计算年度产出、投入指标得分。1产出指标得分对13项产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各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如表3。表3产出主成分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贝献率主成分原始特征值及方程贡献率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16。088320。4683320。46833221.802140.1386260.60695931.54050.11850。72545941.17950。0907310.81618950.5346890。041130.85731960。4520270.0347710.89209170.3579620.0275360.91962680。2745120.0211160。94074390。2573380.0197950。960538100.2199260.0169170.977455110.1297680.0099820。987437120。1007150。0077470.995185主成分个数提取的一个原则是提取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几个主成分。因此,只需要用四个主成分就可以替代原先13个指标所包含的81。6%的信息。通过因子载荷矩阵,将因子负荷除以对应特征值的平方根,就可以得到每一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进而分别得到3个主成分对应的函数(函数式略)。然后,将2006—2008年各学校的各项产出指标数据代入3个主成分函数中,即可计算出各年度各学校的3个主成分得分.由于方差贡献率描述了各主成分在反映各个原始指标信息量方面的能力大小,所以,将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各主成分的权重,实际上就是一种客观赋权。因此,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比重为权数,对4个主成分进行加权平均,就可得到产出指标得分。计算公式为:丫二(0。4683XF1+0.1386XF2+0°1185XF3+0°0907XF4):0。8162,其中,Y表示产出指标的综合得分,F1表示第一主成分得分(0.4683为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F2表示第二主成分得分(0。1386为其对应的方差贡献率),F3为第三主成分得分(0。1185是对应的方差贡献率),F4为第四主成分得分(0.0907是对应的方差贡献率),0。8162是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将各产出指标的值代入公式即可得到各学校各年度的产出指标综合得分,基于各指标的三年算术平均值可得到三年整体产出综合得分.2投入指标得分对12项投入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各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如表4。表4投入主成分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

原始特征值及方程贡献率主成分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16.715150o5595960o5595962lo509450.1257880.68538331o2961040.1080090.79339240.8042240.0670190o86041150.4391510.0365960o89700760o2881610.0240130o9210270o265850.0221540.94317480o223840o0186530.96182890o1933440o0161120.97794100o147950o0123290o990269110o0701190o0058430.996112120o0466570.0038881基于在产出指标中提取主成分同样的准则,我们对投入指标也取前3个主成分替代原先的12个指标,可以包含全部指标的79O33%的信息。将2006-2008年各学校的各项投入指标数据代入3个主成分的函数中,计算出各年度各学校的3个主成分得分,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比重为权数,对3个主成分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投入指标综合得分.投入指标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为:丫二(0。5595XF1+0.1257XF2+0。1080XF3):0.7934,其中,丫表示投入指标的综合得分,F1表示第一主成分得分(0.5595为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F2表示第二主成分得分(0.1257为其对应的方差贡献率),F3为第三主成分得分(0.1080是对应的方差贡献率),0。7934是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将各投入指标的值代入公式即可得到各学校各年度的投入指标综合得分,基于各指标的三年算术平均值可得到三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四)测算高校绩效得分在计算绩效得分之前,先将前面研究中得到的投入指标综合得分和产出指标综合得分进行T分数的折算,使其均为正值。运用高校绩效得分i=mean(T_Outcome)imean(T_Input)i数学模型,测算出72所高校2006-2008年三年的绩效得分。72所高校的三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三年整体产出综合得分、三年绩效整体得分及排序如表5所示.表5 72所高校绩效评价结果与排序三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三年整体产出综合得分三年整体绩效得分分值排序分值排序分值排序清华大学1o0000011.0000011o000001北京大学0o9151020.7709620.842482东北大学0o27192380.22646160o832813中国人民大学0.37042270.3083990.832554电子科技大学0o27267370.21898200o803075复旦大学0o6096070.4574040.750336北京语言大学0o04984700o03713620o745007

中南大学0o45858160o3217280.701558浙江大学0o8442430.5841230.691899北京科技大学0o31148310.20114220.6457510华中农业大学0o18181530.11483380o6315911山东大学0.5804090.3534460o6089612天津大学0o39070250o22688150o5806913中国矿业大学0o32070300.18584240o5794714东华大学0o20983490.11967370.5703315华东理工大学0.30689320.17437260o5681916南京农业大学0o20361500.11395400.5596717合肥工业大学0.17391580o09469450.5445018西安交通大学0.42586200o22208180.5214919华中科技大学0.57567110o29929110.5198920河海大学0.18333520o09501440.5182821武汉大学0o5963280o30393100.5096722中国农业大学0o43414190o21917190.5048323南京大学0o53491140.26922130.5033124重庆大学0.36215280.17723250o4893925四川大学0o7052650o3425270.4856726兰州大学0.25121430.12068360.4804127北京交通大学0o29774350o14293340.480062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17500570o08391500.4795229湖南大学0o30322330o14531330.4792130上海交通大学0o7591240.3595750.4736631北京邮电大学0o21507470.09982430o4641232北京师范大学0.45392180.20354210o4484133西南交通大学0o30100340.13490350o4481734大连理工大学0o38006260o16626270.4374735同济大学0o53535130.23060140.4307436吉林大学0.6494460.27657120o4258637中山大学0.54132120o22380170o4134338北京化工大学0.21860460.08889480o4066339东南大学0.41845220o16330280o3902540中国地质大学0o29372360o11261410.3834041北京中医药大学0.13794630o05278550o3825942上海外国语大学0o06513680o02445680o3753343武汉理工大学0o39570240.14565320o3680844华南理工大学0.42230210.15444300.3657245华中师范大学0o25238420o09190470o3641246长安大学0o22227450o07733520o3479147中国海洋大学0o27112390.09432460o3478848江南大学0o25376410o08779490o3459749

西南大学0.32568290。10725420.3293250东北林业大学0.15989620.05202560.3253651中国石油大学0。57784100。18796230.3252752南开大学0。45458170.14665310.3226153北京外国语大学0.08684670。02777660.3197554厦门大学0。48773150.15458290。316935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0.25978400.07843510。3019256中国药科大学0。11450650.03401630。2970457东北师范大学0.23716440.07037530.2967258华东师范大学0.40254230。11444390。284285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16419600。04368580。2660660陕西师范大学0.21048480.05533540.2628661西南财经大学0.11255660。02936650。2608462上海财经大学0.18075550。04554570。251956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0。17528560。04161600。2373864华北电力大学0.18179540。04079610。2244065中国政法大学0。19422510。04293590。2210666中国传媒大学0.11981640。02504670.2090067北京林业大学0。17256590。03359640.1946468中央财经大学0。16237610.02229690。1372569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注:1表中投入得分越高表示该校获得的投入越多,产出得分越高表明该校的产出越多,绩效得分越高表明该校绩效状况越好.2考虑到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独特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本次绩效评价暂不将其结果列入排序之中。(五)评价结果的DEA方法验证为了对基于“产出/投入”模型的高校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方法上的验证,我们沿用所确立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就三年数据取算术平均值后对72所高校基于DEA方法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整体绩效排序前20名的学校,全为DEA有效学校;整体绩效排序后20名的学校,有60%为DEA有效学校;整体绩效排序位于最后10名的学校,只有30%为DEA有效学校。通过这两组样本的t检验从统计学上证明,DEA有效学校的三年整体绩效得分确实显著高于DEA无效学校。这说明,基于“产出/投入”模型的绩效评价结果与基于DEA模型的绩效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并非等同),DEA模型运算结果从方法的角度验证了本研究计算所得高校绩效分值的相对合理性与有效性.(六)结果分析本次尝试表明,高校绩效评价能显示出高校产出、投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相对客观地反映高校的发展效益;作为一种评价手段,高校绩效评价可以为高校资源的重新配置提供依据和参考。绩效评价与绝对评价的结果并非对应。从绝对量得分(“三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三年整体产出综合得分〃)和绩效得分来看,高校投入与产出的绝对量与绩效评价之间并不一定对应•产出绝对量或投入绝对量排序靠前的,绩效排序不一定靠前。所以,绝对评价得分高的学校,绩效评价不一定高,反之亦然。影响高校绩效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的有效利用。高校绩效评价的尝试发现:投入一产出与绩效之间形成了两大类六种组合,第一类是“高绩效〃,主要原因是资源的充分利用,表现为三种组合:高投入一高产出、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