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时作业_第1页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时作业_第2页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时作业_第3页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时作业_第4页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时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体内部的能量;它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质能是可再生性能源B.沼气是由生物质能转换而来的化石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C.乙醇汽油是混合型能源,乙醇可由富含淀粉的谷物发酵产生D.用油料作物生产的“生物柴油”成分与从石油中提取的柴油成分相同解析:石油中提取的柴油主要成分是烃,“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油脂。答案:D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解析:厨房中的料酒的有效成分是乙醇,食醋的有效成分是乙酸,故A正确;常温常压下,C2H6、C2H4为气体,而乙醇、乙酸为液体,故B正确;乙醇、乙酸都能燃烧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皂化反应是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其条件与酯化反应的条件不同,D错。答案:D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油脂是混合物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生成的酯C.矿物油中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解析: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故A正确。分析油脂的结构,可知B也正确。矿物油属于烃,只含C、H两种元素,油脂结构中的烃基有些是不饱和的,可使溴水褪色。故D不正确。答案:D 4.光滑大米十分耐看,但在购买时要慎重,因为市场上曾出现过不法商贩利用石蜡等工业用油给大米进行“抛光”处理后冒充优质米以牟取暴利的现象。食用油与石蜡油虽然都称为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上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食用油属于有机物,石蜡属于无机物B.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属于混合物C.食用油属于酯类物质,石蜡属于烃类D.食用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石蜡属于小分子化合物解析:食用油是酯类物质,是大分子不是高分子,石蜡是碳原子数较多的烃的混合物。答案:C5.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解析:煤在高温下经过干馏操作可以得到某些化工原料,A正确;丙烷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没有污染性气体产生,B正确;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水解,D错。答案:D6.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急救方法不能用于解毒的是()A.立即喝大量食盐水 B.立即喝大量牛奶C.立即喝大量豆浆 D.立即喝大量蛋清解析:牛奶、豆浆、蛋清均含大量蛋白质,立即服用,可以减轻重金属盐对人体蛋白质的凝结作用,起到解毒的效果。答案:A7.区别棉花和羊毛最简单的方法是()A.加稀硫酸后加热使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能否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B.浸入浓硫酸中,观察其颜色是否变为黄色C.在火中灼烧,闻其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通过化学方法测其组成中是否含有硫、氮等元素解析:棉花和羊毛分别属于纤维素和蛋白质,所以区别二者的最简单方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此方法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答案:C8.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试剂是()A.氢氧化钠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解析:氢氧化钠溶液能够与乙酸反应,但没有明显的现象,与葡萄糖不反应,所以氢氧化钠溶液无法鉴别这三种溶液;新制氢氧化铜能够溶解在乙酸溶液中,加热的条件下能够被葡萄糖溶液还原为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所以新制氢氧化铜能够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石蕊溶液无法鉴别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碳酸钠溶液只与乙酸反应,与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都不反应,所以无法鉴别。答案:B9.下列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溴水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解析:溴水能与乙醇互溶,而与苯、四氯化碳不溶,溴水加入苯中分层,上层显橙色,下层无色,而溴水加入四氯化碳中也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显橙色,A对;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2,因此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的同时引入了CO2,B错;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而乙酸可以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C对;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够溶解乙醇,与乙酸乙酯分层,与乙酸反应产生CO2气体,D对。答案:B10.下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CCl4可擦去圆珠笔油渍 B.蜂蚁蜇咬处涂抹稀氨水可减痛C.烹鱼时加入少量食醋和黄酒来调味 D.用食醋来除水壶里的水垢解析:CCl4为有机溶剂,可以溶解圆珠笔中的油渍,该过程为物理变化;蜂蚁毒液中含有酸性物质,氨水与之发生中和反应;食醋、黄酒中的乙酸、乙醇在烹制的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食醋中的乙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答案:A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C.苯和乙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解析:乙烷与钠不反应,故选项A错;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消毒效果最好,该浓度的乙醇用作医疗消毒,故选项B正确;苯与溴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选项C错;石油分馏产物属于烃类物质,不可能有乙酸这种烃的衍生物,故选项D错。答案:B12.(2022·广东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解析:A项,烷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B项,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项,米酒变酸是醇氧化为酸的过程;D项,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12分)将淀粉及一些能使淀粉水解的多种蛋白酶混合,放入半透膜做成的袋中,加入水,然后将半透膜袋置于流动的温水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半透膜袋中的液体做实验:(1)用试管取液体少量,加入碘水,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试管取液体少量,加入浓HNO3,微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试管取液体少量,加入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现象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淀粉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通过半透膜随温水流走。蛋白酶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通过半透膜。这样,最终半透膜袋中就不含淀粉、葡萄糖,而只含蛋白酶了。答案:(1)无现象无淀粉,故加碘水不会出现特别的现象(2)溶液颜色变黄含蛋白质,它与浓HNO3会发生颜色反应,变黄(3)无现象无CHO,所以无现象14.(12分)乙醇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有机物之一,乙醇的一种工业制法如下:乙烯+Aeq\o(→,\s\up7(固体催化剂))CH3CH2OH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该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思想,则反应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工业上还可以用硫酸为吸收剂的间接水合法合成乙醇,从对设备的影响和产品分离角度分析该法与固体催化剂法相比,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酸和乙醇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请说出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固体酒精是一种便携的燃料,其中一种制备方法是将饱和醋酸钙溶液加入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酒精填充其中,点燃胶状物时,酒精便燃烧起来。该过程说明醋酸钙在酒精中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醋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答案:(1)H2O(2)H2SO4能腐蚀设备;产品难以与水分离(3)将乙酸乙酯及时蒸出(4)<15.(14分)通过下列实验比较四种物质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顺序。在下表中填写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分别取上述四种物质的少量溶液或液体于试管中,各滴入几滴石蕊试液(2)分别取适量①④的水溶液,各加入少量NaHCO3固体(3)分别取少量②③的液体各加入一小粒金属钠结论:上述四种物质中的羟基上氢原子活泼性顺序为____(填序号)。解析:(1)明确氢原子活泼性差异;(2)明确④其实就是碳酸。答案:编号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①④溶液变红,其余不变红①④中的羟基氢原子比其他物质中的羟基氢原子活泼(2)①中有气泡,④中无现象①中的羟基氢原子比④中的羟基氢原子活泼(3)②中钠沉于液面下,缓慢产生气泡,③中钠浮于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反应剧烈③中的羟基氢原子比②中的羟基氢原子活泼①>④>③>②16.(14分)有关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实验操作为: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照图安装好仪器,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有节奏地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1)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A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认识到在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起催化作用的同时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还能否继续进行?原受热的铜丝处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反应历程为2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