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电化学原理、方法及应用-教学课件_第1页
腐蚀电化学原理、方法及应用-教学课件_第2页
腐蚀电化学原理、方法及应用-教学课件_第3页
腐蚀电化学原理、方法及应用-教学课件_第4页
腐蚀电化学原理、方法及应用-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腐蚀电化学原理、方法及应用-教学课件第一页,共114页。第3章金属腐蚀动力学第二页,共114页。第3章电化学腐蚀动力学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电化学动力学是研究非平衡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及动力学过程的一门科学.电化学动力学中的一些理论在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中的应用就构成了电化学腐蚀动力学的研究内容;1.金属电化学腐蚀的电极行为与机理;2.金属电化学腐蚀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等。为什么铝的标准电极电位很负(-1.662V),但比铁要耐蚀?第三页,共114页。3.1电化学反应速度电极系统两层含义:电子导体相(金属)(1)由两个相组成:离子导体相(电解质)(2)在“金属/电解质”界面上有电荷转移,3.1.1电极过程1.学习几个基本概念第四页,共114页。电极系统和电极反应电极系统电极系统发生的电荷转移和化学反应,称为电极反应。ZnZn2++2e第五页,共114页。电化学反应至少包括三个过程:1.阳极过程:Fe→Fe2++2e氧化反应2.阴极过程:Cu2++2e→Cu还原反应3.传质过程:(液相传质过程)传质过程的三种方式:迁移(migration)、扩散(diffusion)及对流(convection)。第六页,共114页。

电极反应O+ne→R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一般电极反应的途径第七页,共114页。电极反应的步骤一个电极反应至少需包括如下连续步骤:(1)液相传质:溶液中的反应物向电极界面迁移。(2)电子转移(放电):反应物在电极界面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放出电子(氧化)或得到电子(还原),转变为产物。(3)液相传质或新相生成:产物如果是离子,向溶液内部迁移;如果是固体或气体,则有新相生成。第八页,共114页。3.1.2电极反应速度任何一个电极反应都可以写成如下的通式:

O+neR当电极反应按正向(还原方向)进行时,阴极反应,反应速度用表示。当电极反应按逆向(氧化方向)进行时,阳极反应,反应速度用表示。第九页,共114页。O+neR当电极处于平衡时,正、逆反应速度相等,即

=;当电极处于非平衡时,净反应速度为两过程速度之差,若ν<ν,则电极总反应速度ν=ν-ν,电极做阳极。若ν>ν,则电极总反应速度ν=ν-ν,电极做阴极;第十页,共114页。电极反应速度的定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来定义化学反应速度,用符号ν表示。电极反应是一种异相的界面反应。异相化学反应速度常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x来表示,即:

V=x/S·t

x: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mol),S:电极面积,(m2);t:为反应时间。若时间以s为单位,则v的SI单位为molm-2s-1。第十一页,共114页。V与电流密度的关系法拉第定律: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x和通过电极的电量Q成正比,即

x=Q/nF则:V=x/St=Q/StnF

=It/StnF=i/nF第十二页,共114页。V与电流密度的关系i=

nFvi的单位:A/m2,v的单位:mol/m2s,F=96500C/mol电极上的电流密度与化学反应速度成正比常用电流密度(单位电极截面上通过的电流,SI单位为Am-2)来表示电化学反应速度的大小。第十三页,共114页。3.1.3交换电流密度如果电极上没有净电流通过,电极处于平衡状态,其电极电位为平衡电位Ee。

O+neR

此平衡电位下,阴极反应速度和阳极反应速度相等,方向相反,即第十四页,共114页。交换电流密度在平衡状态下,同一电极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密度称为交换电流密度,简称交换电流,以i0表示。

O+neR第十五页,共114页。室温下某些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

电极材料电极反应溶液组成及浓度i0,A/cm2

PtHgNiFeCoCuZnHg

2H++2eH22H++2eH2Ni2++2eNiFe2++2eFeCo2++2eCoCu2++2eCuZn2++2eZnHg2Cl2+2e2Hg+Cl-

0.1mol/LH2SO40.5mol/LH2SO41.0mol/LNiSO41.0mol/LFeSO41.0mol/LCoCl21.0mol/LCuSO41.0mol/LZnSO4饱和KCl10-35×10-132×10-910-88×10-72×10-52×10-5?第十六页,共114页。交换电流密度的意义i

0数值很大,表明电极上可以通过很大的外电流,而电极电位改变很小,表明这种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大;i

0数值很小,说明电极上只要有少量的外电流通过,就会引起电极电位较大的改变,表明这种电极反应的可逆性小,意义:可以根据交换电流密度的大小估计某一电极的可逆性以及衡量电化学平衡到达的速度。第十七页,共114页。交换电流密度和平衡电极电位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平衡电极状态的两个参数。平衡电极电位是从静态性质(热力学函数)得出的,而i

0则是体系的动态性质。无法由电流表直接测试,但可以用各种暂态和稳态的方法间接求得。第十八页,共114页。3.2极化作用3.2.1腐蚀电池的极化现象通电前的一些参数:E0,Zn=-0.80V,E0,Cu=0.05VR=230Ω。I0→0

通电瞬间,电池通过的电流应为:I始=(E0,Cu-E0,Zn)/R=[0.05-(-0.80)]/230=3.7×10ˉ3A=3.7mA但短路后几秒,电流逐渐减小,最后达到一稳定值:0.2mA。第十九页,共114页。什么原因?欧姆定律:I=E/R影响电池电流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电池的电阻,二是两电极间的电位差。第二十页,共114页。电池接通后,阴极电位负移,阳极电位正移。结果使腐蚀电池的电位差减小,腐蚀电流急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电池的极化作用。极化定义:当电极上有净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显著偏离了未通电时开路电位(平衡电位或非平衡的稳态电位)的现象叫做电极的极化(polarization)。第二十一页,共114页。3.2.2极化原因及类型一个最简单的电极反应至少包含几个串联的、互相连续的单元步骤:液相传质步骤、电子转移步骤和生成新相。第二十二页,共114页。电极反应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

如果其中有某一步骤阻力最大,整个电极反应所表现的动力学特征就与这个最慢步骤的动力学特征相同,这个速度最慢的步骤就是控制步骤。第二十三页,共114页。双电层示意图(a)(b)电极电位的产生及其含义M(s)→Mn+(aq)+ne(溶解)Mn+(aq)+ne→M(s)(沉积)第二十四页,共114页。活化极化

(电化学极化)Zn→Zn2++2e反应不易进行,因Zn2+的水化需要一定的活化能,而电子的转移速度很快,故Zn电极表面上电子逐渐减少,结果电位正移。第二十五页,共114页。浓度极化实际上,Zn2+离子向溶液本体中的迁移速度是很慢的,结果,[Zn2+]电极附近

>[Zn2+]溶液本体[Zn2+]电极附近>[Zn2+]溶液本体第二十六页,共114页。(1)活化极化:由于电化学反应本身的迟缓性而引起的极化称为活化极化(或电化学极化)。(2)浓度极化:液相传质步骤的阻力所造成的极化叫做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电极极化原因和类型与控制步骤有关。第二十七页,共114页。浓度极化如果电子转移步骤很快,而液相传质步骤很慢,使其成为整个电极反应的控制步骤,由液相传质步骤的阻力所造成的极化叫做浓度极化(或浓差极化)。浓度极化示意图第二十八页,共114页。电阻极化由于电极反应过程中金属表面生成氧化膜,或在腐蚀过程中形成腐蚀产物膜时,金属离子通过这层膜进入溶液,或者阳极反应生成的水化离子通过膜中充满电解液的微孔时,都有很大电阻。由此引起的极化叫做电阻极化。第二十九页,共114页。极化结果阴极极化,电极电位变得更负;阳极极化,电极电位变得更正。第三十页,共114页。电极的两种状态1.平衡状态电极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其电位为平衡电位Ee(热力学参数)。氧化方向和还原方向的反应速度相等,其大小称为交换电流密度,记为i0。2.极化状态对电极系统通入外电流,电极反应的平衡状态被打破,电位偏离平衡电位Ee达到极化电位E。外电流又叫极化电流。

第三十一页,共114页。3.2.3过电位某一电流密度下的电极电位与其平衡电位之差的绝对值称为该电极反应的过电位,以η表示。

∣η∣=Ei

-

Ee

第三十二页,共114页。阴极(cathode)过电位:

ηc

=Ee,c

-Ec阳极(anode)过电位:ηa

=Ea–Ee,a第三十三页,共114页。3.2.4极化曲线为了使电极电位与通过的电流强度(或电流密度)的变化情况更清晰直观,经常利用电位—电流图(或电位—电流密度图),即极化曲线。第三十四页,共114页。极化曲线E0ZnA:阳极极化曲线E0CuC:阴极极化曲线第三十五页,共114页。极化率dEa/dia:阳极极化率;dEc/dic

:阴极极化率第三十六页,共114页。极化率及其意义极化曲线的斜率表示它们的极化程度——极化率P电极的极化率越大,电极反应越不易进行;电极的极化率较小,电极反应就容易进行。极化率是电极反应进行难易程度的物理量第三十七页,共114页。忽略了体系的电阻

曲线画成直线腐蚀极化图

简化的极化曲线—腐蚀极化图第三十八页,共114页。极化曲线的应用1.根据极化曲线,判断金属腐蚀进行的难易程度2.根据极化曲线,判断金属腐蚀的极化类型第三十九页,共114页。金属表面上发生的电极反应:Fe→Fe2++2e(1)2H++2e→H2(2)问题:

1.此时金属的电位是否是平衡电位?

2.这种情况测得金属的电位是什么电位?第四十页,共114页。3.6瓦格纳混合电位理论3.6.1共轭体系如果一个电极上只进行一个电极反应Zn2++2e=Zn平衡电位阳极反应速度=阴极反应速度外电路电流=0没有电流在外电路流通的电极叫做孤立电极。一个孤立的电极处于平衡态,金属不发生腐蚀。孤立电极示意图第四十一页,共114页。实际上,即使最简单的场合,一个孤立的金属电极也会发生腐蚀。

电极反应如下:Fe→Fe2++2e(1)2H++2e→H2(2)分析:孤立的电极上同时进行着两个电极反应:(1)主要按阳极反应方向进行(2)主要按阴极反应方向进行第四十二页,共114页。结论:一种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金属表面上至少同时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电极反应:一个是金属电极发生的阳极氧化反应,导致金属本身的溶解,称阳极反应。另一个是溶液中的去极化剂在金属表面进行的阴极还原反应。称阴极反应。第四十三页,共114页。一个孤立电极上同时以相等的速度进行着一个阳极反应和一个阴极反应,这两个反应称为共轭反应。

Fe→Fe2++2e(1)2H++2e→H2(2)反应(1)和(2)称为共轭反应第四十四页,共114页。在共轭反应中,平衡电位低的电极发生阳极反应Fe→Fe2++2e平衡电位高的电极发生阴极反应2H++2e→H2发生共轭反应的条件:Ee,H+/H2

─Ee,Fe2+/Fe

>0第四十五页,共114页。3.6.2腐蚀电位平衡态对应平衡电位非平衡态对应的电位第四十六页,共114页。金属腐蚀时电位的变化锌在HCl中发生腐蚀时,锌的电极电位将偏离其平衡电位正移,析氢反应的电极电位将偏离其平衡电位负移。最后到达交点S点。S点的电位称为腐蚀电位Ecorr。即锌腐蚀时测得的锌的电位既不是锌的平衡电位,也不是氢电极的平衡电位,而是这两个电位之间的某个值第四十七页,共114页。S点对应的电位称为腐蚀电位(稳态电位、混合电位)。S点处:阳极反应放出的电子恰好全部被阴极反应所吸收,电极表面没有电荷积累,其带电状况就不随时间变化,电极电位也不随时间变化,这个状态称为稳定状态,稳定状态所对应的电位称为稳态电位。第四十八页,共114页。Fe→Fe2++2e(1)2H++2e→H2(2)稳态电位是非平衡电位,其数值介于反应(1)和反应(2)的平衡电位之间,Ee,Fe2+/Fe<Ec<Ee,H+/H2第四十九页,共114页。对应于腐蚀电位的电流密度称为腐蚀电流密度或腐蚀电流密度,用符号icorr表示。第五十页,共114页。平衡电极→平衡电位非平衡电极→非平衡电位

↓(腐蚀金属电极)腐蚀电位(自腐蚀电位)第五十一页,共114页。1938年,著名的腐蚀学家瓦格纳(C.Wagner)正式提出了混合电位理论,对于孤立金属电极的腐蚀现象进行了较完善的解释。该理论包括如下两个基本观点:①任何腐蚀电化学反应都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氧化分反应和还原分反应。②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可能有净电荷积累。第五十二页,共114页。①任何腐蚀电化学反应都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氧化分反应和还原分反应。锌发生电化学腐蚀时Zn→Zn2++2e(氧化分反应)2H++2e→H2(还原分反应)第五十三页,共114页。②电化学腐蚀反应过程中不可能有净电荷积累。在腐蚀电位Ecorr下,阳极反应的电流密度一定等于阴极反应的电流密度。实质上就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的电荷守恒定律。第五十四页,共114页。腐蚀电位的两点说明1.腐蚀电位的高低与腐蚀速度之间并无一定的关系。但可以凭借腐蚀电位的高低判断金属是处于钝化态还是处于活性区的腐蚀状态。第五十五页,共114页。腐蚀电位的两点说明2.腐蚀电位与时间的关系(Ecorr~t)对研究腐蚀过程有重要意义。EcorrttEcorr膜破裂膜缓慢修复☻Ecorr变化缓慢,为均匀腐蚀;Ecorr突变,为局部腐蚀。☻Ecorr正移,保护膜形成;Ecorr负移,膜破坏、局部腐蚀。第五十六页,共114页。3.9极化曲线的数学处理将B-V方程用图来表示,就是极化曲线。通常在η-i坐标系或η-lgi半对数坐标系中将二者间的关系画成曲线,就得到这个电极反应的极化曲线。第五十七页,共114页。将B-V方程在η-i坐标系或η-lgi半对数坐标系中将二者间的关系画成曲线,就得到这个电极反应的极化曲线。第五十八页,共114页。两种极化曲线1.金属腐蚀时无任何外加电流时的极化曲线─伊文斯的腐蚀极化图,真实极化曲线2.施加外部电流阴极极化和阳极极化,表观极化曲线或实测极化曲线真实极化曲线表观极化曲线第五十九页,共114页。3.9腐蚀金属电极的极化曲线铁在HCl中发生腐蚀时,铁的电极电位将偏离其平衡电位向正的方向移动,而氢反应的电极电位将偏离其平衡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极化曲线:金属发生腐蚀时,电极电位与电流(E

─I)(E─i)或电流密度的关系曲线。第六十页,共114页。3.11腐蚀极化图的概念

简化的极化曲线忽略体系的电阻

忽略极化曲线的细节,曲线画成直线Evans腐蚀极化图腐蚀科学之父——Evans第六十一页,共114页。现代金属腐蚀与防护科学之父---伊文斯

UlickRichardsonEvans(1889-1980)

*1889年生于温布尔顿(Wimbledon),英国小镇,代表着尊贵和神圣的地方

*中学(1902-1907):莫尔博勒学院(MarlboroughCollege)*大学(1907-1911):英国剑桥国王学院(King'sCollege,Cambridge)*专业:specializedinchemistryforPartII在威斯巴登(Wiesbaden)和伦敦开展电化学研究。*1914年8月参军,服役到1919年。*1919年后,剑桥大学继续从事金属的腐蚀与氧化的研究第六十二页,共114页。现代金属腐蚀与防护科学之父---伊文斯

UlickRichardsonEvans(1889-1980)20世纪20年代,对金属腐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分析,1923年发表了该领域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指出金属的腐蚀可以归结为电化学反应,并与他的学生一起建立了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历程最早提出腐蚀极化图理论。提出金属腐蚀中的氧浓差电池的理论——缝隙腐蚀机理的基础为金属腐蚀的电化学本质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第六十三页,共114页。现代金属腐蚀与防护科学之父---伊文斯

UlickRichardsonEvans(1889-1980)在金属的大气腐蚀方面:阐述了电化学反应在金属大气腐蚀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金属的大气腐蚀是金属在薄层液膜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提出了大气腐蚀在金属表面形成绣层后的腐蚀机理,这一机理认为,大气腐蚀的铁锈层处在湿润条件下,可以作为强烈的氧化剂而作用,加速金属大气腐蚀的进行。第六十四页,共114页。培养了一批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的优秀人才。他的学生豪尔(T.P.Hoar)就是一位国际著名的腐蚀科学家。1969年英国科学家T.P.Hoar在英国贸易和工业部(DepartmentofTradeandIndustry)支持下,进行了著名的英国腐蚀损失的调查,这就是知名的Hoar报告。至今仍然在国际工业界普遍使用的金属腐蚀损失调查方法(简称Hoar法)就是由英国腐蚀与防护科学家Hoar提出的。第六十五页,共114页。U.R.伊文斯著作颇丰,1924年出版了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金属的腐蚀》,1960年出版了《金属的腐蚀与氧化》(TheCorrosionandOxidationofMetals)一书,1976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华宝定研究员译成中文,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第六十六页,共114页。现代金属腐蚀与防护科学之父正是由于U.R.伊文斯在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出色工作,在皇家学会会员传记上,U.R伊文斯当之无愧地被誉为“现代金属腐蚀与防护科学之父”。第六十七页,共114页。3.11.1极化率的计算阳极极化率:阴极极化率:

Pc=Pa=第六十八页,共114页。极化率的计算阴极极化率:

Pc=ΔEc相当于阴极反应的推动力,ΔEa相当于阳极反应的推动力,Pc相当于阴极极化的阻力,Pa相当于阳极极化的阻力阳极极化率:

Pa=第六十九页,共114页。极化率的计算腐蚀体系的总推动力:腐蚀体系的总阻力:Pc+Pa+R腐蚀电流第七十页,共114页。当体系的欧姆电阻等于零时第七十一页,共114页。3.11.2腐蚀极化图的应用在电化学腐蚀反应一系列中间步骤中,它们进行的难易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受扩散这种传质过程所控制,有的受电化学反应本身所控制。第七十二页,共114页。钢铁在天然水中的腐蚀包含这样一组共轭反应:

铁的阳极溶解

溶解氧的阴极还原

以及溶解氧向金属表面的扩散等钢铁在天然水中的腐蚀受溶解氧的扩散控制哪个是控制步骤?第七十三页,共114页。当R很小时,Pc>>Pa阴极控制的腐蚀过程Pc

<<Pa阳极控制的腐蚀过程Pc=Pa阴、阳极混合控制的腐蚀过程;当R很大时,欧姆电阻控制的腐蚀过程。

第七十四页,共114页。根据下列腐蚀极化图判断金属腐蚀的控制步骤不同腐蚀控制过程的腐蚀极化图特征第七十五页,共114页。腐蚀的控制程度

阴极控制程度Cc伊文斯腐蚀极化图第七十六页,共114页。腐蚀的控制程度

阳极控制程度Ca第七十七页,共114页。腐蚀的控制程度

电阻控制程度CR第七十八页,共114页。例题:测得25℃Fe在3%中性NaCl溶液中(R可以忽略不计)的腐蚀电位Ecorr=–0.544V(SCE)时,求阴,阳极对Fe的腐蚀控制程度并画出该体系的腐蚀极化示意图。已知E0Fe2+/Fe=–0.44V(SHE),E0O2/OH-=0.401V(SHE),

E0饱和甘汞=0.244V(SHE)。Ksp[Fe(OH)2]=1.65Χ10-15。第七十九页,共114页。阳极极化测试线路图第八十页,共114页。阴极极化测试线路图第八十一页,共114页。第二类极化曲线——实测极化曲线示意图2.施加外部电流阴极极化和阳极极化,表观极化曲线或实测极化曲线实测极化曲线第八十二页,共114页。测量金属在外加电流作用下的极化电位φ

与极化电流的关系-极化曲线第八十三页,共114页。极化曲线在金属腐蚀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属腐蚀速度的确定、腐蚀机理、腐蚀控制因素的分析以及获得电化学保护的主要参数等。极化曲线的形状及其变化规律反映了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动力学特征。第八十四页,共114页。极化曲线的应用实例第八十五页,共114页。4.4.2恒电位仪或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

恒电位仪是金属腐蚀电化学测试的一种常用的基本而重要的仪器。恒电位仪自1942年Hickling首次发表线路以来,随其用途的增加和近代电子技术的应用而获得了飞跃的发展。第八十六页,共114页。最初是全电子管电路或电子-机械式电路。60年代初开始出现晶体管恒电位仪,并利用场效应管提高输入阻抗。后来又出现集成电路恒电位仪。国产的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第八十七页,共114页。第八十八页,共114页。

恒电位仪可用于下列研究领域:1.金属腐蚀与防护、2.电镀、3.电化学加工、4.阴阳极保护、5.有机和无机物的电解反应、6.金相浸蚀、7.相分析等。

第八十九页,共114页。恒电位仪及电解池:第九十页,共114页。电极与电解池

电化学测量是通过电解池和电解池中的电极实现的,它们是整个电化学测量回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极和电解池的结构设计及组装对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1.电解池电化学测量用的电解池又称极化池或试验池,构型多样。第九十一页,共114页。腐蚀电解池调温外套,LUGGIN毛细管参比电极,温度计样品尺寸Ø14mm,厚度1mm

可清洗系统第九十二页,共114页。三电极体系(a)研究电极(工作电极WorkingElectrode),简称WE(b)辅助电极(对电极AuxiliaryElectrode),简称AE(c)参比电极(ReferenceElectrode)简称RE。ElectrochemicalCell第九十三页,共114页。(a)

研究电极:根据实验目的不同,研究电极可以有各种形状、尺寸和配置。一般要求是:(1)电极的工作表面应光洁,无污垢,无氧化皮,最好无棱角

(2)有确定的暴露表面积,以便于准确计算电流密度。

(3)研究电极的形状及在电解池中的配置,应使电极表面电力线分布均匀。第九十四页,共114页。(4)便于与支架连接,并与外导线有良好的接触。(5)除研究电极的规定暴露面积外,不允许有其他任何金属暴露于电解质溶液中。为了限定研究电极有确定的暴露表面积,使非工作面与电解质溶液隔绝,须对电极作封样处理。封样操作应避免产生缝隙,否则将严重干扰实验结果。封样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涂料涂封、热固性或热塑性材料镶嵌试样、环氧树脂封样等。第九十五页,共114页。封完样之后还要对试样表面进行打磨第九十六页,共114页。

(b)参比电极参比电极要求是可逆的电极体系,在规定的条件下具有稳定的重现的科技电极电位。一个稳定可靠的参比电极是电位测量最基本的必要条件之一。(1)电极表面反应是可逆的电极过程,具有稳定的、不随时间而变的电位。(2)电极过程的交换电流密度相当高,是不极化或难极化的电极体系。第九十七页,共114页。

(b)参比电极(3)腐蚀介质与参比电极内的电解液之间不能污染;基本上不产生液接电位(4)电极电位的温度系数很小。

第九十八页,共114页。(c)辅助电极辅助电极是电化学测量中与研究电极构成电流通路的电极。随实验要求不同,可以设置不同材料、不同构型和配置的辅助电极。第九十九页,共114页。(c)辅助电极辅助电极不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以保证电解质溶液组分稳定。因此辅助电极须有惰性材料制成,往往采用铂电极或石墨电极。有时也可用镍电极或铅电极,因为它们在某些电解质溶液中形成的反应产物是稳定的。第一百页,共114页。(c)辅助电极辅助电极的形状和配置应使电解池中的电力线分布均匀。可使用铂片或铂网,或呈环形、筒型、或同时设置数个辅助电极。第一百零一页,共114页。鲁金毛细管——减少测量误差

由于金属表面溶液中流过电流而产生欧姆电压降,给实测电位带来测量误差。为减少这种误差,措施之一是改进盐桥接近研究金属表面的毛细管的形状和位置。通过尽量接近金属表面,减少毛细管端部与金属表面之间溶液电阻而降低欧姆电压降对电位测量的误差。常用毛细管内径为0.25~1mm。毛细管与金属表面的距离通常为毛细管外经的两倍。第一百零二页,共114页。4.4.4极化曲线测量1.原理和方法极化曲线测量技术一般可分为两类:恒电位法和恒电流法。第一百零三页,共114页。第一百零四页,共114页。实测极化曲线的形状有如下特点:(2)实测极化曲线第一百零五页,共114页。微极化区,理想极化曲线和实测极化曲线有本质的区别,强极化区,理想极化曲线和实测极化曲线都呈直线并互相重合第一百零六页,共114页。强极化区,Tafel直线外推法求腐蚀电流和腐蚀电位第一百零七页,共114页。作业P5921第一百零八页,共114页。(a)阳极平衡电位负移(b)阴极平衡电位正移(c)阴极Tafel斜率增大(d)阳极Tafel斜率增大(e)阴极反应ico增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