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8篇):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研究、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8篇):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研究、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8篇):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研究、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8篇):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研究、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8篇):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研究、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8篇)内容提要:高职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研究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研究环境设计毕业设计质量构建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职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产品化探索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研究过程管理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应用毕业设计成绩影响因素分析全文共:33848字高职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研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研究摘要: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多年的从教经验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就解决办法进行了针对性探讨。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高职教育最终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课程全面结束前都要进行毕业设计,这是对学生高职阶段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也是培养提高学生把理论知识的储备转化成工程实际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从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来看,高职教育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的毕业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和人才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1.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受时间限制,毕业设计深度不够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安排在第五个学期,并且学生在完成两个月的课程学习之后才能开始进行毕业设计,学生还要兼顾就业应聘等事项,用于毕业设计的精力和时间被迫减少,导致学生应付心理严重。通常,学生毕业设计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选择设计题目,对设计任务、目的及要求做到全面、详细的掌握;广泛搜集设计所需的素材和资料;制定设计进度规划表。而紧张有限的设计时间以及其他事件的干扰致使学生从开题立意,到资料查找,到整体思路规划,到设计实施过程以及最终形成设计成果的每个环节都处于仓促忙乱、精力难以集中的不良状态,毕业设计的广度以及深度也就难以满足教学要求[1]。1.2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力度不够我院高职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一般都是几名老师同时管理或者指导一个班级级毕业设计不同阶段的任务,指导老师在辅助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还有其他的有教学任务及科研任务在身,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通常只在学生有疑问或者有困难的时候给以简单指导和必要的帮助,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甚至最终的毕业答辩等评价机制也存在漏洞,学生在缺乏必要的管控和约束下,毕业设计进度滞后、抄袭以及突击应付等现象极为严重。1.3内容陈旧,缺乏新意有些高职院校在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安排毕业设计任务时,使用的设计资料及图纸往往是连续几届都不变,缺乏新意、资料陈旧、选题范围受限等因素很多,而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规范规程的不断更新,毕业设计成果与工程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毕业设计的教学目的相去甚远。2.解决方法2.1高职院校要合理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以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毕业设计基本训练任务分四个阶段:在进行毕业设计前给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及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第一阶段:施工图识图(1周)。熟悉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了解工程概况,掌握图纸会审的基本要求;第二阶段:施工图预算(3周)。完成工程量清单报价表一份。第三阶段:施工组织设计(4周),按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第四阶段:毕业设计成果整理及答辩和评价。由此,在毕业设计中应遵循以下教学步骤:2.1.1教师在在毕业设计开始之前就着手进行动员,详细说明设计目的、要求、大致进度安排以及最终的评判标准等;2.1.2正式布置毕业设计的课题及任务;2.1.3学生明确各自承担的设计任务以及自身的具体进度计划;2.1.4过程汇报,学生在每一阶段结束时要给老师汇报完成情况,老师及时对学生的过程成果作出评价,并给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2.1.5答辩和评价。2.2优化毕业设计课题课题选择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课题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设计成果的质量。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要着重考虑:2.2.1适应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需求;2.2.2优先选择与社会时展联系紧密的课题,比如企业厂房、民用建筑以及办公、教学楼、住宅等,课题难度适中且涵盖知识点较多,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要求及评判标准的制定应该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水平出发,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2.2.3兼顾就业需求,把毕业设计的课题与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机集合,有意识地消除学生书本理论与工作实际之间的距离感[2]。2.3完善健全答辩及成绩评定机制毕业答辩以及成绩评定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比毕业设计过程要重要的多,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担任,提高答辩的公开性和公平性,以此促使学生加强对毕业答辩的重视程度,打消投机取巧和蒙混过关的心理,进而促使学生更加认真、负责地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在制定详细的打分标准和实施细则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课题难易程度、学生知识水平等,员责打分的答辩委员会要对实际打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和统一,保障评判结果的公正性。参考文献:鄢维峰.浅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顶岗实习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62-63.孙荣荣,许志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10,(11):56-57.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研究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研究摘要:混合式学习是信息时代新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经历了数字化学习的热潮之后,在纟戋学习的弊端逐渐显现,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因此,混合式学习有利于充分发挥在线,学习与传统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以信息技术时代为研究背景,以相关理论基础为指导,设计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以期对学科教学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关键词:信息技术;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也逐渐推向浪潮。从主流传统课堂教学到如今线上教学的兴起,从集体学习到个性化学习,均体现着技术之于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然而,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单凭纵向发展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尽管课堂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单纯的纟戋上教学也不能完全取而代之;集体学习在体现教学的因材施教上存在相当的冲突,但是个性化学习也无法独占鳌头。因此,混合式学习,以“旧壶装新酒”的方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2015年,美国K12在线学习国际协会(INAC0L)《混合式学习:2008-2015的在线和面对面教育变革》,强调混合式学习融合了传统教育与在线教育中的最佳元素,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教学模式。2016年2月,美国新媒体联盟(NMC)推出了最新一期的高等教育版《地平线报告》,报告明确指出,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的设计与应用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2016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也将“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作为“十三五”规划的的重点子课题。由此可见,混合式学习作为在线学习的进一步延伸,成为当下研究热点。随着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入整合,混合式学习将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改革思路。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开展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研究,以期为一线教学活动提供新的参考思路。1混合式学习1.1混合式学习的内涵。随着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得到进一歩的丰富和完善。混合式学习起源于美国,它首先出现在企业培训中,而后逐渐扩展到高等教育以及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HybridLearning),国内外学者根据以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是其共同本质都在于强调“混合"什么以及如何“混合”。目前国内外公认的对于混合式学习较为准确的定义是由Singh&Reed提出的,即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1]o以上五个“适合的”说明混合式学习并不只是简单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而是按照学习者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对教学过程进行恰当的设计,使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国内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理解主要以何克抗教授之定义为主,即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E—I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结合传统教育和在线教育的双重优势,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混合式学习本意就是教学过程中多要素的有机结合,例如运用视听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的学习方式与运用粉笔黑板的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相结合,自主学习方式与协作学习方式相结合等等。总体来说,混合式学习主要是指粉笔黑板与试听媒体等教学媒体的混合;传统课本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等教学资源的混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个性化学习与集体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混合[3]。但是正如黎加厚教授所言,混合式学了要了解混合哪几种要素,更重要的是要探究如何混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活动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因为在BlendedLearning的方法论研究方面,“该发明的都已经发明了"。1.2混合式学习的应用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以“混合式学习"、“混合式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与“混合式学习”这一关键词相关性较高的有MOOC、翻转课堂、SP。C等术语,且多应用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而应用于基础教育中的则较少。王国华等(2015)认为,基础教育中关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较少是因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不同,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则更为灵活,有利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开展[4];“'混合式学习'是对两种学习形式中的各种学习要素进行有机融合,它能有效解决农村教学点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提高农村教学的教学质量”。2混合式学习模式设计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做了许多研究,为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国外学者J0shBersin提出了混合式学习过程的四环节,即分析学习需求、制定学习计划、开发学习内容和执行学习计划[5]o华东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式学习八步骤,包括确定组织目标、确定所需绩效、选择通道和媒体、学习设计、支持策略设计、实施计划、学习评价设计以及计划修订[6]。黄荣怀教授提出了“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框架",为混合式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重大的参考作用,他认为混合式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三阶段,前端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教学评价设计[1]。根据ADDIE教学设计模型可知,教学设计主要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方面开展[■/]。这五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且每一环节都相互关联,最终以评价来促进各环节的改善和提升。本研究在总结各种典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ADDIE教学设计模型,提出了混合式学习一般模式,如图1所示。2.1前期分析阶段。前期分析阶段是任何一堂课开展前所必要经历的过程,只有做好了前期分析,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后续的教学设计工作提供较好的方向指导作用,它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环境分析以及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是指对所课程内容的全面分析,包括本章节教学内容在整个学科教学内容中所处的地位和重要性、与已教授内容的关系、教学内容所属类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教学目标分析是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后,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环境分析主要是对课堂学习环境和在线学习环境的分析,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分析是对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认知风格等的分析,以便于针对性的提供学习材料,激发学习兴趣。2.2学习资源与活动设计阶段。混合式学习强调的是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结合。对于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教师应该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如学生线上学习时应提供结构良好的、能够维持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学习材料,比如系统的趣味性的微课视频、相应的在线测验题等。而线下学习则可提供较为深入的、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资源,如导学案、PPT等。活动设计主要分为线上学习活动以及课堂学习活动。线上学习活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上交流、在线指导为辅,旨在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课堂学习活动则以合作学习为主,教师讲授和总结分享为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和内化吸收,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线上学习活动与线下学习活动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联系。首先,线上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为课堂学习活动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学生通过纟戋上学习活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课堂学习中深层次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次,线上学习活动的结果如学习者的线上测验、互动交流等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主题选定以及内容确定,将学习者未掌握的知识提取出来,或者教师重点讲授,或者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都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指导和帮助;最后,课堂学习活动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进行巩固和提升,比如学生课堂上还未弄懂的知识,可以通过线上反复观看教学视频、练习相应习题等方式得到解决。2.3学习评价设计阶段。学习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有学习活动的评价,根据学习评价的目的以及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时间的不同,学习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混合式学习不是在一堂课中完成,根据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活动的不同可设计不同的学习评价。因此,对于混合式学习评价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总结性评价为辅,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做出全方面的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善教师教学的重要功能。混合式学习评价主要包括线上学习评价以及课堂学习评价。线上学习评价主要从学生的视频学习时长、纟戋上讨论情况以及在线测验完成情况考虑,主要评价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情况;课堂学习评价主要从小组讨论情况、师生互动情况以及随堂测验情况三方面开展。因此,评价主体可多元化,可开展个体自评、组内互评以及师生评价。3结语混合式学习是信息技术时代对传统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反映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作用机制研究的理性回疗。而混合式学习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则将推动中小学信息化学科教学的改革创新,真正做到“教师主导一学生主体”的教育教学,充分发挥在线自主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因此,设计混合式学习教学还需要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共同探索。环境设计毕业设计质量构建环境设计毕业设计质量构建[摘要]从分析实行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必要性入手,列举当前毕业设计存在的几种问题,如:学生不够重视;教师投入精力不够;管理机制松散。继而分析构建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应采用针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体系,最后从毕业设计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探讨在每个阶段的监控重点和监控方法,以期建立毕业设计质量全面监控体系,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关键词]环境设计;毕业设计;质量监控;全过程毕业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大学教育的最后一门课,也是最为重要的综合实践性课程。在本科教育体系中,学生在修完所有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以后,在第四学年要完成一次毕业设计的实践课程。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考验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运用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设计任务的能力。毕业设计的成绩将直接影响学生是否具有顺利毕业的资格,因此构建毕业设计质量的全面监控体系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一、实施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必要性国家学位条例中明确规定,毕业设计必须及格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可以说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但因为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当前一些高校出现了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现象,常见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学生是完成毕业设计的主体,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不够认真将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造成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的原因有很多,有学校因素,也有学生个人因素。多数高校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在时间上是重叠的,导致学生需要一边在公司顶岗实习,一边还要顾及毕业设计,装饰设计公司普遍工作繁多,学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构思毕业设计。还有高校存在毕业设计通过率过高的现象,学生认为不管毕业设计质量如何都能顺利过关,必然自我放松。也有部分学生忙着考研、就业,对毕业设计持敷衍态度,不能投入全部精力进行毕业设计。(二)教师投入不足。环境设计专业近年来学生招生规模较大,不少学校师资引进却跟不上,师生比不够合理,每位教师可能员责多达十几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任务。而教师日常还有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能分给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就少之又少。此外,也有少数教师缺少责任心,指导工作不主动,没有帮助学生解决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甚至有的学生难以见到指导教师。还有部分教师本身缺乏实践设计经验,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质性的指导意见,可以说指导教师对于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起到不可推卸的责任。(三)管理松散,缺少有效监管。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缺乏严谨的质量管理制度。毕业设计从最初选题到最后的答辩,时间长达十几周,跨度两个学期,期间经历多个环节,而每个环节的完成情况都将影响着最终的毕业设计质量。多数高校都出台了相应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但存在制度不完整,不能对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或者制度相对完整,实际执行度较差,未起到保障毕业设计质量的作用。缺乏全面的考核评价标准,而评分不合理必然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又如缺少院系牵头的集中检查制度,使指导教师不能完全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没有针对各阶段毕业设计的相关检查指导记录,更是无法保证学生作品的原创性,使抄袭现象频频出现。二、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目标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应对毕业设计所有参与人员、全过程以及多层次的质量严格管理,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全员参与管理。毕业设计的参与人员众多,包括院校多级教学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学生等,人是决定毕业设计质量的核心因素,质量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参与人员。因此毕业设计质量监控需要对全体人员进行监督,促进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相互协调。督促学生积极认真对待毕业设计,教师认真负责指导学生、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监督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做好毕业设计检查和服务工作,保证毕业设计各环节顺利进行。(二)全方位多层次实施。毕业设计的质量影响着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的质量,也是对学校办学水平的体现,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学校要从宏观的南度,在建立毕业设计监控机制时,将毕业设计的各级部门协调起来,相互配合,统筹规划各种教学资源。从上到下,形成校督导委员会、教务处、院系毕业设计工作组三个层次,多层次实施毕业设计质量监控。既要监督学生学习态度,教师指导的质量,也要监督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从多方位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三)全过程监控。对毕业设计质量的监控,应改变“轻过程、重结果”的传统,毕业设计的质量是形成于全过程的,任何环节的松懈,都会影响最终的设计质量。若选题不合理,可能导致整个设计方案不符合要求;中期检查不严格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不按进度安排进行。因此毕业设计质量的监控应该是过程控制,强调对毕业设计整个过程的监控,从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课题研究、方案制作、撰写毕业设计报告书到最后的答辩评分、成果展示、资料归档的时间和标准都进行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按要求完成,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最终质量。三、毕业设计质量全面监控体系的构建(一)毕业设计前期阶段。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前期阶段主要是确定设计选题、接受任务书和开题工作。此阶段是毕业设计的起始阶段,决定了设计的方向和目标,对最终设计方案的完成情况起到关键作用。设计选题:毕业设计的课题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学生将在毕业实习期间参与或主持的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作为设计选题;另一类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由导师从学院毕业设计题库中指定。此阶段需做到一人一题,题库数量与学生数量比例应超过1:1.2O题库应每年更新,务必与当前设计发展趋势和设计市场需求相一致。接受任务书:学生确定设计选题后,由指导教师制定任务书交与学生,任务书中明确了设计选题的内容和要求,设计进度安排等,使学生对毕业设计课题有了初步了解。开题:指导教师督促学生收集整理课题相关设计资料,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课题内涵和当前发展现状。撰写开题报告,确定设计目标和内容,制定设计实施计划。并由院系组织开题答辩,对学生的选题合理性和开题报告的规范性严格把关,对于达不到标准的学生,要求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重新选题或者修改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前期的质量监控主要在于对选题和开题质量的控制上。选题要在环境设计范畴内;难易度应适中,过难的课题学生难以独立完成,而太简单的选题,无法保证工作量;选题要新颖,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多关注社会焦点,提高设计实践价值。最终的设计选题应由教研室一院系一教务处三级审核,审核通过者才能继续展开后面的设计工作。(二)毕业设计中期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学生对课题进行研究和制作设计方案的阶段。开题通过后,学生根据前期设定的设计目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课题展开构思,确定建筑原始空间,思考设计风格和创新点。在此阶段,主要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指导教师需具有很强责任心,通过当面交流或者利用网络途径给学生的毕业设计提出指导意见,掌握每位学生的完成进度和质量,督促学生按进度要求进行设计工作。在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中,指导教师主要考核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有无主动与指导教师交流、在设计过程的体现出来的专业素质水平、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设计中期除了指导教师对学生全程监督外,教务处和院系对此阶段质量监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毕业设计组织多次集中检查。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按学校要求,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过程需对学生进行六次检查,每次检查都要求学生填写检查记录,体现当前已完成设计内容和尚未完成的内容,再由导师填写指导意见。而教务处和院系则对指导记录进行随机抽查,检查学生工作进度是否合理,指导教师工作是否到位等,并及时给与反馈意见。针对态度敷衍、工作拖延的学生予以警告,督促改进。对于工作不尽责的教师予以批评,仍不改进者则取消下一届指导资格。从而提高学生和教师对待毕业设计的积极性,确保毕业设计高质量完成。(三)毕业设计后期阶段。毕业设计后期主要包括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三方面工作。答辩资格审查:通常在答辩前2〜3周左右即要对学生的毕业答辩资格进行审查。要求学生在此时务必完成全部毕业设计任务,由指导教师和两位评阅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和毕业设计报告书进行审查,就设计完成度、完成的规范性和质量给与评价,并填写答辩资格审查表,反馈审查意见,达到要求者准许参加答辩,未达要求者延缓答辩,继续修改。毕业设计答辩:答辩是全面审查评估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最终环节,公正严肃的答辩可以促使学生认真的对待毕业设计,起到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作用。高校毕业答辩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抽查答辩,即在全校范围随机抽取一定学生参与答辩,未参加答辩的学生由院系毕业设计工作组集体评价得分;另一种是全员参与答辩。答辩组成员由具备资格的专业教师和从外校或者企业聘请的专家共同组成,答辩包括学生自述和专家提问两个环节。答辩小组根据学生毕业设计完成质量和答辩表现给予相应分数。此环节由院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各答辩组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答辩流程是否规范,管理是否严格。成绩评定:毕业设计评分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评分30%,两个评阅教师评分共30%,答辩评分40%,三个分数相加为学生毕业设计最终成绩。每种评分都有各自评分标准,确保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毕业设计进行综合评价,避免仅把最终完成效果和答辩现场表现作为评分依据,学生完成设计过程付出的精力、工作态度都在考核评价范围。这样的评价体系更加全面、科学、客观,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此环节由各院系毕业设计工作小组对每个专业毕业设计成绩进行检查,尤其对优秀和不及格两个等级的成绩要慎重评分。再由校督导委员会、教务处对各院系毕业设计成绩抽查,确保评分的合理性。四、结语毕业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的质量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也代表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对毕业设计质量的全面监控,是高校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提高毕业设计质量需要一套科学、严谨、全面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毕业设计所有参与人员、全体部门和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每个环节都按要求严格执行,才能将毕业设计的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参考文献:胡海燕,逮海勇.以就业力提升为导向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教育,2018(7):105-108.赵兴杰.论地方高师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17(3):97-99.王哲.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改革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2018,20(2):135-140.陈海艳,曹玉春.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8(4):128-130.陈小青.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62-64.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毕业设计是对在校学生进行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型教学环节,而毕业设计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毕业设计选题应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用能力和产品营销能力等五大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关键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能力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对在校学生进行的最后一个集学习、实践、探索、创新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它不仅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从在校学习过渡到实际工作的桥梁,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3],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在校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在致力于毕业设计改革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由于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的方向、角度和内容,对设计成果具有预测性.因此,选题的恰当与否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化工专业的自身特点及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经验,提出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改革的若干想法.1毕业设计选题现状分析经调查研究,目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毕业设计选题由指导教师指定.毕业设计的题目由教师指定,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题目去完成设计.此种方式导致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发挥空间受到限制,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动化.如有的学生查阅资料时花了大量时间,却很难找到与教师指定题目相关的资料,导致学生申请换题,影响到毕业设计的正常进行・(2)毕业设计选题陈旧,缺乏创新.多数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延续去年乃至更早的题目,题目缺乏创新性,直接影响到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完成设计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出现个别学生直接挪用历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的现象,毕业设计质量不高.(3)毕业设计选题单一,缺乏多样性.毕业设计题目仅仅向某一课程倾斜,缺乏综合性,题目名称大同小异,换汤不换药.使得个别指导教师由于不了解某课程而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增加了指导的难度.而学生懒于思考,内容相互借鉴,缺乏独创性,笔者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不能正确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基本上是按照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模式来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力不从心.(2)学校各部门之间、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专业知识交流与沟通,教师对所有学生的能力都一视同仁,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便出现了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3)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选题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多数教师和学生更注重平时的考核成绩,认为毕业设计只是走走过场,用心不够.因此,毕业设计都很难完成学校教育的预定目标,质量大打折扣.2毕业设计选题解决办法为了解决上述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单一、片面、陈旧等问题,使毕业设计的题目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适用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毕业设计选题应该注重对学生五大能力的培养,即: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用能力和产品营销能力.2.1选题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当前,学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除了常规的实践教学外,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无疑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选择.通过技能大赛兴趣小组的建立、技能大赛选手的选拔、集训等教学过程,可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毕业设计选题和技能大赛的内容有效地衔接起来.首先,技能大赛集训期间,学生的任何一个操作细节都是经过认真地考究才确定下来的,因此,参赛学生的操作是最规范、最准确的.其次,技能大赛集训期间,学生训练的强度是平时实践教学难以相比的.研究发现,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学生在操作娴熟度、操作规范方面是其他学生难以做到的,他们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变得更加自信,对参赛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甚至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大赛集训中去.最后,参加赛前集训和比赛的学生不管比赛成绩是否理想,都可以把自己的集训内容和比赛经验整理成文字材料,以供后面的参赛学生作为参考使用.比如2021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我校学生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参赛学生最后将整个赛项过程写成了毕业论文,可作为后面参赛选手的参考资料,使得他们在赛前集训阶段少走了很多弯路,提高了集训的质量,为大赛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选题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虽然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作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个别学生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后继续深造,参加了专升本的考试,还有的学生因为在校期间综合表现优秀而被直接保送到本科院校就读,那么,他们对自己的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其他的学生就不一样,他们多数希望自己的毕业设计能够和本科院校的吻合度更高一些.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就要将他们的毕业设计选题和其他学生区别对待,选题的内容要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指导教师可以将自己科研的一部分内容让学生参与完成,或者从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拿出一部分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完成,此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做毕业设计过程中感受到科研氛围,提前享受科研成果带来的乐趣,为在以后的继续深造中能够很快上手做了铺垫.2.3选题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教师指定的毕业设计题目,会导致学生的选题受到限制,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发挥空间有限,笔者认为,对个别优秀学生,选题应注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教师指定题目为学生自主选择题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发现的专业问题或者好的想法和建议都可以和指导教师交流,由指导教师把关.比如在蒸德操作实验中,学生看到冷凝水不断地向水槽中流去觉得很浪费,就设想怎么做才能节约冷凝水,这一想法就比较实际、有创新.再如,在《工业分析》邻二氮菲分光度法测定铁离子实验中,学生突然提到能不能用此方法测定生菜中的铁离子含量,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生菜灰分的制备、标准溶液的配置、样品溶液的配置、样品的测定和计算、精密度和回收率的计算等内容的资料,由此得到的毕业设计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一篇高质量的、优秀的毕业设计.2.4选题注重对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是为企业培养一线工人服务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应该具有直接上手的工作能力.然而,调查发现,部分毕业生认为在校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的吻合度不是很高,导致毕业生在工作岗位力不从心.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和实际就业岗位相吻合.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能力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实习的岗位、实习单位的性质和产品特征及研发方向等因素,量体裁衣地为学生制定符合其工作内容性质的毕业设计题目,从而保证毕业设计选题具有实用性[4],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与学生工作单位联系较紧密的题目,题目由工作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通过加强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交流,从而保证选题内容的可行性.这种选题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热情,还解决了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相冲突的问题,保证了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为其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很快上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有着重大意义.2.5选题注重对学生产品营销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并非全部从事专业技能操作,而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事化工产品及设备的营销.近年来,化工产品在我国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广泛应用于针织、服装、交通、军事、体育等行业,因此,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目前已成为世界化学品生产商争夺的重要消费市场[5]・然而,在实际的营销工作中部分毕业生苦于在校期间缺乏实际营销经验的积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得茫然无措.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设计题目,对于专业技能较差而情商较高、善于表达的学生,其设计题目完全可以向产品营销方面靠近,由《化工产品营销实务》的授课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营销技巧的锻炼、营销方式的推广和验证等方式完成毕业设计,对其毕业后从事产品营销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3结束语综上所述,毕业设计的选题应遵循开放性原则,选题内容因人而异.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发现学生在性格特点、动手操作、科研创新、交流表达等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量身定做最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从而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真正体现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参考文献:羌涯.高职院校毕业设计选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9(17):597,张莉琼,潘斌,柳法春.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改革探讨[JJ.2009,37(3):199-200.苏秋芳.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作用及实施[J]・2010(4):25-26.张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选题研究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8):267-268.陈梅.化工产品销售前景及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2(20):26-28.中职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产品化探索中职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产品化探索服装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最后阶段的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反映,是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将毕业设计的作品作为产品进行销售,更是让学生对设计理念及设计适应市场有更深刻的了解。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让学生在学业的最后更好地理解整个学习的技能及相关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就业质量,更好地服务本地区的服饰企业。1中职服装专业毕业设计现状目前中职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是以教学资源、师资平均分配为主,指定某位老师带班指导,忽视了学生的选择自主性。由此产生的问题是:老师指导积极性不够,则学生被动选择导师的懈怠。此外,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对服装设计的理解较为肤浅,因此做出来的毕业设计深度不足。对服装的结构理解不够到位,在制作服装上做得并不好,而老师指导也没有办法很全面地指导到位,导致做出来的服装成品效果不理想。而且学生自己选题通常会“天马行空”,覆盖知识面太广,并不能针对自身的学习情况作出有效的设计,且抄袭现象严重,因此毕业设计出来的作品效果并不理想。2毕业设计产品化教学探索2.1细化专业设计方向。中职服装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主要是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毕业设计作为最后的课程,更要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为例,服装专业毕业设计课程以导师制为基点,以毕业设计作品产品化为目标,对选题、标准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突破。毕业设计开始前,由系部根据本届学生的情况,制定总体设计目标。根据老师擅长的设计领域对老师进行分类,确定每个方向上的导师,并对每个方向上的导师在毕业设计时做具体要求。将毕业设计“以学生自主为主”引领到“以导师引领为主”。之后学生和老师开始双向选择,确定导师。例如学生选择了民族服装设计方向的导师,则要根据该方向的要求进行民族风格或者民族服装设计,而导师则要从头至尾为学生把握好风格方向,并在整个产品设计和制作中提供技术指导。此外还要求老师选择学生,以设计者的身份全程参与设计,并保证老师参与的这组设计质量高于整体平均水平。2.2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设计。毕业设计是作为整个学习阶段最后的一项较为长期的、动态的学习任务,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技能水平的一项重要实践项目。在学生从设计理念的形成,到最后的成衣出品的过程中,教师要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力,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设计特质。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良好效果,要求指导老师通过差异性的指导,强调学生个体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所包含的文化态度,从使学生的设计更加多元化,减少学生创作过程中的无序性和随意性,提高毕业设计作为产品创作的内涵与价值。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总体目标要求学生的作品能够让市场接受,导入市场标准,制定成衣组、创意组、运动组和民族风格组的评价标准。通过不同组别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白自身所在组需要遵循的要求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发挥本组的特色。通过这些措施,突出学生在不同分组下的设计效果,让学生的设计更有针对性。此外,在同一分组下,学生仍然需要组队完成整个毕业设计,小组成员间彼此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系列的设计。即使是在同一个大组中,每个小组的系列仍然是不相同的,这样才能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导师需要把握好每个小组间的差异性,让小组设计在大组框架下仍各具特色。2.3科学规范的过程管理。系部对毕业设计在整体上做好时间安排及相应的管理要求。在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上,要求导师在每个规定节点进行检查,确保每个节点学生都能完成。导师在每个规定节点上,检查学生的设计制作进度。如设计效果图的完成稿检查,如发现系列问题较多,应及时解决。在购买面料时,需要跟进学生的面料购买情况,对面料选择存在问题的系列小组,立即让其修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对每个制作过程的跟进和细化辅导,切实履行导师的指导责任。在进行设计作品展演前,系部组织所有导师对所有作品进行审查与筛选工作,实行淘汰制,将制作工艺粗糙、作品创意不足或者抄袭严重的、未能形成良好系列效果的问题作品予以淘汰。对能够修改完善的作品,提出指导意见,限期整改。整改审核过程对所有学生开放,学生通过导师组现场给出的意见修改,使自己的设计作品有较多的改善,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会更加认真深刻,真正发挥毕业设计创作的实效。此外,为了让学生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有较为深刻的记忆与理解,系部还要求模特专业学生进行服装的试穿与拍摄,力争呈现出产品的效果。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求学生纪录设计过程,通过拍照、短视频等形式,多方面呈现作品。最后,要求学生提交毕业设计作品手册,手册以产品集的形式出现,内容包括设计效果图、款式图、结构图、制作过程照片和成品照片,并辅以PPT进行展示。通过整个过程管理,学生的整体能力将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对服装设计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会有质的飞跃。2.4毕业设计产品化评价标准。产品的评价标准是以市场为基准的,通过不同组别的分类,让学生感受到市场对服装设计的影响力。成衣组中,设计的成衣效果的好坏,反映了学生对市场动态调研、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定位和版型工艺等方面的理解。因此,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可依托校企合作企业的服装设计、生产的要求,提升成衣组的产品设计水平。创意组在设计时要强调的是学生创意的“头脑风暴”,对设计灵感、设计理念进行组内梳理,通过组内成员的研讨,形成设计想法,再对设计需要表达创意的材质、色彩和造型方面进行深度的整理与创造来实现创意设计。民族风格组则紧跟民族时尚文化需求,制定相应的民族元素,由学生选择进行设计,尽可能地使创作出来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能够适应区域民族风格,让设计的民族风格服装既时尚又有民族特色。运动组是成衣组中区分出来的,紧跟目前的运动时尚风,要求学生设计的作品能够符合运动的要求,又具备时尚元素。对评价标准的细分,使导师在评价学生的毕业作品的时候更具有针对性,使得评价更公平公正。3毕业设计作品变产品的展示实践在完成毕业设计之后,导师先进行初级评定,再推荐到总设计室,由导师们组成评定小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二次评审。二次评审合格的,参加学校的毕业设计作品展示活动。此外,邀请企业嘉宾到场参加评选,对优秀学生作品进行约谈,促进专场展演与学生就业渠道的衔接。此外,在动态展示的时候,使用网络直播的形式,使之能够在线观看,促进了学生设计与社会的互动。最后,将作品放到系部的专用网络平台上进行销售,以市场进行侧面评价。市场作为客观的存在,是设计必须面对的终端。中职服装毕业设计应增强对市场的关注度和开放性,利用网络优势对外销售和展示学生的设计成果,在接受社会对学生设计成果检验的同时,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有利于更多的企业、单位及大众关注到学生设计作品。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利用服装工作室建立的绣织坊品牌,可利用网络的微店、淘宝店等方式,使学生的设计展示渠道更加广泛。通过网络的各类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作品可以成为销售的产品,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与需求,同时更多优秀的设计成果能够被企业、单位认知,促进设计成果的产品转化。4结语以系部形成总设计方向目标,让老师以自身的优势特点进行分组指导学生,改变了以往中职服装设计一个老师指导一个班级各种类型的设计,充分发挥了老师的技能优势和指导水平。学生通过选择不同风格方向的导师,发挥出更好的创意设计,提升自身的创作创新能力,更让自己在毕业设计创作实践中,对设计、制版和工艺技能的知识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提高,毕业设计也让学生对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有更多的自信。另外从侧面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学生能够明白当前自身的能力水平,为今后深入大学或者工作岗位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市场调研,做出符合市场的和能够被大众接受的设计。参考文献潘洋.工艺美术专业“产品化"实践教学建设研究 以大连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为例[J].艺术教育,2017(7):114-115.何琪.纺织服装类专业毕业设计主要教学环节改革实践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3):115-118.肖柳庆.论服装专业毕业设计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119-121.王晓梅.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J].中国商界,2010(2):78-80.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研究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研究摘要:工程性缺失和实践教学薄弱是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毕业设计可以说是学生在校期间最主要的能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同时,毕业设计的完成,是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系统梳理、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必不可缺的环节,也决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拟用21年(2010-2020)时间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卓越计划”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它定位了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综合人才,以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强、工程性质明显,在当前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中,高校一般都会安排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总结阶段,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这个阶段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手段。一现阶段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目前,对毕业设计的认识、毕业设计安排、选题和指导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一,部分高校、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性,由于毕业设计和学生找工作或考研复试时间相冲突,所以大都对毕业设计流于应付的态度,指导教师对此也是听之任之,忽略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管。其二,毕业设计选题过于单一化,常常是多人一题,并且,设计选题往往还与工程实践脱节。其三,部分指导老师缺乏土木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指导仅凭个人理解,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难免片面甚至脱离实际工程设计要求。二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目标及关键问题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目标是把本科生培养成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卓越人才。这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把毕业设计从原有的制式的、程序化的教学环节,变成作为一种培养手段融入日常教学中,同时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水平并制定和执行工程教师的职务聘任、考核等相关制度。三本科毕业设计改革内容及措施(一)完善设计类课程体系全面梳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设计类课程,涉及到的课程有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原理、房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以及土木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在相应课程结束后安排的课程设计有:多、高层住宅设计、现浇混凝土楼盖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进一步细化各个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标,并结合当前土木工程学科发展以及工程应用对工程师素质与技能的要求,对各类课程设计实践课程重新制定教学大纲。(二) 毕业设计的总体安排在毕业设计的总体安排上,改变以往的整体化一全部学生都在第八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从土木工程专业2013级学生开始,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对学习优异的学生,在大三开始布置毕业设计任务。这些学习程度优异的学生经过两年基础课的学习,这个时候布置毕业设计任务,有利于他们对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做到有的放矢,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他们对相对学习差的学生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三) 搭建实践平台,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卓越计划”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不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规模,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学校在加强现有基地建设的基础之上,根据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我校的优势资源,与施工单位,工程设计院等优秀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模式,采用双导师制度,对于每个用人单位,乃至每个工程项目,都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辅助教师以及现场技术指导员。建立健全学生企业学习期间的医疗保险等保障措施。同时,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以保证本科基础实验教学,同时建设校内实践教学示范区,以完成学生对实际工程的实践操作和训练,而且对复杂工程,学校已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发各种虚拟仿真项目,再现生产过程。(四)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题目根据专业方向设置,按照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并尽量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选题,实际设计题目可以来源于学生的工程实践,也可以从设计单位实际项目中选题,由指导老师把握题目的难易度以及设计工作量,并由指导老师编写详尽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尽量一人一题,不同年份题目做到无重复。同时,本着自愿原则,选择少数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撰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确定的选题,经学院审查后,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公布的选题,选择指导教师。最终根据双向选择的方法,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五)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水平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需要指导老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一方面,结合学校工科教师评聘和考核制度改革,在教师聘任、考核、评价制度方面向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倾斜,并建立专职教师到企业工作或轮训制度、青年骨干教师岀国到跨国公司研修制度,以使学院教师不断更新工程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从业人员参与制定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聘请有工程背景的优秀人才做本专业兼职教师,以作为“卓越计划''培养人才的师资补充。(六)实行每位学生毕业设计公开答辩制度本科毕业设计公开答辩的做法类似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答辩评委小组由5位系内中级以上职称的老师,以及1位校外专家组成。并采取回避制度,答辩评委的学生不得参加本组答辩。每位学生答辩时间15分钟,其中设计成果汇报10分钟,回答评委问题5分钟。6位评委各自独立评分,小组的平均分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四结论在当前“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及“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优秀的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仅靠课堂理论教学还远远不够,它需要各个高校紧紧把握“卓越计划”的主旨和要义,改善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为抓手,为行业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参考文献:石现峰,张旳青等.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2):181-183.薛刚,郭晓燕.土木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s2):244-246.过程管理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应用过程管理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应用摘要: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但当前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沟通难、监管难和指导质量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在毕业设计活动中引入过程管理技术,给出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模型,设计了基于过程管理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系统。着重研究过程管理技术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包括过程管理流程、质量监控架构设计、质量监控模型设计和指导流程模板设计。通过系统应用的数据对比分析,各项指标数据大幅提升,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关键词:过程管理;毕业设计;质量监控;指导流程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1],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进行综合实训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实践能力等。然而毕业设计的过程与实验课不同,正是由于其特殊性,往往全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尤为重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十分重视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文件和规范[2],但依然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这些因素主要有:第一,毕业设计的时间跨度长,师生都较容易产生松懈,往往存在一些临时抱佛脚甚至无法按时完成的现象;第二,毕业设计课题的业务较繁杂,工程量较大,开展流程不当会大大增加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工作量;第三,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往往只看结果不重视过程,往往导致出现问题时而无时间更正。针对这些问题,很多学者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对此进行了研究[3—5],并基于信息技术研发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如基于工作流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6-9],依照毕业设计过程的业务流程进行柔性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立足于毕业设计质量监控和管理,依照毕业设计工作的特点及流程,基于过程管理技术设计了一个毕业设计监管系统,提出了基于时间监控和进度监控的质量监控模型和算法,能有效提高质量监控管理的效率。1过程管理技术过程管理(processmanagement)理论和方法[10-11]目前在企业中开展了实施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对企业或组织所涉及的过程,如生产过程、设计过程、商业过程、办公过程、后勤和分发过程等,进行设计、改进、监控、评估、控制和维护等各方面的工作[12]。过程管理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和过程改进等四个阶段,将过程管理技术应用到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中,是提高毕业设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障和手段。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1)过程策划要求预先制定好毕业设计的各个流程,通过流程管理智能引导,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毕业设计管理的流程次序,按照制定的流程有序开展工作。(2)过程实施要求毕业设计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流程操作,将每一项指导工作落到实处。(3)过程监测要求对毕业设计各个流程进行质量监控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4)过程改进要求毕业设计强化过程意识,做好及时跟踪和反馈,根据过程监测的异常问题进行实时处理,推动各个过程有序地进行。2过程管理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2.1过程管理流程毕业设计的主线工作是课题录入、学生选题、选题审核、上传任务书、上传论文、指导评分、答辩推荐、评阅评分、答辩评分、答辩汇总。这些工作需要系统管理员、教务员、教师、学生等角色共同参与完成。将毕业设计工作分为毕业设计启动阶段、选题阶段、指导设计阶段和答辩阶段,每个阶段细分若干过程,每个过程对应的角色操作如图2所示。系统流程图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清晰地描述了毕业设计的阶段发展顺序以及每个阶段的过程环节,过程的角色身份标注明确了各个过程的用户操作权限,从流程图可看出,毕业设计过程操作的主要南色是教师和学生,系统对教师、学生参与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是落实过程实施的重要保障。2.2质量监控架构设计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系统面向高校服务,用户多、业务繁杂、数据信息量大,采用多层体系架构设计的质量监控架构,分为持久层、数据层、业务层。如图3所示。持久层为系统提供Redis缓存数据库、系统文件储存信息数据库;数据层提供数据缓存和读写数据库的访问服务;业务层提供给系统用户使用的过程监控业务功能模块。毕业设计各个过程的监控流程,如图4所示。图4质量监控流程图2.3质量监控模型设计毕业设计各个过程的有效实施通过质量监控来捕获过程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改进,以获得毕业设计质量的整体提高。过程管理的质量监控用过程的业务流程形式化表示,描述过程定义的形式化模型用有向图、对象模型和带有约束条件的文法表示等,有向图中的结点表示过程的执行流程,有向边表示各流程之间的约束条件及数据流向,突出过程的数据流动性。(1)时间监控模型定义1:每个活动过程的事件触发的条件是通过相关参数来约束的,参数v是一个三元组Vd,b,t>,其中d是一个常量,表示缓冲时间基数,它描述的是在过程控制时间结束前的夭数,为整数,如1、2;b表示可发送提醒消息的缓冲时间;t为系统当前时间。用V表示活动过程参数构成的集合。定义2:每个过程与用户交互通过消息推送及时提醒,参与活动过程的用户u是一个二元组Vr,t>,其中r为接收消息用户名;t为用户角色。U表示参与某个活动过程所有用户构成的集合。定义3:某个活动过程a是一个四元组<n,s,e,U>,其中n为过程名;s为过程开始条件;e为过程结束条件,U为参与到此过程的所有用户集合。用A表示系统维护的所有活动过程a构成的集合。定义4:活动过程a的过程实例s是一个七元组<n,U,b,e,s,V,A>,其中n为活动实例对应的活动过程名称;U为定义2的参与此项活动所有用户的集合;b为开始时间;e为结束时间;s为当前活动流程的状态:未开始、已开始、进行中、预警、已结束,分别用0、1、2、3、4表示;V为该活动过程实例所用到定义1的参数,A为定义3中系统维护的所有活动过程构成的集合。用户在参与某个过程活动的时间控制算法描述。①用户u从定义3中系统维护的所有活动过程A中选择待启动的活动过程a;②从定义4中获得该过程实例名称n,建立一个新的过程实例结构p,其中Ap=na,bp=开始时间:ep=结束时间;Vd・缓冲时间基数;Vt・系统当前时间;③当VtVbp,sp—0;④当As=Vt=bp,Up=rp),sp4-1,Up'告警消息;⑤当Vte[bp,ep),sp*-2;⑥当Ae=Vb=Vt,Up=rp),sp-3,Up-告警消息,其中Vb通过PHP的时间处理函数“date("Y—m—d",(strtotime(es)—3600大24大Vd))"获得缓冲日期时间。⑦当Vt>=ep,sp4-4,Ap^-Anexto(2)进度监控模型定义5:过程进度监控的参数v是一个七元组<n,b,d,t,w,c,h>,其中n为过程名称;b表示緩冲时间,d是一个常量,表示缓冲时间基数;t表示系统当前时间;w表示该过程用户的任务总数;c表示用户已经完成的任务数;h表示用户未完成的任务数。用V表示所有过程进度监控的参数构成的集合。定义6:接受活动过程进度监控的用户u是一个元组Vr,t>,其中r为接收消息用户名;t为用户角色。U表示参与某个过程监控的所有用户构成的集合。定义7:定义某个活动过程a是一个二元组<n,U>。其中n为过程名;U为定义6参与到此过程的所有用户集合。用A表示系统维护的所有监控过程。定义8:定义过程监控实例s是一个五元组<n,s,e,V,U,A>,其中n为监控实例对应的过程名;s表示任务完成状态:任务完成中、已完成、未完成三种,分别用0、1、2表示;e为该过程结束时间;V为该过程监控所用到的定义5的参数集合;U为定义6参与监控的所有用户构成的集合;A为定义7中系统维护的所有监控过程。用户在参与某个过程活动的进度监控算法描述。①管理员从定义7中系统维护的所有监控过程A中选择启动受监控的活动过程a;②从定义4中获得该过程实例名称n,建立一个新的过程实例结构s。其中Ps=na;Vt・任务总数;Vc已完成任务数;es=结束时间;Vd-缓冲时间基数;Vt•系统当前时间;③当Vh=Vt—Vc=0,ss・1;④当Vh=Vt-Vc=#0,且当Vb#=Vt,ss-0;⑤当Vh=Vt-Vc*0,且当Vb=Vt,ssUs•告警消息。从时间监控和进度监控执行的算法过程可看出,设计的质量监控模型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监控功能,在实现时将质量监控模型封装成组件提供活动过程监控服务。质量监控模型如图5所示。2.4指导流程模板设计毕业设计流程的指导设计阶段是过程管理的关键阶段,该阶段指导的细节和质量将对答辩阶段产生影响。指导流程模板是针对指导设计阶段定制的,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科或不同选题的毕业设计流程。比如理论研究性的课题只需要提交毕业论文,设计性的课题需要设计开发作品。根据课题性质建立不同的指导流程模板,其指导步骤也不尽相同。设计的指导流程模板数据项,如表1所示。教师根据定制的指导流程通过质量监控模型对学生毕业设计活动进行全程监控,而监管者依据指导流程对教师进行监控。从上到下形成监控者T教师T学生层层监控环节。3系统应用通过对过程管理技术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设计开发了基于过程管理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系统。目前系统已经部署投入使用,系统能够适应不同专业学科的毕业设计管理需求。在制定毕业设计流程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监控将毕业设计过程的实施、监测、改进等阶段落到实处,而且有较高的自动化管制能力。答辩推荐过程监控界面如图6所示。在对答辩推荐过程设置起始时间后,即进入自动监控过程,过程的各个状态在客户端实时显示,并通过AJAX调用短信模板进行实时提醒。在答辩推荐进度监控界面,系统根据用户的总任务数和已推荐(完成)的任务数作对比运算,结果为0,则完成状态为“完成”;结果不为。时,再判断该过程是否处于结束时间临界点,如果没达到临界点,状态显示“任务完成中”;如果处于临界点,则状态显示为“未完成”,同时操作员可进行消息提醒。系统经过两年的运行维护,各功能已经非常完善,性能稳定,深受为广大师生好评,目前已推广到全院各系应用。近三年系统应用情况的对比如表2所示。其中质量监控指标表示是否应用系统进行质量监控;学生选题满意度指标是学生所选的课题是否与学生的学术积累和学生素养相符;学生对指导过程满意度指标反映指导质量情况;一次答辩通过率指标是第一次答辩通过率;系统使用满意度指标是反映师生对系统的方便易用性、稳定性和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度情况。由表2可看出,在毕业设计活动过程中,通过系统的全程质量监控,各项指标数据大幅提升。学生选题满意度的数据从侧面体现出毕业设计选题质量的提升,通过毕业选题审核环节,保证了选题符合学生专业领域,具有研究价值和实用性。学生对指导过程满意度的数据体现岀系统在毕业设计过程环节管理中加强了教师的指导积极性,学生在毕业设计的每个过程环节获得良好的指导服务,解决了沟通难和监管难的问题。一次答辩通过率的数据体现了教师的指导力度、指导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升。系统使用满意度的数据体现出系统的实用性、便利性、实时性和及时性。4总结通过对过程管理技术分析,在毕业设计中引入过程管理技术,设计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模型。深入研究了过程管理技术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其中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流程是过程管理策划的体现;指导流程模板是过程管理实施的主体;质量监控架构、质量监控流程和质量监控模型是对过程管理实施进行监测和改进的手段和保障。通过实践应用以及对各项指标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有时回械密。会弱項宣点判击呼不手製推'(渾評墨整建N字)*矛製詳W'険¥砂魂耍衆部'鬱』'馬七'吆神:曲'次现宰曾构帯弟呼年缕风孚団幺果,鷺傾弟釜名第封辛糖田啓翎泌呼志坝茉T1■割'弱項浪市钩&基肆瀚彩。施孳风梃湯4暮驭风浪击辨势蚤芳/其弱孕'星需剑切H导均金剥乎老百戒'費马点坂田亥导誓手志魏母浪虫。不由4我請学纣絆号訊畏弱乎呼浪改¥*单X'乌韓企乡纣辭寺(不*)果辱其斐杠*'任去群溪遂齒风緒緡市陸'去潴部告孝手布'企火力一当薯麹市点舞和,率治辫由会睾晋(旋市:畛理丄次)*旋不市邛、_韓-M:印国批忍'K浪不击'基肆転顆[風弗济]。宣点。务点回%宛悝却畀*'解栄宣弟手志豺翎去翊孚新'匂弟駐淑M击凝瑯节弟舍怡海'市弟肆隼13风孝*承。峯图事•?■例卑VK旋那右地缕者修和砂楠七'暮洛加步风芾点的芯玄制'字囹跳缕麹弱部*浪不击手志垦潴斯舫罅《导衡呆纟E#国械茶田/[W]垛&半苗學徭窮衩不击卯好举函廁缮碧劉44浸亦击。喜驭畔市奏功HK浪亜由丄學辫'和毋谜嗥攻¥会群翎&井義K旋不右*新舞丄髄昭'書济折個风辛三弟鑫'虾舞'皋是蜀■丄啓離s°®tJ金刈喜敦会肆呼现亳鄂'豪曇環K很不击性宰丄半齣承異常用于分析二分类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的关系,在疾病诊疗中,经常用到逻辑回归方法来判定某种疾病(如存活与死亡、患病与未患病等)和一些危险因素是否发生关联[1]。学生完成毕设后,简单来分毕设成绩就是“通过”或“不通过",也是二分类变量,自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户籍、政治面貌和民族这些基本个人信息,以及起读层次、就读专业和平时学习成绩等一些影响因素。本文拟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上述因素,以期发现对学生毕设成绩有影响的因素,探讨相应的对策,不断改进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加以不同的督促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二、研究对象和一赦处理1.研究对象。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A教学点2015-2017学年中,共有734名学生参加毕设,他们分属6个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