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础知识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文言基础知识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文言基础知识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文言基础知识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文言基础知识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总复习必修1文言基础知识检测练习参考答案:1.

C(A

项“已”同“矣”,

B

项“知”通“智”,D

项“共”通“供”)

2.B(“共”通“供”,“厌”通“餍”)3.D(A

项“说”通“悦”;B

项“卒”通“猝”;C

项“还”通“环”。)

4.B(①句“说”通“悦”,②句“反”通“返”,③句“振”通“震”,④句“共”通“供”,⑥句

“还”通“环”,⑦“卒”通“猝”。)

5.D(①“距”通“拒”,“内”通“纳”;②“坐”通“座”;③“倍”通“背”;⑤“郤”通“隙”;

⑦“采”通“彩”;⑧“要”通“邀”;⑨“蚤”通“早”。)

6.C(A

项“行李”古义为“使者”,今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B

项“东道主”古义为“东方

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主人;D

项“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是尊称人的妻子)7.B(B

项“切齿”古今都表示痛恨。A

项“无信”古义为“没有信物”,今义为“不讲信用”。C

“长者”古义“德行高的人”,今义“年龄、辈分高的人”。D项“假借”古义为“宽容、原谅”,今义

“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8.D(D

项古今都为“士兵”。A

项“河北”“河南”古义分别为“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为

“河北省”“河南省”。B

项“婚姻”古义为“儿女亲家”,今义为“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C

项“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为程度副词。)

9.D(A

项“穷困”古义为“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为“生活贫困,经济困难”。B

项“郎中”

古义为“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C

项“偏袒”古义为“袒露一只臂膀”,今义为“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10.D(“小人”指人格卑下的人。A

项”婚姻”此指儿女亲家,现一般指嫁娶的事或男人和女人结为夫妻。B

项“山东”指崤山以东,现在为山东省。D

项“非常”此指意外变故,现为表程度的副词,很,

极,特别。)

11.D(“行李”指使者。A

项“可怜”古义是“可爱”。B

项“更衣”古义“去厕所”。C

项“交通”

古义是“互相连通”。)

12.C(“沛公欲王关中”的“王”是名词作动词,称王)

13.C(A项“盟“结盟,名次作动词;B

项“雨”名词作动词,下雨。C

项“东”名词作状语,向东。D

项“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14.D(A

项“军”名词作动词,驻扎;B

项“鄙”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C

项“东”名词

作状语,在东方。)

15.B(B

项“虎狼”是比喻说法;A

项“旦日”是名词作状语;C

项“小”形容词作名词;D

项“翼”

名词作状语)

16.A(A

项“盟”名词作一般动词,结盟)

17.A(“函”是名词作状语,用木匣子。A

项“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B

项“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C

项“白衣冠”名词作动词,意“戴白帽,穿白衣”。D

项“怪”形容词的意动,感到……

奇怪)

18.C(C

项“迟”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19.C(“函”是名词作状语,“函封”就是用匣子封好)

20.C(②③⑧皆为名词作动词)

21.C(C

项“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句中“兄”与

A

项“夜”、B

项“上”、D

项“翼”都是名词做状语)

22.B(济:渡河)

23.B(A、C、D

三项“谢”均是“道歉、谢罪”意,C

项是“感谢”意)

24.D(A、B、C

项中“微”均是“如果没有”意。D

项“微”指地位低下。)

25.B(故:老交情,旧交情)

26.D(“再拜”为“拜两次”之意,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

27.C(谢:道歉、谢罪)

28.C(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29.D(D

项“内”通“纳”,均为“接纳”意。A

项前“置”为“放弃”,后“置”为“放置”;B

前“谢”为“道歉”,后者为“感谢”;C

项前“坐”为“坐下”,后“坐”通“座”,座位。)30.D(D

项两个“间”都是名词作状语,从小路。A

项前一“去”为“距离”,后一“去”为“离开”

。B

项前一“胜”为“能承受”,后一“胜”为“尽”。C

项前句“安”为疑问代词“哪里”,后一“安”

为“养”。)

31.D(D

项前一个“见”为“被”,后一个“见”为“出现”。A

项“顾”都是“回头看”之意,B

“既”都当“已经”讲,C

项“就”都当“完成”讲。)32.C

(读

wèi,赠送。A

项“见”分别表示被动,后一“见”能“现”,显现。B

项前一“封”为

“边界”,后一“封”为“封装”。D

项前一“比”为“并列、挨着”,后一“比”为“勾结”)33.D(①“焉”为疑问代词,什么。②“焉”为疑问代词,哪里。③“封”名词作动词,把……作

疆界。④句“封”名词,边界)

34.D(①第三人称,②④⑤第二人称,③⑥第一人称)35.A解析:《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36.B解析:六艺,有时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但文中的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