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第6章单片机存储器及系统扩展技术课件_第1页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第6章单片机存储器及系统扩展技术课件_第2页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第6章单片机存储器及系统扩展技术课件_第3页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第6章单片机存储器及系统扩展技术课件_第4页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第6章单片机存储器及系统扩展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

单片机存储器及系统扩展技术

6.1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6.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6.3只读存储器(ROM)6.4CPU与存储器的连接6.5MCS-51存储器的扩展6.1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一、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1、

只读存储器(ROM)(1)掩膜工艺ROM(2)可一次性编程ROM(PROM)(3)紫外线擦除可改写ROM(EPROM)(4)电擦除可改写ROM(EEPROM或E2PROM)(5)快擦写ROM(flashROM)Intel公司的27系列产品:2716(2K)2732(4K)2764(8K)27128(16K)工作时,ROM中的信息只能读出,要用特殊方式写入(固化信息),失电后可保持信息不丢失。1)掩膜ROM:不可改写ROM由生产芯片的厂家固化信息。在最后一道工序用掩膜工艺写入信息,用户只可读2)PROM:可编程ROM用户可进行一次编程。存储单元电路由熔丝相连,当加入写脉冲,某些存储单元熔丝熔断,信息永久写入,不可再次改写。3)EPROM:可光擦除PROM用户可以多次编程。编程加写脉冲后,某些存储单元的PN结表面形成浮动栅,阻挡通路,实现信息写入。用紫外线照射可驱散浮动栅,原有信息全部擦除,便可再次改写。4)EEPROM:可电擦除PROM既可全片擦除也可字节擦除,可在线擦除信息,又能失电保存信息,具备RAM、ROM的优点。但写入时间较长。5)快擦写ROM(flashROM)二、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

存贮容量2.

存取时间3.

可靠性4.

功耗存贮器芯片容量=存储单元数X数据线位数如一片6116芯片有2K即2048个存储单元,数据线位数为8则存贮器芯片容量是2048X8位。6.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一、静态RAM的基本存取电路P107只有当某基本存储电路所在行、列对应的Xi、Yi皆为1时,该基本存储电路被选中,其输出与数据线相通,实现对其进行读或写操作。二、静态RAM芯片举例1、6116芯片的结构6264(8K)62256(32K)

常用静态RAM芯片管脚配置6116芯片的工作方式CEOEWE状态D7~D0未选中1XX高阻禁止011高阻读出001数据读出写入010数据写入6.3只读存储器(ROM)1、2716芯片的引脚图和内部结构图如P110所示该芯片的主要引脚为:

A10~A0

11根地址线,说明芯片的容量为211=2048=2K个单元。

D7~D0

8根数据线,编程时,为输入线,用于写入信息;使用时,为输出线,用来输出存储的信息。CE/PGM:为片选/编程控制信号。运行时,作片选输入端;编程时,该端输入编程正脉冲信号。

OE:读信号,当它为低电平时,允许输出信号。(先烧芯片)

Vcc:工作电源,接+5V。

Vpp:编程电源。编程时,接+25V;运行时,接+5V。2、2716芯片工作方式引脚方式VccVppCEOED0~D7读+5V+5V低低输出未选中+5V+5VX高高阻等待+5V+5V高X高阻编程+5V+25V正脉冲高输入编程检查+5V+25V低低输出编程禁止+5V+25V低高高阻二、存储器连接常用接口电路1、总线缓冲器缓冲器主要用于CPU总线的缓冲,以增加总线驱动负载的能力。2、地址锁存器常用的地址锁存器有带三态缓冲输出的74LS373,如图P115OE:为输出使能端。低电平时,锁存器输出;高电平时,输出呈高阻态。G:选通脉冲输入端。选通脉冲有效时,数据输入D0~D7被锁存。3、地址译码器

常用的译码芯片有:74LS139(双2-4译码器)和74LS138(3-8译码器)等。输入输出允许选择G1G2CBAY0Y1Y2Y3Y4Y5Y6Y7

╳1

╳╳╳111111110╳

╳╳╳1111111110000011111111000110111111100101101111110011111011111010011110111101011111101110110111111011011111111110图(a)为MCS-51系列中8051和87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图(b)为由8031、8032单片机组成的最小系统。

为了使单片机能方便地与各种扩展芯片连接,应将单片机的外部连接变为一般的微型机三总线结构形式。即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对MCS-51系列单片机,其三总线由下列通道口的引线组成:地址总线:由P2口提供高8位地址线(A8―A15),由P0口提供低8位地址线。由于P0口是地址、数据分时使用的通道口,所以为保存地址信息,需外加地址锁存器锁存低8位的地址信息。一般都用ALE正脉冲信号的下降沿控制锁存时刻。

数据总线:由P0口提供。此口是双向、输入三态控制的通道口。

控制总线:扩展系统时常用的控制信号为地址锁存信号ALE,片外程序存储器取指信号PSEN以及数据存储器RAM和外设接口共用的读写控制信号OE、WE等。

图为单片机扩展成三总线的结构图。扩展芯片与主机相连的方法同一般三总线结构的微处理机完全一样。图为单片机的三总线结构

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序操作时序如图所示,其操作过程如下。(1)在S1P2时刻产生ALE信号。(2)由P0、P2口送出16位地址,由于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只保持到S2P2,所以要利用ALE的下降沿信号将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信号锁存到地址锁存器中。而P2口送出的高8位地址在整个读指令的过程中都有效,因此不需要对其进行锁存。从S2P2起,ALE信号失效。(3)从S3P1开始,对外部程序存储器进行读操作,将选中的单元中的指令代码从P0口读入,S4P2时刻,失效。(4)从S6P1后开始第二次读入,过程与第一次相似。图为MCS-51系列单片机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时序图

PCL输出有效PCL输出有效指令输入指令输入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序(执行MOVX指令时)图为MCS-51系列单片机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时序图

WR二、程序存储器的扩展电路27128AEPROM扩展电路(16K)EEPROM扩展电路(2K)(1)低8位地址线寻址的外部数据区。此区域寻址空间为256个字节。CPU可以使用下列读写指令来访问此存贮区。读存储器数据指令:MOVXA,@Ri写存储器数据指令:MOVX@Ri,A由于8位寻址指令占字节少,程序运行速度快,所以经常采用。(2)16位地址线寻址的外部数据区。当外部RAM容量较大,要访问RAM地址空间大于256个字节时,则要采用如下16位寻址指令。读存储器数据指令:MOVXA,@DPTR写存储器数据指令:MOVX@DPTR,A由于DPTR为16位的地址指针,故可寻址64KRAM字节单元由于程序存储器的读控制信号PSEN与数据存储器的RD、WR控制信号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同时有效,固各自的64K地址空间是相互独立的。时序图如P122所示二、存储器扩展的编址技术1、线选法

所谓线选法,就是直接以系统的地址线(通常是未用的高位地址线的某一根P2.X)作为存储芯片的片选信号,为此,只需把高位地址线与存储芯片的片选信号直接连接即可。特点是简单明了,不需增加另外电路。缺点是存储空间不连续。适用于小规模单片机系统的存储器扩展。【例】现有2K*8位存储器芯片,需扩展8K*8位存储结构采用线选法进行扩展。扩展8KB的存储器结构需2KB的存储器芯片4块。2K的存储器所用的地址线为A0~A10共11根地址线和片选信号与CPU的连接如表所示。

表5-180C51与存储器的线路连接

80C51存储器P0口经锁存器锁存形成A0~A7与A0~A7相连P2.0、P2.1、P2.2与A8~A10相连P0口与D0~D7相连P2.3与存储器1的片选信号相连P2.4与存储器2的片选信号相连P2.5与存储器3的片选信号相连P2.6与存储器3的片选信号相连扩展存储器的硬件连接如图5.5所示。

图为线选法连线图

这样得到四个芯片的地址分配如表5-2所示

表所示为线选方式地址分配表

A15A14A13A12A11A10….A0地址范围芯片100111111000….01….17000H---77FFH芯片200111100110

….01

….16800H---6FFFH芯片300110011110

….01

….15800H---5FFFH芯片400001111110

….01

….13800H—3FFFH对于芯片1A15A14A13A12A11A10A9A8A7A6A5A4A3A2A1A00XXX

0

000,0000,00000XXX0111,1111,1111芯片之间的地址不连续,存储空间没有充分利用。此外,有地址的重叠。所以用线选法实现片选,其存储单元地址不是唯一的。如:0000H,1000H,2000H----7000H都对应于同一个单元。而我们希望在同一时刻只能选中一个单元。即每个单元的地址应该是唯一的。2.译码法

所谓译码法就是使用译码器对系统的高位地址进行译码,以其译码输出作为存储芯片的片选信号。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存储器编址方法,能有效地利用空间,特点是存储空间连续,适用于大容量多芯片存储器扩展。常用的译码芯片有:74LS139(双2-4译码器)和74LS138(3-8译码器)等,它们的CMOS型芯片分别是74HC139和74HC138。

图为译码器管脚图

【例5-2】现有2K*8位存储器芯片,需扩展8K*8位存储结构采用译码法进行扩展。扩展8KB的存储器结构需2KB的存储器芯片4块。2K的存储器所用的地址线为A0~A10共11根地址线和片选信号与CPU的连接如表所示。

表为80C51与存储器的线路连接

80C51 存储器P0口经锁存器锁存形成A0~A7与A0~A7相连P2.0、P2.1、P2.2与A8~A10相连P0口与D0~D7相连P2.4P2.3译码输出与存储器的片选信号连接00与存储器1的片选信号相连01与存储器2的片选信号相连10与存储器3的片选信号相连11与存储器4的片选信号相连

P2.3、P2.4作为二-四译码器的译码地址,译码输出作为扩展4个存储器芯片的片选信号,P2.5、P2.6、P2.7悬空。扩展连线图如图5.7所示。(部分译码法)

图5.7采用译码器扩展8KB存储器连线图

这样得到四个芯片的地址分配如表5-6所示。

表为译码方式地址分配表

P2.7P2.6P2.5P2.4P2.3P2.2….P0地址范围芯片100000000000….01….10000H---07FFH芯片200000000110….01….10800H---0FFFH芯片300000011000….01….11000H---17FFH芯片400000011110….01….11800H—1FFFH全译码:指除存储器芯片所用地址线与CPU的地址线对应相连外,未用的地址线全部参加译码,通过译码器的输出产生存储器的片选信号。

其特点是存储器地址没有重叠,存储单元地址是唯一的。P124单片机8031P2.0P2.1P2.2A8A9A10ALERD74LS373G6264A7A6A5A4A3A2A1A0O0O1O2O3O4O5O6O7P0.0P0.1P0.2P0.3P0.4P0.5P0.6P0.7OECEQ0Q1Q2Q3Q4Q5Q6Q7D0D1D2D3D4D5D6D7WEWRP2.7P2.3P2.4A11A12存储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